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啦啦隊地方
因為安祿山是發起者,並且他對唐朝的傷害最大,所以說後者就被忽略了。
2樓:小小錫學長
因為是史思明在後期被安祿山剷除了,所以更大的反賊是安祿山。
3樓:變美修煉手冊
我覺得是因為安祿山和唐玄宗的關係更加的親密,所以他會發動政變,這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所以人們理所當然的認為他的罪孽更加深重。哼哼。
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官職是什麼?
4樓:網友
安祿山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又兼任河北採訪使、御史大夫、左羽林大將軍,封東平郡王。
史思明任平盧兵馬使,同安祿山謀反時被祿山任為范陽節度使,降唐後封歸義王,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被殺。
5樓:網友
安祿山(703年~757年)為營州(今遼寧朝陽)人。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本姓康,名阿犖山(一作軋犖山),即戰鬥的意思。姓氏本應讀作亞力山大,母親阿史德氏為突厥族女巫,安祿山年幼時父親就死了,一直隨母親住在突厥族裡。
他母親後來嫁給了突厥將軍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祿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祿山。他在30歲前一直混跡在邊疆地區,是乙個不很安分的商人。30歲那年步入軍旅,在不到4年的時間就做到平盧將軍。
天寶元年(741)正月初一,他剛剛40歲時,一躍成為駐守邊疆的藩鎮安祿山家鄉朝陽古城一級的最高軍事統帥——平盧軍節度使。在此後的十幾年中,他飛黃騰達,在唐朝嚴格按照任職年限資格任官的體制下,創造了和平年代邊疆軍帥仕途騰達的神話。天寶十載二月,也就是他49歲的時候,已是身兼三鎮節度使,同時兼領平盧、河北轉運使、管內度支、營田、採訪處置使。
從40歲到49歲,安祿山從一方節帥到身兼三鎮,榮耀君寵達到頂峰。天寶十四年狡黠奸詐,驍勇善戰的他擁有重兵,以清君側為由發動叛亂,使強大的大唐帝國開始走下坡路。叛亂後稱帝,做了二年瞎眼皇帝,被其子**。
史思明(703~761)唐安史之亂的禍首之一。營州寧夷州突厥族中的雜胡。本名幹。
與安祿山同鄉相善。初為互市牙郎,亦以驍勇為幽州節度使張守所知,任為捉生將。天寶年間累立戰功,官至平盧兵馬使。
曾到長安奏事,為玄宗賞識,賜名思明。十四載(755)隨安祿山叛亂,經略河北。後任范陽(今北京)節度使。
至德二載(757)安慶緒殺其父安祿山,並謀除思明。思明遂以所領河北13郡歸唐,受封為歸義王、范陽節度使。半年後復叛,並與安慶緒遙相呼應。
乾元二年(759)三月,與安慶緒大敗唐九節度使之軍於鄴郡(今河南安陽),隨即殺慶緒,還范陽。四月,自稱大燕皇帝,改元順天。上元二年(761)三月,為其長子史朝義及部將所殺。
安祿山和史思明的關係
6樓:健身達人小俊
安祿山和史思明的關係:安祿山和史思明兩人是同鄉人,史思明703年出生,寧夷州人,居住在營州柳城。是唐朝的軍閥,後成為叛軍。
安祿皮談畝山,703年,營州人,他的職位是軍閥,後成為叛軍。
史思明年少的時候,與安祿山一起在營州柳城長大,在兩人成年以後,還保持著友好的關侍塵系,不久兩人同燃森時被唐朝**封為捉生將。而安祿山和史思明兩人最有名的事件就是,這兩人是安史之亂的禍首。
劍三安史之亂,劍三安史之亂
瀟然若煙 樓主說的是這張圖麼,當時被說是男神之亂的23333 點開能看大圖 如答案滿意,還請及時採納 西山居遊戲 大俠您好 你說的是mv嗎?如能幫到您,還請採納。劍三安史之亂 西山居遊戲 少俠您好 吃小藥方面主要是看您自己 如果您自己覺得dps跟達標有一定的差距的話,或者是想要追求更高的dps,肯定...
「安史之亂」是什麼典故,什麼是安史之亂?
金牛座的性格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 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 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安史之亂相關簡介,安史之亂相關簡介資料
安史之亂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其中,安指安祿山.史指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二人先後發動叛亂.攪得中原大地民生凋敝.安史之亂起於755年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 結束於763年 唐代宗寶應元年 前後近八年之久.這次歷史事件,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所促成的,對唐朝後期的影響尤其巨大。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