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暈月嗎,古代的一年是多少天

時間 2022-03-03 06:25:03

1樓:匿名使用者

曆法可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陽曆是以太陽週年視運動週期(即迴歸年,等於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係。

根據嚴厲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但它不能顯示月亮的圓缺,這對那些需要根據月相瞭解潮汐變化的人來說是不便的。

陰曆則以月亮的圓缺週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6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週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曆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

這種曆法實用價值太小,現在除伊斯蘭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陰陽曆,即我國的農曆,它揚陽曆之長避陰曆之短,取陰曆的月為月,陽曆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迴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所以農曆是加入陰曆成分的陽曆,帶有陽曆因素的陰曆。根據農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

農曆是我國獨創,它閃耀著我們祖先的智慧之光。

由於迴歸年和朔望月兩者不能整除,為方便起見,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或355天,比迴歸年365.2422天少11天左右,積四年就要少一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

例如,2023年春節在陽曆2月12日,正是寒冬季節;2023年春節在陽曆2月1日,比前一年提前11天,如不採取措施,這樣逐年提前,積上16年,我們就要在盛夏搖著扇子過年了;農事活動也無章可循——時而10月種麥,時而9月種麥……這自然是很不適宜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

遠在公元前六百多年,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用「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規定12個平年,每年12個月;另7年每年增加1個月,變成13個月,這個增加的月便叫「閏月」。這樣,19個農曆年的總日數(12年×12個月+7年×13個月)×29.5306日=6939.

6910日,與19個迴歸年的總日數(365.2422日×19年=6939.6018日)基本相等,農曆的月份和四季冷暖也基本相符,日曆和天時就不會錯亂了。

至於閏月如何安排,完全是人為規定。秦朝以前,曾把閏月置於年末,叫「十三月」;漢初則置閏月於九月之後,稱「後九月」;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分插在各個月份。現在的農曆規定不含「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什麼叫「中氣」呢?眾所周知,古代天文學家把以立春、雨水、驚蟄……為序排列的24節氣中的單數稱節氣,雙數稱中氣。一年共有12個節氣和12箇中氣,並規定農曆的12個月份要以12箇中氣作為標誌,即每個月份必須含有一個特定的中氣。

如正月必須含雨水,二月必須含春分……,否則就不能稱其為正月、二月……。凡不含中氣的月份即定為閏月。

為什麼會出現不含中氣的月份呢?因為24節氣是根據陽曆定的,其日期在陽曆中是基本固定的,節氣與節氣或中氣與中氣之間的平均日數為365.2422日÷12個月=30.

4368日,而農曆一個月的平均日數是29.5306日,二者相差約一天。因此,按照陽曆定的中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會逐月有一天的推遲,當推遲到月尾時,下個月份就會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了。

狗年「閏七月」的道理,我們從附表中就可以看出,七月後的那個月只有節氣白露,立秋後的中氣處暑落到另一個月去了,這樣七月後便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因此便把七月後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沿用七月的名稱,定為「閏七月」,這就是今年「閏七月」的道理。

由此可見,閏月和閏哪個月,完全是一種人為規定,與世事風雲,吉凶災祥毫無關聯。

2樓:菜鳥

`陰陽曆,即我國的農曆,它揚陽曆之長避陰曆之短,取陰曆的月為月,陽曆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迴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所以農曆是加入陰曆成分的陽曆,帶有陽曆因素的陰曆。根據農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

農曆是我國獨創,它閃耀著我們祖先的智慧之光。`

中國古代一年是多少天

3樓:識與知

中國的原始農業社會時期,在耕作的長期實踐中,發現了四季交替的週期,同時觀測出天體執行與地上農作物生長之間的規律,即所謂觀象授時。在二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就已出現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變化,用干支紀年、月、日的辦法。這就是曆法的雛形。

每年的第一月稱正月,為歲首。由於各個朝代使用的歷法不一,故歲首也不相同。

夏曆的正月是現在我們所用的陰(農)歷一月,即所謂建寅孟春之月;

商代以現在的陰曆十二月為歲首,即所謂建醜季冬之月;

周曆以現在的陰曆十一月為歲首,即所謂建子仲冬之月;

秦代用顓頊歷,以現在的陰曆十月為歲首,即所謂建亥孟冬之月;

漢代初期仍以秦歷為準。直到漢武帝時,才組織專門班子,改顓頊歷為太初曆,並把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仍以夏曆的正月為歲首。這就是我們現在仍把陰(農)歷稱為夏曆的原因。

郭守敬編寫的《授時歷》,以一年為365.2425日,與現行公曆的平均一年時間長度完全一致。

4樓:藍色殊俟

古代使用農曆,農曆屬於一種陰陽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二個普通月另加一個閏月,總共十三個月。

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計算決定。平年全年353~355天,閏年全年383~385天。

中國的原始農業社會時期,在耕作的長期實踐中,發現了四季交替的週期,同時觀測出天體執行與地上農作物生長之間的規律,即所謂觀象授時。在二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就已出現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變化,用干支紀年、月、日的辦法。這就是曆法的雛形。

每年的第一月稱正月,為歲首。由於各個朝代使用的歷法不一,故歲首也不相同。夏曆的正月是現在我們所用的陰(農)歷一月,即所謂建寅孟春之月;商代以現在的陰曆十二月為歲首,即所謂建醜季冬之月;周曆以現在的陰曆十一月為歲首,即所謂建子仲冬之月;秦代用顓頊歷,以現在的陰曆十月為歲首,即所謂建亥孟冬之月;漢代初期仍以秦歷為準。

直到漢武帝時,才組織專門班子,改顓頊歷為太初曆,並把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仍以夏曆的正月為歲首。這就是我們現在仍把陰(農)歷稱為夏曆的原因。郭守敬編寫的《授時歷》,以一年為365.

