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朱由檢怎麼樣?從好的方面介紹他

時間 2022-01-13 17:00:04

1樓:匿名使用者

崇禎是個亡國皇帝,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奇怪的是,他是一個比較不捱罵的亡國之君。且看看歷史上有名的幾個亡國之君。漢末的漢獻帝,軟弱無能。

陳後主陳叔寶,是個荒淫無恥有了名的皇帝。隋煬帝楊廣,不說了,暴君的名氣可與秦始皇並列。南唐後主李煜,長於婦人之手,幾曾識過干戈?

雖有一手的好詞,卻是以三千里江山為代價,最後做了違命候,連個小周後都保不住,生日都過不了。北宋二帝,徽宗與李煜差不離。這些人在歷史上,是罵名多於同情(李煜因詞而倖免)。

但崇禎不一樣。先看看造了他十幾年反的李自成是怎麼形容他的: 「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登極詔》) 李自成是在明朝統治下活不下去才鋌而走險,與崇禎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這段卻說的客氣之極,分明就是「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的文雅說法。連李自成都是這樣想的,其他人就更不必說了。 清張廷玉在《明史.

流賊傳》中這樣評價崇禎: 「嗚呼!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

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 事實上,明朝早在崇禎帝即位之前,就已名存實亡了。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真是沒一個說的過去的,有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喜歡做木匠的皇帝,有替自己親爹媽爭名分而與大臣打了多年口水仗的皇帝,有喜歡封自己做什麼將軍、什麼侯的皇帝,有喜歡自己乳母的皇帝,有死於紅丸的皇帝,有喜歡微服私訪調戲良家婦女的皇帝,真是一蹋胡塗到了極致,整個二十五史,沒有這麼胡鬧的朝代。

而且,明朝自始至終,外有邊患,蒙古、瓦剌、滿州相繼而起,戰事紛紛。內有奸宦,王振、曹吉祥、劉瑾、谷大用、魏宗賢、王承恩,相繼把持朝政,而且自從有了奸宦的擅權,就有了閹黨與朝黨之間的黨爭,正邪之爭、門戶之見,都使朝政內耗於此。 所以崇禎帝即位時,明朝已是風雨飄搖了。

這樣的國家接了手,已無機會可言。 但是崇禎皇帝還是沒有學他的祖先們,登基伊始,他就體現了他高出明朝皇帝的地方。一是果斷,二是勤政。

天啟七年八月丁巳,崇禎即皇帝位。十一月甲子,安置魏忠賢於鳳陽,十一月乙巳,魏忠賢縊死。十二月,魏良卿、客氏子侯國興伏誅。

崇禎元年正月丙戌,戮魏忠賢及其黨崔呈秀屍。六月,削魏忠賢黨馮銓、魏廣微籍。崇禎二年正月丁丑,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

這一系列的舉措,雷厲風行地清除了魏忠賢和客氏的勢力,鞏固了自己的政權地位,閹黨之禍逐漸澄清。使得朝野上下精神為之一振,人們彷彿看到了明朝的希望。(雖然他隨後就寵信了宦官王承恩)。

至於他的勤政,《明史.本記第二十四》中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

」而且,從崇禎的諸多舉措來看,他也是想有為的,他在位十七年,動輒下《罪已詔》來安撫民心,所用之言都極盡自責之能事。 如在十年閏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時的《罪己詔》上,皇帝是如此說的。 「 ……張官設吏,原為治國安民。

今出仕專為身謀,居官有同**。催錢糧先比火耗,完正額又欲羨餘。甚至已經蠲免,亦悖旨私徵;才議繕修,(輒)乘機自潤。

或召買不給價值,或驛路詭名轎抬。或差派則賣富殊貧,或理讞則以直為枉。阿堵違心,則敲樸任意。

囊橐既富,則好慝可容。撫按之薦劾失真,要津之譭譽倒置。又如勳戚不知厭足,縱貪橫了京畿。

鄉宦滅棄防維,肆侵凌於閭里。納無賴為爪牙,受奸民之投獻。不肖官吏,畏勢而曲承。

積惡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誰能安枕!」 (《明季北略》卷十三) 但就這樣一個果斷、勤政、愛民的皇帝,為什麼會亡在流賊與清兵的刀下?

崇禎的果斷是有據可查的,誅魏氏,是他十七年皇帝生涯中最光輝的事情。之後,他的果斷就用錯了地方。 懷疑+果斷,是皇帝給所有忠臣良將最大的毒藥。

袁崇煥,一個打死了努爾哈赤的功臣,一個讓所的滿州人心驚膽寒的軍人,一個赤膽忠心,一心想學岳飛的人,最終與岳飛有了同樣的下場,死在了最低劣的抄襲來的反間計上,自毀長城,是崇禎的果斷。「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明史.

