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詩沛雨
鄒忌諷齊王納諫
於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於我,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漂亮。
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妃子、近臣沒有誰不偏愛您,朝中的大臣沒有誰不害怕您,全國範圍內的人沒有誰不有求於您:由此看來,大王您受矇蔽很深啦!」
王曰:「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bàng)譏於市朝(cháo),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jiàn)進;期(jī)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2樓: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出自李斯《諫逐客書》
3樓:海叔的菸斗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只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這個是李世民評價魏徵的
我覺得勸諫最有名的句子都出自《諫太宗十思疏》
4樓:夢心
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是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魏徵
鄒忌諷齊王納諫
歷史上經典的勸諫故事有哪些?
5樓:甜甜的小星
1、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戰國策·齊策一》,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鄒忌這樣有自知之明,善於思考,勇於進諫的賢士形象。又表現了齊威王知錯能改,從諫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願望和巨大決心。告訴讀者居上者只有廣開言路,採納群言,虛心接受批評意見並積極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2、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
《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徵於貞觀十一年(637)寫給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勸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開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統治時期,出現了安定富強的政治局面,史稱「貞觀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內容,即十條值得深思的情況。
「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議事進言的一種文體,屬於議**。
3、觸龍說趙太后
《觸龍說趙太后》是《戰國策》中的名篇。主要講述了戰國時期,秦國趁趙國政權交替之機,大舉攻趙,並已佔領趙國三座城市。趙國形勢危急,向齊國求援。
齊國一定要趙威後的小兒子長安君為人質,才肯出兵。趙威後溺愛長安君,執意不肯,致使國家危機日深。
本文寫的就是在強敵壓境,趙太后又嚴歷拒諫的危急形勢下,觸龍因勢利導,以柔克剛,用「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說服趙太后,讓她的愛子出質於齊,換取救兵,解除國家危難的故事,歌頌了觸龍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品質和善於做思想工作的才能。
4、褚遂良還陛下笏勸諫的故事
還笏,典故名,典出《舊唐書》卷八十《褚遂良列傳》。唐高宗將立武則天為後,褚遂良諫,帝不聽。遂良致笏殿階,叩頭流血曰:
「還陛下此笏!」後用以稱堅持原則而不惜棄官。後亦泛指致仕,辭官。
5、海瑞上奏疏勸諫嘉靖
海瑞罵皇帝 (1985) 明嘉靖皇帝欲登仙界,整日祈求長生不老。他受道士王金、申世恩、花非花之騙,降旨要在仙人巷修建靈壇一座,供養女姑花非花奉獻的"靈芝仙草"。為建靈壇,工部主事顧造及道士率眾錦衣衛強拆民房,搞得黎民百姓惶恐不安。
戶部主事海瑞巡視民情時,目睹奸臣掠奪民財,他挺身而出伸張正義。樑材奉首輔大臣徐階之命督察修建靈壇之事,與海瑞相遇,二人同慨百姓的疾苦,共訴嘉靖昏庸無道。來到仙人巷,樑材一眼識破道士、道姑乃是他三年前曾追捕過的三個賊人。
樑材很是氣憤,欲揭穿他們的詭計。假道士唯恐真面目被揭露,策劃**海瑞未遂,罪惡的魔掌又伸向樑材。
此時國家外有倭寇進犯,內有朝廷腐敗,危機四伏,民不聊生。樑材只因上朝勸諫,一言觸犯假道士,被廷仗六十,邊外充軍……秉性剛直、一身浩然正氣的海瑞欲為國分憂,但苦於自己六品小官無法上朝勸諫。他拜見首輔大臣徐階,望其能勸諫皇上。
但徐階圓滑機巧,不願冒此風險。海瑞決定置生死於度外,親自向皇上奏疏。
次日,海瑞手託疏本烏紗,一家三口抬棺進殿。眾百姓跪拜路旁,望著這位忠心報國的良臣。皇宮煉丹大殿內一派歌舞昇平,嘉靖高坐御椅上,接受文武百官奉獻賀表。
忽然馮保稟告海瑞前來進表,嘉靖閱後怒容滿面,下令將海瑞五馬分屍。海瑞臨危不懼,忠勇地為大明江山面陳辭;為黎民百姓而請命;為清除妖道而直言;為抗倭除奸而疾呼。正當海瑞將遇難時,徐階巧言勸諫皇帝,皇帝免海瑞一死,降旨海瑞削職下獄。
公元2023年,嘉靖皇帝因誤服丹藥暴卒。
6樓:夢蓮雪瑩
1鄒忌諷齊王納諫 2。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3。.觸龍說趙太后4.褚遂良還陛下笏勸諫
的故事5.海瑞上奏疏勸諫嘉靖(棺材都準備好了,死諫)【魏徵進諫,凡是他認為正確的意見,必定當面直諫,堅持到底,決不背後議論,這是他的可貴之處。有一次,唐太宗對長孫無忌說:
「魏徵每次向我進諫時,只要我沒接受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答應,不知是何緣故?」未等長孫無忌答話,魏徵接過話頭說:「陛下做事不對,我才進諫。
如果陛下不聽我的勸告,我又立即順從陛下的意見,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豈不違背了我進諫的初衷了嗎?」太宗說:「你當時應承一下,顧全我的體面,退朝之後,再單獨向我進諫,難道不行嗎?
」魏徵解釋道:「從前,舜告誡群臣,不要當面順從我,背後又另講一套,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現,而是陽奉陰違的奸佞行為。對於您的看法,為臣不敢苟同。
」太宗非常讚賞魏徵的意見。】
答題不易,麻煩點下右上角【滿意】以茲鼓勵,謝謝!!
