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元龍出水
在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中,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稱呼,比如少女13歲被稱為豆蔻年華,16歲被稱為破瓜年華,往後都有不同的稱呼,那麼為什麼13歲的少女會被稱為豆蔻年華的少女?這和我們的文化有關,也算是對不同年齡的女孩的一個區別,從中就可以看出我國古人對禮儀文化的重視。
2樓:度餘生
我認為十三四歲的少女正是青春期的懵懂時期,身體生理都逐漸發生變化。
3樓:匿名使用者
豆蔻含苞之時,顯得非常豐滿,因此民間俗稱其為「含胎花」。在各色豆蔻花中,又以紅豆蔻花為最美,其花芯**有兩瓣相併,形似同心,一向被視為愛情的象徵。因此,被大詩人杜牧拿來形容十三四歲的少女。
4樓:木妖璐
出自於杜牧的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是女孩子剛剛有女性美的時候,青春有活力。
5樓:阿拉伯婆婆納
這起源於詩人杜牧的「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是因為豆蔻在春天含苞待放的時候非常豐滿,民間也俗稱其為「含胎花「。
6樓:針荏
這是根據杜牧的一首詩《贈別》其中一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得來的。
豆蔻梢頭二月初,古代把13歲女孩稱為豆蔻年華,為什麼會很汙?
7樓:雙魚談教育
古人把13歲的少女稱作豆蔻年華,正巧,有一種豆蔻花長得很「形象」,讓人看到後不免產生很汙的印象。把13歲女孩稱作豆蔻年華,就來自於唐朝詩人杜牧的這首詩。豆蔻,是一種生於南方可入藥的植物,據《本草》載,豆蔻花生於葉瓣間,南人取其未大開者,謂之含胎花,常以例如童貞。
豆蔻最早有喻為少女、童貞的說法,到了晚唐,由於杜牧的一首詩裡提到了豆蔻,後經由這首詩漸漸演變出及笄韶華的說法。聽說,杜牧門第顯赫,聰明過人,但無法生不逢時,他空有一腔抱負而好漢無用武之地。
杜牧這個人,風流成性,曾經自嘲: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說自己在揚州縱情聲色十餘年,宛如一場春夢,猛然回頭,發現自己除了在青樓小姐姐那裡留下了一個薄倖郎的名聲之外,毫無成就。
這就非常過分,小杜天天在漂亮小姐姐們的石榴裙下放肆穿梭,他居然是自嘲,這讓我們女孩子手都沒牽過的單身狗怎麼活?
在這群小姐姐中,有一個最得小杜喜愛的,名叫張好好,這對才子佳人初遇那年,張好好13歲,杜牧27歲,兩人情投意合非常恩愛,後來因故兩人分開。在離別之際,小杜寫下了這首《贈別》,才有了這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在古代的時候,女子一旦到了十三四歲,就到了令人喜愛、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的時候了。這個時候的女子非常的美麗動人。而根據唐朝的規定,女子到了十五歲的時候就要準備出嫁了,因為到了十五歲的女子還沒有出嫁是要受到懲罰的。
因為這樣,在女子帶了十三四歲的時候,唐朝的時候就稱作到了「含苞待放」的時候。
8樓:追求成就美好
因為在古代女子在豆蔻年華的年紀就要嫁人了,所以會讓人覺得很汙。
9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那個時候不是這種意思吧,只不過是覺得比較美好的,而被我們現在這樣過度解讀了。
10樓:暮光夢緣
在古代的女子結婚很早,13歲一般都快嫁人了。
11樓:女生心事
我覺得豆蔻年華一點都不汙啊,真搞不懂豆蔻年華**汙了。
12樓:怎麼會生出了你
我覺得把13歲的小女孩稱為豆蔻年華,並不汙。
13樓:
豆蔻年華有含苞待放的意思,所以在常人看來就覺得很汙。
14樓:麥苗在成長
因為在古代13歲的女孩就可以嫁人生小孩了,所以才會用豆蔻年華來形容。
15樓:愛生氣的貓
可能是因為豆蔻這個東西,令很多人浮想聯翩吧。
16樓:青春恍若浮兮
我沒有覺得很汙啊,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古代為何把13歲女孩稱為豆蔻年華?
17樓:賣萌
豆蔻年華,指少女十三歲。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該詞語出自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18樓:達
"聘聘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好像是杜牧的《送別》,高中語文老師講的時候驚豔到我了。大學了沒有學到語文真是遺憾!
