誰能分別用概括關羽,魯肅,周瑜和劉備的特點

時間 2021-06-29 15:03:21

1樓:

1、劉備

對手下禮賢下士,對百姓忠厚和氣,對收留他的人(公孫瓚,袁紹,劉表,曹操等)而言反覆無常,對妻子則是無情無義,無數次的扔下妻兒獨自逃命。

2、諸葛亮

足智多謀,運籌帷幄,隆中對,赤壁之戰,七擒孟獲,當然那些演義裡面虛構的,比如火燒新野,舌戰群儒、三氣周瑜,空城計之類就不提了,~歷史上的諸葛亮擅長內政。

3、曹操

奸詐,陰險,多疑,“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經典,果然是真小人。

4、魯肅

慮深思遠,見解超人。赤壁之戰,單刀赴會(三國曆史),演義裡面把他描寫得忠厚老實,完全忽略了他的才能。

5、周瑜

美姿容,精音律,多謀善斷,胸襟廣闊,演義裡把他描寫得氣量狹小很明顯是虛構的。

6、張飛

勇猛暴躁,義貫長虹。在長阪坡當陽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五千精騎,入川義釋嚴顏,分定州縣,率精兵萬多人,擊敗張郃大軍。據說歷史上的張飛善草書,畫美人。

2樓:鬼—穀子

【關羽】:忠於君,善與友,正義,武力,智慧,勇氣,毅力,大志,驕傲,狂妄,輕敵,自大.

關羽,河東解良人。在與劉備結拜之前一直亡命江湖,屬於亡命之徒,亡命奔涿郡。勇冠三軍、萬人敵……這些都說明亡命之徒的特點,比如許楮、臧霸等人都屬於此類。

但是關羽有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亡命之徒,最重要區別於張飛等人的是他還治《春秋》。所以不管當時的人還是後世的人,都認為他是比張飛這種一般意義上的匹夫之勇高出一個檔次的。所以劉備可以把荊州交給他打理。

建安十七年,諸葛亮帶張飛、趙雲進川,很不放心的把荊州交給關羽。在劉備看來,關羽是隆中戰略計劃中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最佳人選。諸葛亮當時似乎也找不到更適合的人選。

因為當時的情況是在赤壁之戰前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關羽精甲水軍萬人,劉崎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這支原本劉表手下精銳的荊州水軍正是關羽鎮守荊州的主力軍。關於荊州的戰事先不表。

除了“亡命”這一性格特點,關羽的另一特點是量小,不能容物。最早是劉備得孔明之後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如果說當時關羽瞧不起剛剛二十出頭剛出茅廬的小子還是正常的話,那麼後來要於馬孟起單挑就太不識大體、自負、不能容物了。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

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完全是一個爭勇鬥狠的一介武夫,不識大體,諸葛亮的一封信還要遍示賓客孔明深知吾心也——虛榮!諸葛亮的這封信雖然緩解了暫時的矛盾,但是助長了雲長的驕、傲之氣。

建安二十四年,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

果然、劉備將黃忠列為無虎上將引起了雲長的憤怒大丈夫誓不與老卒為伍不肯受拜。此時關羽針對的並非是黃忠,矛頭指向的已經是劉備了。此次幸虧費詩的善言,不然劉備真不知道如何**階了。

此時雲長已經如此難控制,劉禪代位之後又如何駕御世之虎臣?按照中國歷史上來看,此時劉備應該考慮這個問題了。

量淺,胸無城府也是他的一大致命傷。比起司馬懿坦然受婦人服,關羽的心理素質極差。孫權給兒子求婚,婚姻自由,不嫁也就算了,竟然還說出吾虎女安肯嫁汝犬子乎這樣傷人的話。

後關羽圍樊城,讓孫權出兵相助,孫權卻使敕使莫速進。關羽極其憤怒下說出洛(反犬旁——字打不出)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這樣的話,“洛子”是對江東人極大的侮辱,還露骨的表示樊城拔將移師東吳。

看看當年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心中雖痛罵韓信,但是嘴上還說“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麼假王!”。此外看關羽北伐,糜芳、傅士仁**軍糧,有時不能及時到達,關羽宣稱還,當治之;再看看劉邦,在外面辛苦作戰,還不停的給後方的蕭何封官,兩下比較,治《春秋》的關羽比起市井無賴劉邦來實在太遜。

陸遜的一封信竟然讓關羽心花怒放,撤去後防重兵。這充分說明了他只是一個淺碟子,實在淺的很。

在用人方面,關羽竟然把江陵、南郡、公安這些後方重鎮以及**軍需的重任交給素來有隙的糜芳和傅士仁,又不知安人心——失敗!大軍解圍撤退,反擊江陵之日,情勢和當初彭城落入劉邦之手,項羽敵前撤退反擊彭城一樣,項羽一舉擊潰劉邦的部隊,關羽復仇之師卻邊走邊散,這是怎麼樣的統帥?當年孫權給吳下阿蒙開出的看書單子中也有《春秋》,治《春秋》著稱的關羽應該感到臉紅(有可能是臉紅了)。

