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古代稱應試者對答的文字為策。也指一種議**體(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策論,策問)
《治安策》——漢·賈誼
《教戰守策》——宋·蘇軾
又如:策套(科舉時代應試者應付策問考試的材料);策學(科舉時代供考生應付考試的短文集);策題(科舉策試的試題);策第(策試和選評)
策問:古代以對答形式考試的一種文體,內容以經義、政事為主,與今之**答辯略有類似之處。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稱應試者對答的文字為策。也指一種議**體。皇帝對臣子叫策問 一般情況下都是謀臣對答皇帝所提出的治國方略 比如《戰國策》《治安策》等 古代謀士又叫策士 專門為皇帝謀略 個人比較欣賞陳宮和郭嘉
古代文體有哪幾種?
3樓:奮鬥
古代文體有論,銘,記,賦,表。
1、論是一種**文體,按《韻術》:「論者,議也」。《昭明文選》所載:
「論有兩體,一曰史論,乃忠臣於傳末作議論,以斷其人之善惡。如《史記》後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論,則學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史之言,正其謬誤。
」如《六國論》、《過秦論》等。
2、銘是一種文體,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文體,用來記述事實、功德的文字,述公記行、有時也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體,這種文體有用韻的特點。
3、古代一種散文體裁,可敘事、寫景、狀物,抒發情懷抱負,闡述某些觀點。。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築,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
"記"是一種古代文體,可以通過記人、記事、記物、記景,來抒發作者感情和主張。
4、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著名的賦有:
杜牧的《阿房宮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庾信的《哀江南賦》等。
5、「表」是中國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特殊文體,也是封建社會下臣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在古代,臣子寫給君王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統觀眾多表文,儘管具體內容不同,但都離不開抒情手法的運用,因此,「動之以情」也可以說是這種文體的一個基本特徵。
4樓:山海軒
古代的主要文體有以
下幾種:
詩歌、散文、**、戲劇、駢文、賦
詩歌文體下有以下幾種亞文體:
詩、詞、曲
散文文體下有以下幾種亞文體:
古文、記、古議**、奏章、序跋、贈序、史傳等**文體下有以下幾種亞文體:
志怪、志人、傳奇、話本、章回**(包括演義**、英雄傳奇、神魔**、世情**等)
戲劇文體包括以下亞文體:
雜劇、南戲(傳奇)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文體介紹(如編年體等)以及代表作。謝謝解答!!!不勝感激!
5樓:江南神童
1、古文
指以文言所寫的散體文,別於駢文而言。唐韓愈反對魏晉以來駢儷的文風,提倡先秦漢代所普遍使用的散體文,並稱散體文為古文,後用為散文的專稱。
2、記①碑記:古代一種刻在石碑上記敘人物生平事蹟的文體。
②遊記:是一種描寫旅行見聞的散文體裁。
③雜記:是古代因事見義,雜寫所見所聞不多加議論的散 文體裁。
④記……事:是古代記載人物生平事蹟的文體。
⑤筆記:古代以記事為主的篇幅短小,內容豐富的文體。《夢溪筆談》。
3、古議**體
①原:古代探源究理的議**體。《原君》(黃宗羲)
②辨;是古代明辨是非的議**體。
③說: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馬說》、《師說》。
④論:古代析理推論的議**體。《六國論》
4、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屬議**體
①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條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又稱奏章、奏議。《論積貯疏》(賈誼)。
②表: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的文體。《陳情表》(李密)。
③策:科舉考試問之於策而令應舉者作答被稱之為策問的文體。
④諷諫:古代用比喻暗示一類的方式委婉規勸別人接受下級意見的文體。《鄒忌諷齊王納諫》。
5、序、跋
6、贈序
古代文體之一,是為贈別而寫的。《送東陽馬生序》。
7、史傳
①本紀:傳記的一種,專門記述帝王事蹟。
②世家:主要敘述諸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蹟。
③列傳:用於記述一般人臣和庶民的事蹟,也有用來記載少數民族和其他國家歷史的。
6樓:青煙幕處
去看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啊!
疏,這種古代文體的介紹?
7樓:清都山水郎
疏,指分條陳述;作為一種文體,它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條陳自己對某事的意見的一種檔案,也稱「奏疏」或「奏議」。
8樓:歌罷此生浮
疏是封建時代臣子向君王分類陳述自己對某事的看法的一種文體,又可以叫做(奏疏)、(奏章).
古代文體"序"的詳細介紹
9樓:匿名使用者
序,一種勉勵他人的文體(古代).也稱贈序。
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如韓愈《送石處士序》:「於是東都諸人士……遂名為歌詩六韻,遣愈為之序雲。
」其後凡是惜別贈立的文章,不附於詩帙也都叫贈序,內容多推重、讚許或勉勵之辭。我們學過明代文學家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誰有"書"這種古代文體的知識介紹? 5
10樓:匿名使用者
資源 試題集粹 團隊廣場 關注中考 學生頻道
個人網頁 教學資源 教學參考
《與朱元思書》賞析
《與朱元思書》是樑朝的吳均寫的一篇寫景小品文。「書」即書信,這篇短文是他寫給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這封書信幾乎通篇都是寫景,寫了富春江上秋天美麗的景色,也許作者寫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把觀賞到的獨特景色告訴朋友。
下面讓我們跟隨作者一同來領略富春江上的美景吧。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開頭八個字點出了秋季的晴爽天氣,從大處落筆,勾勒出廣闊遼遠的境界。「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則表現了作者輕鬆愉快、舒暢愜意的心情。開頭的這四句話是概括地描寫,為全篇的開頭。
以下就要寫具體的景物了。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富陽、桐廬兩個地名就點出了富春江。這條江水,從富陽上溯到建德一段,叫做富春江。
文中描寫的就是從富陽到桐廬這一百多裡之間的富春江上的風景。作者讚美它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那麼這裡的山怎樣「奇」,水怎樣「異」呢?
