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中宮與皇后有什麼區別,貴妃娘娘與皇后娘娘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9-14 18:46:46

1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分為這麼幾個時期:

大寶律令頒佈(701)到907年,【皇后】指的是天皇的妻子,而皇太后比皇后更加尊貴。皇太后的服侍者是中宮職,此時【中宮】指的是皇太后

907到973年,比較混亂。由於醍醐天皇指定中宮職改為侍奉皇后,所以這段時間中宮就是皇后;醍醐天皇死後,朱雀天皇指定中宮職繼續侍奉原來的皇后,現在的皇太后,此時中宮是皇太后;再下一任村上天皇,中宮職仍然在侍奉原來的皇后,也就是現在的太皇太后,所以中宮是太皇太后

973年円融天皇確認中宮職侍奉皇后,此時中宮又變成了皇后的代稱

公元990年,円融天皇讓位給兒子一條天皇后成為上皇,其正室藤原遵子仍保留「皇后」稱號。新的實權者藤原道隆急於讓自己的女兒定子成為皇后。但一橋天皇無意褫奪遵子的皇后稱號。

另一方面,出身藤原家的遵子也明白到延續家族權力的重要性,故把原先伺奉自己的中宮屬官劃歸定子,自己另外設立皇后宮職。為區別上任天皇的皇后和現任天皇的皇后,上任天皇的皇后(遵子)仍稱「皇后」,現任天皇的皇后(定子)則稱為「中宮」。從藤原定子開始,中宮變成了一個實體身份。

鎌倉幕府末期,二後製正式冊立:第一位冊立的皇后稱為【皇后】,第二個冊立的皇后稱為【中宮】。皇后和中宮都是現任天皇的皇后,都是實體的身份,兩者之間並無高低之分。

明治維新後,天皇的皇后降為1名,中宮完全廢止,退出歷史舞臺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宮這個稱呼,原本指的是皇后住的房子,後來用來指那個房子裡住的人。

「中宮」所代指的範圍,可認為是「擁有後位的人」。

因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等等,都擁有後位,所以,她們都可以叫「中宮」。

可以說,「中宮」所指範圍比「皇后」廣。

貴妃娘娘與皇后娘娘有什麼區別?

3樓:只乎者

貴妃和皇后都是皇帝的嬪妃。皇帝之正妻稱皇后,也就是皇帝的正宮。

皇后是母儀天下,統領後宮的,皇后名稱自秦漢沿用至清末。皇后在後宮的地位等同於皇帝在前朝的地位。皇貴妃側室中最大的。 她和皇后一樣只有一個。皇后的地位比貴妃高。

擴充套件資料皇后,皇帝的正妻。《史記·孝文字紀》:「三月,有司請立皇后。

薄太后曰:『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為皇后。』」漢蔡邕《獨斷》卷下:

「帝嫡妃曰皇后。」《宋史·仁宗紀二》:「﹝景祐元年﹞十一月己丑,冊立曹氏為皇后。

」《隋唐演義》第六八回:「太宗與皇后各自一案坐了,徐惠妃坐在皇后旁邊。」劉成禺《洪憲紀事詩》之一七九:

「寄言來日聾皇后,勝卻徐妃半面粧。

參考資料

4樓:檾茗蔏菏荼

貴妃和皇后都是皇帝的嬪妃,不同的是皇后的地位比貴妃高,皇后是母儀天下,統領後宮的,也就是皇帝的正宮。

貴妃:貴妃,皇帝妃嬪封號之一。南朝宋孝武帝劉駿始設,地位次於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

其中唐玄宗初年曾停置,旋恢復。渤海稱王之妻為貴妃,則相當於中原各朝皇后。明成化年間,明憲宗在其上另設皇貴妃,位降一等。

清代沿用。歷代貴妃中最有名者為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

宮廷名詞

演變歷史

貴妃,古代皇帝妃嬪的稱號。開始是南朝宋孝武帝始置的,位比相國,與貴嬪、貴人號稱三夫人。後代多沿用其名。

唐宋二朝時,貴妃是僅次於皇后的封號,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並稱四夫人,爵位正一品。

