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九
為近南北朝時期,這個制度你在某方面也還是特別多的,我覺得還是可以的。
魏晉時期世族家庭教育的特點是什麼?
2樓:我隨風動
魏晉南北朝時期許多門閥士族都十分重視子弟的啟蒙教育,主要表現為重視蒙學讀物、注重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中首先是啟蒙課本。這一時期的蒙學教育仍以儒家經典為主,儒學忠孝仁義思想仍得到魏晉統治者的大力提倡,並且在教育中廣泛宣揚。
此時的兒童教育仍以《孝經》《論語》《詩經》《春秋》等儒家經典作為啟蒙教材。但隨著玄學的興起,魏晉時期對兒童實施的教育內容雖然以儒家為主,但己漸雜玄學,因此《莊子》《老子》等書籍也被視為兒童基礎讀物。除經典外,這一時期也出現了時人所撰寫的啟蒙讀物。
比如至今為許多人所知的《千字文》,此外,還有陸障將漢代兒童讀物《急就篇》改寫為《悟蒙章》,他本人還撰寫了《七誘》、《十醉》等篇目,崔浩則是對《急就篇》加以註解,此外還有陽承慶的《字統》、範蚰的《字訓》、王褒的《幼訓》,等等。可以說,這些都利於使兒童較快接受和學習。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門閥士族對兒童實施的教育內容以儒家為主,漸雜玄學,但在教育的方式上,則可以釆用較為靈活的方式,以多方面地對兒童進行有意識地培養和引導:第。
一、採用互動的教育方式,兒童教育中的互動和開放性,有利於兒童進行發散思維,積極思考。由於士族大族家庭時常舉行家庭聚會,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有時會即興給出命題,以鍛鍊子弟們的思維和語言運用能力。如《世說新語·言語》載: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義,俄爾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通過有問有答的教育方式,由於氣氛輕鬆和諧,也可以很好地激發子弟們思維上的積極性。第。
二、注重身教言傳的教育形式。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世家大族之家,他們家學深厚,家庭往往有極為濃厚的學術和文化氣息,家庭成員也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而且日常交際往來的也多是世流名門,這種家學和家風陶冶對孩子的成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世說新語》記載了很多神童,如王戎、陳紀、陳湛兄弟、孔融等從一定意義上講,都是得益於家庭這種濃郁的文化氛圍的薰陶與感染,故當時的晉東海王越稱:
夫學之所益者淺,體之所安者。閒習禮度,不如式瞻儀行;諷味遺言,不如親承音旨。
西周的官學教育制度是什麼?
3樓:冬夏
經歷過夏和商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社會生產力極大的增加,也讓社會組織結構更加的細分。到了西周時期,國家對教育機構更加重視,出現了真正具備系統的學校功能的教育機構。而“官學”的出現更是進一步奠定了教育機構的地位。
所謂的“官學”指的就是“學在官府”,官府已經可以建設專門的公共建築用來進行教育和行政活動。相比之殷商時期,西周的官學已經有系統化、理論化、計劃性的教學活動。
最大的體現,就是西周教育必學的“六藝”,也就是具體的學習科目類別進行了系統的劃分和規劃。
所謂的“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禮樂傳承自夏商,也是主要用在祭祀或各種典禮上的知識。射御主要是軍事技能,射是射箭,御是指駕馭戰車。
書數則主要是有關於讀寫算的知識教育。書是識字,數是數學,是比較實用的知識技能。
在西周時期的人們認知中,“六藝”科目具備明顯的等級區別。“禮樂”是最高境界的道德學問,是為人君主、治理天下必學的技能,因此稱之為“大德”“大道”。而射御書數則只是“器”。
因此古代教育有明顯的偏科現象,重視德行,輕視技能。學習禮樂道德比較好的人,比射御書數更加的有地位。
西周時期,教育依舊只是統治者和貴族的專利,教育機構設定在官府之中,學術、知識、典籍、禮器等教育資源都被官府把持,普通百姓根本無法接觸。
因此西周時期的“官學”有著極為明顯的幾個特點:1、惟官有書,而民無書。2、惟官有器,而民無器。3、惟官有學,而民無學。
統治者和貴族壟斷了教育資源和教育活動本身,教師由**兼任,學生則是**子弟。學校不僅是教育的場所,同時也是行政場所。而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這其中的任何一環。
根據地域的區分,西周時期的官學又分為“國學”和“鄉學”。總的來說,設在王都之內的學校被稱之為國學,主要面向王子、諸侯、都城**的子弟學習。設在王都外的行政區地方上的學校,則稱之為“鄉學”,入學物件為一般奴隸主和貴族子弟。
4樓:網友
“學在官府” 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徵。主要體現學術和教育為官方所把持,國家有文字記錄的法制規章、典籍文獻以及祭祀典禮用的禮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無緣接觸到。在這種體制下,培養統治階級治國人才的學校教育,其物件必然以貴族子弟為主,即所謂“國子”,他們的教育自然由官方來安排。
魏晉時期氏族家庭教育特點?
