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鑑賞怎樣提高

時間 2021-06-11 15:13:07

1樓:瞿伊伶伊

2023年高考詩詞鑑賞題考的是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李白的這首絕句所表達的是思鄉之情,從題材的分類上看,屬於「鄉思」類。這類詩詞明年在高考試卷中重複出現的可能性不太大,我們應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題材的詩詞上。這篇文章就先結合創作方法談一談「寫景」類詩詞的鑑賞要訣,為高三迎考師生拋磚引玉。

明朝的胡應麟在《詩藪》中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王國維亦云「一切景語皆情語」,因此,在鑑賞寫景詩詞時首先要緣景明情,緊緊抓住「情」這一牛鼻子不放,由此解題,才算進入解題的大門。

但僅僅入門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才能登堂入室。

一是要領會詩的主題,瞭解詩人的立意。黃徹在《蛩溪詩話》中曾說過:「昔人**字,以意為主。

」寫詩填詞何嘗不是如此?寫景詩詞的創作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不妨先看一看祖詠的《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詩人站在長安的城樓上,遙望終南餘雪,想到「下雪不冷化雪冷」,想到長安還有許多貧窮的百姓,他們缺衣少食,能否在飢寒中度過難關。其關心民瘼之意,隱含其中,所以清代的王漁洋稱之為詠雪的「最佳」作品。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詩人並沒有將「意」和盤托出,而是通過最後一句抒發感慨來透露,顯得十分宛轉。唐末詩人羅隱的《雪》中有兩句詩云:「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所表達的主題與之相同,但羅隱的詩句缺乏此詩的含蓄蘊藉,寫得太白,沒有回味。

這種詩自然是不會拿來做高考試題用的。立意的問題解決了,寫景詩詞的意境、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可以用張旭《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出一道題:「詩中所描寫的桃花溪景象表現出詩人對陶淵明「桃花源」的一種什麼看法?

」就應從立意上來作這樣的回答:「詩人對世外桃源心存疑問,以『隔野煙』和『隨流水』寫出了桃源既神祕又虛無飄渺;以『何處邊』提出質疑。」

二是要從結構上將寫景詩詞看作是一幅畫,融繪畫欣賞技法於其中。即以王維的《漢江臨眺》為例來加以闡析:其詩曰: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這首詩便是作者融畫法於寫景詩的傑作,全詩氣勢雄偉,意境闊大,既富詩情美,又富繪畫美。首聯寫漢江境域的遼闊,氣勢巨集偉,境界壯闊。

這是一幅巨畫的背景,詩人以詩家的眼光,畫家的筆法,先勾勒出一個輪廓,充分體現出繪畫的構圖美。中間兩聯著意寫水勢的浩淼,是這幅巨畫的主畫面。詩人沒有采用一般的形容手法,而是富有創造性地從倒影著手,刻畫出水中的世界。

頷聯先寫江水奔騰東去,雄渾壯麗,以意境取勝。再寫遠處的山色,在遼闊的天宇下,在江濤的霧靄中,若隱若現,使人感到似有似無。明朝的王世貞盛讚這聯詩是詩家語,卻入畫三味。

很多古代詩人都樂於效法,如權德輿的「遠岫有無中,片帆煙水上」,歐陽修的「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等,都是由此化出。頸聯寫兩岸的城鎮倒映水中,遠遠望去就像是浮在江面上;遠去的江水和遠處的天空連成一片,似乎令人感到人間、天上的一切都在波濤中晃盪,搖動。這樣的水勢,這樣的氣勢,好像是要將一切吞噬。

詩人採用繪畫造型藝術對客觀景象作典型的概括、準確的描繪和洗煉的處理,使這幅巨畫富有繪畫藝術的形象美。除了構圖美和形象美外,繪畫藝術中的、色彩美、意境美等,也應懂得。例如,可以用王維《輞川別業》(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出道題:「這首詩表現出一種怎樣的色彩美?

」這一問題該作如何回答呢?應從色彩的角度來考慮,做這樣回答:「詩人使用『堪染』來突出一個『綠』字,用『欲然』來突出一個『紅』字,紅綠兩色的突出與誇張使盎然春色躍然紙上,極富色彩美。

」三是要學會對古人寫詩填詞時煉字所蘊含的深意的挖掘,做深入淺出的分析。如《終南望餘雪》中的「浮」字,就把積雪的終南山寫活了。其實,雪壓山崖時積雪是靜止的,流動的是山頭上的雲。

可詩人不從雲入手來寫,而從雪切入才符合題意。這樣著一「浮」字讓人從雲的流動中觀賞到雪的動感,真是妙不可言。再次是「明」字,含蓄地寫出了雪霽後的夕陽,為山頂的積雪和樹林抹上了一道亮麗的彩色,整個畫面因此換了個模樣,使終南山有了神祕的色彩,也使這首詩富有詩情畫意。

又如從《漢江臨眺》頸聯中的「浮」和「動」兩個字的使用中,我們還看到了詩人錘鍊的功夫,正是因為這兩個動詞的出現,才使整個畫面似乎跳動了起來。又如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裡的「直」和「圓」,錘**夫也十分到家。用《紅樓夢》中林黛玉論詩的一段話來解說,頗為合適而且通俗──「想來煙如何直?

日自然是圓的。這『直』似是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真景的。

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這種例子在中華詩詞中有不少,平時只要多加留意,仔細品味,自然可以提高這方面的能力。例如可以用王灣《次北固山》(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出一道題:「這首詩中哪幾個字是詩眼?生動地描述了江潮漲後的什麼樣的景象?

