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弘一法師是李叔同。
李叔同是著名**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2023年受聘為浙江兩級師範學校**、圖畫教師。2023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圖畫教師,並譜曲南京大學歷史上第一首校歌。2023年10月13日,弘一法師圓寂於泉州不二祠溫陵養老院晚晴室。
李叔同的故事:
弘一法師在俗時,「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許幻園的;有年冬天,大雪紛飛,當時舊上海是一片淒涼;許幻園站在門外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揮淚而別,連好友的家門也沒進去。
李叔同看著昔日好友遠去的背影,在雪裡站了整整一個小時,連葉子小姐多次的叫聲,彷彿也沒聽見。隨後,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內,把門一關,讓葉子小姐彈琴,他便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的傳世佳作。
2樓:樊昊衍
弘一法師(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於天津。既是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他將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寫生的教師。
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虛大師曾為贈偈:
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
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
無盡奇珍供世眼 一輪圓月耀天心
3樓:
知名的佛教法師,藝術家!
三寶歌的**就是出自大師手筆。
4樓:匿名使用者
弘一法師(1880-2023年),俗姓李,名息,學名文濤,又名成蹊、廣侯,字叔同、息霜,號漱筒、演音等,別署甚多。祖籍浙江平湖,清光緒六年(2023年)九月二十日生於天津河東地藏庵(今河北區糧店街陸家衚衕)一官宦富商之家。2023年10月13日圓寂於泉州。
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學名文濤,字叔同。法號弘一,世稱弘一大師。
李叔同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近代史上著名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早期啟蒙者,他一生在**、戲劇、美術、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等諸多文化領域中都有較高的建樹,並先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藝術人才。名畫家豐子愷、**家劉質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門下。
其父李筱樓,曾任吏部主事,後辭官經營鹽業與錢莊,為津門鉅富。文濤5歲失父。13歲知篆書,15歲能詩,17歲善治印,18歲與茶商女俞氏成婚。
戊戌變法失敗時,有人說他是「康梁同黨」,他遂攜眷奉母南下,避居滬上城南草堂,加入城南文社。22歲入南洋公學,從蔡元培受業。課餘參加京劇演出,還為滬學會補習科作《祖國歌》,並編有《國學唱歌集》。
光緒三十二年,為求救國之道,東渡日本留學。到日本後,肄業於東京美術專科學校,主修油畫,兼攻鋼琴。課餘熱心於話劇藝術活動,聯合留東同學組織「春柳劇社」。
在東京,他創辦**期刊——《**小雜誌》,發表所創作的歌曲多首。在寫生課時,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藩籬,被譽為我國新文化運動啟蒙時期的急先鋒。
宣統三年(2023年),文濤學成歸國,先執教於天津高等工業學堂,任圖案教員,後轉到上海城東女學,講授國文和**。翌年,加入「南社」詩社,與南社同人組織文美會,主編《文美雜誌》,兼任《太平洋報》文藝副刊編輯。不久,到杭州執教於浙江省立兩級師範學校(即第一師範學校),併到南京高等師範學堂兼課。
