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幣須滴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后,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裡,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
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 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 霸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鄭重地向 他們宣佈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
現在 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
」父老、豪傑們都表示擁護約 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
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援,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2樓:江湖自由客
當時的關中人心惶惶,秦人是知道他們消滅六國後是如何對待他們的。因此他們也害怕遭受同樣的命運。
其次,秦在關中數百年的統治,一向都是法嚴政苛。關中人因此也是飽受苦難。
而劉邦在此時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一是穩定了民心,二是贏得百姓的好感與擁護。因此其後來被項羽發配漢中後,而能以漢中一地只兵而東下與項羽爭霸奪取天下。也正是因為有關中百姓作為後盾。
由於項羽在關中的所作所為實際上也是把關中百姓推向劉邦。
3樓:匿名使用者
爭取民心。效果很好。
劉邦的約法三章是什麼
4樓:林蕪君
約法三章,去除的秦法的殘暴,秦法連坐制一人犯法同宗連坐,而約法三章只規定了犯法者需要獲罪其他人不需要連坐所以獲得了秦人的擁戴。劉邦有三傑,項羽有范增,劉邦的知人善用,知道自己用智不如張良,識人不如蕭何,用兵不如韓信所以放手讓他們三個幫他分別幫他出謀劃策,征伐天下。項羽雖是無敵將軍,並尊范增為亞父卻不能真正聽取他人意見,坑殺四十萬秦國降兵,毒殺義王失去了人心也沒人能幫他彌補他的不足所以他才失敗。
5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後指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
6樓:匿名使用者
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7樓:shi紅蜻蜓
1.殺人者要處死。
2.傷人者要抵罪。
3.盜竊者也要判罪!
8樓:肖琳打俠
1.殺人者死。
2.傷人者抵罪。
3.盜竊者判罪!
9樓:劉拉帕格尼尼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劉邦的約法三章內容是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的約法三章內容如下:
1、殺人者要處死。
2、傷人者要抵罪。
3、盜竊者也要判罪。
漢太祖高劉邦,沛豐邑中陽里人,是漢代文化的偉大先驅之一,是漢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傑出的戰略家、指揮家,為中國的發展和漢民族的統一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以上**於漢代《史記·高祖本紀》,約法三章,雖然只有十個字、三條法規。但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所有統治者在任何時候、任何時候頒佈的所有法律中最好的法律。
其約法三章的內容簡單明瞭,卻影響很大。首先體恤民眾,順應民意,廢除了秦朝原有的殘酷刑罰制度,制定了公平合理的法規;其次給予百姓權利,限制犯罪分子和英雄豪傑起義。劉邦約法第一條是殺人者償命,其主要物件是平民百姓,因為秦朝時期,實行商鞅變法,採取殺人連坐制度,刑罰也極其殘忍。
11樓:閒雲野鴉
都錯了!劉邦是要收服原秦國百姓的民心,故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這個約法實際上是用來約束劉邦屬下軍隊的,是要讓秦國百姓放心,劉邦的軍隊是仁義之師,不會胡作非為。
所以約法三章的內容可以理解意思為:胡亂殺人的處死,打傷百姓及搶劫為盜的要問罪。這和項羽入關後燒殺略搶瘋狂報復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所以劉邦還定三秦時,秦國百姓是衷心歸附的。如果按別人的說法,哪個朝代殺人不該處死,打人偷盜啥時候不是罪?
12樓:匿名使用者
1.殺人者要處死。 2.傷人者要抵罪。 3.盜竊者也要判罪!
13樓:匿名使用者
殺人者要處死罪,傷人者也要抵罪,盜竊者也要伏罪。
鴉片戰爭時期百姓愛國嗎,晚清的百姓為什麼不愛國竟然幫著洋人打清軍?
東山小李大產 就好比世界大戰時候印度人愛英國嗎一樣可笑,都是殖民地罷了,怎麼可能會愛 當時的中國人還沒有 中國 的國家概念,眼裡只有 大清朝 因此當英國艦隊開進河道向廣州開進時,河道兩岸全是看熱鬧的中國居民。甚至還有人向英國人揮手打招呼,做買賣,小孩子興高采烈的來回奔跑。在英國人看來這一切都是無法理...
為什麼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兩句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定要大興建設,勞民傷財,百姓不好過,如果國家滅亡,災難四起。戰禍不斷,百姓也受苦。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對朝政不關心百姓的譴責!原文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譯文 華山的山峰從四面聚集到潼關來,黃河...
「百姓」最早指貴族,為什麼後來卻指平民
白小子 據歷史記載,在我們早期的奴隸社會中,百姓 最早是指貴族的,因為在我國的奴隸社會中,只有貴族才有姓,貴族才配擁有姓氏,而平民是沒有資格有姓氏的。詩經 雅 天保 中就寫到,群黎百姓 鄭玄箋 百姓,官族姓也。戰國之前,百姓 是對貴族的統稱,戰國之後,在楚國時期,百姓 就開始指所有的平民老百姓啦!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