關羽的自負,不僅斷送了自己,還斷送了諸葛亮的整個戰略計劃。由於他個人的衝動無謀,使全盤戰略計劃成為虛話。

【魯肅】:魯肅後任都督```

樸實`有遠見```

吳蜀聯盟可以說是魯肅和諸葛亮二人促成`魯肅也因此被後人認為非常有遠見```

(第42回)肅曰:"孫將軍虎踞六郡,兵精糧足,又極敬賢禮士,江表英雄,多歸附之。今為君計。莫若遣心腹往結東吳,以共圖大事。"

(第66回)孫權大怒,差人召魯肅責之曰:"子敬昔為劉備作保,借吾荊州;今劉備已得西川,不肯歸還,子敬豈得坐視?"肅曰:

"肅已思得一計,正欲告主公。"權問:"何計?

"肅曰:"今屯兵於陸口,使人請關雲長赴會。若雲長肯來,以善言說之;如其不從,伏下刀斧手殺之。

如彼不肯來,隨即進兵,與決勝負,奪取荊州便了。"

魯肅因為聯盟蜀國`被後人認為有遠見`同時也為後人稱"和事佬"```

可見魯肅比較樸實```

【周瑜】:東吳水軍都督`孫策拜把兄弟```

忠心`有謀略`同時也很狡獪```

(第44回)卻說吳國太見孫權疑惑不決,乃謂之曰:"先姊遺言云:'伯符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今何不請公瑾問之?"權大喜,即遣使往鄱陽請周瑜議事```

國太和孫權都很信任他`說明周瑜比較忠心`畢竟還是孫策的連襟`又是拜把兄弟```

"外事不決問周瑜"說明很有謀略`關鍵時候能出主意;同時"外事"也從一定方面肯定周瑜的領軍能力```

(第44回)周瑜方才歇息,忽報張昭、顧雍、張紘、步騭四人來相探。瑜接入堂中坐定,敘寒溫畢。張昭曰:

"都督知江東之利害否?"瑜曰:"未知也。

"昭曰:"曹操擁眾百萬,屯於漢上,昨傳檄文至此,欲請主公會獵於江夏。雖有相吞之意,尚未露其形。

昭等勸主公且降之,庶免江東之禍。不想魯子敬從江夏帶劉備軍師諸葛亮至此,彼因自欲雪憤,特下說詞以激主公。子敬卻執迷不悟。

正欲待都督一決。"瑜曰:"公等之見皆同否?

"顧雍等曰:"所議皆同。"瑜曰:

"吾亦欲降久矣。公等請回,明早見主公,自有定議。"昭等辭去。

少頃,又報程普、黃蓋、韓當等一班戰將來見。瑜迎入,各問慰訖。程普曰:

"都督知江東早晚屬他人否?"瑜曰:"未知也。

"普曰:"吾等自隨孫將軍開基創業,大小數百戰,方才戰得六郡城池。今主公聽謀士之言,欲降曹操,此真可恥可惜之事!

吾等寧死不辱。望都督勸主公決計興兵,吾等願效死戰。"瑜曰:

"將軍等所見皆同否?"黃蓋忿然而起,以手拍額曰:"吾頭可斷,誓不降曹!

"眾人皆曰:"吾等都不願降!"瑜曰:

"吾正欲與曹操決戰,安肯投降!將軍等請回。瑜見主公,自有定議。

"程普等別去```

從這段言行舉止中`可見周瑜比較狡獪`也可以說他很會做人```

算是兩面討好`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劉備】性格多側面

劉之仁一、劉備投奔劉表時,,劉表待之甚厚,劉表死時託孤於他,並說:“我子無才,恐不能承父業。我死之後,賢弟可自領荊州。

”劉備泣拜曰:“備當竭力以輔賢侄,安敢有他意乎?”劉表死後,伊籍勸他以吊表為名就便擒下劉琮,以奪取荊州,諸葛亮也極力慫恿。

劉備垂淚說:“吾兄臨終託孤於我,今吾執其子而奪其地,異日死於九泉之下,何面目復見吾兄乎?”劉備不乘人之危,忠厚待人的秉性如此,故劉 琮 投降後,荊州軍民不少歸附劉備。

當他率軍和擁著數萬名眾向樊城撤退時,即使在曹兵快到的危機情況下,他也不願拋棄民眾逃走,這充分顯示了他的仁厚愛民的性格和秉性。

二、劉備在被邀入蜀的過程中,他趁駐守葭 蔭關以拒張魯之機,嚴禁軍士,廣施恩惠。後在進軍成都時,他立起免死旗,對眾將兵說:“汝川人皆有父母妻子,願降者充軍,不願降者放回。