2425日,與現行公曆的平均一年時間長度完全一致。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曆法的基本元素——日、氣、朔 中國至遲從殷商時代起就採用干支紀日。從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日名輪流迴圈使用。「氣」是中國古歷的陽曆成分。

從冬至點開始到下一個冬至點為一年(迴歸年)。一年分成二十四個「氣」,稱為二十四節氣。按時間等分的叫平氣。

按一年中太陽所走的路程等分的叫定氣。從冬至開始,每隔一個氣,如:大寒、雨水、春分……等都叫中氣;其餘十二個,如:

小寒、立春、驚蟄……等都叫節氣。朔是中國古代曆法的陰曆成分。日月的黃道經度相同的時刻叫朔。

月亮繞地球轉動的速度是不均勻的,它的速度變化的週期叫一個近點月。太陽週年視運動的速度也是不均勻的。它的變化週期直到明末以前一直認為就是一個迴歸年(見年、月)。

由於日、月運動都不均勻,所以每連續兩次朔之間的時間也是不相等的。不過,經過長期觀測統計,可以求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平均數,這個平均數就稱為一個朔望月。根據朔望月推算出來的朔,叫平朔。

對平朔進行日、月運動不均勻性的改正,得到真實的朔,稱為定朔(見朔望)。中國古代的民用曆法根據氣、朔的變化,可分三個時期:①從春秋戰國時代到唐初,是使用平氣、平朔時期。

②從唐初到明末,是使用平氣、定朔時期。③清代以後,是使用定氣、定朔時期。

6樓:易書科技

大約13億年前,一年有507天;大約5.7億年前,一年為421天;4億年前到3.5億年前,一年為395天左右;2.

3億年前,一年差不多為385天;1.35億年前,一年是376天左右;約6500萬年前,一年只有370天了。如果按上述變化速率計算,八、九億年後,也許一年只有300天左右了。

7樓:掌心化雪

年的時間概念最早出自對農作物生長的一個迴圈週期的經驗,早在西周之初就有了.

古代農曆把一年化為四季,每一季大約90天,全年約360天,按照一年氣候的變化,分為5天「一候」,三候為「一氣」,全年「二十四氣」,俗稱「二十四節氣」。

8樓:

和現在的農曆一樣的天數,

古代一年多少天?

9樓:

365天或366。

陰陽曆以月亮繞地球一週為1個月,但設定閏月,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數與迴歸年的天數相符,因此這種曆法與月相相符,也與地球繞太陽週期運動相符合。夏曆就是陰陽曆的一種,具體的歷法還包括紀年(紀元)的方法。日本、朝鮮、及中東以色列的傳統曆法也是陰陽曆,其他民族如藏族、傣族也是使用陰陽曆。

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曆年相比陽曆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為了協調陽曆年與陰曆年之間的天數,於是產生了陰陽曆,即現行的農曆,採用的方法是在曆法中加入二十四節氣以及「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

10樓:最強大腦花

我國古代使用農曆為禮法.農曆又稱夏曆,相傳起源我國夏代。其科學性、實用性都很強,因此流傳至今。

農曆按照全年的自然日劃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和年節。農曆的二十四節氣包括:春季的立春、雨水、驚蠻、春分、清明、穀雨;夏季的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全年中的月份按照月相變化週期而設定。即大月30天,小月29天。農曆每月的初一稱為「朔」,每月的十五稱為「望」。

在「朔」日,月球執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暗影對著地球,而與太陽同時出沒,於是人們看不到月亮。在「望」日,地球執行到了太陽與月球中間,太陽從西方落下,月亮從東方升起,因而能看到滿月。

由於農曆一年約為355日,與地球年相差約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閏月,每19年要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也叫閏年,具體閏哪個月,則要視節氣情況靈活而定。

農曆既依據地球迴歸年所用時間,又依據月相變化而指定,而且以身邊的氣象與物候條件、農事活動為參照,實用性強,因而成為四季分明,便於記憶的歷法。在我國,農曆曆法尤其適用於中原的廣大地區。

古代一貫是多少,古代的一貫錢是多少個銅板?

熊貓蠻蠻 正常來說,一貫錢是指一千個銅錢,但問題宋時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錢為百 宋史 卷180食貨志 即一貫錢為七百七十錢。至於銅錢與銀兩的換算,則隨著朝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北宋宋初銀錢兌換比為一兩銀兌一貫錢 到徽宗時,一兩銀兌兩貫錢。至於南宋中期,則是一兩銀兌換三貫錢。但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平時市面流...

養一隻古代牧羊犬月的開銷是多少,養一隻古代牧羊犬一個月的開銷是多少?

古牧需要寬敞的空間,便於運動.古牧溫順,活潑.如果樓主如果沒有足夠的空間,以及足夠的時間來陪伴他,不建議飼養.不知樓主住在哪個城市呢?古牧屬於大型犬,現在很多大城市都嚴格限制在城區大型犬的飼養,是上不到狗戶口的.所以不太推薦,如果是在郊區或者小城市的,還是可以養養,畢竟古牧非常可愛.一個月大概100...

一年有節氣,那節氣是多少天呢,一年有24個節氣,那一個節氣是多少天呢

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古稱 日短 日短至 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四川各地日出到日沒有10小時左右。冬至以後,隨著地球在繞日軌道上執行,陽光直射地帶便逐漸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漸增長,夜晚逐漸縮短。冬至日雖基太陽高工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