再看下文的具體描繪。
先看作者眼中的「異水」:「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是說富春江的水清明澄澈,從水面一直可以看到水底。水底下游來游去的小魚和砂礫,都能一覽無餘,歷歷在目。這四句寫出江水的平緩流動時的情景,遇到急流,情況就變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筆鋒一轉,寫出了另一種景象,運用形象的比喻說富春江的水流得比射出的箭還要快,迅猛的浪頭就像飛奔的駿馬一般,氣勢格外雄壯。文章先寫江水的文靜,後寫江水的飛動,這樣對比鮮明,突出地表現了富春江水的變幻多姿。
上文我們領略了「異水」,那麼「奇山」又是怎樣的呢?作者又寫道:「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富春江的兩岸都是高山,把江水夾在了中間,所以作者首先點出這山的特點。適值秋天,有的樹木落了葉子,有的樹葉變了顏色,山林中呈現出一片寒冷蕭瑟的景象,此之為「寒樹」。「負勢競上」是說兩岸的山峰都依仗著各自的險要地勢,互相爭著向高處長去。
「互相軒邈」,「軒邈」是高遠的意思,說山峰一個比一個高,一層比一層遠。「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兩句再一次寫山峰的形勢。其中「爭」和「指」兩個動詞與前邊的「競」字互相呼應,把山峰的高峻險要描繪得形象逼真。
「千百成峰」,又寫出了山山相連層巒不盡的圖景。以上幾句寫山勢,扣住一個「奇」字,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幾個動詞,把靜止的山峰寫活了。
作者寫完了「奇山異水」以後,又把人們帶入一個視聽新世界。「泉水擊石, 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囀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在這裡,水流、鳥叫、蟬鳴、猿啼,把自然界的聲響都集中在一起了。「泠泠」、「嚶嚶」是擬聲詞,寫出作者的實感;「千囀不窮」、「百叫無絕」是說明聲音的變化多端和連綿不斷。這裡所寫的聲音雖然不是直接寫景,但卻是自然景物不可缺少的點綴。
下面,作者則直接抒發了他遊覽了富春江美景以後的感慨:「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務者,窺谷忘返。」上面這個對偶句表達的內容含義是相同的,意思是:
富春江上的美麗風景可以使那些在官場佔據高位的人們,放棄它們那做官的念頭了。在這裡,作者否定世俗官場,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的普遍的清高隱逸的思想;另外,作者也是用自然美景和社會世俗對比,嚮往前者,厭棄後者,進一步歌頌了美麗的山水風光。
本來,文章就此可以結束,可作者又附帶寫了幾筆,描寫了山林裡的樹木:「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這幾句是說,這裡的樹木繁密茂盛,有時候昏暗深邃,有時候又會從樹葉間透出日光來。
其實,這幾句可有可無,但書信這種形勢比較自由,增加這幾句也為文章增添了一些風趣。
《與朱元思書》這篇寫景散文,風格簡淡清新,寥寥一百四十餘字,就把富春江的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使我們恍如遊歷在富春江上,置身於偉大祖國美麗多嬌的奇山秀水之中。
附:與朱元思書(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囀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與朱元思書》譯文
(空中的)煙霧都消散淨盡,天空和遠山呈現出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流蕩漾,任憑船兒東西漂泊。從富陽縣到桐廬縣(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異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魚和細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無障礙。(那飛騰的)急流比箭還快,洶湧的波浪猛似奔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鬱鬱蔥蔥的樹木,使人看了有寒涼之意,(高山)憑著(高峻的)形勢,奮力直向上聳,彷彿互相競賽向高處和遠處發展;(它們)都在爭高,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衝激著石頭,發出冷冷的清響;好鳥兒相向和鳴,唱出和諧而動聽的聲音。(樹上的)蟬兒一聲接一聲不斷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聲一聲不住地啼。
那些懷著對名利的渴望極力高攀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之心;那些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象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誰知道書這種古代文體,誰有 書 這種古代文體的知識介紹
書信,在我國有著淵遠流長的歷史.它產生於春秋時代,發展於西漢時期,並出現了一些書信寫作名家,如司馬遷的 報任安書 東漢以後,由於發明了紙筆,書信也隨同文學一道,逐步向社會下層發展.這時的書信,不僅是一種應用文體,且已發展為書信體散文,如白居易的 與元九書 到了清代,鄭板橋有16封家書傳世.至於現當代...
關於古代詞文體的創作格式問題,中國古代文體有哪些
綜述 簡而言之,就是宋詞的詞牌在演變和定性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幾種不同的格式,彼此之間大體相同,只是在個別的小地方略有差別,望海潮詞牌以柳永 東南形勝 一詞為正體,秦觀 洛陽懷古 一詞為變體,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最後一句不同。詳細解說 每一個宋詞的詞牌都有著對應的詞譜,在詞譜中詳細規定了詞牌的格式 諸如...
誰有 書 這種古代文體的知識介紹
資源 試題集粹 團隊廣場 關注中考 學生頻道 個人網頁 教學資源 教學參考 與朱元思書 賞析 與朱元思書 是樑朝的吳均寫的一篇寫景小品文。書 即書信,這篇短文是他寫給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這封書信幾乎通篇都是寫景,寫了富春江上秋天美麗的景色,也許作者寫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把觀賞到的獨特景色告訴朋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