”他取蜀後,又廣施仁政,使東西兩川,民安國富,天禾大成。正因為他能以仁結民心,因此人心歸之,如**第二回中,他一到安喜縣,“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第三十回中他 治理新野,“軍民皆喜,政治一新。

”百姓稱頌他:“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

劉之偽一、佔領益州是由諸葛亮提出經劉備 同意的隆中決策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劉備圖天下的重要戰略方針,故劉備在得荊州以後就著手策劃佔領益州。劉備提兵入蜀,是應劉璋的邀請前來支援的,且劉璋又是他的同宗,要取益州就 得 師出有名,因此劉備內心所想卻無法說出口,有時還否認其事,如龐統與法正勸他與劉璋會見時就席間以奪取益州,劉備卻假惺惺的說:“劉季玉與吾同宗,不忍取之,”經龐統、法正再三要求,劉備才說出心裡話,“吾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決不可行,”他主張恩信已立,取得蜀人支援後才佔領益州,這件事除了表明劉備有胸懷全域性高人一籌的戰略思想外,是不是多少有些虛偽呢?

二、第八十五回,劉備遺昭託孤時,泣對孔明曰:“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毛批曰:

“或問先主令孔明自取之為真話乎,為假話乎?恐知其必不敢,心不忍,而故令之聞此言,則真輔太子之心愈不得不切矣。”知子莫如父,明知兒子不才,卻如是說,實為結孔明之心,使其死心為蜀漢效力。

三、曹丕自立為大魏皇帝后,傳言漢帝己被害。眾人進表“請漢中王即皇帝位”,劉備見了眾人的勸進表,大驚曰:“卿等欲陷孤為不忠不義之人耶?

”當有人講到曹丕篡漢自立時,劉備勃然變色日:“孤豈效逆賊所為!”而且拂袖而起,入於後宮,過了些日子,孔明又引眾官入朝勸進,劉備還是說,“孤雖是景帝之孫,並未有德澤以佈於民,今一旦自立為帝,與篡竊何異?

”孔明苦勸數次,他還是堅持不從,後來眾官以“不久必盡散矣”為要挾,他才講出心裡話“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議論耳”。看,劉備本來是極想位登九五的,可是為了不落下話柄,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演戲,這不是“欲顯長厚而似 偽”了嗎?

劉之驕截止到三顧茅廬,劉備確實是一位禮下賢土,謙虛納諫之仁君,可隨著事業的一步步發展和壯大,特別是他在蜀稱帝后,他的驕傲也在漸漸地滋長,直至發展到最後,他為關羽報仇決定伐吳時,趙雲規勸他不聽,秦宓進諫,他置之獄中,孔明上諫表,他擲於地下。當他徵吳時,吳派陸遜為大將,馬良提醒他“陸遜之才不亞周郎,未可輕敵”,他卻自負地說,“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他將蜀兵四十餘營,皆移于山林密處,依溪傍澗,就水歇涼,馬良建議將各營移居之地畫成圖請教宰相,他驕傲地說:

“朕亦頗知兵法,何必又問宰相?”這時的劉備與當初之劉備豈不是判若兩人 乎 ?結果陸遜一把火,幾乎把他的全軍燒光,自在情理之中。

直指使和他老師劉麟分別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長處

古文 國朝尚書劉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飲食苛求屬吏,郡縣患之。公曰 此吾門生,當開諭之。俟其來款之,曰 老夫欲設席,恐妨公務,特留此一飯。但老妻他往,無人治具,家常飯,能對食乎?直使以師命,不敢辭。自朝過午,飯尚未出,直指飢甚。比食至,惟脫粟飯 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覺過飽。少頃,佳...

分別用字的詞語描述金陵十二釵,分別用4個字的詞語描述金陵十二釵

林黛玉 多愁善感 薛寶釵 才貌雙全 賈元春 福禍難料 賈迎春 含恨而死 賈探春 心高氣傲 賈惜春 看破紅塵 王熙鳳 機關算盡 賈巧姐 生不逢時 史湘雲 命運多劫 妙玉 才質超凡 李紈 清者自清 秦可卿 罪有應得 林黛玉 冰清玉潔 薛寶釵 心機重重 賈元春 福禍無常 賈迎春 香消玉損 賈探春 骨肉分離...

誰能把格列佛遊記的每一卷,分別用一篇文章概括出來

自己去看吧,這種東西得靠自己,每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格列佛遊記第一卷每章內容概括80字 格列佛遊記每卷內容概括 格列佛遊記第一卷第一章概括300字左右。第一卷寫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國 利立普特 的遭遇,格列佛與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為十二比一,那裡的居民身高僅6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 巨人山 起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