袁崇煥傳》)。 崇禎的疑心是明朝皇帝中最大的一人。在殺了袁崇煥後,他越發的不信任大臣,在他的任上,究竟殺了多少封疆大吏,罷了多少內閣首相,沒數過,但若算算年平均數的話,尤其是他在位的最後幾年,可能沒有人能比的上他。

如果一個皇帝在政事上是這般的果敢,那麼,亡國也就是遲早的事了。 至於他的愛民,他的《罪已詔》,他動輒就下的「減膳、撤樂」的命令,那真是「汲汲於譽」,掩人耳目。崇禎年間,邊患紛擾,流賊頻仍,戰事紛起十餘年,北方大旱十餘年,百姓無以為生,已到了易子為食的地步,國庫無錢。

顯而易見。 在崇禎九年,其實就有人提出瞭解決財政空虛的方案,《明季北略》卷十二載有《錢士升論李璡蒐括之議》,便是這件事情:「 四月,武生李璡奏致治在足國,請蒐括臣宰助餉。」

2樓:匿名使用者

朱由檢聽說本該受千刀萬剮的魏忠賢畏罪自殺,於是下令沒收他的家產,並查抄客氏的住宅。錦衣衛在客氏家中不僅搜得大量財物,而且還抓住了幾名懷有身孕的宮女,原來魏忠賢和客氏得知朱由校沒有後代,於是找來了這些宮女,想讓她們的孩子成為太子。朱由檢得知這個情況,當即氣得臉色發青,他命令錦衣衛嚴懲客氏。

於是,這個曾經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的女人,最終被木棍打得皮開肉綻,在慘烈的哀號聲中見了閻王爺。接著,魏忠賢和客氏的家人,無論男女老幼,全都葬身刑場。

這初登皇位之少年便雷厲風行地剷除了魏忠賢及魏黨餘孽,民間一時歡呼不已,《五人墓碑記》言之曰:「聖人出」。

為什麼說明朝亡於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無能呢?

3樓:鞠佳老師

要知道,崇禎帝登基時,才17歲。這個年齡放在今天,就是個剛上高二的學生,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還沒有成型,在為人處世方面也很不成熟,對於官場人情就更不懂了。

讓一個未成年的小孩子來管理這麼大國家,怎麼管得好呢?

更糟糕的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此之前,並不是法定的太子,只是因為各種陰差陽錯,皇宮裡後繼無人了,才臨時把朱由檢召來當皇帝的。

所以在朱由檢成長的童年、少年環境裡,他根本沒有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沒有得到資深老臣的指點、帝師的教導,而倉促上馬,匆匆接管一個這麼大國家。

而事實也證明了,19年來,崇禎帝把好好一個大明王朝,折騰得不像樣子。

比如,他登基之初雖然取締了「工商稅」,消滅魏忠賢的閹黨,暫時得到了東林黨的支援。可是這並不能解決帝國的財政收入問題。之前有魏忠賢把持朝政,從江南工商業抽稅,帝國的財政還是比較富足的,有銀子就不怕出事啊。

可是崇禎帝把利潤最高的工商稅給取締了,帝國財政中心立刻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狀態,加上各地農民起義爆發,就要派兵去征服啊,比如西北的李自成農民起義軍。

然後,為了讓**有足夠財稅,崇禎只好又新開徵稅收,然而這稅收卻是對農民的,而不是對江南工商業的。這就導致西北的農民更加困窘,惡性迴圈。

事實證明,崇禎皇帝確實治國無能,根本沒有抓住工商業是晚明時期的經濟關鍵,反而在農業稅上雪上加霜,逼得北方農民不得不造反。

雖然崇禎本人很勤奮,天天加班通宵,熬夜批改奏摺,但是他只是低效率的勤奮,把朝政越折騰越亂,然後自己脾氣又糟糕,動不動就殺人、貶官,任由自己性子胡來,最後還哀嘆是文武百官不肯出力——他是一個既缺乏思考、又眼光短淺、還情商欠缺的失敗者。

4樓:那時到永遠

我認為明亡與崇禎之手簡直是無稽之談,崇禎帝即位之時明朝已經千瘡百孔,處於風雨飄搖之際,就算是漢武帝、唐太宗來接受也不可能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明朝滅亡早已註定,若不是張居正改革延續了明朝氣數,明早早就滅了,到了崇禎這裡不過是恰逢其時罷了。

明朝自朱元璋建立以來,經過三十多年休養生息漸漸恢復了盛世氣象,朱棣以永樂盛世將明朝推向巔峰。土木堡之變就是明朝由盛轉衰的一個節點,後來一直出一些荒唐皇帝,直到明神宗朱翊鈞時以張居正為首輔,實行一條鞭法,才將國祚延長。

崇禎帝之前是木匠皇帝朱由校,已經把整個大明弄得是殘敗不堪了,此時東林黨人左右朝政,禍害邊疆守將,崇禎帝是有心做中興之主的,可是時不待我,內部的農民起義加建州滿真在東北頻繁用兵,最後一根稻草壓垮這個盛世王朝,明亡非崇禎之過也!

