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七擒孟獲的歷史,七擒孟獲的歷史典故

時間 2022-03-23 20:53:40

1樓:匿名使用者

七擒孟獲講的是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都有詳細的描述。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有可能的呀,你不能以時間短為由,在當時雙方作戰,孟獲是粗人,做事不經大腦,容易上孔明的當!

七擒孟獲的歷史典故

3樓:匿名使用者

孔明南征,雙方首戰,諸葛亮擒住南蠻首領孟獲。孟獲不服,諸葛亮放了他。

孟獲回去後,決定夜裡去劫營,卻中諸葛亮的埋伏,孟獲又被擒住,但孟獲不服。諸葛亮又把他放了。

孟獲令他弟去向孔明獻寶,裡應外合殺了孔明。孟優來後,孔明在酒內下藥,讓孟優等蠻人爛醉如泥,當夜,孟獲帶三萬兵來中計,大敗,被馬岱截獲。孟獲仍不服,諸葛亮又放了他。

孟獲借了十萬牌刀獠丁軍來戰。諸葛亮下令關閉寨門不戰,等到蠻兵威勢已減時,出奇兵夾擊,孟獲大敗,孟獲被擒。孟獲仍不服,孔明放他回去。

孟獲向禿龍洞求援,銀冶洞洞主楊鋒感激日前諸葛亮不殺之恩,捉了孟獲,送給諸葛亮。孟獲還是不服,諸葛亮又放了他。

孟獲的妻弟將孟獲押來詐降,被諸葛亮識破,全部被擒。孟獲不服,諸葛亮放了他。

孟獲又請來烏戈國的藤甲軍,與孔明決戰。孔明用油車火藥燒死了無數蠻兵,孟獲第七次被擒,才真心投降。

擴充套件資料

七擒孟獲,是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獲城將孟獲擒拿,並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中有提到,《三國演義》進行了大幅度的改編和虛構創造。

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過程中對南中豪強首領孟獲採取的攻心戰策略,目的是徹底地消除南中少數民族的反叛心理。東漢以來,南中屬於益州轄區之內,分置益州郡(即建寧郡)、牂柯郡、朱提郡與永昌郡四個行政區。

4樓:匿名使用者

典故:蜀漢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為了鞏固後方,解除北伐曹魏的後顧之憂,親自率軍南征,平定南中地區的叛亂。進入南中以後,連連取得勝利。

他聽說叛軍首領孟獲深被當地的夷、漢民眾所敬服,便設法把他捉獲。

諸葛亮領他**蜀軍的營陣,問他:「此軍如何?」孟獲不服,說:

「以前我不知道蜀軍的虛實,所以敗。今天你讓我**了營陣,再打我肯定能贏!」諸葛亮便把他放掉,讓他回去組織人馬再戰。

就這樣一連七擒七縱,當諸葛亮最後一次釋放孟獲時,孟獲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再反叛了!」(您代表著天上的神威,南中人不會再反叛了。

)諸葛亮以這種攻心的戰略,成功地平定了叛亂,穩定了南方,使他可以專注於北伐而無後顧之憂。

5樓:喵星妞的老巢

孔明南征,雙方首戰諸葛亮擒住了南蠻首領孟獲,可能過卻不服,諸葛亮放了他。諸葛亮擒住孟獲七次,最後孟獲才屈服。

6樓:狂憶南

七擒孟獲講述了諸葛亮抓了孟獲七次

關於七擒孟獲(正史資料,把《三國演義》當歷史的勿擾)

7樓:皮倫

黃承宗先生指出,關於」七擒孟獲的地點,據《滇元紀略》稱:「七擒孟獲:一擒於白崖,今趙州定西嶺。

一擒於鄧賒豪豬洞,今鄧川州。一擒於佛光寨,今浪穹縣巡檢司東二里。一擒於治渠山。

一擒於愛甸,今順寧府地。一擒於怒江邊,今保山縣騰越州之間。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從這些地點的分佈來看,覆蓋是現在雲南省內的廣大地區。從當時交通情況看,是兵卒步行,輜重馬匹馱運。

諸葛亮的南征開始於建興三年春,平定完叛亂班師回成都是秋天。從成都出發,到了「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渡瀘處,已經用了三四個月時間,剩下的時間,即使完全不停的走也走不完各點,更談不上還要在七個地點都要打仗。

黃承宗認為,「七擒七縱」的故事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後來的《三國演義》和劇本加以渲染,使情節尤為離奇,怪誕不稽。而實際上諸葛亮的南征,他重用地方勢力,保障他們的利益;一反兩漢以來委官統治,遣兵屯守的政策。他對南中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更不用運糧。

