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秋到清朝的哲學家與其思想

時間 2021-06-16 10:35:19

1樓:

春秋戰國時期主要思想家有:

1、孔子

(1)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性是人類所特有的本質特性。人先天就具有四種善的萌芽: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種善端是後天仁、義、禮、智四種道德發展的基礎與條件。

(2)理想人格「內聖外王」是理想人格,重視道德完善甚於治理天下國家才能。「大丈夫」應該有著崇高的志向和偉大的精神境界,有著對正義行為的高度自覺性,有著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氣節。

(3)道德教育的內容:仁、義、禮、智。其基本內容以血緣關係為核心的倫理道德內容,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也是孟子整個教育目的所在。

2、孟子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並有所發展,他的思想主要體現在「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論」等方面。

(1)民本:他認為決定統治者統治地位的政治基礎是民心的向背,民心歸服是統一天下的決定性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民比君主更重要。

(2)仁政:主要表現在養民、教民兩個方面。養民要制民之產、使民以時、取民有制;教民要向人民施以教化。

(3)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國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所謂「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來,實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4)性善:性善論是其倫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3、老子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在老子思想體系中是自然界的最高準則,「道」的執行規則決定著人世間的一切,人只有順其道而行之,符合自然規律才能與天地融合,達到與萬物和諧相處的目的。

在「道」的基礎上,老子提出了「無為」的思想,這種思想在西漢初年被統治者採用,對百姓採取無為而治的政策,減輕對百姓生產生活的干涉,對恢復戰國以來因戰爭造成破壞的經濟發揮了重大作用。

在老子的思想體系中,「無為而治」的基礎是小國寡民,小到「雞犬之聲相聞」。雖然小,但老子不主張百姓之間頻繁的往來,甚至最好是「老死不相往來」。老子認為這樣可以減少社會矛盾,利於社會穩定,但實際上是違背經濟發展規律的,屬於比較消極的思想。

老子思想中最精華的部分是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事物都是相對的,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的,這對於人們正確全面地認識事物具有重要的意義,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思考。

4、墨子

墨子主張「兼愛」,提倡「兼以易別」,反對儒家從宗法制度出發的親疏尊卑之分;提出「兼相愛,交相利」,要求「節葬」、「節用」,反對奢華的生活方式以及禮樂制度;鼓吹「尚同」、「尚賢」,反對任人唯親。

提出「非攻」,反對各國之間以掠奪為目的的戰爭;主張「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時又承認鬼神的存在。

5、韓非

韓非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集權的理論。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裡,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

對於民眾,他吸收了其老師荀子的「性本惡」理論,要以法來約束民眾,施刑于民,因此他認為施刑法恰恰是愛民的表現。但是主張減輕人民的徭役和賦稅的。

韓非子的觀點是反對復古,主張因時制宜。韓非子根據當時的形勢情況,主張法治,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四個政策。韓非子提倡君權神授,自秦以後,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治國理念都頗受韓非子學說的影響。

2樓:淺流逝水

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論語》、《孟子》、《荀子》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孔子: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在對人性的論述上,他認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 」。

荀子主張「性惡論」即人性本善。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列子。作品:《道德經》、《莊子》、《列子》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

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翟:主張兼愛非攻: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

「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四、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商鞅。作品:《韓非子》

法家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

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春秋戰國最著名的就是這四個:儒墨道法

還有一些

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和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縱橫家:代表人物:蘇秦、張儀。創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

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遊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

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雜家是戰國末期的綜合學派。

農家: 農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的官吏。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家:**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

兵家。兵家重點在於指導戰爭,在不得不運用武力達到目的時,怎麼樣去使用武力。創始人是孫武

醫家:代表人物:扁鵲

3樓:shine剛剛好

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有《論語》等

4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戰國時期主要思想的機器主要思想。這個查查歷史書就知道了。

5樓:孤星血淚的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中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

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幼年生活貧困。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子。

50歲時任魯國司寇,攝行相事。後同學生周遊列國,終不見用。晚年致力教育事業,傳**有3000人,著名者72人。

政治上主張「正名」,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名實相副,以鞏固等級名分和社會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對苛政。倫理思想上宣傳「仁」。

