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自己知道北伐不能成功,為什麼還要一直北伐

時間 2022-01-15 19:50:02

1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之所以明知北伐有種種不利因素,而且要在對於蜀國而言北伐並非如此必要的情況下,不斷出兵北伐,根本上是由蜀國的立國精神與統治必要決定的。

關於魏蜀吳三國的立國精神,我們從它們各自的國號就可以窺到一斑。「魏」、「吳」都是地域性符號,這兩個字主要標示各自的地域。曹丕以「魏」為國號,當然主要是由於曹操受封魏王(封地在鄴,屬古魏地)。

但我們要看到,以「魏」為國號,意在強調政權的地域性根源,以獲得以魏地為核心地區的北方士人的認同。吳之立國,更是完全體現其作為地域性政權的特點。而蜀之立國,以「漢」為國號,是強調對漢代文化符號的直接繼承。

這裡需要做一點辨析,歷朝國號之確立很多都是以其最初的封地為號的,最早的夏商周情況特殊一點(由部落建國與後來的統一王朝不同),後來的如秦、漢(西漢)、晉(西晉)、隋、唐、宋皆是如此。已封地為國號,首先是為標示政權的宗法地域之源,其次因為這些政權都是由封地地域起家,逐步擴張兼併而建立統一王朝的,開國大臣中多為從原封地地區而來,因此權力基礎方面需要依靠核心區世族勢力的支援(陳寅恪在《唐代政治述論稿》中充分論述了關隴集團在唐政治中的作用),以原封地為國號即有此義。魏、吳國號之確立,即是立足於割據政權的現實,以爭取本地世族的支援為首義。

我們可以看到,在此前的歷史中,魏吳從來不是**政權符號,而只是割據的諸侯國的號。

歷史上也有一些政權,並非以封地為國號。比如農民起義軍因無所謂封地,便不可能以此為號,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的權力基礎不是要爭取地域世族的支援,而是要獲得更廣泛的農民的支援,比如李自成的大順。再如兩個中間篡位的短命王朝——王莽的新和武則天的周,他們採用這樣的國號是為了顯示自己受命於天,或以恢復古制建立新政,新和周都是作為王天下的符號而不是地域符號,同樣因為他們的權力基礎不是要爭取地域世族的支援。

更多的情況是由於此前的統一王朝深入人心,新王朝採用原來王朝符號作為國號以標示權力的繼承性,以繼承性來獲得自己政權的合法性,比如東漢、東晉、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和南唐(他們的國號都是唐)。我們這裡要討論的蜀漢政權即是屬於這種情況。

蜀漢選擇繼承性來標示自己政權的合法性是主動的選擇,但也是不得不然。

從條件上說,採用原王朝國號要求統治者與原王朝有血緣繼承性,或至少是同宗。劉備與漢王朝的血緣聯絡並非那麼直接,他為了論證蜀漢政權對漢室的繼承性,不得不把這一血緣聯絡過分渲染與誇大。而劉備之所以無法象曹魏和孫權那樣以地域性符號作為國號,而選擇繼承漢作為自己的國號,除了自己姓劉有這一尚可利用的條件以外,是有下面的苦衷:

一、劉備早期一直是一個流徙性政權,沒有建立自己固定的根據地,也便沒有獲得某一固定地域世族的支援。這意味著他的政權不能也不必要以某一地域符號標示。而長期流徙帶來的有利影響就是使劉備對多個地區的士人有影響,而唯一能對這些不同地區士人起到連線作用的就是「漢」這一原王朝符號。

二、蜀國的統治集團構成與魏吳有很大差異。魏國和吳國的統治層都**於當地,並已本地作為人才、兵員的**和儲備庫,其政權基礎也主要來自於本地世族的支援。只有蜀漢的統治層分為「原從」、「荊州」和「蜀地」三部分,結構複雜,並且蜀國本地人一直沒有成為蜀漢最核心的統治勢力,最上層一直是原從和荊州士人佔主導。

也就是說,蜀漢政權對蜀國人來說更多是一個外來政權。但蜀漢的兵員構成及人才後備又必須依賴於蜀國本地人,如何使作為兵員及下層統治基礎的本地人心甘情願地接受上層非本地人勢力的統治,對於蜀漢統治者來說,是最重要的問題。

蜀漢要把原來來自不同地域的追隨者集合在一個名號下,要使蜀國的人民和士人相信自己有資格統治他們,決定了劉備必須採用「漢」這一國號。如果用「蜀」的話,一來原從與荊州人馬會沒有歸屬感,再者,把劉備看作外來人的蜀人未必會認同。

