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春節習俗由來,布依族的春節習俗?

時間 2022-02-02 19:20:05

1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春節是布依族最隆重的節日。過去,布依族有些地區以11月為歲首,有的以12月為歲首,即過年是在11或12月。近百年來,逐漸改為以正月為歲首。

新年初一清晨,婦女們爭先恐後到井裡挑「新年水」,又稱「聰明水」。人們認為,誰先挑到第一擔水,就會在這一年中得到幸福。正月初二,年輕人穿著漂亮的新衣服到村邊、山腰、田壩去玩表,對歌、吹木葉、唱「筒筒歌」、踢雞毛毽、丟花包等。

從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主要是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這些活動有一定的地方性差異,主要有玩龍燈、耍獅子、跳地戲、演布依族戲、唱花燈、打毛聿、盪鞦韆、踩高蹺、打陀螺、對歌等內容,其中,傳統的娛樂方式是擊銅鼓。有不少布依族村寨,從正月初一到月底天天都按專門的銅鼓調打擊銅鼓娛樂。

正月十五這天,有兩項重要活動:一是全寨人聚會慶祝,交接保管銅鼓,輪流到誰家,就在這一天進行保管銅鼓的交接儀式。二是以酒、肉祭祖,吃「油團粑」。

「過大年」,象徵一家和睦團結和春節圓滿結束。

2樓:匿名使用者

陰曆臘月底,家家戶戶薰肉、灌香腸,烤酒、做糯糧粑粑、米花、縫新衣、手帕。臘月二十三用麥芽糖等果品送灶神。

有些地區正月十五過完年,正月三十還要過「小年」。

請先生寫對子,貼門神、年畫。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圍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後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團圓飯,整夜守歲。

大年初一天剛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奔向河邊去挑水,誰最先挑回頭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預兆豐年。初一在家裡扎彩燈,晚上一齊點燃,掛在大門口。

過了初一,人們開始串門拜年。青年男女相約去「起表」,以歌聲表達愛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嗩吶、月琴、洞簫、姐妹簫、銅鼓等樂器伴奏聲中跳「打花包」。

3樓:匿名使用者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一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

布依族的春節習俗?

4樓:追尋複製者

大多數地區已將年節併入春節。每到臘月,家家戶戶忙著釀酒、打糯米粑、醃製臘肉、做血豆腐,或縫製新衣。

除夕以豐盛酒菜供奉祖宗,並燃放爆竹,闔家守歲到雞鳴。正月初一則有姑娘爭挑第一擔水回家(名曰「聰明水」)、男孩爭先到土地廟旁用繩子牽來小塊石頭放入畜圈(意為「六畜興旺」)之俗。

大年期間,青年們相邀外出「朗紹朗冒」;中老年人則彼此拜年祝賀,一同飲酒為樂。有的地方還舉行玩龍、舞獅、賽馬、擲石、銅鼓、嗩吶、歌舞、籃球等等娛樂活動。一般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後,才開始下地幹活。

5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是布依族最隆重的節日。過去,布依族有些地區以11月為歲首,有的以12月為歲首,即過年是在11或12月。近百年來,逐漸改為以正月為歲首。

新年初一清晨,婦女們爭先恐後到井裡挑「新年水」,又稱「聰明水」。人們認為,誰先挑到第一擔水,就會在這一年中得到幸福。

正月初二,年輕人穿著漂亮的新衣服到村邊、山腰、田壩去玩表,對歌、吹木葉、唱「筒筒歌」、踢雞毛毽、丟花包等。

從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主要是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這些活動有一定的地方性差異,主要有玩龍燈、耍獅子、跳地戲、演布依族戲、唱花燈、打毛聿、盪鞦韆、踩高蹺、打陀螺、對歌等內容,其中,傳統的娛樂方式是擊銅鼓。有不少布依族村寨,從正月初一到月底天天都按專門的銅鼓調打擊銅鼓娛樂。

正月十五這天,有兩項重要活動:一是全寨人聚會慶祝,交接保管銅鼓,輪流到誰家,就在這一天進行保管銅鼓的交接儀式。二是以酒、肉祭祖,吃「油團粑」。

「過大年」,象徵一家和睦團結和春節圓滿結束。

6樓:小朋友是否有很多問號

打餈粑,醃臘肉,釀酒

7樓:匿名使用者

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裡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

她們把繡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杆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裡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8樓:顧客至上時尚

但願能幫到你,希望採納!