「仁」是符合等級制度的言行規範,又是維護家長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養恭、寬、信、敏、惠的總稱。教育思想上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知新」。重視因材施教。

現存《論語》集錄孔子言行。

2.老子:中國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曾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後隱退著《老子》一書。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道」,認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是產生整個物質世界的總根源。

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於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轉化。政治上他主張「無為」,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回到「小國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3.墨子:(約前468-376年)春秋末戰國初思想家、學者,墨家學派創始人。

魯國人(滕州),墨子出身平民,自稱「北方之鄙人」(《呂氏春秋·愛類》),人稱「布衣之士」(《呂氏春秋·博志》)和「賤人」(《渚宮舊事》),漢代王充甚至說:「孔墨祖愚,丘翟聖賢。」(《論衡·自紀》)曾為宋國大夫,自詡「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墨子·貴義》),是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

曾師從史角之後,傳其清廟之法。又學於儒者,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明於《詩》、《書》、《春秋》,因不滿儒家禮樂煩苛,於是棄周道而用夏政。宣揚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

4.孫子:孫武字長卿,春秋末年齊國人,生卒年月未見史載,約與孔丘同時期。

孫武以自著兵法十三篇晉見吳王闔廬,得到重用,任為將軍,幫助吳王經國治軍,「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史記·孫吳列傳》),由孫武草創,後經其門**整理而成的《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簡稱《孫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兵書,也是現存最早的一部兵書。詞約意豐,內容博大精深,揭示了戰爭的一些一般規律。

十分強調政治、經濟在戰爭中的作用;它強調戰術的靈活性,提出「兵無常勢」,「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思想貫穿於全書始終。

5.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6.莊子:莊周(約前369-前286),世稱莊子。

戰國時期宋國蒙人。曾任過蒙地方的漆園吏。他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道家學派的先驅老子,並稱「老莊」。

他的道家思想和文史地位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莊周一生安貧樂道、不事權貴、不與世俗同流。莊周的道家思想在學術上的表現,主要是效法老子順應自然、無為而治的哲學思想。

並且把它發展到了一定高度。他文章流暢,善於採用和虛構寓言故事,比喻更是信手拈來,極富想象,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藝術色彩。

7.荀子:(約前325-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故又稱荀卿,漢代避宣帝諱而改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

曾遊學於齊,當過楚蘭陵令。後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後葬蘭陵。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後的代表。

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8.韓非子:(約前280—前233) 戰國末年的哲學家和政治家。

出身於韓國貴族,師於荀況,著有《孤憤》、《五蠹》、《說難》等,深受秦王政的重視,並出使秦國,後被李斯等陷害。死於獄中。他吸取當時道、儒、墨各家思想中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觀點,發展了前期法家思想,集法家學說的大成。

漁夫與哲學家的故事,思修哲學家與漁夫的故事的深刻理解

牙牙的弟弟 一位哲學家搭乘一個漁夫的小船過河。行船之際,這位哲學家向漁夫問道 你懂數學嗎?漁夫回答 不懂。哲學家又問 你懂得物理嗎?漁夫回答 不懂。哲學家再問 你懂化學嗎?漁夫回答 不懂。哲學家嘆道 真遺憾!這樣你就等於失去了一半的生命。這時,水面上颳起一陣狂風,把小船掀翻了。漁夫和哲學家都掉進了水...

現在著名的哲學家有哪些,世界最著名的哲學家有哪些?

波士商學教育 著名的西方哲學家有 西方古代 蘇格拉底 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 西方中世紀 奧古斯汀 阿奎那 西方近現代 英國 培根 霍布斯 洛克 貝克萊 休謨 斯賓塞 羅素 維特根斯坦 法國 笛卡爾 萊布尼茲 帕斯卡 斯賓洛莎 伏爾泰 狄德羅 盧梭 孔德 帕格森 薩特 福柯 德國 康德 費希特 黑格爾 ...

心裡學家於哲學家的區別?

哲學是研究自然界 社會和宇宙普遍的規律,是大的巨集觀方面的學說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心理方面的微觀科學,哲學可以包含心理學,心理學中也含有哲學。心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主要受哲學和生理學影響。心理學家主要關心人。哲學家關心所有的東西。所以從唯心的角度 哲學家就是心理學家 心理學家就是哲學家。心理學家未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