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左傳·昭公十五年》載:一次,晉大夫籍談出使周朝。宴席間,周王問籍談,晉何以無貢物,籍答道,晉從未受過王室的賞賜,何來貢物。
周王就列舉王室賜晉器物的舊典來,並責問籍談,身為晉國司典的後代,怎麼能「數典而忘其祖」,也就是說列舉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職掌呢?
後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根本,也常用來譏刺對本國曆史的無知。
2樓:網友
數典忘祖 數典忘祖 ( shǔ diǎn wàng zǔ )解 釋 數:數說;典:史冊。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也比喻對於本國曆史的無知。
出 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數典而忘其祖。」
用 法 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用於人示 例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枚祖籍慈谿,為兄部民,因生長杭州,~。
數典忘祖的典故是怎麼來的?
3樓:網友
典故:左傳·昭公十五年》載:周景王十八年(魯昭公十五年,西元前527年),晉大夫籍談出使周王室。
宴席間,周景王問籍談,晉何以無貢物(晉怎麼沒有貢物),籍答道,晉從未受過王室的賞賜,何來貢物。
周景王就列舉王室賜晉器物的舊典來,並責問籍談,身為晉國司典的後代,怎麼能「數典而忘其祖」,也就是說列舉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職掌呢?
數典忘祖的典故源自**?
4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於《左傳·昭公十五年》。
春秋時,晉國以荀躒和籍談為使節出使周王室。周景王設宴款待二人,宴席中所用的酒壺是魯國進貢的,景王於是問起:「各諸侯國都會進貢一些物品給畝做王室,為什麼獨獨晉國沒有?
籍談:「每個諸侯國都曾領受王室的贈予,所以必須進獻寶貴的器物回饋王室的恩典。由於晉國地處深山邊塞,與王室距離遙遠,皇恩根本無從顧及,我們又窮於應付戎狄,哪有什麼東西可用來貢獻呢?
景王聽了頗不以為然,於是細數從晉國祖先開始,周朝王室曾經贈予的種種賞賜,並責問籍談:「你的先人是負責掌管國家典籍的,為什麼你會忘了這些史事呢?」籍談聽了便無話可說。
等荀躒與籍談離開後,周景王又評論籍談說:「敏譽我看像籍談這麼忘本的人,後代子孫應該不會有什麼出息吧!竟然會列舉一堆典故來評論事情,卻反而將自己祖先掌管典籍這件事給忘了!
後來「數典忘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橋耐段,用來比喻人忘本。
「數典忘祖」的典故說明了什麼?
5樓:易暄玲隆宕
【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解釋】數:數著說;典:指歷來的制度、事蹟。
談論歷來的制度、事蹟時,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曆史的無知。
後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
數典忘祖的故事發生在哪個歷史時期
6樓:夢雪露
魯昭公十五年,即西元前527年,晉大夫籍談出使周王室。宴席間,周景王問籍談,晉為什麼沒有貢物。籍談答道,晉從未受過王室的賞賜,怎麼會有貢物。
周景王就一一列舉了王室賜晉器物的舊事。並責問籍談,身為晉國司典的後代,怎麼忘記了這些舊事呢?就是說籍談列舉舊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職掌。
數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曆史的無知。後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求春秋時期的歷史故事,求一篇春秋時期的歷史故事
歐高潔 負荊請罪 出自 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國時期,廉頗是趙國有名的良將,他戰功赫赫,被拜為上卿,藺相如 完璧歸 有功,被封為上大夫不久,又在澠池秦王與趙王相會的時候,維護了趙王的尊嚴,因此也被提升為上卿,且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對此不服,揚言說 我要是見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藺相如知道後,就有意...
我國著名的詩人有春秋時期,春秋時期最著名的人有哪些
恩,第一個想到的是屈原 孫武在孫子兵法中提出的 屈原 公元前340年 公元前278年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 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 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 約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 今湖北秭歸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 ...
簡述春秋時期大國爭霸的概況,春秋時期主要有哪些國家爭霸
毗沙王 王室衰微 平王東遷以後,王室的勢力日益衰弱,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依靠一些比較強大的諸侯的支援。平王時,相繼任用鄭武公及其子鄭莊公為卿士 相當於宰相 平王死,桓王繼位,不想再用鄭莊公,而想改用虢 gu 國 公為卿士,於是 周鄭交惡 公元前707年,桓王以周 蔡 衛 陳四國之師伐鄭,為鄭師所敗,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