明朝時,宮中皇妃的封號有很多,如順妃、寧妃、良妃等,但貴妃仍是最高階的封號。

清朝的後宮品級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秀女。貴妃是後宮第三等封號

抬旗規矩

按制度,皇后以下迄嬪位,人數可達13人(皇后以外),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可是,在同、光時期,由於慈禧太后的淫威,皇帝后宮之中的正常選妃活動一直未能進行,都還只是皇帝初

楊貴妃婚時期的后妃指數。同治帝有5位后妃均為同治十一年進宮,以後再沒有後妃選進;光緒帝的后妃就只有他初婚時的那拉皇后和珍妃、瑾妃3人。所以,清末,東西十二宮中就不像清初康、乾盛世時那樣,熱熱鬧鬧地住著皇帝成群的后妃,這些后妃為皇帝生下了幾十個孩子,宮廷之中不時傳來嬰兒的啼哭之聲,有時一年之中要生下數個皇子、公主,所以嬰兒啼哭之聲是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而到在同、光時期,由於王朝進入沒落時期,皇帝后妃人數少得可憐,東西十二宮中冷冷清清,居然再也沒有孩子出生,王朝氣數已盡了。 清宮后妃的抬旗,是由下五旗抬入上三旗,這是一種重要的榮譽,不是特別得寵的后妃不會有此殊榮,因而對后妃來說很重要。清代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

上三旗為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下五旗為:正紅旗、鑲白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上三旗歸屬皇帝直轄,地位尊貴,與下五旗有著明顯的區別。

雖在旗籍上有上下之分,但選女入宮卻不分上下,一律選擇,同時驗看。所以,被選中的女子身份會很不一樣,有高有低。從現有檔案分析,清帝后妃中的旗籍會有一個變化的過程,主要是身份最高的皇后,由下五旗旗籍抬入上三旗。

制度紀律

雛形(順治以前)

順治以前的後宮等級不健全,基本上沒有成規典制。努爾哈赤的中宮皇后在當時稱為大妃或大福晉,餘者稱為小福晉。2023年,皇太極棄汗稱帝時,冊封后宮,有中宮皇后,又稱國君福晉,另外 ,加封了東宮大福晉、西宮大福晉和衍慶宮淑妃及永福宮莊妃,至於其他宮中女眷,則概稱側妃、庶妃或格格。

順治一朝後宮中雖備位中宮,先後有過4位皇后,但典制與等級仍未脫離皇太極時期的制度,皇后以下即為妃子,雖然董鄂氏曾加恩封為皇貴妃,但並不能說明當時已建立了嚴格的后妃制度。比如孝東陵中就葬有4位福晉和17位格格,這種混亂不堪的後宮稱呼,帶有鮮明的關外色彩。

肇啟(順治時期)

順治親政後,對後宮進行了整飭。尤其是當年後宮受多爾袞擅權的影響,無論王公大臣到後宮妃嬪,都對皇權產生了弱化的影響,這是**天子所不能容忍的。於是,順治帝首先提出了「自古平治天下,莫大乎孝,孝為五常百行之原」,把孝道作為建國立邦,教化黎民的根本。

從一定意義上講「孝」就是對皇權之「忠」。

順治帝曾親撰《御製孝經注》,更加露骨地提倡遵循儒家的倫理之孝,移孝作忠,要人人作忠臣的典範。而對於後宮,福臨於順治十二年(2023年)推出《內政輯要》一書,該書收集了中國曆代后妃的嘉言善行,共二十章,四十一則。順治帝細心作注,並要求徵引歷代賢后、賢妃事蹟,為當朝者借鑑。

順治十三年(2023年),再推出《內則衍義》,共十六卷,八綱,三十二子目,對歷代后妃善言嘉德進行了闡示,對后妃在孝、敬、教、禮、讓、慈、勤等諸多方面提出了要求,於內廷刊刻頒行,成為約束后妃的制度。

成熟(康熙時期)

康熙中葉,後宮制度井然,制度備位後宮,規定了後宮主位的稱謂,尊帝祖母為太皇太后,母為皇太后,同住慈寧宮,太妃、太嬪隨住;皇后居中宮,主內治;皇后以下設:皇貴妃1人,貴妃2 人,妃4人,嬪6人,分居東西六宮,嬪以下有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隨皇貴妃等分居12宮。

