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古羅馬軍團不會使用弓箭?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時間 2021-10-27 08:30:37

1樓:匿名使用者

這不絕對,羅馬軍團中當然是有弓箭手,而且隨著羅馬帝國的征戰和擴張,軍團中的弓箭手比例也是逐漸增加的。

首先在那個年代,弓箭並不被人視作是一種能擊垮敵人的主力部隊(直到諾曼人征服英國之後,弓的戰場地位才被西方重視),它充其量是一種用以給敵方造成少量**,破壞陣型,降低時期的輔助手段。羅馬人又是以武立國,對於弓這種娘炮玩意並不感冒,尤其是他們這種職業軍人+以戰養戰的玩法非常爺們,從文化角度上就不怎麼認同弓。所以早期羅馬軍團的遠端兵種大多也是由青少年組成的擲矛手。

丟完之後退回青年組成的重步兵陣後邊,由後者硬剛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羅馬帝國擴張早期遇到的對手也都是在地中海沿岸,那種氣候潮溼的地方不適合複合弓,而長弓所需要的紫衫雖然義大利那一塊挺多的,但長弓太大,而且訓練時間長,加上當時職業軍人不屑玩弓,而低階輔助兵種平時都是農民,沒時間玩弓。而且地中海那塊地確實沒啥玩弓的大戶,羅馬人也不需要用弓箭手去對付。

但後來羅馬人東擴到小亞細亞,阿拉伯那塊時遇到的敵軍弓箭手就多了,但羅馬人訓練弓箭手也來不及,因此大量開始僱傭克里特島弓箭手或者別的已征服的城邦弓箭手,這些遠端兵種在羅馬軍隊中的數量也由此開始增多 不過羅馬步兵方陣既不同於馬其頓方陣以數米長的長槍作為主要**,更不同於同時代步兵手持長劍進行衝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羅馬步兵最常使用的一直都是大盾和短劍。與前面的兩種**相比,長度只有長槍和長劍幾分之一長度的羅馬短劍就很難帶給人們太大的視覺衝擊了。

2樓:天手力茜丸

羅馬軍團有專門從敘利亞和克里特專門招募的弓箭手輔助軍團,從巴利阿尼群島與羅德島招募好投石手,他們從不缺乏好射手。

3樓:戲子_生活

歐洲弓箭製作技術根本不差。單體直拉弓有世界最強的單體弓威爾士長弓,合成反曲弓也有從遊牧民族學來的角弓。羅馬皇帝莫里斯曾經在《戰略》裡寫到,羅馬弓箭以威力強大著稱,不像波斯弓箭只在乎發射速度。

普羅科皮烏斯也在《哥特戰爭史》中說,貝利薩留曾提及「羅馬人和他們的盟友都是優秀的弓箭手」

4樓:

那個年代,弓箭並不被人視作是一種能擊垮敵人的主力部隊(直到諾曼人征服英國之後,弓的戰場地位才被西方重視)。

5樓:陽光的

這個說法不是真的,古羅馬軍團是出了名的驍勇善戰,而古代弓箭算最常用的**了,因此他們是善於使用弓箭的

6樓:王老師w啊

說法是錯誤的!這不絕對,羅馬軍團中當然是有弓箭手,而且隨著羅馬帝國的征戰和擴張,軍團中的弓箭手比例也是逐漸增加的。

古羅馬第一軍團6000人失蹤,為什麼有人說他們來到了中國?

7樓:匿名使用者

在公元前53年,古羅馬的第一軍團,突然離奇失蹤,這一個軍團歷史與克拉蘇將軍,在當今的敘利亞附近遭到了圍堵,克拉蘇將軍的軍隊,基本上全部被殲滅,只有他的一個兒子帶著6000人突圍了,至今下落不明。有人說,克拉蘇將軍的兒子,根本就沒有突圍,也死在了這一場戰爭之中,但有的人堅信,克拉蘇將軍的兒子一定突圍了,並且來到了遙遠的中國。

