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我還真沒分清楚,是萬物都有那個靈性,還是眾生才有靈性,這個還沒領悟清楚。就是一個事情發生,是有所有的因綜合起來產生的結果,現在做的一切因,也都會產生果,這個挺玄妙的我覺得,不過雖然領悟不了還是覺得有道理,比如你今天打了一個人,那個人產生了變化,這是第一個果,然後經過無數的連鎖事件,有可能返回來影響你自己,就是有個因,應該就會產生個果,甭管什麼果吧,雖然想起來覺得挺好玩兒,不過正經搞不清楚。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最經典的一句就是「 有因,必有果。」直接簡單明瞭的闡述了因果的本質。
這種同時互存和異時互存關係,其實也就是佛教所謂因果的關係。例如種子是因,芽就是果,因為先有種子,然後才有芽的發展,這是異時互存的因果關係。例如:
以老師為主,那麼老師就是因,學生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學生為主,那麼學生就是因,老師就是果。這是同時互存的因果關係。這種因果關係,非常錯綜複雜,從這一角度來看,這一因會產生這一果,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一因會產生另一果。
總之通過正面和反面來說明,事實上是沒有一個絕對的因,當然更沒有一個絕對的果。
譬如才神申寶峰曾經在因果論中辯證巧妙的寫道:「細水柔柔風輕輕,游魚蹁躚鳥鳴鳴。輕風吻水魚遊底,水氣濛濛樹青青。
」這首詩總結性的解釋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的緊密聯絡和相互依偎的因果關係。正如申寶峰為此詩寫的的精闢解釋:「魚因水生而活,水因風而散而傳,風因樹而顯而動,樹因水而綠而茂,鳥因樹而鳴而樂。
」恰如其詞,魚是離不開水的,無水則無魚。而水的傳播和揮發則需要風的力量和風的帶動,風吹水則會產生水氣就會使空氣溼潤,則利於萬物生長。而風是用肉眼看不到的自然物質,衡量風的大小和走向需要有參照物,而樹就是其一。
想要側風看樹就可得出。鳥的生存和快樂是來自於樹,樹的生長主要依靠的是水,這一連串的自然規律就是因和果的關係所在。所以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從來就是這樣的,從時間上來說,由於無數的異時因果連續的關係,從空間上來說,無數的互相依存的關係,組織成為一個極其錯綜複雜的羅網相互交錯。
這就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續不斷,就叫做因果規律。也就像旋轉火輪一樣的流轉不停,終而復始。 佛教 我記得圓瑛大師曾開示**說:
『欲無煩惱須學佛,知有因緣不羨人。』我們要牢記心中,可以減少許多煩惱,心身得到自在安樂。佛教除說現世因果之外,還有三世因果,就是,現在世、過去世,未來世因果互存的關係,經中說: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佛說四諦、十二因緣法門,也就是具體的說明三世因果的道理。依此看來,所謂因果道理,其實就是因緣的原理。
這樣因緣原理,正是佛教對於人們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唯一正確的解釋,這就是佛教的人生觀的基本認識。
3樓:夷炎金項明
佛法從根本上揭示了人的身體、命運、環境等各自不相同的原因和由來,指明瞭一切眾生都在六道輪迴的生命之流中生滅流轉.之所以萬有不齊,苦樂貧富懸殊,因其間都遵循著一條因果規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環境和遭遇,所受的果,是前世所造的因.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今生的所作所為,就是你來世所受的果報.其中的因因果果雖然極其錯綜複雜,但正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規律一樣,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恰如其分,絲毫不差.所以佛教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4樓:匿名使用者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
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
以是等輩,吾當憂念
5樓:匿名使用者
是說這個世界原本就是迴圈的,所謂生生不息,永生不滅.
釋迦說的萬物皆有靈性,是什麼意思?石頭有生命嗎?
