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斬馬謖文言文,孔明揮淚斬馬謖主要內容

時間 2025-02-19 09:35:24

孔明揮淚斬馬謖主要內容

1樓:筱鴨電影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國,任命馬謖為先鋒,統領各軍前行。

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漢來伐後,派大將張郃總督各路軍馬在街亭(今甘肅秦安東北)阻擋馬謖。

由於馬謖違背諸葛亮的作戰部署,放棄水源將部隊駐紮在南山上,部隊分置排程混亂,馬謖的先鋒王平連續多次勸諫馬謖,馬謖不採納他的計謀。

而且馬謖仗恃南山的地勢,不在山下據守城邑。張郃斷絕馬謖取水的道路,發動進攻並大敗馬謖,馬謖的士兵敗逃四散。諸葛亮進軍沒有落腳據點,只得攻取西縣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漢中。

諸葛亮回軍後,將馬謖連同與之一起在街亭作戰的張休、李盛等全部處斬。馬謖死後,諸葛亮親自前往弔喪,為他痛哭流涕,安撫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樣恩待他們。馬謖死時年僅三十九歲。

2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遣馬謖鎮守要塞街亭,馬謖不聽王平之言,堅持在山頂下寨,導致蜀軍的慘敗。馬謖是諸葛亮非常欣賞的乙個將才,馬謖的軍事見解確實也不一般,但可能有點「紙上談兵」,導致街亭失守。蜀國本來將才已經不多了,諸葛亮很不想殺馬謖,但是,諸葛亮又在樹立「依法」的典範,而且蜀國內部不同派別鬥爭紛繁,諸葛亮無奈,只好揮淚斬馬謖。

三國演義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原文

3樓:網友

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右將軍張合擊亮於街亭,大破之。亮敗走,三郡平。(《三國志·曹叡傳》)

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進,遣督諸軍,拒亮將馬謖於街亭。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應亮,郃皆破平之。(《三國志·張郃傳》)

建興)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眉,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 ,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邰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邰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三國志·諸葛亮傳》)

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邰戰於街亭,為邰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

三國志·馬良馬謖傳》)

建興六年,屬參軍馬謖先鋒。謖舍水上山,舉措煩擾,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幹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三國志·王平傳》)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4樓:廣廣的快意人生

民間有好幾種說法: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哭先主(劉備臨死前勸他說馬謖好說大話,不能重用。他忘了這一句)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假慈悲(鱷魚的眼淚,殺了人家還哭啥)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後悔無及(街亭已失,後悔無及)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做給眾將看(這和上面第二條差不多,指用眼淚來掩飾)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失街亭(這個是最沒有創意的,是三國故事解釋)

5樓:網友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妙,讓人膽寒,也讓人感動,這才是智慧。

6樓:黃好西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失街亭。

怎樣評價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7樓:匿名使用者

馬謖失街亭 這是很多人都不願看到的事情 如果他聽從諸葛亮的話 那也不至於落敗 或許魏早已是被滅了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大家都知道 諸葛亮向來將馬謖視為己出 但是 諸葛亮受先帝劉備的囑託 輔佐劉禪 同時也將光復漢室的包袱扛上了身為一軍之長 統帥 如果不以身作則 公正廉明 那怎麼能讓其他人信服呢 並且 馬謖所犯的可不少一般的小錯啊 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 所以諸葛亮斬馬謖那是必然是。

8樓:匿名使用者

馬謖的驕傲自大,剛愎自用固然是戰敗的直接原因!

9樓:匿名使用者

不光驕傲自大,更重要的是他只會紙上談兵,而且目中無人。懂麼?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中的謖怎麼讀

10樓:布吉島該叫啥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中的,謖是念 sù。

謖是乙個漢字詞語,讀音為sù,左右結構,部首為訁,總筆畫數為12。意思是肅敬的樣子。謖謖是象聲詞,形容風聲呼呼作響。

謖 漢字解釋:

1、發音:sù

2、造字法:形聲,從訁、聲。

3、筆畫數:12

4、部首:訁。

5、結構:左右結構。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三國演義》中,因為馬謖的驕傲自大導致街亭被破,街亭對於蜀魏都至關重要,而且領軍的人偏偏又是諸葛丞相十分賞識的人,因為,當時街亭失守,整個蜀國就處在危險中,為了安撫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馬謖的人頭來換取民心。

諸葛亮此舉意在說明馬謖雖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蜀國雖然失了街亭,但是還能爭霸天下。馬謖被斬是必然的原因,因為,蜀國的勢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這兩點註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斬的必然性。

11樓:牙牙的弟弟

sù。馬謖(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

蜀漢丞相諸葛亮任用他為參軍。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向來對他深為器重,每次接見談論,從白天到黑夜。

建興六年(228年),馬謖在諸葛亮北伐時,因違背諸葛亮作戰指令,而導致街亭失守,撤軍後被諸葛亮斬首。

12樓:網友

發音:sù

鄭碼:skor,u:8c21,gbk:dad5筆畫數:12,部首:訁,筆順編號:452512134354五筆編碼:ylw

13樓:網友

本人運用三國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典故該怎寫馬謖的剛愎自用沒給自己留一條而被斬… 馬謖這個人確是讀了不少兵書,平時很喜歡談論軍事。諸葛亮找他。

孔明揮淚斬馬謖的讀書筆記,孔明為什麼要揮淚斬馬謖?

三國演義 孔明在張飛死後看透了劉備。收到關羽戰死的訊息後,劉備第一反應就是領兵殺回荊州,為關羽報仇。張飛也是一樣,要追隨劉備一起出徵,為二哥報仇。但是借酒澆愁的張飛,因為鞭打士兵洩恨,被士卒所殺,割掉了頭顱。而當劉備知道了張飛被殺的訊息後,只是輕聲說了4個字 我知道了。隨後便繼續率領大軍前行。之後劉...

文言文練習,文言文練習

文言文中 因 的用法 一 介詞。1 依照,根據。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變法者因時而化。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2 依靠,憑藉。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 過秦論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燭之武退秦師 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傳 3 趁著,趁此。不如因而厚遇之。鴻門宴 因擊沛公於坐。鴻門宴 4 通過,經...

文言文解釋,文言文解釋

帥氣的小宇宙 與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譯有以下6種 1 與 給予。例句 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清 袁枚 黃生借書說 白話譯文 只不過我把書公開 給予 和姓張的吝惜書籍,不肯給予 似乎並不相同。2 與 黨與 朋黨 同類。例句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宋 張載 西銘 白話譯文 人民百姓是我同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