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於庶物,察於人倫」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6-30 19:47:12

1樓:檸檬的酸酸

「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的意思:明白萬事萬物的道理,明察人倫關係。

原文:《離婁下·第十九章》

戰國時期-孟子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譯文:孟子說:「人區別於禽獸的地方只有很少一點點,一般的人丟棄了它,君子儲存了他。舜明白萬事萬物的道理,明察人倫關係,因此能遵照仁義行事,而不是勉強地施行仁義。

2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意思是:明白一般事物的啟發,瞭解人類的常情。

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譯文:孟子說:「人和禽獸的差異就那麼一點兒,一般人拋棄它,君子卻儲存它。舜明白一般事物的啟發,瞭解人類的常情,於是從仁義之路而行,而不是為行仁義而行仁義。」

註釋1、幾希:少,一點點。

出處:《孟子》——戰國·孟子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孟子》是中國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記錄了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記錄並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為「四書」之一。

《孟子》的語言明白曉暢,平實淺近,同時又精煉準確。作為散文,《孟子》長於論辯,更具藝術的表現力,具有文學散文的性質。其中的論辯文,巧妙的運用了邏輯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應手的運用類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縱,反覆詰難,迂迴曲折的把對方引入自己預設的結論中,如《梁惠王下》。

氣勢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風格特徵。這種風格源於孟子人格修養的力量。具有這種浩然之氣的人,能夠在精神上壓倒對方,能夠做到藐視政治權勢,鄙夷物質貪慾,氣概非凡,剛正不阿,無私無畏。

3樓:我求求你開心點

意思是:對身邊的平常事物有透澈瞭解,對人與人相處各種事情的因由、變化和處理方法都非常的清楚。

出處:《孟子-離婁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寫的是大舜明白事物的道理,又懂得人際關係的實質;他是從建立相互親愛的關係和選擇最佳行為方式出發做事情,而不是隻做出建立相互親愛的關係和選擇最佳行為方式的樣子。

4樓:tina變美日記

這句話出自於孟子的《孟子·離婁下》 其含義是 明白萬事萬物的道理 明白人倫關係

5樓:渾含蓮

建議你和語文老師當面請教一下這個問題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出處,原文,釋義。

6樓:

出處:《孟子 離婁下 》

原文:離婁下·第十九章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釋義:孟子說:「人區別於禽獸的地方只有很少一點點,一般的人丟棄了它,君子儲存了他。舜明白萬事萬物的道理,明察人倫關係,因此能遵照仁義行事,而不是勉強地施行仁義。

朝代:戰國

擴充套件資料

孟子著作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孟子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

《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孟子·離婁下其他章節

離婁下·第一章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

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

地之相去也,千有餘裡;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

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白話文孟子說:「舜生在諸馮,遷居到負夏,死在鳴條,是東方邊遠地區的人。

文王生在岐周,死在畢郢,是西方邊遠地區的人。

兩地相距一千多裡,時代相距一千多年,但他們得志後在中國所推行的,像符節一樣吻合,先出的聖人和後出的聖人,他們(所遵循的)法度是一樣的。」

離婁下·第二章

子產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

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

歲十一月徒槓成,十二月輿樑成,民未病涉也。

君子平其政;行闢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

故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

白話文子產治理鄭國的政事,用自己乘坐的車子幫助別人渡過溱水和洧水。

孟子說:「(子產)仁惠卻不懂治理政事的方法。

(如果)十一月份把走人的橋修好,十二月份把行車的橋修好,百姓就不會為渡河發愁了。

在上位的人搞好了政治,出行時讓行人迴避自己都可以的,哪能一個個地幫別人渡河呢?

所以治理政事的人,對每個人都一一去讓他喜歡,時間也就太不夠用了。」

離婁下·第三章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王曰:禮為舊君有腹,何如斯可為服矣?曰:諫行言聽,膏澤下於民;有故而去,則君使人導之出疆,又先於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田裡:此之位三有禮焉;如此則為之服矣。

今也為臣,諫則不行,言則不聽,膏澤不下於民;有故而去,則君搏執之,又極之於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裡:此之謂寇讎,寇讎何服之有!