6樓:法律信箱
萬物皆有靈性,人是萬物之靈長,物質運動有規律,人們對這種規律的正確認識就是「真理」。——這些是哲學的最基本道理。
一、萬物皆有靈性,人是萬物之靈長。人是有靈性的、狗是有靈性的、樹木是有靈性的,石頭(無機物)也是有靈性的。但是「靈性」的簡繁程度不一樣。
從分子水平說,水分子經常會保持4度的溫度,互相之間連結在一起,體積最小,這可以看成是水分子的一種靈性。這種水分子之間的連結,由水分子的結構所決定,其「氫氧鍵」(氫氧「基團」)能夠決定水分子之間的排列方式,相互「發出資訊」而聯合。生命有機體的蛋白質,由眾多不同的氨基酸基團以及各種鍵組成,具有「複製」的資訊功能,一顆種子能夠變成參天大樹或者長藤,其中的資訊令人驚歎!
然而,植物畢竟運動不便,而動物的生命資訊功能更巧妙。而人的生命資訊功能則居於萬物之上。
二、從無機物到人(萬物之靈長),從簡單到複雜,物質的發展是有方向的。反過來看,既然人有靈性,那麼萬物皆有靈性,只是靈性大小而已。人能夠能動反映世界,而最簡單的無機物平面(鏡面)能夠把面前的物體反映到面後,這種「照鏡子」也說明簡單無機物是「有意識」的,只是太簡單而已。
三、既然物質的發展方向從簡單到複雜,人又是萬物之靈長,那麼人就需要「對宇宙負責」,保持人的正確發展方向,為建設和諧世界而努力。而不能走錯誤的方向,把世界帶入危險境地。
四、物質的發展方向從簡單到複雜,這是規律、真理,是「天意」。人要保持正確發展方向,就要努力尋找出規律、真理,這就是追求真理。我們俗話說的「天理」就是這個意思,做人要憑天理去做。
如果做人做反了,「萬物之靈長」的身份下降到動物水平,甚至畜牲不如,那就叫「沒天理」。
7樓:財碩水晶
樓主,萬物
皆有靈性,就是指萬物都有意識生命形態。
石頭也是有的生命形態的。
而我們人只是這多種生命形態裡面的一種,
就像你拿刀劃自己,你會喊痛,
你拿刀劃樹木,樹木是不會喊痛的,但是不代表它沒有感覺。
只是它們的表達方式不被我們所瞭解或者是理解不了。
生命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些生命形態的存在根本是人類不能想象的。
就像霍金說的,有些生命的形態可能會像空氣一樣,就是說風也是會有生命的,
還有,霍金說也許太陽裡也有生命存在,他們是靠太陽的輻射存活的。
所以說,某些生命形態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是我們所能想象的,
如果把人分解了就會得到礦物質,水分,你把石頭分解了也會得到礦物質水分,這些都是構成生命的重要的元素。
如果再分解下去就會得到分子,原子,質子。
所以人和石頭的組成是差不多的,只是某些元素多一些,某些元素少一些的區別而已。
所以,佛祖說;萬物皆有靈性,而區別就是生命的形態,理解觀念不一樣而已。
我們理解不了石頭的生命,就像魚兒理解不了地球之外的太空是什麼樣,
人理解不了宇宙之外是什麼樣的一樣。
佛祖在金剛經裡早就歸類出很多的生命形態;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詳情請樓主閱讀金剛經,看註釋,譯文,多看看,多理解,就會明白。
善哉善哉
8樓:玄胡
宇宙本來只有能量存在,逐步演化出了人,最終還會迴歸能量,你說眾生平等麼?
