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以前和大家經常聊的是《三國演義》中的猛將,其實大家都明白,《三國演義》這部著作真正的精髓不是沙場上武將們的對陣廝殺,而是兩個字——「權謀」。咱們今天就通過華容道捉放曹這件事情來聊聊所謂的「權謀」之術。
群英會蔣幹盜書,這是「反間計」;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是「苦肉計」;甘寧受杖出帳,引蔡和上鉤,這是「詐降計」;龐統過江,勸曹操聯結戰船,這是「連環計」。事情到了這種地步,萬事俱備,只差一夜東風。
諸葛亮七星壇披髮祭天,借來東風,知周瑜必建大功,立即抽身而退,返回荊州。周瑜要乘東風勢,而劉備集團則要借江東這次大勝之勢將本方利益最大化。不僅在軍事上,還要在政治上,不僅是對外,還要對內。
曹操敗局已定,北還必走烏林道,劉備集團在這條路設下伏兵阻截曹操敗兵。但是,應該怎樣對付曹操呢?是殺是抓?這是個問題。
首先,肯定不能殺曹操。
赤壁大勝,毫無疑問,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江東集團。曹操大敗,東吳的勢力必然暴漲,而同時**的還有野心。曹操要是死了,北方勢力集團中尚無任何一人具備代替曹操的能力和威望,毫無疑問必生大亂,政治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甚至完全可能導致四分五裂的局面。
若東吳乘此良機,挾新勝之威,向外發動擴張,與江東近在咫尺荊南地區的劉備集團必首當其衝,最先遭到打擊和排擠,而劉備當前實力微弱,難以相抗,立刻就會被擠出,重新淪落遊走。還有一點,曹操若死了,他留下的那幫人也必然與劉備結為死仇。
其次,曹操還不能被抓。
劉備集團就算抓住了曹操,又有什麼用呢?人家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你抓住了曹操是想要挾住誰呢?假如東吳來向你要人,怎麼辦?
給了那是示弱,東吳馬上就會氣焰暴漲,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給,那東吳就名正言順地率大軍來攻,師出有名。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放。但你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曹操從眼皮底下走掉,那是背盟,一兵一卒不出,寸功未立,人家憑什麼與你結盟?而且你又有什麼理由賴在荊州不走?
所以必須要打,還必須要放——先截後放。
演戲就要演全套的,既然要放,那就「放」出本方最大的利益來。一方面要抑制東吳,另一方面還得整頓內部。那麼,劉備集團內部有什麼問題呢?大家其實不難發現,關羽就是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關羽這個人資格老,桃園結義時就入夥了;功勞多,隨劉備南征北戰,頗多功勳;地位高,與主公劉備是兄弟;能力強,不但武藝絕倫,還善於領兵作戰,能獨當一面,還有文化,在將士中頗有威信,「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都說關羽驕矜狂傲,但他確實有這個資本。諸葛亮入夥晚,但卻成為了劉備集團的決策層,關羽內心是很不服氣的,實際上關羽和諸葛亮之間的矛盾實質是:
誰才是這個集團的第二號人物?