白話文孟子告訴齊宣王說:「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狗馬,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不相識的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仇人。」

宣王說:「禮制規定,(已經離職的臣下)要為先前侍奉過的君主服孝,君主怎樣做,臣下就能為他服孝呢?」

孟子說:「(臣下在職時)有勸諫,君主就聽從,有建議,君主就採納,使君主恩澤遍及百姓;(臣子)有原因離職(到別國去),君主就派人領他出境,並且派人先到他要去的地方作好安排;離開三年還不回來,才收回他的封地房屋。

這叫三次有禮。

這樣,臣下就願意為他服孝了。

如今做臣下的,有勸諫,君主不接受,有建議,君主不肯聽,(因此)恩澤不能遍及百姓;有原因離去,君主就要捉拿他,還想法使他在所去的地方陷入困境;離開的當天,就沒收了他的封地房屋。

這樣就叫作仇人。

(成了)仇人,哪有什麼要服孝的呢?」

7樓:戰海秋

應予批判摒棄以外,也算說得精闢。他指出人雖絕大部分同於動物,但卻具有「異於禽獸者幾希」的部分(孟子稱之為「性善」);要做好人做君子,關鍵在於剋制同於禽獸的部分而儲存發揚那「幾希」的「人性」。這也就是恩格斯所說的「在於獸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異」;也就是錢先生上段論述的後一個方面,謂人效能夠「約身勝欲,以禮義齊嗜好」,以社會性(要求合作)去剋制、中和生物性;這才超出動物而為「人」!

一般人們提到人性,也多是以之為善的,如恩格斯將「人性」和「獸性」對舉;又如人們貶斥殘暴惡棍時,常罵之為「喪失人性」、「毫無人性」...

搜狗問問糾

8樓:匿名使用者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這是孟子的名言

孟子這段話

除去「汙衊庶民」看不起老百姓的這層意思應予批判摒棄以外,也算說得精闢。他指出人雖絕大部分同於動物,但卻具有「異於禽獸者幾希」的部分(孟子稱之為「性善」);要做好人做君子,關鍵在於剋制同於禽獸的部分而儲存發揚那「幾希」的「人性」。這也就是恩格斯所說的「在於獸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異」;也就是錢先生上段論述的後一個方面,謂人效能夠「約身勝欲,以禮義齊嗜好」,以社會性(要求合作)去剋制、中和生物性;這才超出動物而為「人」!

一般人們提到人性,也多是以之為善的,如恩格斯將「人性」和「獸性」對舉;又如人們貶斥殘暴惡棍時,常罵之為「喪失人性」、「毫無人性」,換言之也就是正面肯定人性為善。

9樓:官官

這是孟子的名言孟子這段話除去「汙衊庶民」看不起老百姓的這層意思應予批判摒棄以外,也算說得精闢。他指出人雖絕大部分同於動物,但卻具有「異於禽獸者幾希」的部分(孟子稱之為「性善」);要做好人做君子,關鍵在於剋制同於禽獸的部分而儲存發揚那「幾希」的「人性」。

10樓:徐臨祥

人區別於禽獸的地方只有很少一點點。希,通「稀」,稀少的意思。

出處:《孟子 離婁下 》:孟子曰: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譯文:

孟子說:「人區別於禽獸的地方只有很少一點點,一般的人丟棄了它,君子儲存了他。舜明白萬事萬物的道理,明察人倫關係,因此能遵照仁義行事,而不是勉強地施行仁義。」

11樓:森秋梵藹

禽獸組成的社會,衣冠楚楚,人面獸心

12樓:田水冬

人之所以異於獸類者七夕處處圓事業我也不知道

明於庶物,察於人倫是什麼意思,「明於庶物,察於人倫」什麼意思?

養豬界的小樑 明於庶物,察於人倫意思是 明白萬事萬物的道理,明察人倫關係。原文 孟子曰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出處 孟子 孟子 離婁下 釋義 人區別於禽獸的地方只有很少一點點,一般的人丟棄了它,君子儲存了他。舜明白萬事萬物的道理,明察...

「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是什麼意思

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意思是被外物感染而激動,所以就在聲音上體現出來了。語出 樂記 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較完整體系的 理論著作,它總結了先秦時期儒家的 美學思想。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聲相應,故生變 變成方,謂之音 比音而樂之,及干鏚羽旄,謂之樂也。樂者,音之...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什麼意思

夢裡心落 意思 眾人光輝自炫,唯獨我迷迷糊糊 眾人都那麼嚴厲苛刻,唯獨我這樣淳厚寬巨集。出自 道經 第二十章 賞析 人生起起伏伏,總會有高峰有低谷。別人清醒的時候你可能迷糊,別人迷糊的時候你又是清查醒的。強弱沒有什麼必要那麼在意,拋開所有的情緒,順應天道即可。有一種 眾人獨醉我獨醒 的意味。文章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