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吐蕃在唐朝時那麼強悍,後來卻沒什麼存在感了呢

時間 2021-10-28 05:14:57

1樓:aqq苦瓜

吐蕃後期陷入內憂外患的尷尬境地。王室內部鬥爭不斷,引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對外長年征戰,樹敵太多。此外對佛教的過度尊崇也是一個另吐蕃滅亡的重要原因。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文成公主和親遠嫁松贊干布。松贊干布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團結各個部落的人們,終於建立起能夠和鼎盛大唐一絕高下的吐蕃王朝。文成公主的到來錦上添花,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文化,使得吐蕃迅速發展。

吐蕃在其強盛時面對大唐和阿拉伯帝國也毫不畏懼。

在唐朝覆滅之後,吐蕃逐步走向了滅亡。吐蕃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畜牧需要不斷遷移,通過其強大的軍事實力搶佔土地,樹敵太多。與北邊的蒙古族存在糾紛,長期征戰,忽視了政治經濟文化的建設。

由於缺乏經驗,制度不健全,也是一個不利於長期發展的原因。

吐蕃不光面臨著外患還有內憂,王室高層也相互鬥爭,發生混戰,內部**。百姓不堪重負在各地進行起義,長達二十餘年。縱觀歷史長河哪一個鼎盛王朝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吐蕃早已失去了這個強大的後盾。

還有一個原因,眾說紛紜,佛教的傳入加速了吐蕃的滅亡。吐蕃的本土宗教是「本教」,佛教傳入後受到統治者的推崇,迅速發展成為國教,導致信仰本土宗教的人民不滿,激發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統治者將佛教上升到了一定高度的時候,物極必反,埋下更大的禍端。

兩百年的統治終走向了滅亡。

2樓:常大大璐

吐蕃雖然強大,但在唐朝面前也只是一個小國。不僅如此,吐番內部王朝的戰爭也總是不斷爆發。內憂外患導致他在歷史的長河中湮滅。

3樓:匿名使用者

吐蕃能在唐王朝同一時期崛起,除了自身所擁有的硬體條件外,還有著地緣政治、氣候改變,甚至是商業通道等等諸多因素共同構成。在吐蕃氣溫降低、內亂,以及常年戰爭對國力的持續消耗中,最終國家衰落並分崩離析。

4樓:荒王爺

答案是:唐帝國解體後,因為長期征戰,吐蕃也內憂外困,最終在五代前後解體。所以支離破碎的吐蕃沒了聲音。

5樓:小蘭說的那些事

因為他們內部矛盾衝突不斷,自己的國力下降了,就沒有存在感了。

6樓:雨歇獨憑欄

因為吐蕃在內憂外患之中很快就滅亡了,所以在後來沒什麼存在感。

7樓:司命南宮伊雪

吐蕃在唐朝的時候驍勇善戰,比較強盛。但是他們的領導人並沒有腦子,只知道一味的打仗。

8樓:ever一

因為內部的政治紛亂,出現了內亂,再加上外邊強敵環繞,宗教橫行導致後來沒了存在感。

9樓:

一個沒有完善的政治經濟制度的國家,只依靠打仗是不可能長遠下去的。

10樓:漢千雁

那是以為吐蕃的佛教強大了,那時候百分之79都是阿卡和和尚,百分之21都是農民和牧民,吐蕃要是沒有佛教這麼強大了,現在是個世界最大的國家,跟不可能成了個少數民族

唐朝那麼強大,為什麼沒能征服吐蕃

為什麼吐蕃帝國在唐朝之後再也沒有雄起過

為什麼只有唐朝時吐蕃強大?

11樓:告別安琪

唐朝對吐蕃的扶持,還有當時的氣候因素。

吐蕃的強盛,得益於周邊文明農業技術的輸入。農業的開發使得青藏高原能夠支撐大量人口,從而依託農業區整合了牧區,形成了吐蕃帝國。

而吐蕃衰落的原因也是農業,可謂成也農業,敗也農業。吐蕃的衰落跟希臘地區一次興起之後萬古沉淪的原因一樣。

吐蕃。吐蕃(音tǔ bō)(公元618年—842年,藏文:བོན་ཆེན་པོ།,威利:

bon chen po,意為「大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自囊日論贊至朗達瑪延續兩百多年。

吐蕃王朝是**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松贊干布被認為是實際立國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統一下凝聚成強大勢力,逐漸走出封閉的內陸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會第一次出現勃勃生機。原本各自為政、分散孤立發展的局面被改變,通過制度、法律、驛站等建設,各個小邦政權和部落聯盟得到整合。

由於內部人口流動,社會交往面擴大,推動了藏地語言及整個文化層面上的相互溝通,實現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與壯大。

吐蕃社會生產以農牧業為主。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蕎麥等;牲畜有犛牛、馬、駝、羊等;手工業有燒炭、冶鐵、制膠、毛織等。吐蕃時期的碑銘、木簡、文書、經卷等尚有大量儲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會和歷史的寶貴資料。

吐蕃王朝崩潰後,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漢文史籍仍泛稱青藏高原及當地人民為「吐蕃」或「西蕃」。