其他人不需要擔心,張飛表面粗莽暴躁,但實際上比關羽聰明,他對自己的定位還是比較準確的。諸葛亮剛入夥時,他也很不感冒,甚至還鬧過彆扭,但博望坡之戰後,張飛迅速改變了對諸葛亮的態度,言聽計從。這是張飛的優點:
和中上層的關係始終處理得不錯。我們可以看出,實際上諸葛亮對張飛也是很照顧得,在方方面面都加以扶持。
趙雲這個比較低調,但大事上很精明,很快成為諸葛亮最為信任和倚重的部下。其他的人如劉封、關平、糜芳等中層幹部就比較好處理了。
既然內部矛盾主要集中在關羽身上,那麼諸葛亮趁著這個機會就故意拿了關羽一把。咱們來看看諸葛亮的戰鬥部署,還是頗有一番深意的:
第一路人馬由趙雲率領。兵力是三千,伏擊地點烏林道。諸葛亮對趙雲的要求是「就半中間放**來。雖然不殺他盡絕,也殺一半」。
大家注意諸葛亮這個安排,讓趙雲從半中間截殺,還暗示「不殺他盡絕」,只殺一半。主要目的是削弱曹操的兵力,放走曹操。趙雲的執行力很強,不會違命。諸葛亮很放心。
第二路人馬由張飛率領。兵力也是三千,伏擊地點設在葫蘆口。諸葛亮對張飛的要求是「雖然不捉得曹操,翼德這場功料也不小。」
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來諸葛亮對張飛的暗示――「不捉得曹操」。張飛很聰明,他認為諸葛亮這樣安排是想把生擒曹操的首功讓給關羽,這樣張飛肯定沒意見。諸葛亮這是利用了張飛的兄弟情誼,讓曹操能夠從張飛這裡脫身而去。
張飛的任務完成得很好,一場激戰,曹操逃走,「回顧眾將,多已帶傷」,張飛把那幾個戰鬥力強的曹將都打傷了,到了關羽那裡也基本上沒啥戰鬥力了。
第三路由糜竺、糜芳、劉封率領。諸葛亮對他們的要求是「各駕船隻,繞江剿擒敗軍,奪取器械」。
繞江而剿,那就肯定不會遇到曹操,曹操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走水路的。這一路的主要目的是繳獲戰利品,另外還要設法堵住江東的部隊。
第四路由劉琦率領。諸葛亮對他的要求是固守武昌城,「率領所部之兵,陳於岸口」,就地擒拿零散敗兵,「卻不可輕離城郭」。
大家可以看出來,諸葛亮這樣的安排就是一點利益都不想給劉琦,固守武昌城,不得輕離城郭,既抓不到俘虜,也搞不到戰利品,但卻能防止住東吳的軍兵。
第五路人馬由關羽率領。兵力是關羽本部五百校刀手,伏擊地點設在華容道。還讓關羽立下了軍令狀。
諸葛亮怎麼就知道關羽會放走曹操呢?因為諸葛亮很清楚關羽的弱點,而且諸葛亮相信,曹操更瞭解關羽。如果曹操連關羽這一關都過不去,那他可就不配稱為「亂世之奸雄」了。
曹操對關羽確實非常瞭解,他知道關羽這個人虛榮心強,愛面子,吃軟不吃硬,每天讀本《春秋》,總愛把「大義」兩字掛在嘴邊。張飛和趙雲絕不會幹出違抗軍令的事來,但關羽可是敢幹的。
不但諸葛亮知道關羽會放了曹操,劉備更清楚這個二弟的秉性,關羽領命而去,劉備就對諸葛亮說:「吾弟義氣深重,若曹操果然投華容道去時,只恐端的放了。」
劉備真正關心的是諸葛亮為什麼要這樣安排,他準備怎樣處置關羽。諸葛亮回答「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劉備也就放心了,明白諸葛亮這只是想抓關羽翹起來的尾巴。
關羽華容道捉放曹,軍令狀是捏在諸葛亮手中。但我們知道,當年關羽土山被困時,曾經「降漢不降曹」,歸附曹操帳下,深受重恩。那段歷史還能拿兩位嫂夫人的安危作為解釋,但加上了華容道這檔子事情,讓關羽怎麼解釋?
這可是第二次背叛了!
這就是政治。整件事情看起來似乎是順理成章,但實際上早有謀劃,步步機心,在你不知不覺之中就踏入了早已織就的重重羅網。劉備求情,諸葛亮網開一面,關羽這個最致命的把柄就被永遠地捏住了。
真正的最大得利者其實是劉備。
2樓:汪造化
因為諸葛亮為了讓關羽還曹操的人情。曾經關羽被俘虜在曹營,但最後被曹操放回到了蜀漢。
3樓:小什老師
因為諸葛亮不僅想要關羽還了曹操的恩情,與曹操劃清界限,而且想要放走曹操,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4樓:三棵樹
因為當時的曹操如果死了,後果非常嚴重,而諸葛亮料到關羽會放掉曹操,所以會讓他去。
5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諸葛亮自己的目的就是要放走曹操,有曹操的曹魏對蜀漢是利大於弊的。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知道關羽華容道會放走曹操,為什麼還讓他去呢?
