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分西漢東漢分別由誰創立又是如何敗亡的200字?

時間 2025-04-06 00:25:18

1樓:阿軍學長啊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西漢是由斬白蛇的劉邦。

建立,滅亡因為外戚干政,王權名不符實。東漢是劉秀。

建立的,滅亡是因為曹操。

的兒子曹丕挾持漢獻帝之後,沒多久直接廢除漢獻帝自己稱帝。

首先來談一下西漢,劉邦得到了張良,韓信,蕭何的頂尖人才的相助滅了秦朝之後,又建立;嗯一統的王朝漢朝,但是劉邦的有乙個做法錯了,就是使用外戚輔政,這樣使得每經歷乙個皇帝就會有乙個或者多個強大的外戚家族產生,直到西漢末年,外戚權勢滔天,外戚的王莽。

直接篡奪了漢朝的王位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新潮,西漢結束。

然後就是東漢,東漢是經歷王莽的新朝和劉玄的玄漢之後而由劉秀建立的,一開始劉秀就直接禁止外戚干政,但是幾百年的病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的,後面仍舊出現了外戚干政現象,最後皇帝無奈使用宦官打敗了外戚,但是宦官干政比外戚更加猖狂,讓東漢元氣大傷,最後被董卓竊取了果實,之後又讓曹操撿了便宜,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曹操的兒子曹丕不像曹操有耐心直接廢除漢獻帝,自己稱帝了,東漢結束。

2樓:網友

西漢創立者為劉邦,首都長安,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新朝政治改革失敗,民不聊生,引發了綠林赤眉大起義,西漢滅亡;東漢由劉秀創立,劉秀以鎮壓綠林赤眉起義起家,建立了東漢,定都洛陽,東漢由於貴族干政,形成了外戚與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的局面,衰敗已久,直至東漢末年,**無法控制地方政權,軍閥林立,由三國時期的曹魏受禪,東漢滅亡,前漢的都城長安在西邊,而後漢的都城洛陽在東邊,以此命名,分兩漢為西漢,東漢;

3樓:在生活中成長

西漢是由劉邦創立,最後王莽篡權敗亡。而東漢是由光武帝劉秀建立,最後三國,晉朝推翻。

4樓:童心

漢朝分,西漢東漢分別有劉邦和劉秀創立,滅亡於漢獻帝。

在漢朝歷史上,分為東漢和西漢,為何要有如此的分別?

5樓:春季的風啊

因為再後來皇帝換人了,兩個皇帝的管理方法不一樣,所以才會分為東漢和西漢,這樣才會有分別。

6樓:王志剛剛剛

之所以要有這樣的分別,是因為想要更好的劃分每乙個地區,所以才會分成東漢和西漢。

7樓:結婚發的

因為都城發生了變化,西漢是由劉邦建立起來的政權,都城在長安,東漢是由劉秀建立起來的,在洛陽定都。

8樓:巨集盛巨集盛

因為這兩個漢朝的發展是不一樣的,而且兩個漢朝中間出現過一些大的事件,所以才會分為東漢和西漢。

東漢是怎樣建立的,西漢是怎樣滅亡的

9樓:雷玉嬌

東漢是劉秀建立的 西漢滅后王莽建立新朝,劉姓子孫流落在外,后王莽實施新法不得其效 新莽末年,水、旱等天災不斷,廣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終於,在新莽天鳳年間,赤眉、綠林、銅馬等數十股大小農民軍紛紛揭竿而起,頓時,海內分崩,天下大亂。 劉秀兄弟和南陽宗室子弟在南陽郡的舂陵鄉起兵 但是綠林軍更快一步,西元23年,西漢宗室劉玄被綠林軍的主要將領擁立為帝,建元「更始」,劉玄就是歷史上的更始帝,劉秀的哥哥劉縯及南陽劉姓宗室極為不滿 但是最後綠林軍還是失敗了,劉秀一直韜光養晦,積聚實力,更始三年(西元25年)六月,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眾將擁戴下,於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皇帝位,為表重興漢室之意,劉秀建國仍然使用「漢」的國號,史稱後漢(唐末五代之後也根據都城洛陽位於東方而稱劉秀所建之漢朝為東漢),劉秀就是漢世祖光武皇帝。

東漢、西漢的說法最早是誰提出來的?

