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是好的廟號?太宗是廟號嗎

時間 2025-04-19 08:51:25

1樓:小草情感說

當然是好的了,比如:漢武帝,趙武靈王,魏武帝。武是乙個好廟號。

2樓:網友

武宗這個廟號表面上看,是對皇帝軍事功績的褒獎,實際卻是明褒實貶。把皇帝定位成「武」,那就是明顯「偏科」了,而型亮且在明朝重文輕武的大環境下,明朝的朝政也是以卜配文官集團為主,所以,文官把朱厚照定為武宗就是暗喻他在「文治」方面沒有什麼功績。朱厚照在位時期所做的雖然不說出彩,但放眼整個明朝,甚至是整個封建時代,他卜弊寬也不落下風。

3樓:金蟾居士

武」,這個字春信在諡號中與廳察在廟號中地位堪稱天壤之別:同為「武」,一扮森茄為美諡,一為「惡諷」。

在上廟號的時候,「武」可是個實打實的「惡諷」哦。

4樓:溜達遛彎

武宗的廟號還是很不錯的,乙個皇帝如果在軍事上很有能力,對外發動戰爭一直取得勝利,就會得到這個稱號。

5樓:醉臥流雲自逍遙

該歲段廟號不是一般君主能得到的。只乎迅譽有險不辭難;克定禍亂者廟號可得武。《逸周書·諡法解》有相關解釋介紹。

這樣的昌告君主,必須具備一定的氣魄和英武之姿,在國家危難不懼險阻,敢於知難而上平定戰亂方匹配。我個人覺得乃是褒義。

6樓:網友

還好吧,歷代諡號或者廟號是「武」的帝王,均是很有成就的。比如周武王、漢武帝、唐武宗、明武宗。

太宗是廟號嗎

7樓:健身達人小俊

太宗是廟號,太宗是中國中並消古代帝王常見廟號,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開國皇帝的廟號通常為「太祖」或「高祖」,第賣知二代帝王的廟號多為「太宗」,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廟號為「太宗」的帝王包括漢太宗等等。

廟號是中國君主死後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廟號起源於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設立,對國家有大功、值得蔽孝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中國歷史上,「武宗」的廟號一共出現過幾次?

8樓:業餘歷史迷

武宗」這一廟號在中國歷史上就只出現過三次,這三次分別是唐武宗、元武宗。

以及明武宗。

所謂「廟號」,簡單來說就是古代皇帝死後供奉於宗廟時所用之稱號。廟號制度早在商朝時期便已誕生,不過商至隋這段時期裡並不是每個君王都擁有廟號,且中間曾一度廢止近千年。而待進入隋朝之後,廟號開始變得「氾濫」,相關稱號也開始越變越多,其中包括太祖、高祖、仁宗、英宗、武宗等。

其中就「武宗」來說,歷史上共有三位皇帝被冠以這一廟號。<>

李炎是中國歷史上首個使用「武宗」這一廟號的皇帝。李炎是唐朝穆宗之子,與敬宗、文宗。

互為兄弟。文宗即位之後曾一度想要立侄子李普為嗣,但是李普卻年幼夭折。之後文宗在832年將親兒子李永立為太子,結果李永於六年後暴卒。

此後,文宗將侄子李成美立為太子。但是未待舉行冊封禮,朝中便因文宗病重而爆發新的太子之爭。840年,宦官仇士良等人趁文宗病重之際擅自將李炎立為皇太弟。

待文宗於不久之後病逝之後,李炎即位。李炎後於846年因長期服用丹藥而英年早逝,死後廟號為武宗。<>

元武宗是元朝第三位皇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位使用「武宗」廟號的皇帝。元武宗早年因功被封為了懷寧。

王。但是1307年的時候,因逝世的元成宗。

沒有子嗣而致使元朝發生政變。這場政變的發動者為元武宗的弟弟,在他掃除了障礙之後元武宗隨後即位。而在元武宗登基之後,其弟弟則被立為皇太子。

元武宗的在位時間並不長,前後不到四年。而待他逝世之後,他弟弟隨之即位併為他上廟號為「武宗」。<

明武宗朱笑鉛厚照即位於明孝宗。

逝世之後,腔漏在位期間十分寵信人稱「八黨」的宦官。而在這八位宦官的蠱惑之下,朱厚照長時間沉湎於「豹房。

之中,一心只知玩樂,對於政務則十分懈怠。伍公升爛在這種操作方式下,明朝朝局日益混亂,社會矛盾也逐漸激化。等到了1521年,長期待在豹房尋樂的朱厚照終是駕崩於豹房。

