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走出迷惑
是乙個愚忠的人,東漢末年漢室危頹已經不可再扶了,但是他還是為了名聲而選擇逆時代而行。
2樓:一紙荒誕
長大後的他是乙個非常刻板的人,而且最後被曹操殺掉了。
3樓:煦日和風
長大之後卻成為了乙個不孝順的人,最後還死在了曹操手中。
4樓:討厭的毛毛
先糾正乙個錯誤,建安七子之首是王粲。
孔融因小時候讓梨而出名,長大後又做了哪些事情?
5樓:網友
孔融長大後為就名士差點身死,效忠漢室鞠躬盡粗。
一、救名士差點身死,剛正不阿得罪宦官。
二、孔融對漢室忠心耿耿,最後被曹操所殺。
孔融後來被漢獻帝召入許都為官,這個時候孔融還為曹操推薦了一些人才。但孔融表明自己的立場,自己只是忠於漢室。隨著曹操勢力越大,漢室影響力越小,曹操就有了野心。
這種野心被孔融知曉,孔融就開始跟曹操對著幹,處處不順曹操心意,剛開始曹操以他是大儒不好殺。最後實在受不了了,就殺了孔融。
6樓:忘川河畔遇蘇顏
他小時候雖然因為讓梨而出名,當他長大了,並不是乙個善良的人,他對他的父母並不孝順,而且做官的時候也沒有為老百姓謀福利,是乙個非常殘暴又愛殺戮的人。
7樓:焰心
孔融長大以後先是加入了討打董卓的大軍,後來又跟隨曹操,因為勸戒曹操,而被曹操殺害,小時候雖然很有名,長大了就不怎麼出名了。
8樓:jiangchun瞬
孔融是漢朝末年孔子的後代,只因生於亂世,雖然從小接受了正統的儒家教育,長大後卻在官僚集團中變得不擇手段,嗜殺成性。
孔融四歲可讓梨,為何卻走上了弒母的道路?
9樓:逗貨歷史會
提到孔融很多人都不陌生,大家基本都是聽說關於孔融讓梨的故事長大的。孔融四歲讓梨這件事情,即使在東漢末文這麼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年代,依然傳播得比較遠。孔融讓梨這件事情也慢慢成為乙個道德教育故事流芳百世。
可是讓那個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就這樣乙個謙遜有禮的小男孩,最後卻走上了「弒母」的道路。這裡說的「弒母」並不是說殺死他的穆青,而是他提出了「父母無恩論」的說法。畢竟在那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年代來說,這樣的說法其實跟「弒母」沒有太大的區別。
孔融作為東漢末年文學家,孔子的二十世孫,同時還是「建安七子」之一。從小就比較聰明,4歲的時候就因為讓梨的故事成為乙個當時比較出名的孩子,年輕的時候跟平原陶丘洪和陳留邊讓一同被大家稱為青年才俊。在漢獻帝登基之後,曾擔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被當時的人稱為孔北海。
雖說只在任六年的時候,卻做了不少的事實,比如修築城邑,創辦私塾學校,推舉出不少有才華的人當官。
孔融當初提出的「父母無恩論」,大體的意思就是說父母跟自己的孩子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更沒有所謂的恩情在裡面。在他看來,母親跟子女的關係就好比是器皿與物品之間的關係,當物品取出來以後,這件物品自然就跟器皿毫無關係了。他還在公共場說出孩子只不過是父母歡愉之後的結果,即便自己有糧食,寧願給陌生人也不會給自己的父母」。
估計孔融自己也沒有想到,這樣的言論會給他帶來殺身之禍。
由於曹操天性多疑,很早就對這位剛直不阿,經常跟自己唱反調的孔融不滿。在郗慮的誣陷下,曹操最終還是選擇對孔融下手,以招合徒眾、謗訕朝廷等罪名將他抓起來。特別是其中關於「父母無恩論」的說法完全顛覆了傳統觀念,違背了孝道。
曹操認為他的這種行為是一種弒父弒母之舉,並給他扣上了乙個不孝的帽子,最後被處以死刑。
雖說他提出的「父母無恩論」不是其死亡的真正原因,但這種說法卻為曹操提供了殺他的有利條件。畢竟再怎麼說,孔融在當時也是乙個非常有名的人物,是不能亂殺的,不然很容易引起朝廷的動盪。自古以來孝道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提出「父母無恩論」的孔融,直接把自己從乙個受人敬仰的大文學家,變為乙個不孝之人。
對於曹操來說,殺這樣的不孝之人根本不會對社會有太大的影響,更不用擔心有多大的後果。
10樓:行走的生活小達人
其實孔融並沒有殺害他的母親,只是相傳孔融提出了「子女不需要償還父母的恩情」,被一心想除掉他的曹操抓住了把柄,以不孝之罪殺了孔融。
11樓:網友
他並沒有真的殺了自己的母親,而是他提出了父母無恩論,曹操認為這和弒母差不多,於是這個說法就流傳了下來。
12樓:網友
因為孔融說過,「自己有糧食,寧願給陌生人也不給父母。」因為這句,曹操就給他定了個弒母罪。
13樓:木槿讀書
小時候都聽過的,融四歲能讓梨背後孔融弒母的真相。
孔融是幾歲讓梨的?
