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哪位皇帝開閘了京杭大運河,大運河是哪位皇帝統治時期開鑿的

時間 2022-03-08 11:55:05

1樓:匿名使用者

隋煬帝,實際上不太準確,隋煬帝只是開鑿了一部分將原來已存在的運河連通起來。大運河始鑿於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了爭霸中原,利用長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蘇州經無錫至常州北入長江到揚州的「古故水道」,並開鑿邗溝(自揚州到江水,東北通過射陽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

後來秦、漢、魏、晉和南北朝繼續施工延伸河道。

公元587年,隋為興兵伐陳,從今淮安到揚州,開山陽瀆,後又整治取直,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煬帝即位後,都城由長安遷至洛陽,經濟要依靠江淮。605年,他下令開通濟渠。

工程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黃河;工程東段自榮陽縣汜水鎮東北引黃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經商丘、宿縣、泗縣入淮通濟渠又名汴渠,是漕運的幹道。公元608年又開永濟渠,引黃河支流沁水入今衛河至天津,繼溯永定河通今北京。610年繼開江南運河,由今鎮江引江水經無錫、蘇州、嘉興至杭州通錢塘江。

至此,建成以洛陽為中心,由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和江南運河連線而成,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長2700餘公里的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

2樓:匿名使用者

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大運河最早是春秋末吳王夫差開的邗溝,隋煬帝推動隋唐大運河的建造.

3樓:慧儀囧

隋煬帝,因為他要征服高麗!

4樓:叄的孤獨

隋煬帝,只為乘船出遊而造的運河,歪打正著,壞事成了好事

京杭大運河是哪個皇帝挖的

5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 運河的萌芽時期。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開鑿邗溝(從江都(今揚州市)邗口至山陽(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省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

第2期運河   主要指隋代的運河系統。以東都洛陽為中心,於大業元年(605)開鑿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

三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系統。   到隋煬帝時,為了加強**集權和南糧北運,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700多公里。

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

北京到通州區稱通惠河,自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經甕山泊(今昆明湖)至積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門(今崇文門)外向東,在今天的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至通州高麗莊(今張家灣村)入潞河(今北運河故道),長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臺兒莊到淮安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稱裡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揚州、淮安是裡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淮安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藉漕運之利,富甲江南,為中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

6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的開國皇帝隋煬帝

大運河是哪位皇帝統治時期開鑿的

7樓:穆子澈想我

吳王夫差時期開鑿。

公元前486年,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中國著名的京杭大運河於這一年開始開鑿,直至2023年全線同行,歷時2023年。吳王夫差認為時機成熟北上爭霸,於是開鑿了伯瀆河。

吳王夫差於公元前486年築邗城,開「邗溝」人工運河。

大運河始建於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三部分,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縱貫在中國華北大平原上。

通達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至今大運河歷史延續已2500餘年。

大運河全程可分為七段:

(1)通惠河:北京市通州區內,連線溫榆河、昆明湖、白河,並加以疏通而成;

(2)北運河:通州區至天津市,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3)南運河:天津至臨清,利用衛河的下游挖成;

(4)魯運河:臨清至臺兒莊,利用汶水、泗水的水源,沿途經東平湖、南陽湖、昭陽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

(5)中運河:臺兒莊至清江;

(6)裡運河:清江至邗溝,入長江;

(7)江南運河:揚州、鎮江至杭州。

8樓:屠夫的豬

大運河是分3次修建的

第一次,是春秋戰國,是吳王夫差為了北上伐齊開槽的第二次,隋煬帝楊廣,為了控制南方的地區和運送物資。

第三次,元朝定都北京後,為了讓南北相連,不繞路洛陽。

9樓:青藏高原的冬蟲夏草

主要是在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開通的。

歷史上那個皇帝開鑿了中國最大的運河

10樓:繼潤

歷史上隋煬帝開鑿了中國最大的運河隋朝大運河。

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隋朝大運河始建於公元605年,隋煬帝利用已有的經濟實力,徵發幾百萬人,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動用百餘萬民工挖通濟渠,連線黃河淮河,同年又用十萬民工疏通古邗溝,連線淮河長江,構成下半段。三年後,用河北民工百萬餘,挖永濟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構成上半段。

又過兩年,疏通江南河,直抵餘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餘萬民工,費時六年,大運河全線貫通,全長兩千七百餘公里,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隋朝大運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運河基礎上開通的。它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連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河流,成為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大運河的開通,對我國以後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

11樓:曹雅厹

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12樓:匿名使用者

隋煬帝(楊廣),605年起開鑿隋朝大運河,全長兩千多公里,北至涿郡,南至餘杭

13樓:沁靈蘭馨

隋煬帝,京杭大運河,只不過是為了他方便去南方遊玩

14樓:yiyuanyi譯元

隋煬帝開鑿了中國最大的運河--京杭大運河

15樓:精兵三千奈我何

隋煬帝 楊廣

望採納~

大運河是哪個朝代,哪個皇帝修建的?是如今哪條河?