10樓:網友

「東漢」之稱,最早應是(唐朝滅亡之後)五代時期劉知遠建立了後漢(國號大漢947年-951年)之後人們的史稱。

東漢(西元25年~220年),又稱後漢,是中國古代繼西漢和新莽之後的又乙個大一統王朝,由光武帝劉秀建立。新莽朝滅亡之後,曾與綠林軍並肩作戰的劉秀,北渡黃河,佔有河北,逐鹿中原,進而兼併天下,與綠林軍徹底決裂。至西元25年(東漢建武元年),劉秀在河北登基稱帝。

因劉秀系西漢皇族的後裔,故國號仍為「漢」,劉秀為東漢世祖光武皇帝。因劉秀所建立的漢王朝首都在洛陽(東京),故後世稱劉秀所建漢朝為東漢,而劉邦所建漢朝為西漢,。二十四史中的斷代史—《後漢書》,即記載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漢獻帝的東漢一朝共196年曆史。

乃為區別於(西漢之)前漢。又取漢朝中興之意,稱為中漢。五代之前,多稱劉秀的漢朝為後漢。

由於五代時期劉知遠又建立了的漢朝,並且也稱作後漢,後人為了更好區別,多將劉秀建立的漢朝稱為東漢。(後漢。

後漢書》,為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西元398年—西元445年)所著,當時(他寫書時)人們對劉秀之後的漢朝也僅稱為「後漢」,而不稱「東漢」,連范曄書的書名都稱「後漢」而不稱「東漢」,說明那時還沒有「東漢」之稱。劉秀作為漢皇族的後裔,他借漢皇室之餘威,欲重振漢朝復興,他當然只許人們視自己為漢朝的正統繼承,而不許被當作是另外的朝代(即在當時會寓有貶義的與漢朝(西漢)對立的朝代「東漢」)。

三國時期,雖「東漢」將亡,但肯定不會(或不敢)有人謂「西漢」、「東漢」之稱。

11樓:吳紅召

東漢西漢之分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區分開來了,好像是魏收。可以看看白壽彝先生中國史學史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史學的成長。

12樓:網友

二十四史中范曄的《後漢書》時開始分稱為兩漢。

請問東漢和西漢指的是哪個時期

13樓:匿名使用者

東西漢的劃分是以王莽竄政來劃分的。西元6年,王莽改年號為居攝元年。三月,王莽立年僅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號稱「孺子嬰」,以效仿周公攝政舊事,為代漢做準備。

西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常安,史稱笑槐新朝,西漢滅亡。

漢朝(西元前202年~西元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

秦末農民起義,劉邦推翻秦後被封為漢王。楚漢爭霸兄櫻,劉邦戰勝項羽並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碰塵友即位後推行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集權,派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中原與西域各國的聯絡開闢絲綢之路,北擊匈奴,東並朝鮮,攘夷擴土成就「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設立西域都護府,將西域納入版圖,開創「孝宣之治」。

西元8年王莽廢漢儒子,定都長安,史稱新莽,西漢滅亡。

西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東漢國力達到鼎盛;漢和帝繼位後勵精圖治,軍事上迫使匈奴西遷、班超將絲綢之路延伸至歐洲,在西域經營三十多年使中原和西域的文化進一步融合,西元100年,羅馬帝國遣使來朝,這是東西方首次直接交往。東漢國力趨於極盛,史稱「永元之隆」,西元190年,軍閥四起,天下大亂。

西元220年,曹丕篡漢,漢朝滅亡。

西漢東漢各多少年,西漢和東漢一共持續多少年?共傳多少帝?

西漢二百一十年,東漢一百九十五年。西漢 前202年 8年12月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 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前漢,與東漢統稱為漢朝。東漢 25年 220年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 西漢 新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歷經一百九十五年,又稱後漢,與西漢合稱漢朝。漢朝是繼秦朝...

西漢的君主,西漢與東漢的開國君主

漢高祖 高皇帝 劉邦 前206年 前195年 孝惠皇帝 劉盈 前195年 前188年 前少帝 劉恭 前188年 前184年 後少帝 劉弘 前184年 前180年漢太宗 孝文皇帝 劉恆 前元 後元 前180年 前157年 孝景皇帝 劉啟 前元 中元 後元 前157年 前141年漢世宗 孝武皇帝 劉徹 ...

西漢東漢,北宋南宋。算王朝還是王朝

我覺得應該是2個,因為東漢與西漢的區別主要是度城的地理位置不同,但統治者皆是劉氏子孫,而北宋和南宋更是一家了,南宋的第一位統治者是北宋的最後一位統治者的嫡系子孫。西漢劉邦 東漢劉秀 都姓劉 北宋趙匡胤 南宋 趙構 都姓趙 王朝發生變故但未消亡 依舊有血脈法統延續下去 後人稱之東西南北是為了區分其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