但如果以「漢」作為國號,國策上北伐便成為必然(或說不得不然),因為以繼承漢**政權作為立國精神基礎,必然不能侷限於蜀地一隅,否則你就無法向人民交代,無以號召人民,無以向人民說明你憑什麼統治這裡,無以獲得士人的支援。

蜀漢政權要向人民顯示和證實自己漢王朝對的繼承性,必須有北伐進取中原的動作,因此諸葛亮必須不斷出兵。但諸葛亮也知道以蜀之國力與軍力不可能推翻、消滅魏國,所以諸葛亮不會同意魏延直取長安的做法,因為一來那樣守不住,二來他並不想與魏國總決戰,所以諸葛亮只會採取穩妥、損失最小的戰略方向——進攻隴右。對蜀國而言,不希望北伐引起魏國的過分重視,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蜀魏能有一種雙方**都不大的僵持狀態,而蜀國能不斷有一些小的勝利以向民眾交代。

雖然諸葛亮(以及後來的姜維)明知這樣對蜀國消耗很大,但北伐卻是不得不為之的一件苦差。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之中,蜀國國力最弱。戰爭就是最好的防守

諸葛亮北伐,他也知道註定無法成功,為什麼還要強行北伐?

3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北伐雖然面臨艱難險阻,但他矢志不渝,從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七年時間內進行了五次北伐,他之所以鞠躬盡瘁,連年北伐,是因為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厚恩,想要實現劉備「北伐中原,還於舊都」的遺願。

劉備在得到諸葛亮之前一直東奔西逃,寄人籬下,後來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在諸葛亮的輔佐下,以荊州為根據地,佔領西川,實現了諸葛亮隆中對的初步計劃,這時候的劉備躊躇滿志,終於有資本能夠大展巨集圖,實現自己復興漢室,還於舊都的願望了,但是就在劉備的實力達到頂峰時,關羽在荊州出了問題,東吳呂蒙趁關羽與曹軍作戰之際突襲荊州,殺害關羽,導致荊州落入東吳之手。

諸葛亮隆中對時提出的戰略思想是先得到荊州,後取益州,然後東面聯合孫權,派大將從荊州和益州兩路進攻曹魏,最終圖取天下,荊州失陷使諸葛亮的伐魏戰略面臨益州單線作戰的困境,劉備不甘心就此罷休,在公元222年,劉備親自帶兵攻打東吳,東吳大將陸遜在夷陵大敗劉備,蜀漢集團的幾十名優秀將領都死於這場戰爭,劉備雖然僥倖逃脫,但是身心受到嚴重創傷,次年就病死於白帝城,臨終託孤與諸葛亮。

夷陵之戰使原本就困頓的蜀漢形勢雪上加霜,劉備、關羽、張飛、馬超、法正等蜀漢集團人才相繼凋零,後主劉禪闇弱,諸葛亮殫精竭慮,以一己之力挽救這種千瘡百痍的政治局勢,在他的苦心經營下,蜀漢政權逐漸恢復元氣,諸葛亮在蜀漢形勢好轉後,親自帶兵南征,平定南中,使蜀漢北伐沒有後顧之憂,然後開始籌劃北伐大計,以完成劉備復興漢室的夙願。

公元288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進行了五次北伐,但由蜀道險峻,糧草不濟,最終沒能獲得成功,諸葛亮不忘初心,就像他在出師表中寫的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實際行動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力圖實現劉備伐魏興漢的遺願,當時曹魏土地面積近蜀漢五倍,人口約蜀漢兩倍,卻在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受到巨大的軍事壓力,諸葛亮去世後,司馬懿檢視諸葛亮的軍營,讚歎他為天下奇才。

4樓:職場划水小菜鳥

因為按照當時的情況,這件事能成功的機率是非常低的。

5樓:

我個人覺得諸葛亮北伐,他是沒有辦法才去的,因為他想在蜀國待下去,他就要去北方這樣也能對得起劉備。

6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他不北伐的話,就覺得會對不起劉備,所以肯定是要去的。

7樓:職場解惑七七

因為當時的蜀國想要存活下去,只有北伐這一條路。

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

8樓:天上飛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如下:

1、繼承劉備遺志

北伐這幾次戰爭都是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掌握了兵權,可以這麼說,沒有當時的劉備就沒有現在的諸葛亮。諸葛亮做的一切其實就是圍繞劉備前期的一些指導思想來做的。

