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京如何報時,古代人怎麼看時間

時間 2021-08-11 17:10:44

1樓:無極小屁孩

鼓樓與鐘樓是北京古代的報時中心。鐘鼓樓是如何報時的呢?這要從中國古代計時方式說起。

按習慣,古人將一夜劃分為五更,每更等於一個時辰,即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19時稱為定更,又稱起更;21時稱為二更;23時稱為二更,俗語「三更半夜」或說「子夜飛指的就是這個時辰;1時稱為四更;3時稱為五更;5時稱為亮更,也就是天亮的意思。為了解準確時間,鐘鼓樓最早備有4個銅漏壺,分別叫:

天地、平水、萬分、收水。漏壺正中安裝了1個名「饒」的銅樂器,以機械操縱,時到每刻擊饒報點。後來又改用辰香計時,即以香燃燒的時間來確定時鐘鼓樓專司更籌,每到定更就先擊鼓,後撞鐘,提醒人們進入睡眠。

從二更到五更,就只撞鐘不擊鼓,以免影響人們休息。到了亮更,則先擊鼓後撞鐘,表示起床時間己到。擊鼓之法,先快擊18響,再慢擊18響,俗稱「緊18、慢18」,快慢相間共擊6次,總計108響。

撞鐘方法與擊鼓方法相同。之所以將鐘鼓聲定為108響,是由於古人以108響代表一年的緣故。鐘鼓聲巨集厚有力,北京城及近郊區40裡以外都能清晰地聽到。

清代司鼓者是鑾輿衛校尉。每晚定更,司鼓校尉以「對燈」為號,鐘聲響起,城門關閉,交通斷絕,叫「淨街」。這時,皇宮及京城大小街巷的更夫們手持銅鑼、梆子和護身用的器具開始上夜,一為報時,一為守衛都城的安全。

文武百官入朝都以鐘鼓聲為準:聽到三更鐘聲就起床,四更鐘聲就趕到午門外集合,五更鐘聲就魚貫入朝,跪在大和殿前的磚地上聽旨。鼓樓擊鼓定更,鐘樓撞鐘報時,在沒有鐘錶計時的古代,鐘鼓聲對老北京人的起居勞作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人們常說「暮鼓晨鐘」。

2樓:_大夢先覺

在中國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古都,在這些古都中大多都有「鐘樓」、「鼓樓」。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它們的用途。其實「鐘樓」「鼓樓」在古代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用來報時的,也就是古代的授時系統。

在人類社會,為了統一人們的行動,就必須統一時間,因此需要建立授時系統。中國古代的授時系統就是人們常說的「晨鐘暮鼓」。北京也不例外。

北京的鐘鼓樓是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座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軸線北端,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鐘樓」和「鼓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鼓樓臺基高達4米,臺上橫列5間房屋,紅牆朱欄;鐘樓在鼓樓北面約100米,灰牆綠瓦。

在城市鐘鼓樓的建制史上,北京鐘鼓樓規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那麼鐘鼓樓是如何定時和報時的呢?

定時的方法是滴漏或燃香。

銅刻漏從上到下分為天池、平水、萬分**漏壺,各壺下端中心處設龍嘴,將上一級漏壺之水向下一級漏壺流送。收水壺為圓柱形,壺頂部設雙龍抱扶箭尺,隨壺中水位緩升,14分24秒上升一刻度。漏壺前立一鐃神,張臂雙手執鐃做欲擊狀,待至壺水一盡,雙鐃立時擊響八下。

鼓手們聽到鐃響後擊鼓定更,鐘樓聽到鼓聲後撞鐘報時。這一科學的銅刻漏計時、更鼓定時和銅鐘報時程式,系統地為文武百官的上朝和百姓的生息勞作和生活起居提供了重要的時間參考。

清代計時儀器改用時辰香,嚴格定製的時辰香為盤旋狀,均勻燃燒,在經過精確計算的刻度上懸掛小球,下接金屬盤。當香燒到該刻度,球掉入盤中報時,提醒鼓手擊鼓。

報時方法是鼓樓置鼓,鐘樓懸鐘,暮鼓晨鐘。所謂暮鼓晨鐘是指「擊鼓定更」、「撞鐘報時」。清代原規定鐘樓晝夜報時,乾隆後改為只報夜裡兩個更時,而且由兩個更夫分別登鍾、鼓樓,先擊鼓後敲鐘。

其計時方式按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來計算,每更為一時辰,即現在的兩小時,19點為定更,21點為二更,23點為三更,l點為四更,3點為五更,5點為亮更。鐘鼓樓每到定更先擊鼓,後敲鐘,提醒人們進入睡眠,二更到五更則只撞鐘不擊鼓,以免影響大家睡眠。到了亮更則先擊鼓後敲鐘,表示該起床了。