既籠絡了地方首領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銀、丹、漆、耕牛、戰馬。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使他能專事北伐中原,而後方南中境內保持安定。

8樓:七七的小店

七擒孟獲是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中有提到,《三國演義》進行了大幅度的改編和虛構創造。

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過程中對南中豪強首領孟獲採取的攻心戰策略,目的是徹底地消除南中少數民族的反叛心理。東漢以來,南中屬於益州轄區之內,分置益州郡(即建寧郡)、牂柯郡、朱提郡與永昌郡四個行政區。

9樓:豪俠

4樓的說了太煩瑣!

歷史上卻有孟獲其人!是個文官!

七擒七縱在 三國志中提到過1次!就簡間單單的4個字!而且裴松之在做三國志中注的時候說靠不住!

10樓:善振

漢晉春秋曰:

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

「此軍何如?」獲對曰:「曏者不知虛實,故敗。

今蒙賜**營陳,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

「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或以諫亮,亮曰:「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故耳。」

11樓:

七擒孟獲是羅貫中杜撰的,諸葛亮南征,其主要軍事鬥爭物件並不是孟獲,與孟獲進行的主要是攻心戰的政治鬥爭,軍事只是輔助,所以不可能有這麼多交戰機會

當然,仗還是打過的,諸葛亮一戰打得孟獲潰不成軍,並降獲了他,然後諸葛亮在南中地區,招兵一萬,用李恢、呂凱等人坐陣南中,就班師回成都了,

12樓:

《三國志》 建興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

裴松之注:漢晉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戰捷。

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

」獲對曰:「曏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營陳,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

」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諫亮,亮曰:

「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故耳。」

13樓:匿名使用者

七擒七縱」的故事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三國演義》就是吹

14樓:匿名使用者

44444什麼我也忘了

15樓:哈蒂斯的眼淚

看看[易中天品三國]就知道了

16樓:天的傷痕

應該是有的吧

採納一下,我才13歲,剛小學畢業

17樓:匿名使用者

i don`t know

18樓:匿名使用者

漢晉春秋有相關記載,但靠不住,裴松之這麼說

19樓:匿名使用者

那俺就不打擾你了。俺沒讀過歷史。

七擒孟獲的故事簡介

20樓:匿名使用者

蜀國南邊有個荒蠻之地,那裡有個賊頭叫孟獲,無惡不作。

諸葛亮覺得有他在就會阻礙自己北進中原的腳步,所以去收拾他。

但是那個地方的人都是野人,體格比蜀國人強壯,而且嗜血,缺心眼,要是硬打的話,不光會損兵折將,而且,光靠武力,殺光了他們也沒用。

所以就想了一個辦法,讓他們從心裡產生恐懼,那就只有靠智取。

孟獲是個半文盲,還有點智商,總覺得自己能強過諸葛亮,結果就是東家借西家要點部隊,跟諸葛亮打,打到最後人也死得差不多了,民心也丟得差不多了,眼看撐不下去了,就降了。

但是看得出來是假降,因為賊頭交降書的時候,原話是:「有諸葛軍師一日,孟獲永不進犯」。那就是老諸死,他還繼續。

嘿嘿,超過100字了,你試著壓縮一下吧,因為我也不確保我寫的就是你需要的啊。

2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的說的已經差不多了,我在吭上幾氣。

1.緣由:在蜀國南部也就是現在的雲南.

廣西及越南那些領土的酋長孟獲趁著蜀國國力大受創傷時而不服從其管制時進行自治,蜀國當然不願意,這使得使兩方矛盾加劇,然而要北伐魏軍必須穩固後方,以避免兩線作戰,這就是戰爭的緣由。

2.經過:這次戰爭的性質是討伐,諸葛運用奇襲,偽裝孟獲以及反野獸作戰策略和自方的人和因素七擒孟獲。

3:結果:蜀國勝利並且深得南蠻人民的民心,得到了長久的穩定,併為蜀國提供了穩定的大後方。

「七擒孟獲」的歷史典故是什麼?

七擒孟獲的歷史典故是什麼?