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回答時應這樣考慮:「平」、「失」兩個字寫出水勢,「懸」則寫出了旅途順暢,從所描繪的畫面看,境界開闊,這是要首先想到的,然後依照情景交融回答詩人抒發了怎樣的感情,這就容易了。

其答案曰:「詩眼是『平』、『失』、『懸』三字,生動地描述了水勢浩淼,風帆高懸,意境開闊,是一幅絕妙的畫圖。表現出詩人胸懷的寬闊,表達了征途順利的喜悅之情。

」四是要領會修辭手法在寫景詩詞中的作用。比喻、誇張是最為常見的,也比較容易掌握,這裡就不多談了,較難掌握的是擬人,「看似尋常最奇崛」。例如王禹偁《村行》的「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尤其是「數峰無語」,最有講究。

詩人彷彿是說山峰原先是會講話的,強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靈,這並不是簡單地運用擬人修辭格。這樣寫看似無理,卻有妙理奇趣,倘若改用「數峰畢靜」,則味同嚼蠟矣,這須用心體會。又如蘇軾《新城道中》中的「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尤其是「嶺上白雲披絮帽」最為奇崛,你看,白雲籠罩山頂,彷彿山峰也像人一樣,戴上了一頂白色的帽子,就是王維的名句「白雲回望合」與之相比肯定沒有這麼形象生動。這種手法在中華詩詞中被廣泛應用,如杜甫的「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李商隱的「暮雨自歸山悄悄」,秦觀的「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憑欄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王實甫的「曉來誰染層林醉,總是離人淚」等。

詩人們在寫詩填詞中所用的擬人手法,一言以蔽之,都帶上了自己深深的感情。例如用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可以出這樣一道題:

「蘇東坡最欣賞這首詞的結尾兩句,親自把它寫在扇面上,並嘆曰:『少遊已矣,雖萬人何續!』這是為什麼?

請你替蘇東坡談一談最欣賞的原因。」回答時必須以帶情式的擬人手法的妙用作理論依據,其答案是:「流水本無情,可詞人卻故意責怪其不留情,不願留下來陪伴詞人渡過這寂寞難熬的日子,極其含蓄宛轉地表達出內心的極度痛苦。

」五是要弄清寫景詩詞虛實結合手法的運用。這裡所說的「虛」指的是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實」則是指作品中所描繪的景物。範晞文的《對床夜語》有個很好的解說:

詩詞創作時「不以虛為虛,而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從首至尾,自然如行雲流水,此其難也。否則偏於枯瘠,流於輕俗,而不足採矣。」說的是通過「物化」而表達出來的感情才富有感染力,只要採用化景物為情思的辦法,才能使感情得以鮮明、生動、充分地表現出來,達到「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藝術效果。

先從課本里王實甫《長亭送別》中的「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說起,離別之愁是虛的,毫無重量可言,王實甫用「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把它的沉重感一下就鮮明、生動、充分地表現出來。中華詩詞不乏這類名句,如李益的「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李頎的「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觀的「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等等。這些化虛為實的例句都用了一定的修辭手法,較為淺顯,容易看出。

而中學課本中有幾個例子是較難看出的,例如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陸游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金風大散關」,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等,詩人通過事物的排列來顯示,則顯得尤其含蓄,更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以虛筆寫實景的手法很多,有以「問」寫景(王維的「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以夢寫景(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以幻覺寫景(司空曙「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等。例如用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可出如下一道題:「賀鑄有『賀梅子』之別稱,起因就在這首詞的結尾三句。請深入而簡要地分析一下結尾三句之妙。

」解答時一定要運用虛實結合的理論,作這樣的回答:「妙在使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和博喻的修辭手法,一川菸草表示『閒愁』無處不在;滿城風絮表示『閒愁』紛繁雜亂;黃梅雨表示『閒愁』沒有窮盡。抽象的『閒愁』被描寫得豐富、生動、形象、真切,而又新奇。

」當然,寫景詩詞的鑑賞所要掌握的知識遠不止這些,只是這五個方面更為重要些,能高屋建瓴,從深處揭示作品的寓意,故訴諸於文,以就教於大方之家。

古詩詞鑑賞,如何對古詩詞賞析

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是一首優美動人的抒情詩。它不但是馬致遠小令中最著名的作品,而且素稱為元人小令的絕唱。篇中僅用了五句二十八個字就生動描繪出一幅蒼涼蕭索的秋郊夕照圖景,細緻刻劃了一種愁窮苦別的天涯遊子心境,可見其語言凝鍊的程度。前三...

語文古詩詞鑑賞,高中語文古詩詞鑑賞典型題及答案

主旨 本詞表面極寫元宵節燈火輝煌 萬人徹夜狂歡的場面,諷刺南宋統治者只知沈醉於歌舞昇平,而不思復國。詞中繁華的景象,襯托出一位自憐幽獨,脫俗不群的美人形象,從中表現了詞人唯我獨醒,不隨波逐流的清高品格。表現手法 比興象徵 a 用元夕的兩種場景象徵兩種不同的政治環境 b 用元夕的兩種人物象徵政治上的兩...

古詩詞鑑賞中首發是什麼意思,古詩詞鑑賞的三大核心是什麼?

長纓在手 鑑賞是對文物 藝術品等的鑑定和欣賞。人們對藝術形象進行感受,理解和評判的思維活動和過程。人們在鑑賞中的思維活動和感情活動一般都從藝術形象的具體感受出發,實現由感性階段到理性階段的認識飛躍,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 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 生活經驗 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