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 桂陵之戰 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 圍魏救趙2 馬陵之戰 魏國攻打韓國,韓向齊求救 減灶之計3 影響:魏國的軍事實力被大大削弱,從此,魏國一步步走下坡路,失去了中原的霸權。而齊國則挾戰勝之威,力量迅速發展,成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強大國家。
4 長平之戰 秦國攻打韓國,韓向趙國求助 紙上談兵5 影響:秦無敵於天下,東方六國再無任何一國單獨與秦抗衡。
2樓:
長平 趙括 廉頗
桂陵 龐涓
3樓:匿名使用者
長平,桂陵.馬陵之戰
4樓:匿名使用者
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分別都是哪兩國之間的戰役,戰役的意義
5樓:繼潤
桂陵之戰是
齊國和魏國的戰役,馬陵之戰是齊國和魏國的戰役,長平之戰是秦國和趙國的戰役。
1.桂陵之戰是歷史上一次著名截擊戰,發生在河南長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
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內空虛,於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孫臏卻在桂陵(今河南長垣)伏襲,打敗魏軍,並生擒龐涓。
孫臏在此戰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成為兩千多年來軍事上誘敵就範的常用手段。
意義: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將領們列為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將領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2.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應允救援,以促韓國竭力抗魏國。
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將,田嬰,田盼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見桂陵之戰),率軍直趨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國之困。這次戰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製造假象,誘其就範,使戰局始終居於主動地位。馬陵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例。
意義:齊魏馬陵之戰是《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的具體運用,閃爍著孫臏軍事思想的光輝。作為中國古代軍事 史上的一個著名戰例,齊魏馬陵之戰知名度高,傳播範圍廣,影響大,不僅有極高的軍事研究價值,而且對新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外交都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3.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 (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曆四月至九月間 ,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軍獲勝進佔長平,並且坑殺趙國40萬降兵。
意義:長平之戰,秦軍取得了巨大勝利,大大地削弱了趙國,為秦完成統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在長平之戰勝利後,白起又分秦軍為三路,擴張戰果:
命王齕率一軍攻佔趙國的皮牢(地名);命司馬梗率一軍北上,奪取太原(今山西中部地區);白起親帥大軍準備攻打趙國首都邯鄲,想一舉滅亡趙國。
6樓:匿名使用者
桂陵、馬陵都是齊魏大戰,結果是當時排名第一的魏國實力大損,連軍事大將龐涓也陣亡,秦國趁機收復西河之地
7樓:深藍色
桂陵之戰發生在魏趙之間,是歷史上一次著名截擊戰,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內空虛,於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
孫臏卻在桂陵(今河南長垣)伏襲,打敗魏軍,並生擒龐涓。孫臏在此戰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成為兩千多年來軍事上誘敵就範的常用手段。
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將領們列為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將領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馬陵之戰發生在魏韓之間。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應允救援,以促韓國竭力抗魏國。
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將,田嬰,田盼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見桂陵之戰),率軍直趨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國之困。
齊魏馬陵之戰是《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的具體運用,閃爍著孫臏軍事思想的光輝。作為中國古代軍事 史上的一個著名戰例,齊魏馬陵之戰知名度高,傳播範圍廣,影響大,不僅有極高的軍事研究價值,而且對新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外交都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長平之戰,是秦、趙之間的戰略決戰。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曆四月至九月間,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軍獲勝進佔長平,並且坑殺趙國40萬降兵。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程序。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
8樓:匿名使用者
54188d88d88
初一歷史問題 急!
9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名家 孔子 老子 韓非子 墨子 公孫龍
10樓:見小利
孔子 《論語》 仁
老子 《道德經》 小國寡民
...........