6樓:南國途千里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已經預見到曹操兵敗後最終會從華容道逃走,並且如果讓關羽去攔截關羽必定會放走曹操。那麼這樣是不是很矛盾哪?我覺得不是,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諸葛亮事先計劃好的。
諸葛亮之所以放走曹操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首先最主要的是為三足鼎立打基礎。
諸葛亮還在茅廬的時候就已經為天下形勢做了分析,劉備勢單力薄想成事必須和孫吳和曹魏形成鼎足之勢。所以曹操不能死在華容道,一旦曹操身死孫吳必然坐大,劉備無法與東吳抗衡。為制衡吳國故意讓關羽守華容道「假釋」曹操。
二、讓仁義第一的關羽還了曹操的人情
關羽當年為保全兄長劉備家眷接受張遼的遊說,以「降漢不降操」的名頭投降了曹操。在曹營不到一年時間(評書和戲曲上說十二年),曹操對關羽待遇特別優厚,所謂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還曾帶關羽覲見漢獻帝,封關羽為偏將軍,可謂對關羽很是器重和信任。諸葛亮讓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即讓關羽還了曹操的人情,也了卻了關羽的心事。
三、籠絡人心用能力折服傲嬌的關羽
我覺得這一點也很重要,關二爺除了重情義外且較驕橫。關羽守華容道放曹操,既賣關羽人情,又滅了關羽對諸葛亮的驕橫之氣,提高了劉備和諸葛亮威信,讓關羽在二人面前永遠抬不起頭。從此關羽才被諸葛亮神鬼之計和料事如神所折服,從內心服氣諸葛亮的關羽才能真正成為蜀漢的金牌打手。
在演義中諸葛亮的實在是料事如神,已經被神話,但當時曹操還不能死是真的,兵敗但身不死對劉備集團是最有利的。
7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因此諸葛亮想放走曹操。當時曹操如果被殺死,劉備就會受到孫權的打擊,因此曹操活著對劉備更好,所以諸葛亮讓關羽去華容道。
8樓:不會飛的肥豬
因為諸葛亮要讓關羽還曹操一個人情,也是讓關羽開啟心結。
9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諸葛亮就是想借他的手放走曹操,一個完整的曹魏比四分五裂的曹魏更容易牽制和對付。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知道關羽華容道會放走曹操,為什麼還讓他去?
10樓:熊熊說歷史
三國演義中的「關雲長於華容道義釋曹操」是一個經典的故事,講的是赤壁之戰後,曹操大敗逃走,諸葛亮分別派出趙雲、張飛、關羽把守各個要道,卻只要關羽把守華容道,而華容道就是曹操逃命的最後一道關口。這麼重要的關口,卻讓關羽把守,要知道關羽曾經是曹操的部下,曹操對待關羽可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好得不得了,再加上關羽本人又是忠義之人,感覺諸葛亮明明知道關羽會放走曹操,卻偏偏把這個任務交給他,這不是明擺著就是諸葛亮要故意放走曹操嗎?
諸葛亮那麼三國演義中,是如何交待這個故事呢?包括什麼深刻的意義?其實諸葛亮讓關羽去守華容道,是一石三鳥之計,有三個重大目的:
第一個目的:曹操不能死,既然不能死,總得找個人放了曹操,這是基於蜀漢的政治利益決定的。首先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曾經夜觀天象,發現曹操還沒有到死的時候,這是天象決定的,古人是很相信這一套的,所以諸葛亮派出的三路堵截曹操的大軍都是做做樣子,比較明顯的還有趙雲, 趙雲攔截曹操時,曹操派出徐晃與張郃戰趙雲,自己突圍而去,而趙子龍看到曹操逃走了,也不來追趕,只顧著搶奪曹操大軍丟下的旗幟。
關羽難道旗幟比曹操還重要嗎?當然不是了,因為在戰前,諸葛亮就交待了,不要傷害曹操的性命,設法讓曹操逃走,但又不能表現得太過放水,以免讓東吳的人知道,所以趙雲就專門搶旗幟,而不抓曹操。除了諸葛亮觀察天象如此,在三國演義中,從當時的政治形勢出發,曹操也不能死,因為孫權和劉備的聯盟是曹操促成的,曹操是當時北方最強大的勢力,佔據天下八個州,比孫權和劉備的實力加起來還要強,孫權和劉備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結果成聯盟共同對抗曹操,所以曹操在世一天,孫權與劉備就會聯盟一天。