劉備的理念就是恢復漢朝的統治,關羽這些大將都是因為劉備的這些口號才跟在了他身邊,當劉備死後,那邊諸葛亮掌握大權後也必須跟著這個思想一直做下去,這是諸葛亮堅持北化的第一個動機。

2、調和蜀漢內部的矛盾

蜀漢這些軍隊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劉備自己帶的軍隊,稱外來人,客人。一部分是本地人,諸葛亮就利用北伐戰爭慢慢的提升外部人的地位,這樣下來外來人實力就會慢慢壓倒本地人。

3、充分利用現有人才

當諸葛亮接收蜀漢的時候算個爛攤子,人才呢也在慢慢的流失,現在大將要不老去,要不死去,要不走了,如果在等過幾年或者十多年,那個時候拿什麼戰爭,連大將都沒有了。現在魏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江山了,在不北伐就來不及了。

4、政治正確

在劉備稱帝之前,實際上整個中國還是在漢朝民意之下維持的這麼一個統治,但是自從曹丕串漢之後,這個漢朝整個中原地區實際上分劃成兩派的,一派忠心曹魏,另一派還是向著大漢朝的子民,所以諸葛亮北伐還是向著民心的。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十年二十年以後,那麼這部分向著大漢朝的子民都老去死去後,再去北伐,就沒有民意支援了,也不能打著當初劉備的口號匡扶漢室。這樣諸葛亮的戰爭就不叫討伐戰爭了,應該叫侵略戰爭了。

5、現實所迫

不攻曹魏,蜀漢必亡。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9樓:440的金花

1、為報先帝,以完遺願(依據:諸葛亮出師表)

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注:「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出處:《出師表》—蜀漢-諸葛亮

釋義: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所以臨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

惟恐託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損於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瀘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甲已經充足,我應當勉勵統率三軍,北定中原,以便竭盡我拙劣的能力。

掃除奸邪、興復漢室、返還舊都。

2、不攻曹魏,蜀漢必亡(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

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對於蜀國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這有相對性,曹魏攻不進來,但蜀漢也殺不出去。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

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嶺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

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3、北伐中原,轉移矛盾(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蜀國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代表,劉備入蜀帶領的文臣武將)在蜀地建立的政權。所以在蜀國第一階級是荊州集團、第二階級是東州集團(以李嚴為代表,劉璋以前帶領的文臣武將)、第三階級才是蜀地集團(以譙周為代表,蜀地本土勢力)。

在蜀國的基本國策是該執政掌權的是荊州集團(蜀漢四相全是荊州人)、受聯合拉攏的是東州集團、被排擠打壓的是蜀地集團。

由於蜀國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荊州集團在經歷失荊州、敗夷陵,元老死傷慘重(關羽、張飛、黃忠、馬良、麋竺等皆亡),無力繼續壓制強大的蜀地集團,所以必須聯合東州集團。

三方長此以後,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託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託孤大臣」。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藉機拉攏東州集團。

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衝突。

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國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諸葛亮有沒有北伐成功的可能,難道諸葛亮沒有機會北伐成功嗎

雞蛋碰石頭,不會有好結果的。蜀國和魏國的國力不是一個級別的。關羽不丟掉荊州,劉備沒有夷陵之敗的話還有可能!當採用魏延之策,走一新冒險一點的路進取中原而不是出祁山.蜀國國力資源都不如魏,貴在速戰速決.諸葛亮謹慎用兵反而失去戰機.當時,伐吳慘敗,關張已亡,還損失了整整一代後備將領。蜀漢掌權者從諸葛到姜維...

諸葛亮如果了子午谷奇謀,是否有可能北伐成功?

成功的概率為二分之一!劉備去世後,蜀漢開始和東吳和好,共同對抗曹魏。蜀漢南方發生叛亂,諸葛亮剛平定南方的叛亂,蜀漢國力才剛恢復。實現子午谷奇謀是很難的?不會的。因為當時蜀道特別的難攻,再加上不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時機,所以不管採取誰的計謀,都不可能北伐成功。我認為是不可能北伐成功的。因為戰略上有失誤。...

為何諸葛亮知道北伐無法勝利,但是他卻堅持北伐

諸葛亮北伐的信心滿滿,因為北伐是諸葛亮的心願,諸葛亮在 出師表 中就表明了他要北伐的決心,諸葛亮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但是在北伐這件事上,他明明知道無法勝利可還是要北伐,但是為了蜀國的延續,為了匡扶正室,統一中原,諸葛亮必須要北伐,諸葛亮北伐很有特點的,他用兵非常的謹慎,為了消耗對方體力,而且是見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