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質量等劃分
1樓:中地數媒
一)指定作物自然質量分。
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分等單元各指定作物的農用地自然質量分,計算公式為: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重慶卷)
式中:clij
分等單元指定作物的農用地自然質量分;
i——分等單元編號;
j——指定作物編號;
k——分等因素編號;
m——分等因素數目;
求和運算子;
k—第k個分握孝沒等因素的權重;
fijk—第i個分等單元內第j種指定作物第k個分等慎配因素的指標分值,取值為0~100。
二)指定作物自然質量等指數。
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是按照標準耕作制度所確定的各指定作物,在農用地自然質量條件下,所能獲得的按產量比係數折算的基準作物產量指數。這個產量指數也可以解釋為在最優土地利用水平和最有利經濟條件下,該分等單元內的農用地所能實現的最大可能單產水平。因此,也可以將其稱為農用地的「本底」產量水平。
第j種指定作物的自然質量等指數計算方法如下: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重慶卷)
式中:rij
第i個分等單元第j種指定作物的自然質量等指數;
tj—第j種作物的光溫(氣候)生產潛力指數;
clij—第i個分等單元內第j種指定作物的農用地自然質量分;
j—第j種作物的產量比係數。
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由下式定義: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重慶卷)式中:ri
第i個分等單元的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
求和運算子,j為指定作物種數。
三)自然質量等別劃分。
重慶市自然質量等指數以<1400為1等,≥2400為12等,採用等間距法,按照「高分高等」原則,以100分為等間距,劃分為12個等。
四)自然質量等劃分結果。
根據劃分原則,重慶市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共劃分為12個等別,等別範段納圍為1~12等。從表3-10、表3-11和圖3-13可見,渝西方山丘陵區和渝中平行嶺谷低山丘陵區自然質量等別整體較高,主要集中在6~11等,渝東南和渝東北相對等別較低。按照面積加權等別法得到渝西和渝中自然質量平均等分別為和,渝東北和渝東南自然質量平均等分別為和,呈現出西高東低的趨勢。
整體上全市自然質量等面積比例呈現近似正態分佈,基本能夠反映重慶市耕地自然條件狀況。
表3-10 各指標區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別面積統計表。
表3-11 各指標區農用地自然質量平均等別排序表。
圖3-13 重慶市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別面積比例分佈圖。
自然質量等別分佈
2樓:中地數媒
全國耕地自然質量等別的最低等別為 1 等,最高等別為 30 等,面積加權平均等別為 等;自然質量等別主要集中在 8 ~ 19 等,佔全國耕地面積的比例都在 5% 以上,其中面積比例最大的是 11 等,佔 。
安徽省耕地自然質量等別最低等別為 9 等,最高等別為 25 等,面積加權平均等別為 等;主要分佈在14~17等,佔全省耕地面積孝廳比例都在14%以上,其中面積比例最大的是15等,佔 ;按 1 ~ 10 等為低等質量地,11 ~ 20 等為中等質量地,21 ~ 30 等為高等質量地,安徽省高、中、低等質量耕地所佔比例分別為.36%。
從安旅早徽省自然質量等別各等耕地面積佔全國各等耕地面積的比例來看,安徽省 15 等耕地面積佔全國 15 等地總面積的比例為 ,說明安徽省 15 等耕地面積較多,在拆慎雀全國 15 等耕地中所佔比例較大。安徽省最低等別 9 等地的面積微乎其微,僅為 公頃,佔全國 9 等耕地的比例幾乎為 0,10 等地佔 ;安徽省最高等別 25 等耕地面積為 公頃,佔全國 25 等耕地的 表 8-1)。
由以上分析可知,安徽省耕地自然質量處於全國的中等偏上水平。
表 8-1 自然質量等別面積及面積比例比較表。續表。
自然質量等別分析
3樓:中地數媒
海南省農用地國家級自然質量等別面積分布情況見表4-1。
表 4-1 海南省農用地國家級自然質量等別面積分布表。
續表。國家級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別面積分布呈正態分佈。佔省內耕地面積比例小於3%的有7個等別,其中高等別3個,低等別4個,所佔比重較輕,僅為10%;佔省內耕地面積比例介於3%~6%之間的有6個等別侍肢螞,所佔比重為26%;佔省內耕地面積比例大於6%的有8個等別,所佔比重達到64%,主要集中在中等地上,即1119等之間。
從總體上反映出海南省農用地自然質量的總體狀況:高、低自然質量等別耕地面積較小,中等水平耕地面積較大。海南省農用老埋地國家飢褲級自然質量等別面積分布情況如圖4-1所示。
國家級自然質量等別**所拍攝地點見表4-2,對應的**見附錄3。
圖 4-1 海南省農用地國家級自然質量等別面積分布柱狀圖。
表 4-2 海南省農用地國家級自然質量等別**屬性表。續表。
自然質量等
4樓:中地數媒
重慶市農用地國家級自然質量等共分 11 個等別,等別範圍為 7 ~ 17 等。從等別面積比例分佈來看,全市自然質量等最高的 17 等耕地面積僅為 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比例不到 ;16 等耕地面積為 公頃,所佔比例為 ;15 等耕地面積為 公頃,所佔比例為 ;14 等耕地面積為 296623 公頃,所佔比例為 ;13 等耕地面積為 公頃,所佔比例為 ;12 等耕地面積為 公頃,所佔比例為 ;11等耕地面積為公頃,所佔比例為;10等耕地面積為公頃,所佔比例為 ;9 等耕地面積為 公頃,所佔比例為 ;8 等耕地面積為 公頃,所佔比例為 ;最低等 7 等耕地面積為 公頃,所佔比例達到 。其中,14 ~ 17等耕地面積為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11~13等耕地面積為公頃,佔耕地面積的 ;7 ~ 10 等耕地面積為 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 。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重慶市農用地國家級自然質量等分佈呈偏態分佈,自然質量等別較高的優質耕地分佈於平原和丘陵槽谷地帶,中等質量耕地主要分佈在丘陵區、低山槽谷以及部分臺地,低等別耕地多分佈於山地中(圖 4-1)。
圖4-1 重慶市農用地國家級自然質量等面積比例分佈圖。
自然災害等級劃分
自然災害分類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根據不同的考慮因素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法。例如根據其特點和災害管理及減災系統的不同,就可將自然災害分為以下七大類 1 氣象災害。包括熱帶風暴 龍捲風 雷暴大風 乾熱風 暴雨 寒潮 冷害 霜凍 雹災及乾旱等 2 海洋災害。包括風暴潮 海嘯 潮災 赤潮 海水入浸 海平面...
數學有什麼數 自然數 0,1,2,3,4,5,6等等啊
一開始人們計數使用的是自然數 最初不包含0,0是最後加進去的 即正整數 自然數 0,1,2,3,自然數裡又有奇數和偶數之分 偶數是能被2整除的數 如 0,2,4,6,奇數是不能被2整除 如 1,3,5,這裡面又有一個素數的問題 素數就是隻能被1和自己整除 如 2,3,5,7,11 有了減法之後出現了...
自然地圖包括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等
自然地圖 反映自然環境各要素和現象的形成 演化 結構特徵及其相互聯絡的專題地圖。又稱自然地理圖。是專題地圖的重要組成部分。按其反映的不同內容,主要分為地勢圖 地質圖 地球物理圖 地貌圖 氣候圖 水文地理圖 土壤圖 植被圖 動物地理圖 環境保護圖 綜合自然地理圖 即景觀地圖 等。每一部門自然地圖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