9樓:修心妙音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道生,俗姓魏,河北鉅鹿人,東晉名僧。自小出家的道生聰明超群,神悟非凡,是鳩摩羅什的得意門生。~他不滿當時流行的《大般泥洹經》裡面的說法,首先提出『一闡提皆得成佛』。
所謂一闡提就是斷絕善根的極惡眾生。大家都認為一闡提是沒有成佛的菩提種子的,是成不了佛的。~由於涼州曇讖所譯的,載有「一闡提皆得成佛」《大般涅盤經》還沒傳到南方,所以這種說法,在當時可謂聞所未聞,全是道生的一家之說,引起當時拘泥**的舊學大眾的排斥,一致認為他違背佛經原旨,邪說惑眾,而把他逐出僧團。
~孤掌難鳴的道生,在大眾的交相指責下,黯然離開建康,來到蘇州的虎丘山。傳說他曾聚石為徙,講說《涅盤經》。當他講解「一闡提」的經句時,就言明「一闡提也有佛性」並問石頭:
「我所說的,符合佛陀的心思嗎?」奇妙的是,一塊塊石頭竟然都點頭了。這就是流傳千載的「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佳話。
~宋文帝元嘉匕年(公元430年),道生再次來到廬山。這時《大般涅盤經》已經流傳到南方,其中果然有「一闡提人有佛性」的記載,與當年道生所主張的完全契合,南方的大眾這才佩服道生的的卓越見識。~道生獲得新經,不久便開講《涅盤經》。
宋文帝元嘉十一年(公元434年),道生在廬山精舍說法,窮理盡妙,務使聽眾能夠領悟。同時,他完成「舍壽之時,據獅子座」的誓願,在講座上端坐而逝。~本文摘抄於《佛教百科》
10樓:摩伏勒
釋迦牟尼佛悟道時說 奇哉奇哉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性 只因妄想分別不能證得 所以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是說一切眾生皆可以成佛 皆具足著如來的一切 只因為被自己的妄想執著束縛 不能解脫
萬物皆有因果、我即因亦果是什麼意思?
11樓:潘異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遵循宇宙客觀規律發生發展,所有的事情都既是因,也是果;
什麼是因?因是導致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因;
什麼是果?果是一些列的「因」導致的結果;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我即因亦果:可以從很多方面解釋:
解釋之一:我是父母所生,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因此我是父母婚戀的果,同樣道理,我也是我兒女的因,這是從遺傳學和社會學家庭婚戀這一角度對我的因果的解釋;
解釋之二:鄰居小孩落水,因為我施救才能夠活命,鄰居為感恩通過親戚關係讓你當上了村幹部:這件事情,你的行為是小孩獲救的因,你順利當上村幹部是你救小孩行為的果~~
當然,有善果也有惡果,善惡到頭還會繼續衍生出一系列的因果~~有些事情,你不參與,就不會有因果,你參與了,就染上了因果,我即因亦果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事情發生有原因也有結果,都是相應的。
佛家說:世間萬事、皆有因果、一絲執念、何為報?何於應?什麼意思
13樓:super彡神灬
佛家說:世間萬物都是由因果的,種
什麼因,結什麼果,不必偏於執念,什麼是報,什麼又是應。
這句話闡述了因果的本質,告誡世人不應該有執著,不應該有放不下的心結,一切隨緣。凡物有起因,必有結果,就如同農之播種,種豆必然結豆,種瓜定是結瓜,毫無虛假。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張今生的善惡業,可以引生未來世的善惡果報反作用到自身,佛門中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的修行皆是基於深信因果,但又不同於宿命論,即「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佛法中心思想。
報應指有施必有報,有感必有應,故現在之所得,無論禍福,皆為報應。如行放生、佈施、梵行等善業,即因種善因而招感善報;反之,行殺生、偷盜、邪淫等惡業,即因種惡因而招感惡報。
世間一切真的皆有因果嗎,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什麼意思?
世間一切皆是緣起因果。但是這個累生累世的因果,即使是算命的他也沒法給你一一看清。你的孩子都上學了,就好好過你自己的生活吧。否則糾纏舊情,會使你現在家庭分崩離析,你的罪過就很大了。你的妻子和孩子都是無辜的。如果你和她真的有緣分,就不會弄成現在這樣了。萬事都是因果所成,你越是強求,事情就會越走向反面,直...
草木浮生,皆有因果萬物相遇,皆是歡喜,是什麼意思
前兩句說天地萬物都是有因有緣才會有現在的結果,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出現 後兩句暗指人和人之間也是如此,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不喜歡的人也都是有前因的,都是自己種的因,所以不能怨天怨地,要歡喜的接受才是。 譚傑成 所有遇見,皆有因果是什麼意思請問 什麼是宗教 初夏的塵埃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這句話怎麼理解
社會觀察者說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事物沒有十全十美的,總會存在缺陷。但是對於那些缺陷你不應當過於在意,因為那既是自己的磨難也是另一種新生。生活總不會一帆風順的去航行,當我們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就努力去克服,即使失敗了也不要緊。只要它不致命,你就能東山再起。一 努力迎接挑戰,拼盡全力 生活中許多人都會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