歷史上進諫的成功和失敗故事
7樓:e拍
1、秦王嬴政聽信宗室大臣的進言,認為來秦的客卿大抵都想遊間於秦,就下令驅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驅逐之列,儘管惶恐不安,但他在臨行前給秦王寫了一封信,勸秦王不要逐客,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秦王明辨是非,果斷地採納了李斯的建議,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為廷尉。
2、鄒忌看到齊國在威王手中一步步衰退,心急如焚,而國君躲在宮中,不見進諫的大臣,於是他想到一條妙計。原來齊威王喜歡**,尤其愛好彈琴,經常從全國各地招募優秀的琴師進宮為他演奏。鄒忌喬裝打扮成一名琴師求見,順利地被批准了。
鄒忌見了齊威王后給他講了彈琴的道理,粗細琴絃相互配合才能彈奏出美妙的**,好比是君臣相互配合才能政令和諧,治國之道也不過是像彈琴之道。齊威王聽了後恍然大悟,第二天,沐浴更衣,正式接見鄒忌,和他談論國家大事,鄒忌趁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齊威王非常高興,拜鄒忌為相國,並在他的輔佐之下勵精圖治,使齊國走上了成就霸業的道路。
3、唐太宗即位之時百廢待興。一天,他問魏徵:「賢明的君主治理好國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
」魏徵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說:「聖明的人治理國家,就象聲音立刻就有迴音一樣,一年之內就可見到效果,二年見效就太晚了,怎麼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
尚書僕射封德彝嘲笑魏徵的看法,魏徵說:「大亂之後治理國家,就象餓極了的人要吃東西一樣,來得更快。行帝道則帝,行王道則王,事在人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
」太宗聽從了魏徵的意見,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只過了三兩年,唐朝就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4、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盧生相互譏諷、評議秦始皇的暴戾,並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聞訊勃然大怒,於是命令御史拘捕審訊咸陽城的術士。術士們彼此告發,秦始皇就親自判處違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把他們全部在咸陽活埋。
扶蘇針對始皇帝坑術士一事,曾上書勸諫秦始皇,秦始皇大怒,於是將扶蘇發配,讓他前往上郡監督大將軍蒙恬的軍隊,協助蒙恬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匈奴。
5、李陵降敵後,武帝憤怒,群臣皆聲討李陵的罪過,唯有司馬遷說:「李陵侍奉親人孝敬,與士人有信,一向懷著報國之心。他只領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殺敵一萬多,雖然戰敗降敵,其功可以抵過,我看李陵並非真心降敵,他是活下來想找機會回報漢朝的。
」盛怒中的漢武帝聽了司馬遷這番話,認為他是為李陵辯解,是在故意貶低當時正在打匈奴而又很不順利的李廣利,於是命令把司馬遷判為死罪。司馬遷因揹負著父親窮盡一生而未能完成的理想,毅然選擇了以腐刑贖身死。
8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進諫成功的比較多:
1、李斯進諫秦始皇《諫逐客書》成功結果:李斯成功保住官職,並從此得到始皇的重視重用,也保住了其他門客的地位,為秦國留下了大量人才,為後來秦朝統一打下了基礎。2、鄒忌諫齊威王
內容比較多,簡單點說就是通過兼聽則明、受矇蔽的程度來講治國的道理
3、魏徵
唐太宗即位之時百廢待興。一天,他問魏徵:「賢明的君主治理好國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
」魏徵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說:「聖明的人治理國家,就象聲音立刻就有迴音一樣,一年之內就可見到效果,二年見效就太晚了,怎麼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尚書僕射封德彝嘲笑魏徵的看法,魏徵說:
「大亂之後治理國家,就象餓極了的人要吃東西一樣,來得更快。行帝道則帝,行王道則王,事在人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太宗聽從了魏徵的意見,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只過了三兩年,唐朝就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失敗的更多,舉兩個:
1、扶蘇
始皇三士五年,秦始皇「焚書坑儒」,在咸陽坑殺儒生460多人,引起扶蘇猶慮,及時進諫:「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以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貶謫扶蘇於上郡監蒙恬軍。
2、司馬遷
司馬遷百言不諱地說:「李陵轉戰千里,矢盡道窮,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他雖投降,尚屬情有可原。
臣以為只要他不死,他還是會效忠漢朝的。」盛怒中的漢武帝聽了司馬遷這番話,認為他是為李陵辯解,是在故意貶低當時正在打匈奴而又很不順利的李廣利,於是命令把司馬遷判為死罪(或以腐刑代替)。
歷史有那些經典勸諫的故事,歷史上經典的勸諫故事有哪些?
閒擲葡萄 鄒忌諷齊王納諫,魏徵勸李世民 歷史上經典的勸諫故事有哪些? 甜甜的小星 1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諷齊王納諫 出自 戰國策 齊策一 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鄒忌這樣有自知之明,善於思考,勇於進諫的賢士形象。又表現了齊威王知錯能改,從諫如...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明君介紹,歷史上經典的勸諫故事有哪些?
笑談古和今 漢武帝劉徹,偉大的政治家 戰略家 民族英雄。十六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 前141年 前87年 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漢武帝創造了數個第一 如罷黜百家,表彰六經 開疆拓土,奠定中華版圖 設立中朝 抑制外朝 建立年號 太初改歷 鹽鐵官營 通西域 創立太學 釋出罪己詔以及加強 集權等等,他開拓漢朝最大...
歷史上因納諫成功和被殺的例子,古代君王納諫成功的事例
晁錯晁錯,潁川人也。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於是拜錯為太子家令。是時匈奴強,數寇邊,上發兵以御之。錯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後詔有司舉賢良文學士,錯在選中。由是遷中大夫。錯又言宜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書凡三十篇。孝文雖不盡聽,然奇其材。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爰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