擊鼓的方法是先快擊18響,再慢擊18響,共擊6次,共108響。撞鐘與擊鼓相同。

清代司鼓者是鑾輿衛校尉。每晚定更,司鼓校尉以「對燈」為號,鐘聲響起,城門關閉,交通斷絕,叫「淨街」。這時,皇宮及京城大小街巷的更夫們手持銅鑼、梆子和護身用的器具開始上夜,一為報時,一為守衛都城的安全。

文武百官入朝都以鐘鼓聲為準:聽到三更鐘聲就起床,四更鐘聲就趕到午門外集合,五更鐘聲就魚貫入朝,跪在大和殿前的磚地上聽旨。鼓樓擊鼓定更,鐘樓撞鐘報時,在沒有鐘錶計時的古代,鐘鼓聲對老北京人的起居勞作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擊鼓定更,撞鐘報時,在2023年廢帝溥儀離開紫禁城時被廢止。

如今的鐘鼓樓雖已失去司時的作用,但每到年節,北京人依然能聽到巨集厚有力的鐘鼓聲,成為京城著名的一景。每到新年到來時,這裡將再現「暮鼓晨鐘」的表演,而且是在歷史資料記載的基礎上加以完善進行的。25面鼓是按照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存的清代嘉慶時期奏摺中資料,依尺寸仿製的。

「晨鐘暮鼓」的起源

「晨鐘暮鼓」的授時方法起源於南北朝時期。公元485年的一天,南朝齊國的皇宮內,齊武帝因皇宮的時間不對,一直沒有吃上早飯。觀測天象的**們是非常敬業的,他們用圭表、滴漏等儀器測量出了準確的時間,每到整點都用鼓聲向周圍傳遞時間。

但皇宮離敲鼓報時的地方太遠,御廚沒有聽到,所以耽誤了開飯時間。於是齊武帝下令,在皇宮比較高的景雲樓裡掛起一個大鐘,因為景雲樓比較高,肯定能聽到報時的鼓聲,根據鼓聲敲響景雲樓的大鐘,整個皇宮都能清楚地知道準確的時間,再也不會耽誤事情了。能按時吃飯,齊武帝很高興,但他卻不知道,他更應該高興的是他開創了一個「晨鐘暮鼓」授時的新制度。

到了唐朝,「晨鐘暮鼓」報時已經非常成熟,大一點的城市都建有鐘鼓樓。早上敲鐘,城門開啟,人們就可以隨便進城出城活動了。晚上敲鼓,宵禁開始,所有的人禁止隨意走動。

每個時辰都有不同的鐘聲或者鼓聲告訴人們時間,成為整個城市和周圍村莊的人們用於生活、工作的標準時間。

在清末到**初年,由於聳起的樓宇阻擋了鐘聲,人們就找到了聲音更大的裝備——大炮,從而開始了午炮報時。在北京德勝門東側的城牆上設有一座炮臺,這就是當年用來報時的「午炮」。炮臺有**與北京觀象臺連通,每當快到中午時,兩個值班人分工合作,一人守在**旁,聽**裡傳來的指令,另一人揭開炮衣,裝好炮藥、手持點燃的長香,站在炮位上靜候。

當北京觀象臺通過**發來指令時,炮臺上的人馬上點燃炮藥,炮聲響徹大街小巷,人們就知道:現在是中午12點,有鐘錶的趕忙對錶。

3樓:做事要翻個

官方用「沙漏」和「日晷」 計時後,再用「鍾、鼓」報向民間。

古代在傍晚和早晨分別用什麼方法報時 5

4樓:牛牛要努力變強

古代的早晚的報時用一個成語來詮釋就是「暮鼓晨鐘」,鼓樓與鐘樓是古代的報時中心。

按習慣,古人將一夜劃分為五更,每更等於一個時辰,即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19時稱為定更,又稱起更,21時稱為二更;23時稱為二更;1時稱為四更;3時稱為五更;5時稱為亮更,也就是天亮的意思。

為了準確時間,鐘鼓樓最早備有4個銅漏壺,分別叫:天地、平水、萬分、收水。漏壺正中安裝了1個名「饒」的銅樂器,以機械操縱,時到每刻擊饒報點。

擴充套件資料

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

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45分12秒。

古代用漏壺計時,後來又改用辰香計時,即以香燃燒的時間來確定時鐘鼓樓專司更籌,每到定更就先擊鼓,後撞鐘,提醒人們進入睡眠。

從二更到五更,就只撞鐘不擊鼓,以免影響人們休息。到了亮更,則先擊鼓後撞鐘,表示起床時間己到。擊鼓之法,先快擊18響,再慢擊18響,俗稱「緊18、慢18」,快慢相間共擊6次,總計108響。

撞鐘方法與擊鼓方法相同。

古代人怎麼看時間?

