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王沒有統一度量衡和文字的時候,地區與地區之間是如何交流的

時間 2021-09-08 00:11:42

1樓:筆削春秋

各地之間要麼使用雅語,要麼就是交流很少。

春秋戰國時期,其實有一種官方語言,叫雅語。雅語就跟現在的普通話一樣。像比如說各國談判或者是商量什麼事情的時候,就會使用雅語。

當然也會帶翻譯,肯定會有一些人是周遊於各國之間,然後能掌握各國的語言。就像咱們現在的小語種一樣,照樣有人會說。更何況是國家之間打交道,找個翻譯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其次如果是做生意的商人,他們大多能掌握多種方言,便於做生意的時候交流。語言養成講究的就是環境,像長期在外行商的人,無意中也能掌握許多。不過,度量衡這個是沒法子統一,去一個地方就只能按一個地方的規矩來辦事兒。

不用的地方大小不太一樣,不過也不會相差很大。

最後,像一般老百姓之間各國交流的就很少。古代交通不方便,除非發生什麼重大事件,否則一般老百姓不會離開自己的故土去往異國他鄉。而且那時候識字的老百姓本就不多,加上各國文字之間有的相差很多,所以交流更是困難。

不得不說,秦始皇雖然對老百姓殘酷鎮壓,最後逼的大家紛紛造反。但是,秦始皇也是做了很多的好事兒,就像統一文字這樣的事情,實行起來困難重重,但是推行以後對整個國家的發展都起到了推動作用,促進了全國的經濟交流。

2樓:沿見

那些通過科舉入朝為官的人都是讀過書的,自然也懂得說官方語言了,大家說話雖然帶點口音,但總不會至於實在是聽不懂。

3樓:匿名使用者

地區和地區之間很多時候所用的語言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之間的交流還是比較困難的,不過總有一些人會兩個地區的語言的。

4樓:懷念那一抹嬌羞

每個地區的方言雖然不同,但是還能勉強聽懂,更何況還有翻譯這樣的人才。

5樓:紅氏趣味娛樂

翻譯從古至今都有,國與國之間,特別是邊境地帶肯定是有互通的,而古時候國與國之間在宗交易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入手的。

6樓:餘溫

各國談判或者是商量什麼事情的時候,就會使用雅語,當然也會帶翻譯,肯定會有一些人是周遊於各國之間,然後能掌握各國的語言。

7樓:丸子閒談文化

古代漢語有標準的發音,被稱為“官話”。有文化的人在正式場合都說官話。比如明朝的官話類似京劇的發音。也跟四川話相似。在推廣以北京話為基礎的普通話前,官話的使用頻率最高。

8樓:嫣然

古代漢語有標準的發音,被稱為“官話”,到朝廷說話的都是會講“官話”的,所以還是可以交流的。

9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沒有統一文字,但是會有官話,這樣大家就能溝通交流。而且即使國家之間不能聽懂,也會有人專門在旁翻譯。

10樓:麻莉麻莉哄

雖然秦統一前的文字和語言不同,但官話是當時通用的溝通語言,是統一的標準發音,也有一些人是翻譯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漢語有標準的發音,被稱為“官話”,在正式的場合上他們都是說會官話的,所以還是可以交流的。

怎樣評價秦始皇

12樓:營祖胥銀

功大於過吧。

統一六國:結束天下紛戰,促進社會發展,促進民族團結。

焚書坑儒:對文化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政治手段。

萬里長城:為抵抗外敵,但勞民傷財,民不聊生,後來的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幾乎因此而起。

統一貨幣、統一度量、統一文字等等具有相當的進步意義。

正好歷史學到這裡。

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他建立了君主****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集權的封建國家。以上說明秦始皇是對我國曆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

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他有功也有過,雖然他焚書坑儒,但是你查歷史資料就會知道中國很多的文化其實都是他推進的

他是個暴君沒錯,但是哪個人沒有私心

哪個人不想長命百歲

哪個人不希望子孫長久享福

13樓:樑清風

秦始皇:第一,他完成了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割據局面,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集權的封建國家;第二:他創立了**集權制度,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對後世影響深遠。

對秦始皇的評價要一分為二,既要肯定他的功勞,又要看到他的過失。秦始皇滅了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了**集權制度,統一了文字、貨幣、車軌、度量衡,築長城,修靈渠,這都是他的豐功偉績。但他實施暴行,刑法殘酷,“焚書”“坑儒”等,這都是他的過失。