16樓:

大運河修建於隋朝隋煬帝時期,如今的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2023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23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中國大運河專案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專案。

擴充套件資料

運河從開鑿到形成明清的格局,經歷了三次大變革。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出於戰爭和運輸的需要開始開鑿運河。公元前486年,吳國在今揚州附近開挖邗溝,溝通了淮河與長江,這是中國大運河河道成型最早的一段。

隋煬帝為加強與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的聯絡,下令開鑿了通濟渠、永濟渠,並重修江南運河,疏通浙東航道,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成了從南方重要農業產區直達中原地區政治中心和華北地區軍事重鎮的內陸水運交通動脈。

元朝時期,由於政治中心的遷移,忽必烈組織開鑿了會通河、通惠河等河道,將大運河改造為直接溝通北京與江南地區的內陸運輸水道,形成中國大運河的又一次大變革。至此大運河的基本格局形成。

如今大運河成為連線魯、蘇、浙三省,縱貫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水運主通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運輸航道之一。

17樓:歷史謎中謎短**

說起在中國古代修建的人工運河,首先能讓大家想到,而且被眾人所知的就是隋朝時的京杭大運河,這條位於中國東部,是世界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如今是中國施行「南水北調」的東線工程。

18樓:蜂鳥飛燕

隋朝,隋煬帝時,如今的京杭大運河。

早在2400多年前,吳國為北伐齊國爭霸中原,在江蘇揚州附近開鑿了一條引長江水入淮的運河(稱邗溝),以後在這基礎上不斷向北向南發展、延長尤其經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規模的擴充套件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運河的規模。京杭運河的許多河段是利用原來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開挖的,運河水流主要從溝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補給。

到隋煬帝(楊廣)時,據說煬帝為了到揚州看瓊花,也為了南糧北運,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000多公里。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區稱通惠河,長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臺兒莊到淮陰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陰到瓜洲稱裡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揚州是裡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藉漕運之利,富甲江南,為中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

京杭運河一向為歷代漕運要道,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紀海運興起,以後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逐漸減小。黃河遷徙後,山東境內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淺,南北斷航,淤成平地。

水量較大、通航條件較好的江蘇省境內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運河的荒廢、蕭條,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寫照。解放後部分河段已進行拓寬加深,裁彎取直,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航運條件有所改善。

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江蘇邳縣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噸的船隊可以暢通無阻。古老的京杭運河將來還要成為南水北調的輸水通道。

京杭大運河是如何被修建起來的,京杭大運河是在什麼條件下修建的,誰知道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我國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築人工河道 灌溉農田和進行運輸的歷史。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了進攻齊國,運兵運糧,徵調大批民夫,在長江 淮河之間開鑿一條運河,叫做 邗溝 這就是後來大運河在江蘇境內的一段。兩漢至南北朝時期,相繼修建了一些渠道,這些渠道雖然斷斷續續,卻使大運...

大運河為何從北京至杭州,京杭大運河的起點是北京,終點是杭州。稱他為人間奇蹟的原因是什麼?

低調世界隨便說 是因為了運糧和交通方便.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 河北 天津 山東 江蘇 浙江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 黃河 淮河 長江 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至公元1293年全線通航,前後共持續了1779年。在漫長的歲月裡,主要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名詞釋...

京杭大運河是怎麼解決南北地勢造成的水位差的

中國農業出版社 京杭大運河由南到北,水位高差別非常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採取了三種辦法。截直道使曲 京杭大運河的許多河段並沒有直接修成直線,而是故意修成彎彎曲曲。彎曲的河段可以有效消除地面高度不一形成的水位差,保證河面平緩。築堰擋水 京杭大運河連通了許多河流。有的河流水位比運河水位低,比如淮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