19樓:寶寶48374嫡諮
豆蔻喻作十三四歲的少女,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豆蔻二月開花,花穗生於莖下,嫩葉卷之而生,初如芙蓉花,微紅,穗頭深紅色,隨著花期綻放,葉漸展,花漸出,而色漸淡。所以農曆二月初的豆蔻花,含苞欲放,既飽滿又輕盈,而又明顯有更美好的花姿可期,因此民間俗稱其為「含胎花」,用來比喻剛入青春期的少女很是貼切。故而這妙喻一出,隨即流傳千年,後來又誕生了「豆蔻年華」這個成語,來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
20樓:名
在各種豆蔻花中,最美者莫過於紅豆蔻花,其花芯**有兩瓣相併,形似同心,一向被視為愛情的象徵,南宋詞人姜夔在《揚州慢》詞中說:「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直接將豆蔻比作了情深意重的情人。
清人亦有詩云:「結就同心蕊,因標連理枝。」指的也是紅豆蔻。
21樓:匿名使用者
豆蔻年華:豆蔻本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原比喻為嫩芽,後引申指女子十
三、四歲,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的年齡。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歲。語出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22樓:猴12523撾貪
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女時代為豆蔻年。唐代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這就是豆蔻年華的出處和由來,後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23樓:沉夜孤星
杜牧在詩中形容這位柔弱美麗的少女,像是二月初剛發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那麼,春天有那麼多花開放,為何杜牧就偏偏用豆蔻花來比喻少女呢?原來豆蔻含苞之時,顯得非常豐滿,因此民間俗稱其為「含胎花」。
在各色豆蔻花中,又以紅豆蔻花為最美,其花芯**有兩瓣相併,形似同心,一向被視為愛情的象徵。因此,被大詩人杜牧拿來形容十三四歲的少女。
豆蔻年華是指多少年齡的女孩?
24樓:風也一度
豆蔻年華指女孩子的多大年齡呢?豆蔻還有什麼有趣的歷史故事呢?
25樓:摩雲德山水
孩提—兩三歲
齡年—男八歲
髻年—女7歲
總角—幼年泛稱
黃口—10歲以下都稱
舞勺之年—13歲至15歲
舞象之年—15歲至20歲
金釵之年—
26樓:匿名使用者
豆蔻年華是指女子十
三、四歲。
「豆蔻年華」一詞源於唐代詩人杜牧的《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頭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來比擬體態輕盈、芳齡十三的少女,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傳至今。
後世使用「豆蔻年華」一語形容少女,已不拘泥於杜牧所說的「十三餘」這個具體的年歲。
27樓:匿名使用者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16歲稱碧玉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24歲稱花信年華
28樓:匿名使用者
豆蔻年華指女孩子十
三、四歲。
29樓:匿名使用者
豆蔻年華出自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贈別》中的詩句,指的是十三四歲的女子,未成年女子的年少時代稱為豆蔻年華。
30樓:湯雁桃尹瑩
13歲。
「豆蔻年華」一詞源於唐代詩人杜牧的《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頭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來比擬體態輕盈、芳齡十三的少女。
"豆蔻年華"是指多大年齡?
31樓:匿名使用者
"豆蔻年華"是指女孩13歲稱。
【解釋】: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
【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譯文】: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近義詞】:金色年華、黃花少年、二八年華、及笄年華、錦瑟年華、含羞待放、**時代
【反義詞】:桑榆暮景、人老珠黃、風燭殘年、有生之年、不惑之年
擴充套件資料:
豆蔻年華的反義詞
1、桑榆暮景
【解釋】:夕陽的餘暉照在桑榆樹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時光。
【出自】: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
【譯文】:晚年的時光,無法追趕。
2、人老珠黃
【解釋】:舊時比喻女子老了被輕視,就象因年代久遠而失去光澤的珍珠一樣不值錢。
【出自】: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回:「娘子正在青年,翻身的日子很有呢,不像俺是人老珠黃不值錢呢。」
【譯文】:你正在青年,翻身的日子很有呢,不像俺這人老珠黃不值錢呢。
3、風燭殘年
【解釋】:風燭:被風吹的蠟燭,容易熄滅;殘年:殘餘的歲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出自】: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陳圖後》:「時年五十有三,或恐風燭奄及,聊遺教於子孫耳。」
【譯文】:當時共有三,擔心殘餘的歲月在世不太久,我給教給子孫罷了。
32樓:風也一度
豆蔻年華指女孩子的多大年齡呢?豆蔻還有什麼有趣的歷史故事呢?
33樓:囍囍囍囍囍
豆蔻: 女子13歲 。
襁褓 未滿週歲的嬰兒
孩提 2—3歲的兒童
垂髫 幼年(又叫總角)
豆蔻 女子13歲
及笄 女子15歲
加冠 男子20歲(又叫弱冠)
而立之年 30歲
不惑之年 40歲
知命之年 50歲
花甲之年 60歲
古稀之年 70歲
耄耋之年 80,90 歲
期頤之年 100歲
參考資料
34樓:坑卷
女孩:12歲-金釵之年,13歲-豆蔻之年,15歲--及笈之年,16歲-碧玉之年,出嫁-梅之年.