12樓:何世珍

唐朝吐蕃戰爭,又稱唐蕃戰爭,是公元7世紀至9世紀發生在唐朝和吐蕃之間的戰爭。原因是吐蕃與唐朝爭奪西域和青海地區。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年),唐蕃發生鬆州之戰,唐軍擊退了吐蕃軍;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唐朝、吐蕃互有勝負,安西四鎮三失三複;唐玄宗時期,吐蕃處於劣勢,其間多次通過會盟劃分唐蕃邊界。

安史之亂期間和之後,吐蕃藉機控制了隴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鎮,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長安。唐朝聯合回鶻、南詔、大食,合圍吐蕃,加之吐蕃連年征戰,國勢大衰,最終在末代贊普朗達瑪被刺殺後,吐蕃於877年**崩潰。唐朝和吐蕃前後共有八次會盟,由於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後嫁給吐蕃贊普,所以唐蕃關係又稱舅甥之盟。

1唐太宗時代,鑑於天可汗的四海威名和名將眾多,吐蕃與唐朝的爭奪並不激烈,在侯君集一度擊敗吐蕃軍隊後,雙方保持了一段和平。

2唐太宗和松贊干布死後,吐蕃權臣祿東贊掌權,全力對外擴張。趁唐朝全力解決高麗之時,公元670年,吐蕃攻陷西域,唐朝的安西四鎮並廢。

3唐朝名將薛仁貴率10萬大軍出擊,由於副將郭待封自作主張出擊先敗(頗有點象三國馬謖不聽諸葛亮叮囑之敗),薛仁貴雖然取得了一次勝利,但未能挽救危局,在大非川被吐蕃40萬大軍圍攻,幾乎全軍覆沒。

4公元678年,李敬玄將兵18萬與吐蕃戰於青海,大敗。監察御史婁師德臨危應詔從軍,收拾殘局,遏制了吐蕃的攻勢。

5此後,從武則天時代到唐玄宗天寶年間,兩國連年征戰,時戰時和,勝負大略相當。但唐朝在低海拔地區收復了西域,勢力一度達到中亞。公元749年,唐朝軍隊中的胡人名將哥舒翰以死者數萬的代價攻下青海的石堡城,753年,又一度收復九曲部落地區。

但不久安史之亂起,唐朝全線收縮,吐蕃再佔上風。

6唐朝軍隊失敗的原因:唐朝和吐蕃的戰場主要在今天青海的河源地區。此地一年四季雨雪泥濘,大兵團作戰極其艱難,補給常常有被吐蕃切斷的危險,行軍佈陣與中原地區多有不同。

而且中原士兵對高原作戰極其不適應,高原反應下,唐朝軍隊的士兵和戰馬的戰鬥力大打折扣。而且從地形來看,唐朝軍隊是從低海拔向高海拔仰攻,而吐蕃軍隊則相反,所以佔有地利的優勢。而且吐蕃生活在高海拔地區,對其氣候已經適應,而唐朝軍隊的大部分士兵從中原和草原乾旱地區來到低溫而多雨雪、高海拔的河源地區(即便今天有四輪驅動也行走艱難),疫疾時有流行,天時之利又不及吐蕃軍。

這頗有點象三國時代曹操強大的北方軍隊在推進到長江水網沼澤地區後屢遭敗績的情況

大唐時,那麼強,剛開始為什麼會被吐蕃帝國打敗了?? 後來打了多少年,到了哪個皇帝才把吐蕃打敗掉 10

13樓:海煙人

從頭到尾都沒打服過吐蕃,基本對吐蕃的軍事作戰都是失敗的。

唐朝時期,是**地區割據實力最強的時代,同時北有突厥回鶻,西南有南詔,東有高句麗。唐朝無法集中力量打擊吐蕃。

14樓:真真心

這是甘肅一位將軍打敗的

為什麼佛教在我國古代被那麼推崇,唐朝為什麼既推崇佛教又盛行道教?

叫那個不知道 一方面佛教是多神教,與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一樣,這一點讓中國人接受起來不較容易 另一方面,佛教教義使信徒接受起來容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心向善,誰都可以成佛。還有就是佛教來到中國,教義也得到中國傳教者的一些改變,使他更容易讓國人接受。尤其是諸佛保佑的方面上。擴充套件資料公曆紀元前後,印...

唐朝最強盛時期為什麼不能一舉消滅吐蕃王朝

唐朝最強盛時期應該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為何無法消滅吐蕃王朝原因很多 首先,吐蕃處於青藏高原,天險之地,易守難攻,以至於玄宗年間數次對吐蕃用兵都鎩羽而歸,石堡城一役後唐軍徹底喪失對於吐蕃軍事上的優勢 其次,吐蕃民風彪悍,軍隊實力強勢,特別是吐蕃的崑崙鐵騎一直都是唐軍無法逾越的障礙。再次,吐蕃經歷文成公主...

在唐朝時,唐僧去古印度取經,為什麼他能聽懂本地語言

誰知道浮雲流動 為什麼去印度取經的玄奘能聽懂本地語言?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現代歷史學界對玄奘身份的定義時,會經常將他定義成一個翻譯家,也就是說玄奘本人就是一千多年前的一個大翻譯官。中國古代會外語的人也很多 其實中國最早出現翻譯的年代非常久遠。早在周朝時,就有關於翻譯的記載了。古籍 冊府元龜 裡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