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典故,詳細介紹,越

時間 2021-05-17 15:34:09

1樓:匿名使用者

元嘉草草.......倉惶北顧

文帝統治二十餘年,府庫充盈,器杖精良,國家日久無事,也正應了那句"無事生非"之語,恰巧又有彭城太守王玄謨迎合文帝經略中原之意,不時慷慨進言,勾起劉義隆一腔熱血。他對侍臣講,"觀玄謨所陳,令人有封狼居胥意。"追慕漢朝霍去病伐匈奴,在狼居胥封山告天,以臨瀚海的雄圖偉業。

正如王夫之所言:"坐談而動遠略之雄心,不敗何待焉?"南朝自東晉謝玄以北府兵擊破苻堅,威振淮北;劉裕平廣固,入長安,盡有河南之地,破姚興,敗拓撥嗣,也是倚仗北府兵。

接下來劉裕南返改朝換代,深覺自己的幾個兒子沒有蓋世英才,聽任王鎮惡沈田子等人內鬨關中。文帝即位後,深懼權臣,連一個檀道濟也容不得,大將凋零,原先北府兵老的老,少的少,青黃不接,已經沒有戰鬥力。

攻略黃河以南之地後,宋軍只想守住這些地方。而河南恰恰是四戰之地,攻易守難。沿千里黃河屯戍置守,戰線過長,每處即可輕鬆被擊破。

黃河雖是天險,冬天結冰後就成平地,無船即可衝殺過來。真正想攻敗北朝,是要有一鼓作氣進攻河北的雄心。元嘉八年第一次北伐時,北魏謀臣崔浩根據宋兵分佈早已判定宋軍不過是固河自守,沒有北渡的想法。

宋朝只有青州剌史劉興祖有遠見,他上表進言,說應該進兵河北,堵塞太行山各個隘口,將北魏遏于山西之內,河北平定,河南自然歸宋所有。可惜的是,劉義隆比起劉裕要差得多,沒有采納這一良策,難怪拓撥燾不無輕蔑地講:"龜鱉小豎,何能為也!

"這位北魏太武帝拓撥燾是一代雄王,他擊滅赫連勃勃的大夏國,平滅北燕,又親自率軍八擊柔然,使得柔然極大削弱,西遷至歐洲,竄逃的敗軍後來成為威震歐洲的阿爾瓦人。

北伐未成,北魏大舉反擊。秋高馬肥之際,北魏鐵騎不僅盡奪河南,還大舉南進,直抵長江北岸。十二月,魏王親自到達建康對面的爪步山上,軍鼓之聲震天蓋地,宋軍各線潰退,建康城內居民都"荷擔而立",值錢的東西都放在挑筐裡,隨時準備逃亡。

幸虧性命交關之際,南朝有薛安都、魯方平、張暢、臧質,沈璞等血性男兒,戰至流血凝肘而不退,保全了彭城、盱眙等重鎮,堅壁清野,拖延到雨季,終於在付出巨大代價後,迫使魏兵北返。史載:"魏人凡破南兗、徐、兗、豫、壽、冀六州,殺傷不可勝計,丁壯者即加斬截,嬰兒貫於槊上,盤舞以為戲。

所過郡縣,赤地無餘,春燕歸,巢於林木。......自是邑里蕭條,元嘉之政衰矣。"

封狼居胥

原指 漢 大將 霍去病 登 狼居山 築壇祭天以告成功之事。《漢書·霍去病傳》:「票騎將軍 去病 率師躬將所獲 葷允 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單于 章渠 ,以誅 北車耆 ,轉系左大將 雙 ,獲旗鼓,歷度 難侯 ,濟 弓盧 ,獲 屯頭王 、 韓王 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 狼居胥山 ,禪於 姑衍 ,登臨 翰海 。

」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有大功,故增山而廣地也。」後用以指建立顯赫武功。

生子當如孫仲謀

是曹操在一次和孫權交戰後發出的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三國演義裡的。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三國演義》裡曹操,指師南下,兵臨濡須,遙望東吳戰船,「各分隊伍,依次擺列,旗分五色,軍器鮮明」,不禁對年輕英俊、治軍有方的孫權發出的讚歎。這首詞中「年少萬兜鍪,坐短江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詞人懷著崇敬的心情,對三國吳主孫權的讚揚。

而孫權也堪當此譽。

佛狸祠「佛狸」是北魏魏文帝拓跋燾的小名,「佛狸祠」也就是他死後供奉他的廟宇的名字而已,沒有什麼特殊的典故含義。

寄奴滅掉後秦的劉裕的小名,米啥特別的典故。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具體的故事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被免職後,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回來報告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用。

2樓:我很壞

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擊劉宋,兩個月的時間裡,兵鋒南下,五路遠征軍分道並進,從黃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長江北岸。

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五個典故的通俗解釋 急需

3樓:袖籽歌

一、孫權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此句是懷念孫權的。  又從「無覓英雄孫仲謀處」句可見作者認為如今已沒有孫權這樣能保證讓國家太平的國君了。

表達了對孫權的讚歎,表現他想抗金,收復中原的願望。隱含他對當時統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滿。

二、劉裕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句是懷念劉裕的,他早年家貧,後來憑藉自己的努力而當上東晉將領,並親自率兵北伐,最終推翻了東晉王朝而自立為帝。

作為一個帝王,劉裕為了恢復中原,率兵北伐,氣勢好像猛虎一樣,把盤踞中原的敵人一下子都趕回北方去了。同樣是一國之君,可我們的南宋皇帝呢?偏安江南,苟且偷生。

表達了作者對劉裕的讚歎和對統治者的惋惜。體現了他主張北伐的觀點。

三、南朝宋文帝劉義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劉義隆想學前人「封狼居胥」(即北伐建功),而誤聽王玄謨之言,派王玄謨率兵草率北伐,結果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打得狼狽不堪。