努力,書上都有,且老師劃過
長平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分別是誰和誰打
11樓:匿名使用者
長平之戰(秦趙),桂陵之戰(齊魏),馬陵之戰(齊魏)
12樓:
逐鹿之戰,三皇五帝時期,公元2600餘年前,炎黃聯軍和蚩尤部族
13樓:郯新蘭袁鶯
桂陵之戰:圍魏救趙、批亢搗虛、
馬陵之戰:增兵減灶。
長平之戰:紙上談兵
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相關的成語
14樓:匿名使用者
城濮之戰主要人物是晉文公,對方是楚國,楚國大敗,成語是退避三舍。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的主角都是孫臏,桂陵之戰流傳的成語是圍魏救趙,馬陵之戰中魏國的龐涓戰敗自殺,兩場戰役都是孫臏所在的齊國大勝,魏國失去了中原強國的地位。長平之戰交戰雙方是秦國和趙國,主要人物有趙國的廉頗,後來是趙括,結果趙國大敗,40多萬人被坑殺,成語是紙上談兵
15樓:江湖栢梟生
桂陵之戰:圍魏救趙、批亢搗虛、
馬陵之戰:以逸待勞
長平之戰:紙上談兵
1、圍魏救趙
【讀音】wéi wèi jiù zhào。
【釋義】 原指戰國時期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特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亦即用包抄敵人後方來迫使其撤兵的戰術。
【出處】《三國演義》三十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虛;可縱兵先去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2、批亢搗虛
【讀音】pī gāng dǎo xū,
【釋義】批:用手擊;亢(gāng):咽喉,比喻要害;搗:攻擊;虛:空虛。比喻抓住敵人的要害乘虛而入。
【成語典故】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救鬥者不博戟,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3、以逸待勞
【讀音】yǐ yì dài láo
【釋義】逸:安閒;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出處】《孫子·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
4、紙上談兵
【讀音】zhǐ shang tán bīng ,
【釋義】在紙面上談論用兵打仗策略。比喻空談理論不聯絡實際情況,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6樓:匿名使用者
長平之戰:紙上談兵桂陵之戰:圍魏救趙馬陵之戰:因勢利導
17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關於歷史的一些戰爭
簡要介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和長平之戰等著名戰役
18樓:匿名使用者
叫桂林之戰,馬陵之戰和傳媒戰,著名戰役都是打得非常慘烈的
19樓:修煉愛情
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和長平之戰的時間,交戰雙方-好心遊戲網...
簡要介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和長平之戰等著名戰役. 答:桂林之戰馬陵之戰是魏齊,也可說是龐涓和孫臏的比拼...
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分別指什麼成語,主人公分別是誰?
20樓:du子叫
城濮之戰主要人物是晉文公,對方是楚國,楚國大敗,成語是退避三舍。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的主角都是孫臏,桂陵之戰流傳的成語是圍魏救趙,馬陵之戰中魏國的龐涓戰敗自殺,兩場戰役都是孫臏所在的齊國大勝,魏國失去了中原強國的地位。長平之戰交戰雙方是秦國和趙國,主要人物有趙國的廉頗,後來是趙括
21樓:小千
桂陵之戰 是圍魏救趙 孫臏、龐涓; 馬陵之戰 "圍魏救趙"戰法(見桂陵之戰),孫臏、龐涓
長平之戰 紙上談兵 趙括 白起
22樓:匿名使用者
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分別指 圍魏救趙 誘敵深入 紙上談兵
23樓:匿名使用者
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 紙上談兵
桂陵之戰講的是什麼故事,和誰有關?
桂陵之戰西元前353年,魏國派龐涓率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 今屬河北 趙國向齊國求救。齊於是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去援救趙國。田忌的意見是率軍直趨邯鄲,孫臏卻說 欲使雜亂的結子解開的人不會去生拉硬拽 欲勸阻別人打架的人不會去參與搏擊。避開其強勢,直接攻擊其空虛部位,利用形勢迫使他們不得不停止,則自然...
在馬陵之戰孫臏採用了什麼計策 目的是什麼 結果怎樣
汽車資訊推送 首先是避實就虛,攻其所必救,圍魏救趙 戰法,當時龐涓圍困韓國,而孫臏則率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國之困 龐涓帥大軍前來,欲與齊軍決戰。孫臏見魏軍勢猛,又以減灶之法示弱,以驕其志,龐涓中計,只率輕車銳卒晝夜兼程追趕。齊軍到達馬陵,孫臏見馬陵地勢險隘,道路狹窄,兩旁林木茂密,又估...
關於明代十三陵疑問,為什麼明十三陵只有長陵的神功聖德碑有碑文
明十三陵有一個怪現象,這就是除思陵外,明十三陵中的其他十二陵雖然都是明朝時建造的,但是每座陵都有一座當時沒有鐫刻文字的石碑,人們稱之為 無字碑 這些石碑為什麼當時不刻文字呢?歷史文獻沒有詳細記載其原因。清朝乾隆皇帝覺得此事蹊蹺,在他御製的 哀明陵三十韻 中提出了疑問。他說 明諸陵,唯長陵有聖德神功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