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唐雎不辱使命」裡的歷史問題 有歷史老師能麼

時間 2023-04-22 00:27:02

1樓:網友

因為《戰國策》不是歷史著作而是文學性強於歷史性,其中文章不能保證歷史真實性。

2樓:匿名使用者

者:廊下聽風 - 高階經理 六級。

這才是真正的頂下……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段歷史未必有 所以才會出現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

當時三晉已亡,衛國所轄之地不過是彈丸之地,取之容易,何必再大費周折呢?

4樓:匿名使用者

當年學《唐雎不辱使命》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就斷言這是瞎編的!只不過是後來的一些酸文人為了發洩對秦王的不滿而捏造的!而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那些被壓制的文人更是廣借這類憑空捏造、沒有事實依據、不符合邏輯推論的、荒謬的故事來發洩他們心中的鬱悶,這才使得這個莫須有的故事得以流傳至今!!!

真是貽誤後世啊!!!所以說,文人是沒有一點責任感的牆頭草!

歷史上真的存在唐雎不辱使命嗎?

5樓:瓜妹聊娛文

一、不是真實的。

1、從歷史的層面進行分析,唐雎憑藉匹夫之勇震懾不可一世的秦王,並且要挾其儲存安陵君的地盤,這從當時的軍事力量對比而言,近乎渺茫。

2、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25—公元前221年間,秦王早已有過前車之鑑:藺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荊軻視死如歸、大義凜然(《史記·刺客列傳》)。雖然說堂堂秦王,蠻橫驕縱,但絕對不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斷不會有如此舉動。

唐雎不辱使命》之所以被讀者接受,除了對話場面的逼真生動,人物性格得以凸顯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它在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情緒,是符合當時人們的心理需求的。

唐雎面對的是暴秦,秦國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不免使用高強度的暴力,除了消滅六國的軍隊,同時也有濫殺百姓的現象,激起了天下的反抗。唐雎的形象,其實集中了人們反抗暴秦、不畏強權的訴求,同時唐雎的勝利也體現了人們的美好願望。所以,不管史上有沒有發生這樣的事,從文學角度而言,唐雎的形象立穩了腳跟,永遠流傳了下來。

因此,文章的真實性,也在於心理的真實性。

二、簡介:《唐雎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魏策四》,題目為後人所加。公元前225年,即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國滅掉魏國之後,想以「易地」之名佔領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最終折服秦王,這篇文章寫的就是唐雎完成使命的經過。

三、**:

歷史上唐雎真的不辱使命嗎?

唐睢不辱使命,唐雎不辱使命的原文和譯文

犁元賀撥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秦王謂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

《陳涉世家》和《唐雎不辱使命》的問題

柏潭 1.我猜的 第一條 扶蘇為 百姓多聞其賢 的人,而且秦二世本就不該立為國君,不受百姓擁護 第二條 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 看出,百姓都愛戴項燕,以這 兩 人為口號,定 宜多應者 2.陳涉 有遠大的抱負和志向,不甘為奴的向上精神,不畏 嚮往自由,美好的生活 3.唐雎 以理服人,用事...

唐雎不辱使命裡的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

懵懂櫻子 一 詞類活用 請廣於君 廣 形容詞用作動詞,擴大,擴充 天下縞素 縞素 名詞用作動詞,穿喪服.二 一詞多義 徒,免冤徒跣 步行 徒以有先王 只,僅僅 副詞 以,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用,拿,把,憑 介詞 以君為長者 因 介詞 與,輕寡人與 語氣詞 用在句末,表示疑問 感嘆或反問。可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