33年後,把帝國經過許多年的戰爭,終於和敵國和平共處,於是他們開始了長時間的談判,他們羅馬帝國要求將他們的受俘虜的軍隊歸還給他們,但是敵國卻一口否認,敵國說我們並沒有抓住著羅馬第一軍團的6000人,他們已經突圍了。但是羅馬帝國,你確認這6000人並沒有回到本國,於是這成為了軍事歷史上的一大不解之謎。

當人們認為這6000人將永遠消失在歷史上的時候,一箇中國的小村寨,起了世界歷史學家的注意力,一個村寨是在甘肅省。澳大利亞的一位歷史學家和知名學者,來到這一次村莊研究並發現這個村莊很有可能是中國古代關押和安置俘虜的地方,這些俘虜不是其他人,而是古羅馬戰俘,於是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歷史問題,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和歷史學家,都來到了這一座村莊,進行研究和挖掘。

羅馬帝國的偉大遇見了我國最能打的西漢王朝,於是這一外國學者的歷史假說,逐漸開始變得真實起來,在上世紀,甘肅的研究人員和蘭州大學的著名學者,來到這個小村莊進行訪問,他們在這發現這些村民習俗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樣,後來考古學者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墓地。經過挖掘發現這些埋葬的人是外來人,也就是說他們不是地方民族,最終判斷十分可能就是羅馬帝國的軍隊。

8樓:

我覺得這一事件是一個未解之謎,或許連科學也無法解釋這是為什麼?但是我個人覺得這應該是不可能的。

9樓:匿名使用者

被中國人所打敗了,把他們安排在中國的一個地方,所以才有人說他們來了中國,應該是被招安了。

10樓:阿阿阿阿阿火丶

首先,他們肯定不是來到了中國,在古時候,中國和羅馬幾乎沒有什麼交流,如果當時中國突然來了6000個軍隊的士兵,歷史上又怎麼會一點記載都沒有呢,這只是一種傳聞,我覺得並不可信。

11樓:

這也只是他們的猜測罷了。而且在我們的國土內發現了一個不屬於中國人的墓地,所以就懷疑這波人來到了中國。

12樓:韓允微

因為當時古羅馬第一軍團被西漢中**隊所降服,將他們安置在了甘肅的一個小村子裡,他們是被匈奴所招安了。

13樓:我好難熬

可能是因為他們出發之前規劃的路線正好就是前往中國的路線,只不過是他們走錯了路而已。

14樓:青青聊天屋

根據考古推測的。在甘肅發現了一個大型墓地,其墓主非本地人,而是外來民族。其次,根據當時的戰況和行軍路線推測,他們極可能來到了中國。

15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根據考古推測的,考古發現一個墓地,有一些特殊的物件,這些物件不是來自中國的,加之當時有羅馬遠征,所以推測可能是來自羅馬的。

16樓:四顧無人燈下黑

這種說法也沒有依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猜測,但是沒有證據,完全沒有說服力。所以不必深究。

17樓:tomo的女朋友

有史書記載,陳湯率領大軍時,在路上碰到一支非常奇怪的軍隊,這隻軍隊擁有的典型的羅馬方陣,而且防禦工事和士兵裝備幾乎跟羅馬一模一樣。

為什麼提問古羅馬軍團,標籤是遊戲和網路遊戲?羅馬軍團不是應該和歷史、軍事有關的嗎?

18樓:

從提比利斯河畔的都市國家到拜占庭帝國,長達2023年的羅馬帝國史,同時也正是一部帝國的中流砥柱——羅馬軍團縱橫馳騁的歷史。

本是起源於臺伯河畔的都市國家。到了公元前30年,以屋大維(奧古斯都皇帝)平定羅馬內亂和吞併托勒密王朝治下的埃及為標誌,羅馬名副其實地掌握了古地中海世界的霸權。

其後,在以羅馬為首都的4個世紀和遷都君士坦丁堡後的10個世紀裡,這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不僅繼承了從奧利安到古希臘的各大古代文明並使之流傳後世,更起到了東西方文明交流橋樑的作用。