5樓:小耳朵愛聊車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族教育興盛發達,這一時期的家族教育呈現出一些鮮明的特點:
一、家庭承擔了兒童教育的任務,原始社會的兒童社會公育已經消失。
二、奴隸主貴族壟斷著受教育的權利,教育也僅限於奴隸主貴族的家庭中實施。
三、學前教育與學校教育已有了較明確的年齡劃分,但由於古代沒有統一的小學教育體系,因此對入學的年齡規定沒有統一的要求。
四、教育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制定了相應的學前教育計畫。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教育背景是怎樣的?
6樓:微涼
在魏晉南北朝370年間,先後出現了33個王朝。政治上,世家大族保持做官的特權,經濟上,他們肆意擴大領土,建立龐大的莊園經濟上,且擁有私人武裝,儼然一獨立王國。生活上,貴族子弟縱享娛樂,極盡奢靡,門閥士族政治的形成導致了士庶之間,貧富之間以及世族與皇室之間的社會矛盾空前尖銳。
戰亂頻繁,造成了人口大遷徙,公元265年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西晉,並在280年統一全國,317年北中國陷入各族的混戰之中,中原漢族地主政權被迫偏安江南,史稱東晉,後來宋,齊,梁,陳王朝建立,為南朝,在漢族政權南移時,許多中原漢族百姓也隨之南遷江南或者西居巴蜀等地。
在北方建立了大小不等的16個王朝,386年,鮮卑族拓跋氏建立了北魏,439年統一了北中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其後又有東魏,西魏,北周,北齊少數民族王朝建立,為北朝,政權變遷,重心轉移帶來的人遷徙,在此同時也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以及經濟大開發。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政局動盪,客觀上導致了統治者權力控制的鬆弛,這為各種異質思想文化的活躍帶來了有利條件,玄學,佛學的興盛以及他們對傳統儒學的衝擊,批判,融合等,成為了這個時期思想文化發展的重要特點。
魏晉時期的儒學日漸衰微,佛教,玄學以及史學,書學,文學等進入了發展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教育事業仍處於大變革,大轉軌時期,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以及學校型別上的貢獻,使之無愧於教育史上的“繼漢開唐”的新時代。
以上就是對問題的,如有錯誤,敬請諒解!!
7樓:每日話題心說
當時的教育背景是官學衰退,私學非常的興盛。
8樓:qiy英小球
一、魏晉時期的教育。
背景:1、政治:封建門閥制度高度發展,實行“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
2、經濟:龐大的莊園經濟,擁有私人武裝(“僮僕成軍,閉門為市,牛羊掩原,田池布千里”
3、文化:儒學日漸衰弱,佛教、玄學&史學、書學、文學等高度發展;經學為土族地主階級統治思想主要依據。
魏晉南北朝的教育制度,魏晉南北朝教育制度有什麼新變化
幕暮 南朝歷宋 齊 樑 陳,前後約170年,北朝至北魏道武帝登國元年訟元386年 至北周靜帝大定元年訟元581年 約200年。這時期學校教育總的特徵和趨向是,南朝呈現出多樣化,北朝表現為規範化。一 南朝教育制度的多樣化 南朝宋建國60年間注意恢復和發展官學教育,宋武帝有感於戰爭使學校荒廢,曾於永初三...
魏晉南北朝時期貴族政治的特徵,魏晉南北朝貴族政治特徵,元朝地方行政體制的特點以及什麼原因造成了元代地方行政區劃的混亂局面
夜雨朝下 1 自來曹魏設立九品中正制後自,逐漸形成家族式的門閥制度現象,九品中正製成為士族把持選舉,操縱政治的工具,由此而形成了以後的門閥政治。極大地影響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國家政權被幾個大的門閥家族所左右,如東晉的謝氏,王氏等 2 元朝地方行政體制廢除了郡縣的地方行政區劃,改行行省制度。3 混...
南北朝時期佛教,雕塑與壁畫簡介,論魏晉南北朝與佛教藝術的關係
暴走 灰太狼 佛教有較大的發展,已形成眾多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創始於陳 隋之際,創始人智 君源源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每逢時衰世亂,人心頹喪的結果,不是傾向現實,追求奢靡的生活,便是逃避現實,追慕高遠的境界。我們試看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中國,由於政治局勢的動盪不安,導致社會風氣的頹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