劉義隆好大喜功,草草北伐,贏得倉皇北顧。作者主張打有準備的仗,反對草率北伐。他借古諷今,其實在勸說宰相不要草率出兵。

四、佛狸祠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烽火揚州路」寫四十三年前,揚州一帶抵抗金兵,戰火紛飛,肯定是慘不忍睹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是寫現在淪陷區人民安於異族統治,忘了國恥,忘了收復中原。

今昔對照,不堪回首   體現了他對國運的擔憂之情。

五、廉頗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滿懷愛國熱情的辛棄疾一心為國效力,可他忠不為用,報國無門。當年廉頗雖終不被重用,但尚有趙王想起,可如今自己呢?朝廷旱就沒有起用的意思了。

表達了作者的悲憤之情,用它來結束全詞,不僅使抒情達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鮮明地再現了詞人的自我形象。

4樓:阿沾

1、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解釋——「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三國演義》裡曹操,指師南下,兵臨濡須,遙望東吳戰船,「各分隊伍,依次擺列,旗分五色,軍器鮮明」,不禁對年輕英俊、治軍有方的孫權發出的讚歎。

2、寄奴

解釋——懷念古人,表現北伐決心。南朝宋武帝劉裕故事,劉裕曾兩次率晉軍北伐(時未稱帝),收復洛陽、長安等地  。

3、佛狸祠

解釋——今昔對照,不堪回首。魏太武帝拓拔燾小名佛狸,他曾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解釋——借古諷今,批歸納全詩。 元嘉是劉裕子劉義隆年號,說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以至慘敗。

5、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解釋——自發感慨,不忘為國效力。《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被免職後,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

趙使回來報告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用。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

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詞中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

辛棄疾以傑出的愛國詞,在我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傳世詞600多首,抒發愛國情懷的作品佔2/3以上,數量之大,自有「詞」這種詩體以來,2023年間,尚無人能望其項背。辛棄疾的愛國詞,是我們民族永恆的精神瑰寶。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於宋寧宗開禧元年 ,時辛棄疾六十六歲。當時韓侂冑執政,正積極籌劃北伐,閒置已久的辛棄疾於前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這年春初,又受命擔任鎮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從表面看來,朝廷對他似乎很重視,然而實際上只不過是利用他那主戰派元老的招牌作為號召而已。

辛棄疾到任後, 一方面積極佈置軍事進攻的準備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識到政治鬥爭的險惡,自身處境的孤危,深感很難有所作為。

辛棄疾支援北伐抗金的決策,但是對獨攬朝政的韓侂冑輕敵冒進的作法,又感到憂心忡忡,他認為應當做好充分準備,絕不能草率從事,否則難免重蹈覆轍,使北伐再次遭到失敗。

辛棄疾的意見沒有引起南宋當權者的重視,他來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懷古憶昔,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篇詞中佳作。

5樓:

用了孫權、劉裕(寄奴)、劉義隆、佛狸祠、廉頗五個典故。

1、上闕寫孫權和劉裕

京口是三國時吳大帝孫權設定的重鎮,並一度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生長的地方。

孫權以區區江東之地,抗衡曹魏,開疆拓土,造成了三國鼎峙的局面。儘管斗轉星移,滄桑屢變,歌臺舞榭,遺蹟淪湮,然而他的英雄業績則是和千古江山相輝映的。

劉裕是在貧寒、勢單力薄的情況下逐漸壯大的。以京口為基地,削平了內亂,取代了東晉政權。他曾兩度揮戈北伐,收復了黃河以南大片故土。

2、下闕寫劉義隆、佛狸祠、廉頗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號。宋文帝劉義隆是劉裕的兒子。他不能繼承父業,好大喜功,聽信王玄謨北伐之策,打沒有準備的仗,結果一敗塗地,弄得兩淮殘破,胡馬飲江,國勢一蹶而不振。

元嘉北伐,由於草草從事,「封狼居胥」的壯舉,只落得「倉皇北顧」的哀愁。

「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燾追擊王玄謨的軍隊時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宮。當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賽會,很是熱鬧。佛狸祠在這裡是象徵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跡。

四十三年過去了,當年揚州一帶烽火漫天,瓜步山也留下了南侵者的足跡,這一切記憶猶新,而今佛狸祠下卻是神鴉社鼓,一片安寧祥和景象,全無戰鬥氣氛。

廉頗在趙國,是一位能攻能守,猛勇而不孟浪,持重而非畏縮,為秦國所懼服的老臣宿將。廉頗的用舍行藏,關係到趙秦抗爭的局勢、趙國國運的興衰,而不僅僅是廉頗個人的升沉得失問題。其次,廉頗此次之所以終於沒有被趙王起用,則是由於他的仇人郭開搞陰謀詭計,矇蔽了趙王。

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翻譯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二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注 釋 京口 古城名,三國...

比較李清照的《永遇樂 落日熔金》和辛棄疾的《青玉案 元夕》

那你吶女士 永遇樂 落日熔金 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作品。此詞以對比手法,寫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臨安元宵節的情景,藉以抒發自己的故國之思,並含蓄地表現了對南宋統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滿。上片寫元宵佳節寓居異鄉的悲涼心情,著重對比客觀現實的歡快和她主觀心情的淒涼 下片著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過元宵佳節的歡樂心...

辛棄疾簡介,辛棄疾的生平簡介

怪盜基德 辛棄疾 1140年5月28日 1207年10月3日 南宋豪放派詞人 將領,有 詞中之龍 之稱。與蘇軾合稱 蘇辛 與李清照並稱 濟南二安 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於金人之手。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 報國雪恥的志向。因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