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羈縻府州設定的特點,並分析積極作用

時間 2021-10-14 21:25:47

1樓:貞觀之風

1、保留原有的統治機構和政治制度,從長官到僚佐均由本族人擔任,這種依靠原有統治機構進行統治的辦法,避免了因傳統制度的驟變而可能出現的動亂。

2、派遣漢官充當羈縻府州的部分**,組成聯合統治機構,共同治理。同時也由**派遣代表進行「監視督導」。

3、羈縻府州的賦稅仍由當地首領按原來的規定徵收,但不上交唐朝財政。唐朝皇帝還時常賜給少數民族首領大量財物,賑濟遭災的當地群眾。

4、羈縻府州可以保留兵卒,守疆衛士,受都護府的節制,服從朝廷的調遣。羈縻府州的居民戶口不呈送戶部。

羈縻府州的統治形式,是唐朝統治者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實行的比較開明而有效的民族政策,有助於加強封建國家的統一,對於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民族地區的生產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羈縻府州的名詞解釋??

2樓:陶大連藻

羈縻府州是唐朝為安置邊境地區內附的少數民族部落而設定的一種特殊行政區劃,包括羈縻都護府、羈縻都督府、羈縻州、羈縻縣四級,唐人或稱為「藩州」。自唐高祖武德年間起,至宣宗大中年間的二百四十年內,都不斷的有羈縻府州的設定。其數量之多,也為罕見。

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歷史中,它既促進了各民族間的和睦團結及經濟文化交流,又為國家的統

一、社會的發展,開創了新的局面,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唐朝的羈縻府州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有多少、涉及哪些民族呢?

3樓:漫閱科技

根據《舊唐書》、《新唐書》等史書記載,唐朝的羈縻府州遍佈邊疆地區,主要分佈在關內、河北、隴右、劍南、江南、嶺南等道,共有856個,而實際上要多得多,劉統教授認為目前能蒐集到的就有近1000個。這近1000個府、州涉及到邊疆地區的突厥、回鶻、党項、吐谷渾、奚、契丹、靺鞨、高句麗、羌以及西域、西南、嶺南各族。它們又在六大都護府的統轄之下,安東都護府管轄東北邊疆的羈縻府州,安南都護府管轄南部邊疆的羈縻府州,安西、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的羈縻府州,安北、單于都護府管轄北部邊疆的羈縻府州。

各都護府一般設有大都護、副大都護、副都護、長史、司馬、錄事等官職,擔負著安撫、征討、敘功、罰過的職責,管理著本轄區的邊疆民族事務。

唐代的羈縻府州、都督府、都護府,在等級上有什麼差異和關係?

4樓:匿名使用者

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區設定的地方行政機構。唐太宗即位後,整頓地方行政機構,先後省廢武德年間設定的都督府四十個,又新置若干個,共有都督府四十三個。教材中提及唐太宗大敗東突厥,在其舊地所建的都督府便是其中之一。

都護府是唐朝在邊疆民族地裡設定的特別行政機構。分為大都護府和上都護府。大都護從二品,上都護正三品。

都護的職責是「撫慰諸藩,輯寧外寇」,凡對周邊民族之「撫慰、征討、敘功、罰過事宜,皆其所統。它的出現,是唐初邊疆地區民族關係發展的客觀需要。許多部落自武德起就主動內附。

自太宗同年間起,唐朝先後平定了突厥、薛延陀等部,更多的邊疆部族紛紛降附。唐王朝面臨著如何處置眾多歸附民族的課題。由於數百年民族聯絡的不斷加強,友好往來的不斷增長以及唐初統治者民族偏見較少,唐太宗將治理內地的經驗推廣到周邊,於少數民族地區列置州縣,使各部首領管理本部。

為管理這些州縣,唐王朝又仿漢代西域都護府的建制在民族地區設定都護府。從太宗至武后,建立了安東、東夷、安北、單于、安西、北庭、昆陵、蒙池、安南等九個都護府。到玄宗開元天寶時,只剩下安東、安北、單于、安西、北庭、安南都護府,這就是著名的六都護府。

唐朝前期設定的都督府和都護府是唐王朝加強地方統治。處理民族關係採取的重要舉措,也是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繁榮的原因之一。這項制度對後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羈縻府州「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著於令式」,而一般藩屬國則無此規定。在《新唐書·地理志》所開列的856個羈縻府州中,無一例外地都隸屬於邊州都督、都護之下。當然,有些羈縻府州後來脫離了唐的統治,但它們在建立之初,最少在法制上規定,必須隸屬於某某邊州都督府或都護府,正如譚先生所說,這是一句「最關緊要的話」(556頁),而一般藩屬國則沒有這一句「最關緊要的話」。

值得注意的是,兩《唐書》在邊疆各部族《傳》中,很少提到該部族隸於某某邊州都督府或都護府;而在《地理志》中講到在該部族列置府州後,便明確指出該府州隸於某某邊州都督府、都護府,說明隸屬邊州都督府或都護府,是區別羈縻府州與一般藩屬國的重要標誌之一。

5樓:櫻花飄雪了

逐級遞進關係,下級服從上級。羈縻府州大概就是今天的自治縣/州,都督府大約就是省會,都護府就是影響力輻射周邊幾省的政治中心,比如當年的西域都護府,安西都護府。當然,跟現代還是有一定差異的。

上面只是大概,方便理解

6樓:陸海納百川

ssssssssssss

唐代的羈縻府州、都督府、都護府,在等級上有什麼差異和關係?

