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天才小的兔
我最喜歡的詩詞中的一首《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講的安史之亂中安史大軍攻破長安,杜甫要去投靠新皇帝,被安史大軍抓獲帶到長安,看到國家都城的慘象有感而發的千古名詩。
有關歷史興亡的詩句和王朝滅亡的原因的古文
2樓:匿名使用者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南唐後主 李煜 《虞美人》
3樓:匿名使用者
興 百姓苦亡 百姓苦 ——元朝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關於興亡盛衰的詩?
4樓:匿名使用者
白居易的《長恨歌》就比較有代表性,唐玄宗因寵愛楊玉環,不理朝政,致使楊的哥哥楊國忠,(楊國忠出身於弘農楊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楊玉環得寵後飛黃騰達,直至升任宰相,封衛國公。身兼四十餘職)專權誤國,敗壞朝綱,與安祿山的矛盾最終導致了番將安祿山、史思明以「誅國忠、清君側」為名,發動安史之亂。
天寶十五年(756年),楊國忠隨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馬嵬驛被亂兵所殺。《長恨歌》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重要標誌事件。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5樓:hh平凡的小草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6樓:愛
李白《越中覽古》
越王句踐破吳歸,
義士還鄉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
杜甫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7樓:匿名使用者
《行宮》,全文如下: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8樓:寒歾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9樓:匿名使用者
一壁江山多少灰,功成才能顯興亡。
始能始國多強盛,亡也盡在不言中。
10樓:8傷情小馬哥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詠歎歷史興亡的詩句?
11樓:匿名使用者
山坡羊·潼關懷古①
張養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②。
望西都③,意躊躕④,傷心秦漢經行處⑤,宮闕萬間都做了土⑥。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註解】
①潼關:關名,在今陝西省潼關縣。
②山河表裡:《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載,晉楚之戰前,子犯勸晉文公決戰,說即使打了敗仗,晉國「山河表裡,必無害也。」這裡用此成語,說潼關形勢異常險要。
③西都:長安。
④意躊躕:心裡猶豫不定。
⑤傷心秦漢經行處:傷心的是一路上經過秦漢的歷史遺蹟。
⑥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萬間宮室都變成了廢墟。
【評析】
《山坡羊》是一首懷古小令,抒發了作者的歷史興亡之感。起筆一「聚」一「怒」兩字,不但寫盡了潼關地勢的險峻,而且在「聚」和「怒」的動態意象中,暗含著一幅千軍聚集、萬馬怒吼的朝代爭鬥的歷史畫卷。因此開頭三句可視為一種歷史「空間」的製造和歷史「意象」的再現。
於是「望西都」,引起懷古之興;「意躊躇」,陷入歷史的沉湎之中。群雄逐鹿,朝代迭替,霸秦強漢,轉眼焦土。接下來筆峰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給全文定下了基調,說出了作者要說的話。結句斬截有力。
詩人站在潼關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華山群峰,腳下是黃河急流河水在峽谷中奔騰著,咆哮著,就像暴怒瘋狂的獸群。群峰高低參差地簇扔著,攢動著,彷彿集合到這裡來接受檢閱。潼關,雄偉險要的潼關,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的潼關啊!
想起古代,詩人不禁向西方望去。潼關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長字,從秦漢到隋唐,好幾個朝代在那一帶建過都。落日蒼茫之中,詩人一無所見,卻在腦海裡浮現出一座座巍峨壯觀的古都,一簇簇富麗堂皇的宮殿,多少帝王將相、英雄豪傑曾在那裡龍爭虎半,威震一時,然而如今蹤影全消,剩下來的只有黃土一片。
西望長安,真叫人彷徨不止啊!
詩人只是為「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而傷心嗎?不他最嶼的是歷代人民。無論秦漢,無論隋唐,儘管改朝換代,人民的苦難卻從來沒有消除過。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是對幾千年歷史一針見血的總評。
這首散曲,從潼關要塞想到古都長安,又從古都長安想到歷代興亡,地域遠近數百里,時間上下千餘年,思緒馳騁縱橫,最後歸結為「百姓苦」一句,反覆詠歎,兼有山水詩的意境和歷史家的眼光。
12樓:鐵甲小蛇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尤唱後庭花.