14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皇帝,其功過是非都對我國曆史產生了了深遠影響。

功:完成統一,結束割據,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有利於生產發展和社會進步;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建立**主義**集權制度,鞏固了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成為封建社會主要的政治制度;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有利於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北擊匈奴,南伐越族,鞏固了國家統一,形成了幅員遼闊的疆域。

過:秦始皇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嚴刑峻法;賦稅繁重;兵役徭役繁重。**導致階級矛盾激化,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15樓:毋天彌採藍

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他建立了君主****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集權的封建國家。

以上說明秦始皇是對我國曆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16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等。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中國古代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嬴政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後回到秦國。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獨攬大政。

重用李斯、尉繚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

統一之後,秦始皇認為自己功過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水系。

但是到了晚年,秦始皇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

秦始皇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17樓:夢雪心雪之幻

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確立了君主****集權制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因此,秦始皇可以稱為千古一帝。然而,秦始皇在位期間實行**(賦稅沉重,徭役和兵役繁重,法律嚴苟,刑法殘酷),給社會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所以,秦始皇也是一位暴君。

但是,總體而言,秦始皇功大於過。

18樓:匿名使用者

在《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中秦始皇排18,中國帝王中排第一。

秦始皇是一位偉大的中國皇帝。他在位期間(公元前238~前210),用武力統一了中國,實行了一系列影響廣泛的改革。隨後中國之所以一直保持著文化統一,這些改革是一個主要因素。

秦始皇(又稱始皇帝)生於公元前259年,卒於前210年。為了弄清他的重要作用,有必要了解一下他所處的時代的歷史背景。他生在周朝末年,該朝是在公元前2023年建立的。

在他以前的幾百年間,周朝的統治者昏庸無能,諸侯割據,各霸一方,周王朝已經名存實亡。

各個諸侯國之間不斷進行著戰爭,有些小諸侯國逐步被大諸侯國吞併。地處中國西部地區的秦國成為各交戰國中勢力最強的國家之一。秦國把中國哲學流派的法家思想作為制定基本國策的指導思想。

孔夫子提出英明的統治者主要是靠道德規範來治人,但是按照法家哲學,大多數人不會好到接受這種統治的程度,一對他們只能堅決地推行一套嚴格的法律來加以治理。法律是由統治者制訂的,他們為了推行國策,可以對之隨時加以更改。

政(未來的秦始皇)出世時,秦國已經變成各諸侯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這或許是由於採用了法家思想。或許是由於佔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或許是由於秦國統治者別具才能。

政在名義上是於前246年即在他13歲時繼位,實際上國家是由攝政王統治的,直到前238年他已成年為止。新君主任用一些有才幹的將領,同其餘各諸侯國進行了英勇的戰爭。公元前221年滅掉了最後一個諸侯,他本來可以宣佈自己是中國之王(國王)。

但是為了強調與過去徹底決裂,他選用了一個新頭銜,自稱始皇帝,意思是“第一個皇帝”。

秦始皇稱帝后馬上開始實行許多重大改革。為了避免使周王朝覆滅的**重演,他決心要**整個舊的封建體系。他把所轄的領土重新劃為三十六個郡,每個郡的郡首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秦始皇下詔令郡首的官職不再實行世襲制。結果很快就實行了郡首任職幾年後在郡與郡之間互相調換的方法,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有野心的郡首建立自己的強大的勢力範圍。

每個郡都有自己的武郡首和一個維繫文武郡首兩者間平衡的第三者——調停官。武郡首由皇帝任命且可隨時免職,調停官由**任命。在都城與各郡之間修建了一個暢通無阻的龐大公路網,確保**軍隊能迅速到達叛亂分子所封鎖的郡地。

秦始皇還下了一道詔令,讓舊王朝中殘存下來的成員都遷到他已經修建的都城咸陽,以便親自監視他們。

但是秦始皇並不僅僅滿足於中國在政治和軍事上的統一,他還要實行商業統一。他在全國建立了統一的度量衡體制,統一了貨幣,對各種農具實行規範化,使車軸長度標準化,以及監督公路和運河的建設。他還在中國建立了統一的法律體制,統一了書面語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的那道詔令最為著名(也許是臭名昭著的),要焚燬中國的全部書籍。但是有關技術方面的書未遭焚燬,如農業、醫學、秦國史錄及法家的哲學著作等。而所有其他哲學流派的著作——包括孔子的學說,都均遭毀滅。

秦始皇下這道嚴峻的詔令,是為了消除敵對哲學流派的影響,特別是儒家學派的影響。這也許是整個歷史上大規模政治檢查的第一個先例。但是他指令都城皇帝圖書館裡要收藏**的樣本。