冊封后妃制度。康熙一朝典制大備,冊封后妃活動頻頻舉行。關於皇后的冊封確立,有三種形式:

a、皇帝舉行大婚,迎娶入宮,如玄燁之孝誠皇后。

b、由皇貴妃、貴妃、妃等晉升而成為皇后,如玄燁之孝昭、孝懿等位皇后。

c、追封皇后,老皇帝死去,新皇即位,尊其生母為聖母皇太后,隨即追封為先皇皇后,如雍正生母德妃,被上徽號為「仁壽皇太后」。

冊封妃嬪之禮與冊封皇后之禮大同小異。

完備(乾隆時期)

典制大備的乾隆時期乾隆七年,弘曆命敬事房修訂內廷典制,遂成《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卷首是乾隆及以前諸帝關於內廷之「訓諭」,以下共分宮規18門,可規納為4個方面:

a、規定後宮人員等級待遇,如名號、玉牒、冊寶、服色、宮分、鋪宮、遇喜7門。其中宮分最為詳盡,對皇后等位的宮中享用進行了明確的劃定。

b、規定後宮禮儀、宴儀、典故、進春、謝恩等5門,如宮中主位生日的稱謂,就有萬壽、聖壽、千秋、壽辰、生日等多種稱謂,要看等級而定,不可稱錯。

c、規定後宮各項管理制度,如安設、歲修、錢糧等。

d、規定對宮中太監和宮女的管理制度。如品級、待遇、職責、賞罰等。

嘉慶以後,清廷呈現明顯的衰敗之象,對宮中規定雖然屢有增益,但總的說是恪守成憲,無甚創舉。

衰敗(同治帝時期)

清代皇帝娶進后妃,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從當初的大婚,到每3年一度的選秀女活動,幾乎是個程式化的宮中活動,不會改變,咸豐以前的帝王都是如此。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皇帝的後宮中不時增加些新面孔,也才使得皇帝更加覺得有新鮮感,從而達到滿足皇帝**和衍生子嗣的雙重目的。

2023年,咸豐帝去世以後,25歲的慈安太后和27歲的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權柄多操縱在慈禧太后手中,而作為宮廷后妃制度的衰敗跡象,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太后包辦了後宮的一切,皇帝管不了自己的后妃,一切均由太后作主。

皇后:皇后(huáng hòu)簡稱為後,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

「後」與「後」,古已有之。「後」字原指君主,引申指「君主的妻妾」,這是一個位份、稱謂,而不僅僅是」皇帝后面的女人「。因為漢字被簡化的原因,我們習慣將」後「與」後「兩字均合併為」後「,取其」後面「的意思。

這是誤解。在以前王朝運作中,外事五權,內事五枚。五枚均為」後「所執掌。

根據荀子的觀點,天子獨大,沒有人可與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齊」的諧音「妻」,只能叫「後」。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改天子為皇帝,並訂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后的后妃制度。較完備的后妃制度和等級劃分直到漢朝才實際執行。

目前唯一仍有皇后存在的國家及皇室是日本皇室,為明仁天皇(亦是現存唯一的皇帝)的皇后美智子,其他國家君主的正配一般只稱為「王后」。

皇后別稱

椒房:漢朝皇后的宮殿多以椒塗壁,用以取暖避邪,也有「多子」之意,因此椒房可別稱皇后、或用以代稱皇后寢宮。漢哀帝寵愛美男子董賢,將董賢之妹冊封為董昭儀,並將之稱為次皇后,又在宮中賜董昭儀宮室名為椒風舍,和皇后所居之椒房相似。

中宮、正宮:古代皇后所居的寢宮多位於後宮正**,因此皇后寢宮可稱為正宮或中宮。

元后、元嫡:皇帝的元配皇后可稱元后,方便和繼位皇后(繼後)有所區別。

繼後:皇帝的第二個皇后,區別元后。

梓童:皇帝對皇后的稱呼,等同於現代語中所說的「老婆」。

天下母、天地母:皆為對皇后的敬稱。

坤極:皇后的別稱。

慈壺、慈闈:對皇后或皇帝生母(多為皇太后)的尊稱,或是用以代稱這兩者的寢宮。

皇后封廢

冊立皇后的產生需經過皇帝冊立。冊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詔告天下,普天同慶,同時還有一項正式隆重的立後儀式。

