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寫史記用了多長時間,司馬遷寫《史記》用了多久?

時間 2022-02-18 03:25:05

1樓:庾紅盍火

父親司馬談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可惜壯志未酬而與世長辭.司馬遷子承父之志,繼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他開始了《太史公書》及後來稱為《史記》的寫作.

但是,事出意外,天漢三年(前98年),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解釋事情原委而**入獄,並處以宮刑,在形體和精神上給了他巨大的創傷.出獄後任中書令,他忍辱含垢,繼續寫作《史記》.前後經歷了14年,《史記》的寫作已基本完成.

司馬遷大約死於武帝末年,即公元前87年前後.

2樓:ilove絲絲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

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

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曆》,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

此後,司馬遷正式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

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據說他48歲的時候才生下一女,所以應該是公元前97年繼續寫《史記》,受刑前已經寫了大概6年,此書完成時間不確切,但根據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所以他出獄應該在前86年左右,加上其繼續著述和修改了近10年,可以推測,《史記》完書應該在公元前77年左右,從約前105-前77太史大人前後用了大概30年時間完成。

3樓:盧雁暴俊哲

花費了司馬遷畢生的的心血。我們要向他的精神學習15年左右

司馬遷寫史記用了多長時間

4樓:新疆萬通汽修

父親司馬談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可惜壯志未酬而與世長辭.司馬遷子承父之志,繼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他開始了《太史公書》及後來稱為《史記》的寫作.

但是,事出意外,天漢三年(前98年),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解釋事情原委而**入獄,並處以宮刑,在形體和精神上給了他巨大的創傷.出獄後任中書令,他忍辱含垢,繼續寫作《史記》.前後經歷了14年,《史記》的寫作已基本完成.

司馬遷大約死於武帝末年,即公元前87年前後.

司馬遷寫《史記》用了多久?

5樓:應元槐

司馬遷的父親臨終前告訴他,祖上是寫史記的,希望他繼續寫下去,所以史記有一部分是他父親和祖父寫的,然後他接著寫的。

司馬遷自己對《史記》是怎麼評價的。《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這樣評價到:僕竊不遜,近自託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上計軒轅,下至於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說自己只是一個收集整理者,把這些史料加工並且以自己的方式講述。不難看出,司馬遷最多隻是進行刪減,但是絕對沒做出篡改的行為,司馬遷大多數做的是整理加工的工作。司馬遷早在《史記》的開篇就告訴我們了。

《五帝本紀贊》中看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

餘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

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司馬遷不僅查詢了各種史料,還親自去當地考察過,另外自己也進行了對比思考,最後把自己覺得可靠的寫在《史記》當中,歷時13年。

6樓:

般認為司馬遷寫《史記》用了18年,但是其中司馬遷是繼承父親遺志,在父親司馬談寫了5年的基礎上,又花了13年的時間基本寫成的。創作過程 司馬遷之父司馬談曾任太史令,將修史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可惜壯志未酬與世長辭。

7樓:王者小祁君

司馬遷寫史記花了18年。這期間他嘔心瀝血經歷了很多不好的待遇。

8樓:銀子jj一米陽光

司馬遷,字子長,別名太史公,男,漢族,公元前145年農曆二月初九生,屬相猴,星座白羊座,陝西省韓城市人,歷任漢武帝劉徹的警衛祕書,西漢朝廷國家圖書館館長,西漢朝廷辦公廳主任。是我國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星象家。史學代表作品有《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星象學代表作品《太初曆》,就是沿用至今的歷法,改變了秦朝以前的正月在十一月份的情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9樓:在洶湧人潮裡

我們來考據這一串事件中的時間點。

司馬談是在武帝封禪的那一年去世的,這是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按《史記索隱》引《博物志》,司馬遷做太史令是在元封三年六月,公元前108年。

太初元年是公元前104年,司馬遷開始動筆。

李陵出塞是公元前99年秋,投降後又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生了司馬遷上書遇禍。所以司馬遷遭宮刑應該是第二年,公元前98年。《集解》徐廣注也表示,這事發生在天漢三年。

這樣,從公元前110到公元108是三個年頭;公元前108到公元前104是五個年頭;公元前104到公元前98,也符合七年之數。——古人說若干年,不一定是整年,也可能是指若干個年頭。

10樓:巴斯

現在比較認同的說法是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根據是司馬遷所撰《自序》:「於是論次其文。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所謂「論次其文」即指撰述《史記》。李陵之禍發生在漢武帝天漢三年(即公元前98年),上推七年,便是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

11樓:妄將私藏

《史記》用了18年,但是其中司馬遷是繼承父親遺志,在父親司馬談寫了5年的基礎上,又花了13年的時間基本寫成的。

揭祕:司馬遷寫《史記》一共用了多長時間

12樓:匿名使用者

1、司馬遷寫《史記》,總共經歷了14年。

2、創作過程

司馬遷之父司馬談曾任太史令,將修史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可惜壯志未酬與世長辭。司馬遷子承父志,繼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漢三年(前98年),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辯護事情原委而**入獄,並處以宮刑,在形體和精神上給了他巨大的創傷。

出獄後任中書令,他忍辱含垢,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前後經歷了14年,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作品簡介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司馬遷寫《史記》一共用了多少年?

13樓:筱鴨電影

14年。

《史記》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

14樓:縱橫豎屏

司馬遷寫《史記》一共14年.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十表(大事年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15樓:青妍知識屋

1、司馬遷寫《史記》,總共經歷了14年。

2、創作過程

司馬遷之父司馬談曾任太史令,將修史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可惜壯志未酬與世長辭。司馬遷子承父志,繼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漢三年(前98年),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辯護事情原委而**入獄,並處以宮刑,在形體和精神上給了他巨大的創傷。

出獄後任中書令,他忍辱含垢,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前後經歷了14年,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作品簡介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司馬遷寫史記用了多少年

16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遷共花了14年時間完成了《史記》。

【創作背景】

司馬氏世代為太史,整理和論述歷史。《隋書·經籍志》載:「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

」可見司馬遷之父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司馬談曾任太史令,將修史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可惜壯志未酬。元封元年,漢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

「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餘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

」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史記》以《封禪書》為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司馬遷是紹繼《春秋》,並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撰寫《史記》。

司馬遷子承父志,繼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漢三年(前98年),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辯護事情原委而**入獄,並處以宮刑,在形體和精神上給了他巨大的創傷。出獄後任中書令,他忍辱含垢,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前後經歷了14年,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司馬遷與《史記》介紹,司馬遷與史記的介紹

加爾基 司馬遷 前145年或前135年 不可考 字子長,夏陽 今陝西韓城南 人 西漢史學家 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 太史公 歷史之父。史記 最初稱為 太史公 或 太史公記 太史記 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

司馬遷為什麼要發憤寫史記,司馬遷為什麼要寫《史記》

柳芸舒 其父一生夙願就是完成史記卻抱憾而終,遂要求完司馬遷成遺願。當司馬遷遭腐刑之後更是悲憤交加,所以決心將真正的歷史流傳後世 羋小碎 直接原因是在獄中暗無天日而身懷才華。 蕭李飛雪 好像是因為被施了宮刑,即被閹了 九閱風華 在 史記。太史公自序 中有詳細的原因說明 1 繼承父親司馬談的遺志,司馬遷...

司馬遷與史記的 簡單 謝謝,司馬遷與史記的資料 簡單 謝謝

司馬遷簡介 司馬遷 前145或前135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 今陝西韓城西南 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 前145 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 前135 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 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 公羊春秋 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 古文尚書 20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