秦始皇對外也是推行強硬政策。他在中國南方進行了廣泛的征服,獲得了成功,所吞併的地區最終都劃入了中國版圖。他的部隊在北方和西方也是馬到成功。

但是他不能永久地征服當地的各個民族。為了防止這些民族對中國發動突然襲擊,秦始皇把當時中國北疆存在的各個區域的城牆連線起來,築成一道巨大的城牆,這就是留存至今的中國長城。修建這些巨集大建築工程和連年對外征戰,依靠橫徵暴斂,使得秦始皇不得人心。

由於利用叛亂根本無法推翻秦始皇的**,人們只好設法暗殺他,但均未成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壽終正寢。

他的二兒子繼承帝位,號稱二世皇帝。但是他缺乏父親的才幹,各地很快就發生了叛亂,四年之內二世皇帝就被砍了頭,宮殿和皇帝圖書館均遭焚燬,秦王朝徹底覆滅了。

但是秦始皇建立的功績並未隨之而煙消雲散,中國人為他的**結束而感到歡心喜悅,但卻誰也不想回到秦王朝前的時代去。下一個王朝(漢朝)繼續實行秦始皇所建立的行政體制。實際上中國帝國的組織形式按照他所制訂的路線繼續了兩千一百年之久。

雖然漢朝皇帝立即對秦朝殘酷的法律體制進行了更改,整個法家哲學失寵,儒家哲學成為正統的國家哲學,但是秦始皇開創的政治和文化統一的局面是不可逆轉的。

現在秦始皇對中國和世界的關鍵作用從整體來看就一目瞭然了。西方人對龐大的中國一直懷有恐懼心理,但是在大部分歷史上,中國人口實際上並不比歐洲多很多。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歐洲總被**成許多小國,而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大國。

這種差別似乎是由政治和社會因素而不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天然的障礙如山脈在中國和歐洲完全一樣突出。當然不能把中國統一歸功於秦始皇一個人,其他許多人如隋文帝都起了重要作用。秦始皇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點似乎是毫無疑義的。

但是不提才華卓絕、名聲赫赫的李斯宰相就不能對秦始皇加以完備的論述。事實上李斯對秦始皇的政策有如此重要的影響,以致很難在二者之間分清他倆所帶來的偉大變革的功績。我不打算做這種嘗試,而是把兩者共同的功績都歸於秦始皇(李斯雖然能獻計獻策,但決策人畢竟還是秦始皇)。

後來,大多數儒家都攻擊誹謗秦始皇,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他的焚書。他們指責他是暴君,罵他是私生子,說他崇拜迷信,心狠手辣,才能平庸。但是中國共產黨則基本上稱讚他是一個進步的思想家。

西方作家偶爾把秦始皇與拿破崙相提並論,但是若把他與羅馬帝國的創始人奧古斯都相提並論似乎更加適宜。兩者所建立的帝國在面積和人口上大體相同。但是羅馬帝國曆經的時期卻短得多,從長遠觀點來看,奧古斯都所統治的領土也未能保持統一,但是秦始皇所統治的領土卻保持了統一。

因而他是兩人中較為有影響的人物。

一度電可以做什麼,一度電可以幹嘛?一度電可以用多久

可將一隻25瓦的燈泡點亮40個小時 可將一隻11瓦的節能燈 亮度相當於40瓦的白熾燈 點亮90個小時 可供一臺普通家用電冰箱運轉36個小時 可供一臺普通電扇連續執行15個小時 可供一臺普通空調執行1.5個小時 可將50公斤衣服洗乾淨 可將8公斤的水燒開 可看10個小時的電視節目 1度電可以帶來如下社...

南京電費多少錢一度,電費多少錢一度

開心點哦耶 南京居民月用電量分為三個檔次 1.第一檔為230度及以內,維持現行電價標準 2.第二檔為231度 400度,在第一檔電價的基礎上,每度加價0.05元 3.第三檔為高於400度部分,在第一檔電價的基礎上,每度加價0.3元。對家庭戶籍人口在5人 含5人 以上的使用者,每月增加100度階梯電價...

一度電等於多少瓦啊,一度電是多少瓦?

義印枝鞠碧 這不是同種單位 1000w的用電器使用一個小時就是1度電,也就是1kwh 1千瓦每小時 等於360w焦 風尚穿搭 一度電是多少瓦,帶你瞭解一度電到底是多少瓦呢? 印信詹胭 這個問題你問錯了,度是能量 電量 單位,瓦是功率單位,兩者性質不同,不能相等,也就是說要用功率 瓦 乘以時間 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