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時間 2022-01-19 16:30:05

1樓:

《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

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擴充套件資料

補償是土地徵收制度的核心,有徵收必須有補償。我國當前土地徵收補償以農產值來確定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但是這種以農產值確定補償費不科學,標準偏低;安置方式單一,撫慰色彩濃,難以保證被徵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徵地補償安置費管理不到位,拖欠、挪用、截流等現象屢見不鮮。

其他國家和地區土地徵收補償均是建立在土地財產權和土地市場的基礎上給予完全的市場**,同時還考慮搬遷費等生活權補償。我國土地徵收補償應以公平為原則,必須按市場**進行補償,補償以實際發生的物質損失為限。在農民土地產權個體化之前,通過村民自治權和履行民主程式解決補償費的分配問題。

2樓:蘇錦年華

答案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3樓:達州律師劉江

第四十七條 徵用土地的,按照被徵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用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釋義】 本條是關於徵用土地補償的規定。

一、關於確定徵用土地補償的原則,在修改《土地管理法》過程中,都普遍反映,原《土地管理法》在徵地補償的規定上存在兩個明顯的缺陷;一是徵地補償的標準過低,二是實際工作中難以操作。因此,曾經建議徵地補償的標準由***規定,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規定、經過反覆研究認為:一是徵地是一種國家行為,也是農民對國家應盡的一種義務,不是農民向國家賣地;國家徵用土地再出讓時,決定不同地價的級差地租是國家投資形成的,原則上這項收益應當屬於國家。

二是徵地補償以使被徵用土地單位的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為原則。根據以上兩條,對徵地補償標準進行了調整,而對補償的原則和方法未作修改。

二、徵用土地的,按照被徵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用土地的補償標準和補償辦法不因徵用土地之後的用途的改變而改變。而是按照土地的原用途確定補償標準和補償數額。

原來是耕地的按耕地的標準補償,原來是林地的按林地補償,原來是未利用的荒山、荒地沒有收益的,原則上不予補償。對地上物補償和拆遷也是一樣,徵用土地之前的地上物予以補償,徵用之後新增的地上物原則上不予補償。對人員安置也是如此,對徵用土地之前土地的使用者或承包經營者的人員予以安置,而對徵用之後新增的人口或勞動力將不予以考慮。

這是徵用土地補償的基本原則。

三、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

1.土地補償費是因國家徵用土地對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對土地的投人和收益造成損失的補償。補償的物件包括土地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為被徵用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比原《土地管理法》規定的三至六倍有所提高,至於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計算方法與原《土地管理法》基本相同。

2.安置補助費是為了安置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並取得生活**的農業人口的生活所給予的補助費用。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

就目前來講;主要安置的應當是耕地的土地使用者或承包經營者,因徵地使之終止了土地承包經營合同或土地使用權,應當由國家予以安置或發給安置補助費。其安置補助費的標準為該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即按人均耕地產值的四至六倍。與原《土地管理法》相比,計算上有所區別,原規定為每個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為年平均畝產值的二至三倍,新法為人均耕地的四至六倍,與人均耕地的多少有直接關係。

安置補助費主要用於徵用土地後農業人口的安置,因此,誰負責農業人口的安置,安置補助費就應該歸誰。如果是農民自謀職業或自行安置的,安置補助費就應當歸農民個人所有。每公頃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標準由原來的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倍調整到十五倍。

3.地上物的補償費,包括地土地下的各種建築物、構築物如房屋、水井、道路、地土地下管線、水渠的拆遷和恢復費用,被徵用土地上林木的補償或砍伐費等,其具體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制定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時將予以明確規定。

