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長輩打完招呼後自幾還有必要再打招呼嗎?

時間 2025-03-31 15:00:10

1樓:網友

父母和長輩打完招呼後,自己是有必要再和打招呼的,因為這作為晚輩和長輩打招呼,本身屬於禮貌的一種行為,所以打招呼是必要的。

2樓:苑如清風

個人認為,即使父母和長輩打完招呼,自己也有必要再打,父母打招呼,代表他們對長輩的尊重,而你打招呼代表的是你的態度。父母的禮貌不能代替你。

3樓:冷夜魔君

父母和長輩打完招呼以後自己當然有必要再打招呼。因為父母跟長輩打招呼時,父母打招呼而不是自己也代替不了自己。所以自己應該該打招呼,還是要打招呼,這樣才比較有禮貌。

4樓:昌谷之

你既然跟著父母出去,父母打了招呼,你當然還要打招呼的呀,你不打招呼,人家就會覺得你沒有禮貌,你還是晚輩呢,怎麼能不和長輩打招呼呢?

5樓:網友

必須要,和長輩見面打招呼是一種禮貌。它能體現你對長輩的尊敬和你個人的教養,不管父母輩之間怎麼打招呼,你都要打招呼和問候,這是晚輩應有的禮貌。

6樓:網友

這個父母和長輩打招呼,是父母的禮貌,你更加要和長輩打招呼,如果你不和長輩打招呼的話,不禁你自己沒有禮貌,沒有禮貌,沒有素質,讓人家看不起,連你父母也會跟著你,後面被人家說。

7樓:網友

你自己肯定也要打招呼啊,這是禮貌問題,父母代表不了你。

8樓:來自赤湖憨直可愛的藍狐

她竟然是父母的長輩,在你的面前輩分就更高了,所以你作為乙個晚輩,更要主動熱情的和對方打招呼,這樣做才是有禮貌的行為。

9樓:慕枋苓

父母打招呼,孩子也必須打招呼,這是禮貌。

為什麼出門要給父母打招呼

10樓:咎珍利

出門跟父母打招呼,這是一種禮貌。另一方面,告訴父母一聲,讓他們知道你的去向,可以不用為你擔心。

11樓:zmy朱夢瑤

一方面是禮貌問題,因為你們是家人,出門跟他們打招呼是尊重他們的表現,不能把家當酒店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另一方面是你人身安全問題,你出門了,他們知道你幹嘛去了,萬一找你有什麼事情手機聯絡不上,可以及時找到你。其實大多數父母並不是想限制你的自由或者不讓你出門,只是想知道你出門後是否安全。

12樓:帳號已登出

也許是習慣,也許是一種責任。

從小到大隻要出門,我一定會和爸媽說一聲我走了,而他們也總是回一句:拿好東西,注意安全,早點回來。直到我現在工作了,在家要走的時候,爸媽也是這麼說,以前沒感覺,現在一直覺得在他們眼裡,我就是個孩子。

而我,也需要他們的這種愛。

13樓:網友

因為你出門後,不一定多久能回來,父母見不到你,卻不知道你在哪,會很擔心你,所以應該提前和父母打招呼,去了哪,什麼時候回來等等。

14樓:網友

請問你多大了,還問這個問題。這是禮貌,最基本的禮貌。不管是你出門還是回老家,還是出多遠的門回到家。都要和自己的父母以及其他的長輩打招呼。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5樓:楓花

這是一種禮貌和尊重,也能讓家人知道你的下落,從而感覺更加安心。

16樓:查賢靜

傳統美德 尊老愛幼 其次就是不要讓父母擔心,出門給父母說一聲,就知道你在** 有沒有危險。

17樓:環遊夢想世界

這是乙個基本禮儀啊,進門打招呼說明你回來了,出門打招呼讓大家知道你走了。

18樓:憶緣

俗話說,

怎樣和長輩們打招呼,怎樣跟長輩打招呼

知道姓的就說 某叔叔 某阿姨好 比父母年齡大的就 某伯伯 伯母好 不知道姓的就直接 叔叔阿姨好 伯伯 伯母好 啊我以前也不愛招呼人,人家還以為你裝大頭呢 你已經意識到這個習慣不好了,從今天做起吧 后羿傳人 對長輩一定要用語言來打招呼。如某叔叔好某阿姨好。最好用他 她 認為是親熱的稱呼。例大家都稱他為...

與長輩 父母的朋友 同事和朋友吃中餐,各有什麼用餐禮儀

手機使用者 1 餐具認識 每個人座位前面都擺有筷子 湯匙 取菜盤 調味盤 湯碗 茶杯 酒杯等。2 中餐出菜順序 大致上為開胃菜 主菜 點心。餐具使用須由外而內由上而下,依序使用。無論您是參加正式宴會還是出席家宴,都需要了解一些社交場所 的基本禮儀。宴請中有許多應注意的禮儀,而這些禮儀常被忽視。餐桌就...

耳洞和耳釘該如何護理和保養,打完耳洞後怎樣保養?

親的問題問得有點粗糙的說。我一點一點給親說。首先親的耳洞要是新打的,那麼就要每天將銀質耳釘取出塗上紅黴素眼藥膏之後在放進耳洞裡面。大概一個月這樣耳洞就能長好。因為紅黴素眼藥膏本身具有殺菌消毒和潤滑的作用。銀質耳釘也能幫助傷口癒合,並且防止過敏。至於親說的如何保養耳釘,是這樣,要是親的耳釘是塑料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