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非要派關羽去守華容道

時間 2022-01-13 14:20:05

1樓:自報調查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時代,不僅人才輩出,英雄輩出,他們叱吒風雲,從而青史留名。我們都知道三國有三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其中恐怕以赤壁之戰最為出名。赤壁之戰是中國少有的以少勝多的案例,也標誌著三國鼎立的出現。

當時孫劉聯軍用火攻,打敗了曹軍幾十萬大軍,曹操看到兵敗如山倒,死傷無數,只能抄小路華容道去逃命。這時候的吳軍主力去追擊曹軍的大部隊,而劉備自然是負起追擊曹操的責任,如果關羽在華容道沒有放走曹操,而是一刀把曹操劈了,會不會改寫後來的歷史,劉備會不會統一天下!

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知道曹操真的不能死,只能派關羽去守華容道,以關羽的仁義,肯定會放曹操一碼,如果派別人去,殺了曹操,否則劉備要大難臨頭。當時孫劉聯軍,吳國是主力,而劉備只是一個打雜的,當時劉備被曹操打敗,無家可歸,只能和吳國聯軍。

當時的實力吳國是碾壓劉備的,如果曹操一死,北方就會群龍無首,他們就會自相殘殺,而這時候的孫權不需要防備北方,就會集中力量攻打最為弱小的劉備,拿劉備開刀,佔領荊州,奪取西川,統一南方,在北伐,從而統一天下,這就是魯肅版「隆中對」。

對於當時的劉備來說,這時候自己主要對手已經不是曹操了,而是變為孫權,要防止孫權的吞併,那麼最好的方式是什麼,就是為孫權制造一個強大的對手,讓孫權有所防備,而這個對手就是曹操。

曹操雖然經歷為了大敗,但是根基還在,曹氏依然是當時最為強大的力量,只要曹操存在一天。孫權就要提防一天,就不能全力對付劉備,相反還要和劉備保持結盟的關係,共同對付曹操。

而作為傑出的政治局諸葛亮,他肯定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派關羽去,留下曹操的性命,保持三國平衡的局面,只有這樣劉備才能休養生息,尋求發展。關羽放了曹操,肯定會受到東吳方面的責罵,這時候就把責任推到關羽的身上。

不是我們不想殺曹操,而是關羽太重義氣了,擅自把曹操放了,你們放心,我們一定會對關羽嚴加批評。而關羽放了曹操,也讓關羽的名聲更為響亮,天下人都知道關羽仁義,重義氣,從而留下美名,受到後人的讚賞,還讓「武聖」的名號遍佈華夏大地,香火不斷。

還有就是諸葛亮剛出山,難以服眾,當時關羽等人根本瞧不起諸葛亮,諸葛亮就是要抓住關羽的小辮子,讓關羽對我心服口服。而諸葛亮就利用關羽放曹操這件事情,大做文章,讓關羽感到內疚,又心存感激,使關羽以後不敢在我諸葛亮面前牛逼了。

2樓:小鄧同學

因為諸葛亮知道關羽重情義,並且關羽受曹操大恩,一定會放曹操離開,而諸葛亮也需要曹操說著,這樣北方才不會內亂,日後劉備北伐中原才會順利一些。

3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的局勢還不能夠殺死曹操,不然會引來禍患,所以才派關羽去鎮守,畢竟兩人之間有恩情。

4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他就是想放走曹操,如果曹操死了,曹魏很可能大舉進攻蜀漢,蜀漢是沒辦法抵抗的。

求三國演義諸葛亮派關羽守荊州那段對話描寫

孔明 曰 主公書中雖不明言其人,吾已知其意了。乃將玄德書與眾官看曰 主 公書中,把荊州託在吾身上,教我自量才委用。雖然如此,今教關平齎書前來,其意欲雲長公當此重任。雲長想桃園結義之情,可竭力保守此地,責任非輕,公 宜勉之。雲長更不推辭,慨然領諾。孔明設宴,交割印綬。雲長雙手來接。孔 明擎著印曰 這干...

曹操敗走華容道,諸葛亮讓關羽去截殺他,究竟是想殺他還是想放了他

其實就是想放了曹操,這是諸葛亮的計謀。赤壁之戰曹阿瞞戰敗後,鑑於曹操背後仍有強大實力,周瑜不願背殺害曹操罪名,怕過後引發曹魏報仇,就只把曹操趕跑了事,有意讓劉備背殺曹罵名。如果劉備軍殺了曹操,過後曹魏必視劉備為第一大仇敵,必然會瘋狂報復,那樣劉備無心與東吳奪荊州,必然投靠東吳懷抱,劉備也就難成什麼大...

徐庶能指揮關羽,為何諸葛亮指揮不了關羽呢?

因為關羽瞧不起文人。雖然徐庶和諸葛亮都是文人,但徐庶之前是俠客,身上頗有江湖氣息。因為關羽看不起諸葛亮這樣的人,只會動嘴皮子,所以諸葛亮指揮不了關羽。徐庶能指揮關羽,諸葛亮卻指揮不了關羽,究竟有何原因?因為關羽認可徐庶的個人能力,所以聽從徐庶的指揮。但是諸葛亮的行事作風讓關羽很不爽,而且並不覺得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