5樓:貞觀之風

1、古代用來觀測日影的圭表。

我們經常說「立竿測影」,就是把一根杆子放在地上,在正午的時候去測量它的影長,從而確定方向、時間、節氣。

通過對這些漆杆的研究,我們發現古人非常聰明,在大約2023年前就可以用這些東西來確定節氣,甚至影響到國家的形成。

除了測影竿,銅圭表也是常見的古代觀測天象的儀器。在南京的紫金山天文臺和北京的古天文臺,大家都能夠看到銅圭表。

明朝的郭守敬建了八尺高表,就是為了獲得更精確的影長,藉助這種更長、更大的圭表,當時已經可以把影長測量做得非常精確。

2、時間具象轉化

除了用影長來判斷時間之外,古人還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把時間留在地面上。比如由北宋天文學家蘇頌等人建立的大型天文儀器——水運儀象臺。

這是集觀測天象的渾儀、演示天象的渾象、計量時間的漏刻和報告時刻的機械裝置於一體,這樣古人就可以非常精確地把時間留在地面上,並且通過報時的方法向公眾傳達。

6樓:手機使用者

根據太陽來判斷,不是有句話,日上三竿,表示到了中午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鐘錶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鐘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

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鐘。舊**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是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

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和福建廣東的閩南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

「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曆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古時計時工具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不用說了,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裡和觀象臺上見過。詩詞中所常用的漏壺,即刻漏制記時法,最早出現於西漢,將一晝夜平分為一百個等分,也稱百刻記時制。

晝夜的比例是40:60,冬夏相反。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從上而下互相迭放的組合。

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份,一晝夜共有二十四份,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

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鐘,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更」是一種在晚上以擊點報時的名稱。從酉時(今之晚上七點)起,巡夜人打擊手持的梆子或鼓,此稱為「打更」。七點至九點一擊,為一更;九點至十一點兩擊,為二更;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三擊,為三更;一點至三點四擊,為四更;三點至五點五擊,為五更;此時天亮了,不再打更。

夜半或半夜之說一般是泛指,如《夜半歌聲》,沒有實指某點時唱,而是一段時間唱。若要實指,就得在半夜之前後加字,那就有實指了,如三更半夜,實指了三更。又如過了半夜,實指「過了」,這時就有說法了;夜的一半在何時點,在正三更處,即子時四刻,現之零點正。

另外,在古軍隊營寨裡也有打更的,不過擊打的,不是木製的梆子,而是金質的,叫做「金柝」。 除了用日月星晨來衡量時間外,古人還用水漏,沙漏,日晷[北京故宮保留著最完整的]等方法來計算時間。 更早的就是看。

太陽知道早上和下午看月亮知道晚上,沒有具體的時間感念 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

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古代人怎麼刷牙漱口,古代人怎麼漱口?

根據 禮記 記載,古人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刷牙護齒的習慣。所謂 雞初鳴,鹹漱 便正是指古人通過漱口的方式清潔牙齒。當然,他們的漱口水也是有講究的,諸如 醋 鹽水 茶等具有消毒清潔作用的液體。茶水中含有氟和維生素,長期用茶水漱口,具有清潔口腔 防止蛀牙的作用。並且,中國最早出現的牙齒清潔工具是楊柳枝。...

古代人如何測量地球,在古代人們是怎麼測量地球周長的?

早期的地理學家埃拉托色尼 eratosthenes,約公元前 275 前 194 是埃及亞歷山大大圖書館的館長,他繪製了一幅已知世界的地圖,包括從不列顛群島到斯里蘭卡和從裡海到衣索比亞的地域。他利用子午線和平行線發明了一套測繪系統,成了經緯線系統的前身,而經緯線直到一個世紀之後才被真正構想出來。埃拉...

古代人如何去海南

坐船。古時大陸架高海峽窄。黎族是最先來到海南島的民族,也是海南島最早的居民。根據文獻資料 考古發現,黎族古代活動在廣東西部 西南的百越人中的後裔俚人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漢書 賈捐之傳 記載 西漢時海南島上的原住居民稱為 駱越之人 根據考古學者研究,這裡的 駱越之人 是古百越人的一支。著名歷史地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