羅馬恆久不衰的統治力,主要歸功於它靈活多變、順應潮流的政治體制。但作為政治的強力工具,打垮了難以計數的敵國、粉碎了異族的一次次入侵、鎮壓了對統治階層所有反抗的強大軍力,同樣不容忽視。本文將主要介紹共和時期到帝國初期、帝國後期以及拜占庭時代羅馬軍制的變遷,與古希臘的都市國家相同,共和初期到中期的羅馬軍制的基本原則是由市民自備裝具服義務兵役。

兵役對羅馬市民來說,與其說是一種義務,倒不如說是一種代表榮譽的高貴權利。尤其在共和初期,軍隊組織幾乎是直接作為政治實體(軍人會)發揮作用的。

電影《天將雄獅》講述的是真實的歷史嗎?真有古羅馬軍團在絲綢之路被漢朝人俘獲的這段歷史嗎?

19樓:心之海的風

《漢書·陳湯傳》有這樣一段記載:公元前36年的秋天,由西域都護甘延壽與副校尉陳湯率領的四萬漢軍,分兵兩路,一路順大漠南緣,另一

路由北穿烏孫境至伊塞克湖,在康居與匈奴郅支單于的軍隊對峙。在漢軍營地,可以「望見單于城上立五彩幡幟,數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餘

騎往來馳城下,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

這支會列布「魚鱗陣」的軍隊引起了歷史學家極大的興趣。因為「魚鱗陣」一說,在中國古籍中是絕無僅有的記載。要將軍佇列陣佈局成為魚

鱗狀,需經高度的組織訓練並有相應陣列條規來指導。這對於任何遊牧民族和其他未開化的民族來說,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像匈奴人這樣的遊

牧部落,打起仗來多憑勇敢,一擁而上,往往無章法可循。而佈局周密的陣列只有在訓練有素的職業軍隊中方可實現。於是,這支訓練有素、

會擺魚鱗陣的軍隊就成了一個始終未解的謎。

2023年,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德效蹇(h.h.dubs)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指出,中國人在郅支都城見到的列於城門兩側的是用過,他們使用的是長方

形盾牌,其正面呈圓凸狀,手持盾牌上端的士兵並肩站在一起,這種景象在一個典型的中國平視繪畫者看來,必然極似魚鱗。2023年他在《希

臘與羅馬》(greece and rome)刊物第二期上發表了長文《古代中國的一座羅馬城》,認為甘延壽、陳湯在這次戰爭中斬郅支閼氏、太子、名王

以下凡1500餘人,生擒145人,降虜千餘人,並將這些人分配給了派兵助戰的城廊諸邦15國。德效蹇斷言上述145人即布魚鱗陣的「百餘人」,

因為145名羅馬人並未投降,當他們見到郅支被殺後,立即停止了抵抗,並且很可能仍然保持其難以攻克的佇列。他們也可能自願選擇降服於中

國人。於是,他們被安置在一個特設的邊境城鎮中,該城就以漢代對羅馬國或羅馬人的稱謂「驪靬(líqián)」命名。他還從文化語言學上加

以論證。「驪靬」一名,是希臘alexandria一名的縮音,本指埃及的亞歷山大,因為中國人無法分清羅馬與亞歷山大兩個地方。《漢書·地理

志》稱:「驪靬(王)莽曰揭虜」,即王莽篡漢帝位後根據孔教「正名」之訓,將驪靬改為「揭虜」,可以斫饢晃骯コ侵街蟹倉?