主要節日除大年(春節)、端陽節、中秋節基本與漢族相同外,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牛王節」等富有本民族特色的節日。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過大年(即春節),除夕前要殺年豬、舂糯米粑粑、備各種蔬菜

。過年禁忌:初一不能倒水出門,不能掃地。整個正月不能在房子附近晾衣服。

年夜飯主要吃豬頭肉,燉豬腿,各種各樣的,很豐盛。

布依族的風俗習慣

9樓:無名之人

1、二月二

主要是祭祀「土地神」,保佑全寨安寧,殺雞敬祖,吃兩色(白、黑)糯米飯。雲南省的布依族,這個節日要過三天,進行以祭「老人房」為中心的祭祀活動。

2、六月六

祭田神、土地神和山神,祭畢用雞血沾上各色紙旗,或做成大鳥形分別插在各塊田中。與此同時,召開「議榔」會議,宣佈各種榔規榔約,且由榔頭監督執行,藉以保護社會財產安全。

3、吃新節

又叫嘗新節。因各地的穀米成熟有先有後,過節日期不盡相同。一般在稻穀將成熟時,由家中男子到田中摘來少量穀穗,放在甑中與糯米一同蒸熟後敬祖。

望謨、冊亨等地,把新糯谷取來後,先煮熟晾乾,舂去穀殼,再用開水泡脹蒸成糯飯,布依語稱「根金毫模」。

擴充套件資料:

布依族的藝術

1、**

布依族常用的樂器有嗩吶、月琴、葫蘆琴、竹琴、巴勒、洞簫、短簫、姊妹簫、銅鼓、牛骨胡等。銅鼓是布依族最古老、最具有民族特點的樂器。它全部用青銅鑄成,鼓身鑄有各種花紋圖案。

2023年以前,幾乎每寨都有銅鼓,隆重節慶必敲擊為樂。舉行喪葬、祭祀,則只有摩公才能按照儀式的程式敲擊銅鼓。

2、舞蹈

布依族的舞蹈主要有《織布舞》、《糠包舞》、《獅子舞》、《龍舞》、《轉場舞》、《鐃鈸舞》、《花裙舞》、《銅鼓舞》、《銅鼓刷把舞》等,舞蹈動作優美動人。

3、戲曲

貴陽、長順及黔西南冊亨縣等地區流行布依地戲,多在春節期間組織演出。有專門的戲班子,演員面具多為三國人物及布依摩師等。

10樓:蘋果旺旺小饅頭

1、建築風俗

布依族民居有樓房、半樓房

和平房數種。半樓房通常採取後半部是平房,前半部是樓房,或左(右)半部是平房,右(左)半部是樓房的建築格局。樓房和半樓房建築是布依族傳統建築形式。

2、飲食風俗

布依族人民以大米為主食,兼食玉米、小麥、紅稗、蕎麥等。尤喜糯食,並有多種製作方法,如製成餈粑、圓糖粑、耳塊粑、枕頭粽和三角粽等。逢年過節,必食糯米飯,並以糯米粑贈送親友。

3、服飾風俗

布依族服飾多為青、藍、白等色。男子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及長褲。老人多著長衫。