若是皇帝在登基前已有正室,則通常不另擇人選,直接將正室納入後宮,並冊立為皇后,但也有皇帝是先將正室納入後宮,並先冊封為嬪妃,待日後再進行擢升為皇后,如漢宣帝的妻子許平君先被封為婕妤,後立為皇后。但也不是所有結髮妻子都能被立為皇后,如陳宣帝陳頊的髮妻錢氏(錢貴妃)和唐憲宗的髮妻郭氏(懿安皇后郭氏)。

皇后在禮儀上與皇帝平等,出同車、入同座。在元旦、皇帝以及本人生日要接受百官的朝賀。皇后擁有自己的官署(如漢朝的皇后三卿),負責管理後宮,理論上皇帝的所有嬪御、後宮的宮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屬。

廢后歷史上有許多皇后被廢。在一夫多妻國家中,因為某些原因,如君主對皇后感情淡薄、皇后無子、皇后族屬犯罪、皇后本人犯罪等等原因,被廢的皇后或授予較低階別的位號、或軟禁的宮中而沒有任何稱號、或出家(實際上不能在宮外居住,大多在宮中落髮修行),也有被賜死的例子。

在一夫一妻制國家,也有一些皇后被君主強制離婚或於死後褫奪皇后或王后頭銜。

尊奉皇帝去世的話,皇后一般被嗣皇帝尊為皇太后,並同時恭上皇太后徽號,這個嗣皇帝不一定是她的親生兒子。如果嗣皇帝與去世的皇帝(稱為大行皇帝)輩分相當,甚至是大行皇帝的尊長的時候,大行皇帝的皇后就只能稱xx皇后(xx為大行皇帝的最後一個年號,或是由繼任皇帝上徽號給該皇后,如明清兩朝的懿安皇后張嫣及嘉順皇后)。

當皇帝的生母不是皇后的時候,其生母有可能會在其登基後追尊為皇太后,享受皇后的待遇。倘若生母出身過低,在生前就只能被尊封為太妃而非皇太后。

在極少數情況下,妃子去世後也能被其夫皇帝追尊為皇后,其原因多半是生前極其得寵或政治因素。

當一名女子為皇后時,她不會擁有任何徽號(除去前文中懿安皇后或嘉順皇后的情形),只有在皇后升為皇太后、太皇太后時才會擁有徽號。

日本東京地上線與地鐵有什麼區別,日本東京和大阪地鐵有幾層啊,聽說好多層的樣子

新幹線的貓耳朵 所謂的地上線不是輕軌,因為東京的地上線還承擔對外交通的任務,例如總武線 外房線 內房線等一直延伸到千葉縣,東海道本線要一直延伸到大阪,東北本線更是向北延伸到仙台 盛岡。而且這些線路還要跑貨車,輕軌是不會跑貨車的 中國人的對於日本鐵路的誤解 一主要是因為日本的鐵路不僅承擔長途運輸任務,...

古代兵器中的槍和槊有什麼區別,古代長兵器中的槍 矛 槊 有什麼區別,長度都一樣嗎?

夜狺文苑 矛 槍 槊三種兵器都是長柄 明顯的區別在於 矛的使用最早,頭尖兩側開刃,尾部有倒刺,跟箭支頭部挺相似,拔出時會增加二次傷害。沒有帶纓,而且往往有時候用於投擲。槍是矛的沿化後的兵器,頭尖兩則有開刃的尖刺突出,稜型設計,可帶破甲效果,刺中敵人身體後還會增加傷口面積。刺穿敵人後,以免帶出的血霧飛...

博士怎樣成為博士後,「博士」與「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虎虎看世界 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區別?看完長見識了 博士 與 博士後 有什麼區別 18看世界 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區別?看完長見識了 淡影雲裳 1 博士是最高學位,就是說你可以作為學生得到的最高水準 有些國家博士生也是工作職位,如德國 博士後是博士研究生畢業後,或者取得博士學位後的一種工作或者半工作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