駕崩之時朱厚照雖然才三十一歲,但是因為年幼登基的緣故,其在位時間長達十六年。

9樓:巨集盛巨集盛

一共出現過三次,用了這個廟號的皇帝有唐武宗,元武宗,明武宗,說明他們都對這個廟號非常的喜歡。

10樓:小美美學姐

是一共出現過三次,而且也是在不同的朝代當中,是因為裡面的特殊含義,所以皇帝才會使用。

11樓:王祿

三次,這乙個廟號使用的不是特別的多,只有唐,元,明,三個朝代分別有三個武宗。

西漢武帝的廟號是誰上的

12樓:網友

都叫漢武帝了,他的廟號就是「武」啊!

漢武帝的廟號是什麼a太宗b高宗c懿宗d世宗e睿宗f興宗 請選擇

13樓:成大文化

漢武帝的廟號是什麼:d世宗。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族,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雀氏陵、詩人、民族英雄。劉徹是漢景帝劉核早啟的第十子、漢太宗劉恆的孫子、漢太祖劉邦的重孫子。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西元前141年-西元前87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頃戚吞併朝鮮、遣使出使西域。

獨尊儒術,首創年號。他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西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諡號「孝武」,廟號世宗。

明宗是好廟號?

14樓:匿名使用者

廟號是東亞地區君主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跪拜的商朝。

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合於太廟祭祀稱之為「祧」,「祧」這件事情有實際上的作用。如果每個君王的廟都留下,數代之後為數眾多的家廟會有祭祀上的困難。

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另外,由於後世皇帝諡號字數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後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諡,故諡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廟號反而取代了諡號起到蓋棺定論的功用。

有的君主死後,會有多個廟號,廟號並不唯一,這是追尊、改諡等原因造成的。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太祖、世祖、太宗、高宗、中宗、世宗、仁宗等。

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copy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兩漢,名實相允,今百古共傳。」)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度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知,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

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道宗只能亡國。

15樓:清清淨淨心中留

明者,清正嚴明也。證明眼光獨到,不為矇蔽,洞察世事。

皇帝的廟號如果用明宗,證明了這個皇帝在位期間能知人善用,能體察民情。因此後人會給予明宗的廟號,表彰其功績。

歷史上用過明宗廟號有五代十國的後唐明宗李嗣源。李嗣源在位七年,殺貪腐,褒廉吏,注意民間疾苦。算得上一位有為的皇帝。因此死後得到明宗的廟號,也是對其功績的褒獎。

所以明宗算得上乙個好廟號。

16樓:貪狼陽明

明是乙個諡號。在諡號之中照臨四方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賢致遠曰明,內治和理曰明。

17樓:小草觀史

中規中矩吧,不算乙個好廟號,因為中國歷史上只有乙個人有這個廟號後唐明宗李嗣源。這個皇帝不算乙個壞皇帝,但是也不是那種雄才偉略的。

18樓:網友

嗯,民宗是廟號。名稱就是名稱去世後給他人們給他的廟號。

朱棣廟號本來是太宗,為何後來變成了明成祖?

按皇統帝系的法則,父子兄弟,嫡庶長幼,嘉靖繼承大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還有先帝遺命,但畢竟他的繼位並不是個正常現象,所以,也是有過一波三折的。宋朝開國皇帝為宋太祖趙匡胤,第二代皇帝為宋太宗趙光義 遼朝的開國皇帝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第二代皇帝為遼太宗耶律德光 金朝開國皇帝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通過李世民...

帝號,廟號混淆李世民能自稱唐太宗嗎

老將 帝號 簡言之,就是帝王的稱號。在封建社會,帝王乃 九五之尊 因此,他們的名字是不準直 呼 或直 書 的,必須找個替代詞,這即是所謂的 避諱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號是 皇帝 是秦始皇嬴政為他自己起的。諡號 簡言之,就是帝王死後,繼任的帝王為死去的帝王另起的一個稱號。另外,古代諸侯 卿大夫 大臣等有...

秦始皇的廟號是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 太戊為中宗 武丁為高宗 成湯有可能是太祖 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 祖有功而宗有德 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 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周朝確立諡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號制度被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