20世紀70年代後男子服飾與漢裝無異。婦女服飾式樣頗多,鎮寧、關嶺、普定、六盤水一帶仍儲存布依族較古老的服飾。

4、家庭地位風俗

布依族家庭實行父系家長制。家長有支配家中經濟和指揮成員的權力。男性長輩皆受尊敬,為人正直者更有威望。

族中糾紛,自行調解,無須上訴官府。婦女的地位低於男子,寡婦可以繼承財產,如再嫁則不能繼承。一些地方有「兄終弟及」(俗稱「填房」)的婚制。

5、喪葬風俗

布依族喪葬在清代以前,行火葬,不壘墳。清代中葉後才逐漸壘墳、立碑。當老人逝世後,喪家即向舅家和至親好友報喪,並請本民族的「布摩」(祭師)擇定吉日,舉辦喪事。

喪葬儀式繁簡程度視家庭經濟情況而定。

11樓:匿名使用者

布依族崇尚自由戀愛,年輕人到了談婚論嫁年齡,就學會「浪哨」,「浪哨」是布依族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的一種習俗,流傳了千百年,每到布依族聚居地趕場的日子或民俗節日,方圓數十里寨子的青年男女相約來到趕集場上。

12樓:衛健委科普專案

布依族人好客、熱情、大方、真誠,凡來到山寨的,親朋故舊、素不相識的,一律會以酒相待。布依人很講禮,不歡迎滿嘴髒話、舉止粗魯的客人。

布依族家庭都是分居另住的。但儘管兄弟分居,在分配財產時,要留給父母養老田,由兄弟輪流耕種。父母去世後,養老田轉為上墳田,供清明時節掃墓之用。

使子孫後代永遠銘記長輩們的諄諄囑託和養育之恩。

布依族的服飾很有特色。服飾多為青、藍、白幾種顏色。男子的服裝式樣各地基本相同,多包頭帕,頭帕有條紋和純青兩種;衣服為對襟短衣,一般是內白外青或藍,褲子為長褲;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或青、藍長衫,腳上穿布統襪。

現代布依族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婦女著大襟短衣,部分著百褶長裙。在布依族聚居的扁擔山一帶,少女喜穿滾邊短衣,系綢緞腰帶,頭戴織錦頭帕,以粗髮辮盤扎頭巾,額上為織錦圖案和數圈髮辮,下穿褲子,著繡花鞋。青年女性穿蠟染百褶裙,斜襟短衣,繡花盤肩,用各種花線沿衣肩繡成兩排小正方形的半圓形圖案,領圈兩邊拋花織錦,顏色醒目;衣袖中間為織錦,上下兩段是蠟染;衣服下襬為一寸左右的織錦鑲邊,胸前戴繡花或織錦長圍腰,系淺色綢緞腰帶;頭戴織錦頭巾,耳邊垂著一束各色線做成的耍須。

已婚者的頭飾戴「更考」,以竹筍殼和布匹製成,形如撮箕,前圓後矩。每逢盛大節日或宴會時,婦女仍均喜佩帶各式各樣的耳環、戒指、項圈、髮簪和手鐲等銀飾。

布依族有什麼習俗?

13樓:澄冰凡

布依族生活習俗 一、布依族的居住環境

布依族村寨,多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背山面水,林木掩映,大田大壩,水源豐富,土地肥沃。

布依族建村建寨,除選擇自然美外,還具有在村裡村外、房前屋後栽花果、種竹木的好傳統,尤其喜歡種銀杏樹——白果樹,幾乎每個村寨都有幾棵上千年的白果樹,被譽為「村樹」、「神樹」。

布依族自古以來是聚族、聚姓而居,即一個村寨幾十戶、上百戶幾乎都是一族一姓,同宗。異族、異姓而居的情況極少。如石頭鄉博旺、大巖、大寨、大林的王姓;雙流鄉楊柳莊的黃姓;禾豐鄉水頭寨、王姑、石頭坡的羅姓;王車的陳姓;典寨的程姓;龍廣鄉馬家坪、下壩、香樹、穿洞的姚姓;河灣一帶的陳姓;哨上鄉高梘的蒙姓;壩子鄉大寨的張姓;新寨、苗寨的羅姓;杉木衝、頂卡的莫姓;水口鄉拐廣的韋姓;林坡的陸姓;翁昭鄉班家院的班姓等等,莫不如此。