13樓:匿名使用者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14樓:楊文建
我喜歡這一句: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似浮沉雨打萍!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出自**?原詩(詞)呢?
15樓:e拍
出租唐代包佶的《再過金陵》。
原文: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譯文:一曲《玉樹後庭花》,斷送幾多王業。秋風瑟瑟,大雁南飛。山川和江河並不管六朝興亡更替,依然任憑斜陽西照。
擴充套件資料
詩人包佶是當時頗有政績的財經**,重過六朝古都金陵時寫下的弔古之作。之所以是「再過金陵」時才有這種「江山不管興亡事」的惆悵,大概那時國家的局勢已不容再樂觀了。
七絕《再過金陵》是一首詠史詩。
詩的前兩句,一曲《玉樹後庭花》,斷送幾多王業,秋風瑟瑟,大雁南飛,詩人再過金陵,面對六朝殘破的景象,湧起江山故國之思。
後兩句,那西落的夕陽,其實也是江河日下的唐王朝的象徵。「一任斜陽伴客愁」,面對夕陽,無數詩人以自己的詩作營構出悽清晚照中的詩詞世界。
山川、江河依舊,它們並不管六朝興亡更替,誰主沉浮,也不管過往憑弔之客人發出的感嘆與悲愁,依然任憑斜陽西照。詩人目睹安史之亂後江山依舊,政事日非的現實,喻以古鑑今,發出深深的感慨,語調淒涼,心事沉重。
斜光照臨,日薄西山,處於社會動盪或家業不幸中的人們,更易因以而產生江山己盡、家國衰敗的情懷。面對破碎江山,且又斜陽一片,江山不知愁苦,空懷一腔熱血,深感悲情萬千。
16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包佶的七絕《再過金陵 》,全文如下:
再過金陵 【唐】包佶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詩人包佶是當時頗有政績的財經**,重過六朝古都金陵時寫下的弔古之作。為什麼是「再過金陵」時才有這種「江山不管興亡事」的惆悵?大概那時國家的局勢已不容再樂觀了。
七絕《再過金陵》是一首詠史詩。人們通常是在世道幾經扭轉之後,才逐漸對歷史感興趣起來。唐人「金陵懷古」之幽情也不是一開始就有,初唐、盛唐期間的詩歌幾乎不懷古、詠史。
只是到中唐以後,這個題材才漸漸流行起來。而且所有寫懷古詩的人,幾乎都忘不了金陵,都要感嘆六朝興亡。
一曲《玉樹後庭花》,斷送幾多王業。秋風瑟瑟,大雁南飛,詩人再過金陵,面對六朝殘破的景象,湧起江山故國之思。那西落的夕陽,其實也是江河日下的唐王朝的象徵。
「一任斜陽伴客愁」,面對夕陽,無數詩人以自己的詩作營構出悽清晚照中的詩詞世界。
特別最後兩句是說,山川、江河依舊,它們並不管六朝興亡更替,誰主沉浮,也不管過往憑弔之客人發出的感嘆與悲愁,依然任憑斜陽西照。詩人目睹安史之亂後江山依舊,政事日非的現實,喻以古鑑今,發出深深的感慨,語調淒涼,心事沉重。
斜光照臨,日薄西山,處於社會動盪或家業不幸中的人們,更易因以而產生江山己盡、家國衰敗的情懷。面對破碎江山,且又斜陽一片,江山不知愁苦,空懷一腔熱血,深感悲情萬千。
天下的成語有哪些,有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成語大全
一問時代 天下為公 ti n xi w i g ng 詳細釋義 解釋 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後成為一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出自 禮記 禮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形容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成語有什麼呢? 匹夫有責 p f y u z 成語,匹夫 原指普通男性,後來泛指百姓。中文名匹...
與春秋有關的歷史故事,以上,與春秋有關的歷史故事,四個以上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 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
李白與酒有關的詩,李白詩中與酒有關的詩
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