14樓:倔強華叔
孔融讓梨。是在孔融四歲的時候。
孔融讓梨】三字經。
中有「融四歲,能讓梨」,指孔融小時候曾把大個的梨讓給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懂得禮讓。
故事梗概】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神童。4歲時,他就能背誦許多詩詞,並且還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孔融說:
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漢朝。
小孔融也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樣。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應見《世說新語箋疏》
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
魯國人,孔子。
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教育意義】: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15樓:浮生夢魘
四歲 因為三字經裡寫的「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
孔融讓梨中的孔融是乙個怎樣的孩子
16樓:帥氣的小宇宙
孔融讓梨中的孔融是乙個懂事謙讓的孩子。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記載於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箋疏》。
原文: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
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白話譯文: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高祖父孔尚當過鉅鹿太守,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別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
17樓:紙鳶
孔融是個謙遜大方,為他人著想。
18樓:網友
是乙個體貼,細心,大度的孩子。
19樓:旗悅秋梵
孔明是乙個尊老愛幼的孩子。
20樓:召映冬
孔融是乙個懂事的孩子。
21樓:匿名使用者
孔融,有才氣,才思敏捷,小時候頗為聰慧。三國時代曾任北海郡太守,後因得罪曹操,遭曹操忌恨而被殺。
22樓:網友
懂禮貌,尊敬長㹃,關心他人。
孔融幾歲讓的梨?
23樓:網友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應見《世說新語箋疏》:
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四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
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後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曰:『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另有乙個網路流傳的版本如下,不知所出: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
一盤酥梨,置於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
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
父大喜。綜合這幾個版本的孔融讓梨,還是《後漢書》的注與《世說新語箋疏》更真實。網路流傳版的虛假之處在於不像七歲小孩說的話,而且描述過多,不是古人寫作的風格。說句大話,網路流傳版的古漢語水平,我都能寫。
樹有高低,人有長幼一句,明顯是說書的話。網路流傳版的可恨之處在於,只說是孔融讓梨的原文,卻沒有給出古書名,明顯有造假的嫌疑。以前我也遇到過這種造假,誤人子弟,害人不淺。
24樓:詹澤金
這個故事已經很古老了,古老到我已經不能清楚的記得到底是幾歲了。。。可是,這種精神是不是也老到沒什麼價值了呢?
網上有很多惡搞經典故事的段子,比如,孔融為何讓梨?有人說,因為梨是壞的;有人說,因為孔融吃太多鬧肚子,不想吃了。。。等等。
從娛樂的角度看這些問題,笑一笑也就算了;從創新的角度來看,這些人都是不墨守成規,具有幾個的開拓性思維細胞;但是我特別喜歡從傳統教育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時代發展,國情或者教育方法也在不斷跟隨變化,可我還是不喜歡那些惡搞經典的所謂「創新」,那些翻拍經典電影電視劇集的導演和編劇也是極沒水準和創意的一群人物!有能耐自己寫新故事,老啃前人骨頭,有意思嗎!
關於孔融讓梨的事故,還有個後續,那就是在孔融成年後被曹操滿門抄斬時的一小段。
話說這抄家之日,孔融的兩個只有幾歲大的小孩,一直都在那裡專心致志的下棋。孔融向抄家的軍官求情,希望能放過幼子一馬,可是,這倆小孩卻悠悠的說:「父親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
成語「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就出於此。(是否的確,不知。)
臨大敵而悠然自處的人,是我比較佩服的人!沉得住氣的人才能成大事!以此自勉之!
25樓:網友
孔融四歲能讓梨這是我常聽的一句。
建安七子分別是誰,建安七子分別有誰?
暴走少女 建安七子分別是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幹 阮瑀 應瑒 劉楨。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 196 220年 七位文學家的合稱。七子 之稱,始於曹丕所著 典論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
建安七子怎麼記憶,建安七子的相關故事有哪些?
mars尾戒 建安年間七位文學家的合稱 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幹 阮瑀 應瑒 劉楨.順口溜記住 建安七子 的名字 空 孔融 城 陳琳 王 粲 需 徐幹 軟 阮瑀 硬 應瑒 瘤 劉楨 1 建安七子 七子 之稱,始於曹丕所著 典論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
建安七子及曹子建的故事,「三曹」與「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 孔融 153 208 孔融,家學淵源,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魯國曲阜人。他年少時曾讓大梨給兄弟,自己取小梨,因此名垂千古,這也就是 孔融讓梨 的故事了。早年加入討伐董卓行列,後來為曹操辦事,但因勸阻曹操攻打劉備而被處死。為建安子子之首,文才甚豐。現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詩。散文如 薦彌衡表 與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