二、布依族的住房建築

布依族住房一般坐北朝南,光線好,日照長,基礎石和階壩用細鑽青石砌鋪,細緻、平整,刻以花木、鳥類圖案,或福、祿、壽、喜字樣。

布依族古建築為「幹欄式」木房,分上下兩層,人住其上,畜關其下。樓上過道四周以「車木」裝飾,形立式或格式,亦雕以花鳥圖案。

現代布依族住房有木板房,磚木結構,鋼筋水泥材料建築,有平房,也有樓房。住房和廄房分建,一般由正房,廂房組合而成,正房立於**,一般為三間、五間,大者為七間、九間,擇單忌雙,講究對稱。正房兩側配以廂房或畜廄,形「三合院」,家境富餘的人家,正面還砌磚牆,或壘石牆,築土牆,加配「朝門」,形「四合院」。

正房中間稱「堂屋」,其三分之一處隔一壁設「神龕」,貼祖宗牌位,逢年過節在此祭祖。「堂屋」不住人,禁置髒穢物件,不準在堂屋內吐痰,更衣,平時不開大門。「堂屋」外各間均隔為兩室,稱「內室」和「外室」,「內室」供家人住,「外室」接待客人,或設火堂,因此也叫「客房」,廂房樓上常年備有客鋪,專供客人住宿。

布依族的生活習俗及禮儀

一、飲食

開陽縣布依族地區盛產水稻,故以大米為主食,部分地方大米、苞谷兼半。有小米、高梁、紅薯、洋芋、喬麥等副食作物。

布依族以糯米、糯食為珍品,過年過節要打上百斤、甚至兩三百斤糯米粑,做上百斤的「澇糟酒」,還製作糯米麵、粑顆、粑片、米花、炒米等,常年備用,送禮也以糯米制品為貴重。喜飲自作的米酒或苞谷酒,此酒度低而不淡,味醇香,性長,除歷史上個別時期外,家家常年釀酒,盛以壇、飲以碗。

飲食方式和習慣與漢族大同小異,唯善用「火鍋」,喜食狗肉;家中來貴客,即使有菜有肉,也要宰一隻雞,以示尊重。各色乾菜、酸菜、泡菜等,其色、香、味別具一格。

布依族的習俗什麼,布依族的風俗習慣

無名之人 1 二月二 主要是祭祀 土地神 保佑全寨安寧,殺雞敬祖,吃兩色 白 黑 糯米飯。雲南省的布依族,這個節日要過三天,進行以祭 老人房 為中心的祭祀活動。2 六月六 祭田神 土地神和山神,祭畢用雞血沾上各色紙旗,或做成大鳥形分別插在各塊田中。與此同時,召開 議榔 會議,宣佈各種榔規榔約,且由榔...

布依族的民居特點,布依族建築有什麼特點

從型別上看布依族民居建築不是通常所謂的經典建築也不是所謂的通俗建築,而是民俗學重點研究的民間建築,是我國最早的民居形式之一的幹欄式民居建築,它與庭院式 穴居式 蒙古包式等建築型別有很大區別。其房屋頂一般為懸山式,還有少量的歇山頂和重簷,由於對漢文化的借鑑,也有少量硬山式的屋頂,有的外圍加上高高的馬頭...

布依族的端午節習俗

布依人有端午登高的習俗。參加這一活動的,多是青少年。一大早,青少年們便帶上 背崽粽 成群結隊爬上縣城北門外年玉屏山,在坡頂玩耍嬉戲,賞景吃粽子。興盡而返時,用稻草或茅草紮成草馬,騎在 馬 上吶喊著,從坡頂梭到坡腳,俗稱 梭草坡 這個習俗的由來,相傳是古時布依人不堪官府壓榨,端午節這天祕聚玉屏同頂,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