人的一生:不滿週歲-襁褓之年,2-3歲-孩提之年,13-15歲午勻之年,16-20歲-弱冠之年,30歲-而立之年,40歲-不惑之年,50歲-知命之年,60歲-花甲之年,70歲-古希之年,80歲-杖朝之年,90歲-耄耋之年,100歲-期頤之年.
滿意請採納
35樓:南邕
豆蔻年華:少女十三四歲。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
該詞語出自杜牧的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近義詞:金色年華、黃花少年、錦瑟年華
反義詞:風燭殘年、桑榆暮景、人老珠黃
36樓:匿名使用者
"豆蔻年華"是指女孩13歲稱。
37樓:晶梅
豆蔻年華,漢語成語,拼音是dòu kòu nián huá,意思是指少女十三歲。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出自唐·杜牧《贈別》詩
38樓:匿名使用者
豆蔻年華是指女子十三、四歲。
「豆蔻年華」一詞源於唐代詩人杜牧的《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頭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來比擬體態輕盈、芳齡十三的少女,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傳至今。
後世使用「豆蔻年華」一語形容少女,已不拘泥於杜牧所說的「十三餘」這個具體的年歲。
39樓:匿名使用者
"豆蔻年華"是指十三四歲年齡。
40樓:my九月菊
豆蔻年華:少女十三四歲。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
41樓:匿名使用者
15 16歲大的女孩
42樓:匿名使用者
「豆蔻年華」一詞源於唐代詩人杜牧的《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頭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來比擬體態輕盈、芳齡十三的少女,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傳至今。
後世使用「豆蔻年華」一語形容少女,雖然不拘泥於杜牧所說的「十三餘」這個具體年歲,但也有個大致的限度。
用「豆蔻年華」來描述「平均年齡」「22歲」的警花,畢竟「嫩」了點。芳齡「十三餘」,就現在的學制計算,只是初中一年級學生的歲數,而平均22 歲,已經是大學畢業的年紀了。兩者之間,無論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不少差距。
平均1.69米的個頭,大多不會有「娉娉嫋嫋」的身姿。選拔警花畢竟不是選拔模特。
豆蔻年華」之「豆蔻」是從上述植物引申出來的意思,指十三四歲的少女、**而言。這源自唐代杜牧的《贈別》詩中有「婢婢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大意說柔弱美麗的十三歲多的少女,像是二月初起剛發芽的豆蔻梢頭的嫩芽呢。
看,豆蔻原來比喻嫩芽,關鍵是說十三四歲的少女。再加上「年華」二字,更清楚點明瞭這個令人喜愛、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美麗的年齡時段。
本世紀初時,外國染指甲油剛傳入中國時,它的牌子叫cutex,聲音類似「蔻丹」,人們便把豆蔻年華的「蔻」給了它,第二個字「丹」有紅的意思,於是「蔻丹」在我國流行了數十年之久。
豆蔻年華應指十多歲少女。形容她們才合適。最多擴充套件到二十來歲,還可勉強。
年齡稱謂趣談:不滿週歲——襁褓 2-3——孩提 女7——髻年 男8——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舞勺之年 15-20——舞象之年 女12歲—金釵之年 女13歲——豆蔻年華 女15歲——及笄年華 女16——破瓜年華,碧玉年華女20歲——桃李年華 女24歲——花信年華 女30——半老徐娘
十三四歲的女孩在想什麼,十三 四歲的女孩子喜歡什麼?
柯半楣 這個沒有統一的答案,反正有些快樂成長,有些不怎麼快樂,老是胡思亂想的,失眠,不會對某人的你有意思吧! 幽絮夢璃 年紀是未必和閱歷對等的。每個人與每個人不同。但都有著內心深處你看不到的東西。她們會寂寞。即使和別人同處。也未必能敞開心扉吐露自己心裡的話。她們會憂傷。文字總是能夠輕易喚醒心裡掩藏的...
比自己大十三四歲的女人都叫阿姨,對麼?
管比自己大十三四歲的女人叫阿姨,是對的。但也要看這個大十三四歲的人和你是什麼關係。如果是親戚關,還要論輩分。以輩分的大小論。如果是同事或者鄰里,是可以叫阿姨的。如果關係比較好,又另當別論。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因為女人都害怕老的,所以如果不是親戚關係一般還是叫姐姐比較好,這樣感覺也比較親切,反正我要...
十三四歲的孩子個性懶惰怎麼辦?我應該怎樣提高她的積極性
每個人都會與生俱來的惰性的心理,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極端的懶散狀態和輕微的憂鬱不決。當一個人有惰性心理時,做事就會遲遲不行動,一拖再拖,使人無法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活動。曉峰的懶散心理具體突出表現在思想和行為兩個方面。思想方面,缺乏學習主動性,不能積極思考問題,依賴家人及同學心理嚴重,缺乏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