4.青苗補償費,是指農作物正處於生長階段而未能收穫的,因徵用土地需要及時讓出土地而致使農作物不能收穫而使農民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土地承包者或土地使用者以經濟補償。青苗補償費的補償標準,一般根據農作物的生長期按一季的產值予以計算,或按一季作物產值的一定比例予以補償。具體的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四、徵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包括徵用耕地之外其他土地,如林地、草地、水域、建設用地等,也應當給予補償。其具體的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規定。一般也應當按照被徵用土地的平均年產值乘倍數的辦法計算,有一些很難計算平均年產值的,則可以參照相似的土地確定具體的補償標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將在制定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時作出具體的規定,或專門作出規定。

五、徵用城市郊區的菜地,除按本法的規定繳納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外,還應當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這主要是為穩定城市郊區菜地面積,保證城市蔬菜**,加強新菜地建設所採取的一項措施。關於徵用菜地繳納新菜地開發**的辦法,***有關部門已作出規定,按城市規模的大小,確定不同的收取標準。

每徵用1畝城市郊區菜地,城市人口100萬以上,繳納7000—10000元,城市人口 50—100萬的市繳納5000—7000元,50萬人口以下的市繳納3000—5000元。新菜田建設**由城市人民**收取,用於本市城市郊區菜地的開發建設。

六、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之最高標準。按照本法的徵地補償原則為保證被徵用土地單位的農民不因土地徵用而降低生活水平。因此,本條第六款又規定,依據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能保證被徵地單位農民的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級人民**批准,可以提高補償標準。

兩項之和最高可以達到被徵用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據測算,一般情況下如達到30倍,即相當於30年的產值,保證農民的生活水平是完全可能的。再者,目前農村耕地的承包經營權為30年。

如果不考慮物價**和增產因素。30年的產值也就相當於土地承包期30年的全部產值。

七、新《土地管理法》還對徵地補償作出了特別規定:「***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這就意味著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有權提高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不再需要經過人大常委會的立法。

八、根據調整徵地補償費標準的原則,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徵地仍是國家行為,而不是土地的買賣。因此,各省、自治區。

直轄市可以根據新《土地管理法》確定的標準範圍內制定更為具體的標準。在具體實施徵地行為時,也應由**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確定具體的補償辦法,而不是由國家(**)和農民協商或按「市價」補償。支付的費用仍然是補償或補助性質的,而不是完全的地價,不能根據土地使用權出讓**確定徵地補償標準。

第二,徵地補償和安置補助的原則是保證被徵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徵用土地而降低。徵用土地後通過補償和採取各項安置措施,要使被徵地單位的農民的生活水平達到徵地前的生活水平。如果達不到,應當採取相應的措施,包括提高補償標準,最高能提高到30倍。

這樣即使存入銀行,按目前的利率也可以保證農民的收入高於被徵用土地之前的水平。第三,徵地補償的辦法沒有政變,應當按原辦法管理和使用好徵地費。即土地補償費是給予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因投入而造成損失的補償,應屬於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所有。

安置補助費是用於被徵地單位群眾的生活安置的,應當用於被徵用土地的使用者或承包經營者的生產、生活安置。地上物、青苗等補償費屬於地上物、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內土地置換規定

土地置換的規定 一 置換的土地必須是已經依法取得建設用地批准檔案或者建設用地使用證的土地,或者是廢棄的磚瓦窯用地以及村莊廢棄建設用地。二 置換後的建設用地用途應當與原建設用地用途相同,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 村莊和集鎮規劃。三 土地置換應當遵循不佔用基本農田 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 農用地...

如何理解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的規定

釋義 本條是關於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的規定。一 本條是對原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的修訂。原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 協商不成的,由人民 處理。第一款 全民所有制單位之間 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 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

西遊記第四十七回到第四十九回的總內容概括

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前方到八百里的通天河。四人夜宿在河邊村裡一老者家,聽說此地有一錄感大王,慣施甘雨,唯每年需吃一對童男女,今年輪到吃自己之女與其弟之子。悟空變童男,讓八戒變童女,在廟裡等候那妖。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那怪被八戒舉耙築下兩片魚鱗,逃回水宮。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