夷敵」,而為「夷人聚居繁衍」。也從另一側面證實,這的確是中國俘虜了這些羅馬軍團的兵士並將他們集中於靠近西部邊境的這座城使其戍

邊。這座中國境內的羅馬城,到公元746年土藩(**)人佔領之前一直存在著。唐代著名學者顏師古曾考察過這座城中居民對該城名的奇特發音,

認為當地人講該城中國名稱中間的兩個音合併為一個音,讀成liakh - ghiql,他們很可能是用那種方法來表達alexandria這一詞中x的發音,因

為這個音在漢語中是沒有的。

澳大利亞專家戴維·哈瑞斯為搞清這一支會擺「魚鱗陣」的外**隊下了大量的功夫,得出了與德效蹇教授相類似的結論,他所掌握的材料表

明,公元前60年,羅馬的龐培因征戰有功而受元老院的褒獎。但當他以一個普通市民身份返回羅馬時,他發現自己在政治上處於無能為力的地

位,這時凱撒和克拉蘇與他聯合互助,形成「三頭同盟」。公元前55年,出任敘利亞總督的克拉蘇因為缺乏羅馬人所敬重的軍事上的建樹,不

顧手下將領的勸阻,急不可耐地發動了對帕提亞的戰爭。公元前54年,他率4.2萬人的軍隊入侵怕提亞。帕提亞在卡雷(garrhae)迎戰。帕提亞

軍主要以陣地弓箭手組成,他們包圍了羅馬人,發箭如雨,經久不斷,帕提亞騎兵在羅馬步兵的衝鋒之前便開始撤退,並在坐騎上向後張弓放

箭,致使羅馬人束手無策,他們唯有組成一方陣,立盾牌於方陣四周。這是一典型的羅馬戰術隊形,即迭鎖盾龜甲形攻城陣(testudo),而帕提

亞軍卻從盾牌的上方及下方射人利箭,殺傷大量羅馬軍,克拉蘇在這場戰爭中被殺,羅馬軍2萬喪身,1萬被俘。有近1/4的士兵逃至敘利亞。一支部

隊則由克拉蘇的兒子率領,經過10多年的艱難曲折,成為北匈奴的附庸。公元前36年漢軍與匈奴一戰之後,他們消失在中國境內。

然而,2023年著名的史學家***在其英文著作《漢代中外經濟交通》一書中對德效蹇的觀點予以駁斥。他提出依照漢朝制度,設縣至少要有

幾千人口,145名羅馬軍不可能設縣。德效蹇的推測根據不足,他可能是受了王先謙《漢書補註》的誤導。中國臺北專門研究秦漢史的學者邢義

田也認為以上兩說,誰是誰非很難認定。

2023年,澳大利亞的戴維·哈瑞斯再度來華,尋求破謎途徑。他與蘭州西北民族學院歷史系的關意權和在蘭州大學任教的前蘇聯專家弗·維·

瓦謝尼金合作,在一份公元前9年的地圖的幫助下,已確定了「羅馬城」位於位於蘭州西北約300公里的永昌鎮附近。並準確地找到了這處廢墟

,至於迷案的最後破譯,我們還有待於確鑿的考古證據。

參考資料

古羅馬第一軍團6000人失蹤,為什麼有人說他們來到了中國

在公元前53年,古羅馬的第一軍團,突然離奇失蹤,這一個軍團歷史與克拉蘇將軍,在當今的敘利亞附近遭到了圍堵,克拉蘇將軍的軍隊,基本上全部被殲滅,只有他的一個兒子帶著6000人突圍了,至今下落不明。有人說,克拉蘇將軍的兒子,根本就沒有突圍,也死在了這一場戰爭之中,但有的人堅信,克拉蘇將軍的兒子一定突圍了...

古羅馬的混凝土技術為什麼會失傳

apdshop潮牌工作室 一層是說古羅馬帝國覆亡後的幾百年間,這項技術被世人遺忘 另一層是說我們今天已經知道了古羅馬混凝土的工藝,但是出於種種原因,我們並不打算不加修改的按原樣使用這種技術。6000年前,人類首先在兩河流域紮根生息,隨後發展成四大文明古國。我們知道古代中國是東方文明的代表,而西方的兩...

西漢時中國稱羅馬為什麼,中國漢朝對應古羅馬的什麼時期

古代中國稱羅馬為大秦,稱阿拉伯為大食。我剛學到 帝都小女子 29 古羅馬人稱中國為 絲國 西漢時中國稱古羅馬為 c a.安息 b.波斯 c.大秦 d.大食 古羅馬為何叫大秦?權威們是這樣解釋的 當時中亞 北亞人習稱中國為 秦 因其國勢強盛,文物 制度堪與中國媲美,故呼之為大秦。中國歷史大辭典 上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