5樓:顏韻養生堂

明朝崇禎皇帝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導到滅亡也是情理之中。

崇禎繼位時,明朝對後金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無論是綜合國力、**裝備、還是人才儲備,都有著後金所不具備的優勢。那麼為什麼最後還是亡國了呢?

與其說跟李自成起義有關,不如說和崇禎一系列失誤有關。

首先是戰略失誤。明朝當時有二大敵人,一是後金,二是李自成。其實,當李自成起義後,明朝的首要敵人不是後金,而是內部的李自成。

「攘外必先安內」,這是絕對正確的戰略。因此,此時最佳的戰略就是和後金儲存現狀,全力以赴鎮壓農民起義。但是,崇禎採取的是兩面開戰,導到自己兩面受敵。

其次,是用人存疑。大明有很多優秀的將領,如李成樑,李如鬆,滿桂,杜文煥,沈有容,‍‍馬世龍,曹文詔等等。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武將。

還有袁崇煥、洪承疇、鄭成功、史可法、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優秀的軍事人才。‍‍這些人隨便用好一個,都足以剿滅李自成和後金,但是可惜的是,崇禎一個都沒有用好,這些人死的死、降的降,最後無人可用,被李自民攻入北京。‍

再次,崇禎能力不足。即位之初,崇禎一改前朝作法,大有中興之象,但好景不長,崇禎剛愎自用、反覆多疑的毛病就暴露出來了。同時,他並沒有徹底改革明朝的一些落後的制度,導致不能形成合力,綜合實力不能轉換成戰鬥力,導致軍事上的最終失敗和王朝的滅亡。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怎麼被文官大臣們一步步逼死的?

朱由檢是個好皇帝嗎?

6樓:匿名使用者

崇禎帝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了

只不過在他當政時期 大明內憂外患

對內 闖王李自成的農民軍起義摧枯拉朽 而此時大明官軍的各鎮各司的軍隊

基本已經腐化不堪了 有些地方 像山西 官軍比流賊更像流賊 流賊比官軍更像官軍

對外對後金的崛起 崇禎沒有太大的戒心 也沒有進取心

個人也不懂軍事 冒失的聽取了袁崇煥的話 殺了毛文龍 結果自毀長城 導致了關外軍務一片混亂

而且他過於崇尚運用制衡的方式 來平息朝廷的黨爭 此時大明朝廷

有著東林黨錮之後的遺留 實力最強是清議派 這導致了崇禎很難把自己的施政主張完整的實施

袁崇煥 洪承疇這些人的結局 都顯示了崇禎不是一個識人的皇帝

總體來說 崇禎只能算得上是守業之君 讓他當大明的中興之君 他是不合格的

南明皇帝與崇禎帝的關係,永曆帝與崇禎帝是什麼關係

南明安宗,朱由菘,年號弘光,是崇禎的堂弟。其父福王朱常洵是萬曆之子,泰昌皇帝之弟。李自成攻破洛陽後福王被殺,朱由菘逃到南京被馬士英擁立為皇帝。南明紹宗,朱聿鍵,年號隆武。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即位前封為唐王。這個是明朝皇帝遠支,從名字來看屬於和萬曆皇帝朱翊鈞同輩,按說應該是崇禎爺爺輩了,當然年紀只比崇...

崇禎帝是昏君嗎?奸臣有哪些

說起中國歷朝歷代的皇帝,基本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明君,一類是昏君,而崇禎皇帝屬於獨一檔,是具有明君表現的昏君,他屬於好心辦壞事,把一手好牌給打爛的人。說起崇禎皇帝為什麼會亡國,這得從他自身說起。首先這個人非常的急躁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夠立竿見影,馬上能夠看到效果。可是治理一個大國,必須循序漸進,打仗作戰...

明代末帝崇禎帝死後,清朝順治帝為什麼要奔喪?為什麼喊他為大哥?為什麼那麼尊重他

自古中原就是漢族的天下,滿族入關都有漢族反叛。奔喪喊大哥不過是統治者拉攏漢族百姓的一種表現!至於尊重他我認為不可能,尊重還滅人家。汗 清朝剛入關時,是打著為崇禎帝復仇的旗號來的,有點幫助明朝平叛的幌子。確實也獲得了一些支援,主要是李自成把很多人折騰得太狠了 因為明朝是人心所向,清朝是外來侵略者,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