7樓:櫻花飄雪了

逐級遞進關係,下級服從上級。羈縻府州大概就是今天的自治縣/州,都督府大約就是省會,都護府就是影響力輻射周邊幾省的政治中心,比如當年的西域都護府,安西都護府。當然,跟現代還是有一定差異的。

上面只是大概,方便理解

羈縻府州的唐代

8樓:匿名使用者

羈縻府州設定情況 630年,東突厥突利可汗舊部設為「四州都督府」,轄四個州。

頡利可汗舊部設為定襄、雲中兩個都督府,轄六個州。650年征服突厥車鼻可汗後,設定瀚海都護府,管轄上述兩個都督府。663年都護府遷往雲中,改稱雲中都護府。

647年,原鐵勒諸部改為燕然都護府,下屬六個都督府、七個州。

663年燕然都護府遷往回紇,改為瀚海都護府。下屬回紇瀚海、僕骨、多濫葛、拔野古、同羅、思結(盧山)六府,渾、斛薛、奚結、阿跌、契苾(賀蘭)、思結別(阿布思)、白霫七州。

648年原黠戛斯設堅昆都督府。 668-武則天時佔高句麗,設安東都督府(駐平壤),轄九都督府、四十二個州。

660佔百濟,設熊津等五個都督府,復撤,由新羅佔領。 唐太宗時,奚族地區設饒樂都督府,轄五州。

唐玄宗時,靺鞨族地區設黑水都督府。

791年(唐貞元七年)前後,室韋族地區設室韋都督府。 (帕米爾以東)

630年,伊吾七城設伊州

640年,高昌設西州

太宗時在交河設安西都護府,658年改為安西大都護府,遷至龜茲,玄宗初改為節度使,下轄天山以南四府:(注意都護、都督之分)

644年在焉耆國設的焉耆都護府;

648年在龜茲國設的龜茲都督府;

高宗時在疏勒設的疏勒都督府;

高宗時在於闐國設的毗沙都督府。

648年,五咄陸部設瑤池都督府(駐庭州莫賀城)

702年在天山以北設北庭大都護府,後改為節度使,下轄天山以北二府:

657年設的昆陵都護府;

657年設的蒙池都護府。 (帕米爾及以西)

(帕米爾)

642年俱蜜國設至拔州都督府

高宗時護蜜國設鳥飛州都督府

玄宗時識匿國設大將軍

(河中)

658年,康國(康居、月氏)設康居都護府(今撒馬爾罕)

(康居屬國,又稱昭武九姓)

曹國:分東、西、中

石國(塔什干):大宛都督府

米國:南謐州

何國:貴霜州

火尋國(花剌子模):為朝貢關係

伐地國:不明

史國:佉沙州

安國:安息州(布哈拉)

東安國(安國分支):木鹿州

(以下不是昭武國)

658年拔汗那國(大宛)設休循州都督府

739年奉化王(拔汗那分支)建寧遠國(唐屬國)

(阿姆河以南,共十六國)

(其它)

661年吐火羅(大夏)設月氏都督府,轄二十五州

661年波斯設波斯都護府(實無波斯地)

高宗時,罽賓國設修鮮都督府

661年,設吐火羅道置州縣使,領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八十八州、一百一十縣、一百二十六軍府,屬安西大都護府。 (玄宗時,以上內、外西北整合為兩個藩鎮)

安西節度使

焉耆、龜茲、疏勒、毗沙四府(見上),在帕米爾以東

月氏、大汗、條支、天馬、高附、修鮮、寫鳳、悅般州、奇沙州、姑墨州、旅獒州、昆墟州、至拔州、鳥飛州、王庭州、波斯,共十六都督府,在帕米爾西、阿姆河南。

北庭節度使

(一)昆陵都護府

(西突厥五咄陸部)匐延、鹽泊、雙河、鷹娑、嗢鹿州、潔山,共六府

陰山,大漠州,玄池州,金附州,輪臺州,金滿州,憑洛州,沙陀州,咽面州,鹽祿州,哥系州,孤舒州,西鹽州,東鹽州,叱勒州,迦瑟州,答爛州,共十七府

(二)蒙池都護府

(西突厥五弩失異部)阿悉結闕部,哥舒闕部,拔塞幹暾沙缽部,阿悉結泥孰部,哥舒處半部,共五部 621年設姚州,轄羈糜州32

632年設戎州都督府,玄宗時轄羈糜州36,縣137,後州數增至92

唐朝有都護府,都督府,羈縻府州,有什麼區別?哪個地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