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兒子晉王李治後來做了皇帝 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 我想問的是這個皇帝到底怎麼樣

時間 2022-01-05 21:45:03

1樓:白雲映水風飛揚

有兩把刷子,就是老爹被推很高,加上媳婦兒太耀眼,把他蓋住了。而且後來身子骨不好,也就不大管事了。

當時處於打破門閥制度時期,門閥的存在對皇權有嚴重的侵蝕影響,有時候,甚至能決定皇帝的廢立。

唐高宗打破門閥的一項措施,就是廢王立武。唐高宗在立後問題上,有點拿武則天當槍使的意思。如果他想維護門閥,廢了無子的王皇后,還有生有皇子的蕭淑妃,不一定非要立非門閥出身的武則天為後,畢竟當時武則天無權無勢,蕭淑妃身後可有一大家子呢。

而且,看他對他親舅舅下手多恨就知道了,對於試圖通過門閥來影響皇帝決策的人,唐高宗絕對下手不留情。

2樓:哭芹人

當然是了,李唐王朝從李世民到李隆基之間的皇帝在治國方面都是好皇帝。

3樓:匿名使用者

「永徽之治」指的使唐高宗李治統治時期的一段盛世。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683),前六年號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繼續執行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與李績、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

他們君臣都牢記太宗的遺訓遺囑,奉行不渝。訓令納諫、愛民,高宗即位時即對群臣宣佈:「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陳,不盡者更封奏。

」 並日引刺史入閣,問以百姓疾苦;訓令崇儉,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獻鷹隼及犬馬者罪之。」高宗君臣們蕭規曹隨,照太宗時法令執行,故永徽年間,邊陲安定(擊敗西突厥的進攻),百姓阜安(人口從貞觀年間的不滿三百萬戶,增加到380萬戶),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

李世民的兒子李治是什麼帝?有什麼作為

4樓:山東省飛飛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1] -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中國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

高宗統治時期的真正成就,不是想改變統治階級內部社會力量的對比這一難以作為定論的企圖,而是對科舉制本身進行一系列大改變。

唐太宗的太子是誰,唐太宗為什麼要立李治為太子?

最初是長子李承乾,後來被廢了,換成了他的同母弟弟李治 開始立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後迫於兄弟李泰的壓力,貞觀十七年 643 李承乾與漢王李元昌 侯君集 李安儼 杜荷 趙節等密謀了自保計劃,但還未實行就被紇幹承基告發。事後李承乾被廢為庶人,徙往黔州兩年後死在那裡。後立九子李治為太子,即唐高宗。先是嫡長子,...

唐太宗的三兒子吳王李恪好還是壞,李世民的第三子吳王李恪是個好人嗎

李恪,唐太宗第三子,母乃隋煬帝之女。鬱林王恪,始王長沙,俄進封漢。貞觀二年徙蜀,與越 燕二王同封。不之國,久乃為齊州都督。帝謂左曰 吾於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 屏,吾百歲後,庶兄弟無危亡憂。十年,改王吳,與魏 齊 蜀 蔣 越 紀六 王同徙封。授安州都督。帝賜書曰 汝惟茂親,勉思所以籓...

唐太宗的二兒子是誰,唐朝李世民有幾個兒子

千山鳥飛絕 唐朝李世民有14個兒子,分別是 1 太子李承乾 母長孫皇后,貞觀十七年謀反按律應賜死,因太宗不捨,最後只廢為了庶人,後卒於黔州。唐太宗即位,立為太子,時年八歲,聰明可愛。但是年長後,由於有腿疾,稍微不良於行,對父親陽奉陰違 對師長勸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殺手刺殺自己的老師。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