22樓:易書科技

後主劉禪繼位之後不久,南蠻王孟獲便帶領蠻兵10萬,不斷對蜀國邊境進行侵掠。公元225年,諸葛亮親自帶領50萬人馬前去征討,以趙雲、魏延為大將,長驅直人攻向南中。

南蠻王孟獲,聽說蜀兵南下就帶兵迎戰,遠遠看見蜀兵隊伍交錯、旗幟雜亂,心裡就想:「人們都說諸葛亮用兵如神,我看也不過如此。」孟獲衝出陣去,蜀將王平以詐敗之計打敗孟獲,事先埋伏在山路旁的大將魏延活捉了他。

孟獲被押到大帳裡,口口聲聲不服諸葛亮,諸葛亮立即讓人給孟獲鬆綁。放他回去。

回寨以後,孟獲因兩個洞主與諸葛亮作戰,吃了敗仗,就狠狠地揍了他們一頓。這兩人一怒之下帶了100多個南兵,衝進孟獲的營帳,把喝醉了的孟獲綁了起來,獻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見孟獲仍擺出一副不服的樣子就又放了他。這樣提了放,放了捉,前後捉了孟獲七次。

到了第七次擒住孟獲時,諸葛亮又給他鬆了綁,並送到鄰帳飲酒壓驚,孟獲對此非常感動。他來到諸葛亮面前,跪倒在地上說:「丞相天威,南人永遠不再造反了。

」諸葛亮當即封孟獲為南人洞主,並退還佔領的全部土地。孟獲及家人感恩不盡,高高興興地回去了,諸葛亮便率領大軍回到成都。

從那以後。諸葛亮的後顧之憂便解除了。他可以一心一意為北伐中原做準備了。

七擒孟獲是有歷史依據嗎

23樓:匿名使用者

是歷史,但歷史是人寫的,很多東西還需要根據個人的感觀來判斷。

就像一些學者口中所說關於康熙私訪的問題,學者是這麼說,但正史《清史稿》上卻對康熙的一生做了從未私訪過的描述。

24樓:青春的旁觀者

裴松之在《三國志》的註解中,曾引用《漢晉春秋》的描述,提到了「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抓了又放這件事多半不假,至於七次這個數量那不一定準了。

25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我查到的依據:

七擒七縱是真的故事嗎

以下完全是一家之言。權做參考

黃承宗認為,「七擒七縱」的故事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後來的《三國演義》和劇本加以渲染,使情節尤為離奇,怪誕不稽。而實際上諸葛亮的南征,他重用地方勢力,保障他們的利益;一反兩漢以來委官統治,遣兵屯守的政策。 他對南中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更不用運糧。

既籠絡了地方首領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銀、丹、漆、耕牛、戰馬。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使他能專事北伐中原,而後方南中境內保持安定。

黃承宗先生指出,關於」七擒孟獲的地點,據《滇元紀略》稱:「七擒孟獲:一擒於白崖,今趙州定西嶺。

一擒於鄧賒豪豬洞,今鄧川州。一擒於佛光寨,今浪穹縣巡檢司東二里。一擒於治渠山。

一擒於愛甸,今順寧府地。一擒於怒江邊,今保山縣騰越州之間。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從這些地點的分佈來看,覆蓋是現在雲南省內的廣大地區。從當時交通情況看,是兵卒步行,輜重馬匹馱運。

諸葛亮的南征開始於建興三年春,平定完叛亂班師回成都是秋天。從成都出發,到了「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渡瀘處,已經用了三四個月時間,剩下的時間,即使完全不停的走也走不完各點,更談不上還要在七個地點都要打仗。

諸葛亮為什麼要七擒孟獲,諸葛亮「七擒孟獲」後,為何又要「七放孟獲」?

為了完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東吳孫權佔地利,北魏曹操佔天時,而蜀國需要靠人和,所以平定西川,完成鼎足局面,然而蜀國的都城在益州,諸葛亮抓住孟獲,需要他來守住南蠻,以固定局面,然而要使孟獲完全歸附蜀國,光光靠武力不行,需要他心服,所以要七擒孟獲。蜀國開闢四川后,諸葛亮為北伐計,亟需穩定南部邊境,僅靠武力難...

七擒孟獲的故事梗概

春風化雨時 七擒孟獲,是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三國志 裴松之注引 漢晉春秋 中有提到,三國演義 進行了大幅度的改編和虛構創造。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過程中對南中豪強首領孟獲採取的攻心戰策略,目的是徹底地消除南中少數民族的...

諸葛亮七擒孟獲是第幾回,諸葛亮七擒孟獲在三國演義第幾回

諸葛亮七擒孟獲一共有四回。分別是第八十七回 徵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一次擒孟獲 第八十八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二次 第三次擒孟獲 第八十九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 四 五次 第九十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六 七次 七擒孟獲是三國時,諸葛亮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