火燒赤壁一旦曹操去世,北方就會重新陷入混亂,北方一混亂,南方就會趁機發展壯大,孫權就絕對不會跟劉備再聯盟,反而會趁機奪取荊州的地盤,當時劉備的實力完全不如孫權,如果曹操被殺,北方就忙著內鬥,那南方的孫權也會趁此機會滅了劉備,擴張勢力,諸葛亮要等到蜀漢的實力壯大後,能跟東吳孫權相抗衡,才能殺曹操,反之,則不能殺曹操,曹操活下來對蜀漢來說,是利大於弊。並且諸葛亮也跟劉備明確說明了,曹操不會死,既然不會死,所以諸葛亮把放曹操這個人情交給關羽去做,也就是諸葛亮的第二個目的。第二個目的:
讓關羽放了曹操,等於是讓關羽還了曹操人情,兩不相欠。關羽是天下義士,忠勇無雙,恩怨分明,誰如果給了關羽恩情,關羽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非得報答對方才會心甘情願,在整個三國演義中,對關羽有恩情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劉備,另一個就是曹操。
關羽華容道放了曹操關羽投降曹操那會,曹操對關羽非常好,送錢財、送美女、送赤兔馬、封官晉爵,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關羽離開曹操時,曹操還送關羽錦袍與**,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曹操不定派張遼送過關文書,而關羽報答曹操的方式就是斬顏良、誅文丑。如果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算是還了曹操前面的恩情的話,那關羽殺了曹操手下那麼多將領,曹操都沒有追究關羽,這明顯就是關羽欠了曹操人情,這就讓關羽始終有一個疙瘩在這裡,無法釋懷,諸葛亮算準了關羽這次會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於是專門讓關羽守華容道,讓關羽放走曹操,這樣的話,關羽就不欠曹操人情。還清了人情,如果下一次在戰場上遇到,那就不能談恩情了,而是要動真格了,這也是後來關羽北伐襄樊時沒有手下留情的原因,因為兩不相欠,關羽就能用盡全力攻打曹操,這也是諸葛亮的一個目的。
關羽放曹操第三個目的:諸葛亮誘使關羽在守華容道之前,立下軍令狀,後來又沒有殺關羽,等於是讓關羽欠了諸葛亮人情,方便管理關羽。赤壁之戰的時候,諸葛亮才剛剛加入劉備沒多久,劉備在三顧茅廬時,與諸葛亮談的話多了,關羽、張飛都會不滿意,這就像女人吃醋一樣,劉備原來只跟關羽和張飛有深厚的感情,現在多了個諸葛亮,讓關羽和張飛很不適合,雖然他倆不高興,但在劉備壓力下,也不能說什麼,但是關羽和張飛總是變著戲法抗拒諸葛亮的命令。
尤其是關羽,經常對諸葛亮不服氣,因為關羽是對士卒非常好,對士大夫和貴族卻非常看不起,諸葛亮也是士大夫,所以也被關羽看不起,所以,諸葛亮得治理一下關羽,但又不能弄得很明顯,所以諸葛亮在讓關羽守華容道時,故意激怒關羽,設法讓關羽立下軍令狀。
舊版三國演義幾集關羽在華容道放曹操
蘇嘉愛娛樂 94版 三國演義 中,是第39集的劇情。相關劇情 東南風起,周瑜出兵前斬殺降將蔡和以血祭旗。黃蓋率火船乘風直奔曹軍水寨。曹操在戰船樓臺聞報江南一簇船帆隱隱而來。操笑曰 公覆果不失信,此天助我也!程昱說 來船有詐,休叫進寨。操曰 何以知之?程昱又說 黃蓋來信告知押糧船來降,如是糧船,則船必...
諸葛亮為何非要派關羽去守華容道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時代,不僅人才輩出,英雄輩出,他們叱吒風雲,從而青史留名。我們都知道三國有三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其中恐怕以赤壁之戰最為出名。赤壁之戰是中國少有的以少勝多的案例,也標誌著三國鼎立的出現。當時孫劉聯軍用火攻,打敗了曹軍幾十萬大軍,曹操看到兵敗如山倒,...
求三國演義諸葛亮派關羽守荊州那段對話描寫
孔明 曰 主公書中雖不明言其人,吾已知其意了。乃將玄德書與眾官看曰 主 公書中,把荊州託在吾身上,教我自量才委用。雖然如此,今教關平齎書前來,其意欲雲長公當此重任。雲長想桃園結義之情,可竭力保守此地,責任非輕,公 宜勉之。雲長更不推辭,慨然領諾。孔明設宴,交割印綬。雲長雙手來接。孔 明擎著印曰 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