他從事藝術教育工作達七年之久,培育出許多藝術人才。文濤本有改革社會的理想和抱負,但眼見當時中國社會腐敗黑暗,自己又無力改變現狀,遂悲觀厭世,於**7年(2023年)8月19日遁入杭州虎跑寺削髮為僧,皈依老和尚了悟門下,法名演音,號弘一,後又採用一音、一相、圈音、入玄等幾十個法號。**17年,弘一參加僧侶南下服務團,到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弘揚佛法。
12月初從上海乘海輪抵達廈門,受到陳嘉庚胞弟陳敬賢的熱情款待,在南普陀寺下榻,旋即轉南安雪峰寺度歲。過了元宵,又回南普陀住了三個月。
**18年4月間,取道福州赴溫州。同年10月,弘一第二次入閩。先到廈門,後應泉州開元寺慈兒院院長葉青眼之請到泉州,為該院學童早晚禮佛的讚歌《三寶歌》譜曲。
當時性願法師在泉州承大寺創辦「月臺佛學研究社」,弘一幫助整理寺內所藏的古版佛經,先釐訂六條凡例,將目錄編成五輯,每輯分成禪宗部、律宗部等,每部再分為甲乙兩種(甲種為全本,乙種為殘本),頗為周詳。**19年4月,離寺雲遊江浙。
**21年10月,弘一第三次入閩,足跡遍及泉州、廈門、福州、漳州各大寺院,其中以住泉州的時間為最長,而在永春普濟寺一住就是573天。弘一第三次寓居福建期間,正值抗日戰爭爆發,民族危機空前深重,他時時以國家民族的命運為念,得到僧俗群眾的普遍景仰。
**27年10月,為勉勵泉州承天寺僧眾發揚愛國愛教精神,他舉筆題詞:「唸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唸佛」,詞末又跋:「佛者,覺也,覺了真理,乃能誓捨身命,犧牲一切,勇猛精進,救護國家。
是故救國必須唸佛。」賦予佛說以時代精神。弘一十分關心歷史文物。
**22年10月,他在泉州西郊潘山發現唐詩人韓偓的墓道;**27年在惠安縣的《螺陽文獻》中發現一首韓偓在惠安鬆洋洞所作而未為《全唐詩》收入的佚詩,於是撰寫《香奩集辨偽》一文,認為韓偓並不是一個風流才子,而是一位與自己有同樣愛國思想的偉大詩人,為研究韓偓提出獨創性的見解。他還為晉江摩尼教寺草菴撰寫寺門對聯和庵記,為朱子書院補題匾額,為開元寺補書朱熹所撰寫的對聯,為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像題贊,使泉州的傳統文化更得到發揚。弘一晚歲十年,積極弘法,他先後在廈門、漳州、安海、泉州、惠安、永春等地城鄉開展講經活動,就律宗、華嚴宗、淨土宗學說及藥師經、彌陀經、地藏本願經、心經等經義作了詳細的闡明。
並且關心佛教教育,在泉州開元寺尊勝院倡辦南山佛學苑。**25年,在泉州請得日本大小乘經律萬餘卷,親自整理編成《佛學叢刊》四冊,交上海世界書局出版,閩南一帶的僧徒因之增進佛學知識。他的佛學思想體系,以華嚴為境,四分律為行,導歸淨士為果。
十年虔修未有間斷。他潛心圈點校注唐代道宣律祖所撰「南山三大部」(《行事鈔》、《戒本疏》、《羯磨疏》)及宋代靈芝元熙律師釋三大部的「三記」(《資詩記》、《行宗記》、《濟緣記》),為後世治南山律者留下正確的範本。佛教界尊他為近代重興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師。
**31年10月13日,弘一圓寂於泉州溫陵養老院。7天后,在承天寺火化。遺骨分兩處建舍利塔,一在泉州清源山彌陀巖,一在當年落髮處杭州虎跑定慧寺。
另建生西紀念塔於溫陵養老院過化亭。他的力作《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於**13年出版。寂後,海內外諸緇素將其遺著結集出版的有《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律學講錄三十三種合訂本》、《南山律苑文集》、《晚晴集》、《晚晴老人講演錄》、《弘一大師大全集》等。
弘一法師是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藝術全才,在書畫、詩文、戲劇、**、藝術、金石、教育各個領域都有極深的造詣。2023年入杭州虎跑寺出家,從此精修佛教律宗,又成為佛門一代高僧。代表作:
《南山律在家備覽》、《四分律戒相表記》、《弘一大師遺著合編》、《清涼歌集》、《李息翁臨古法書》等。
「弘一法師「是誰?他的主要事蹟都有哪些?
5樓:
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於天津。既是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反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
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虛大師曾為贈偈: 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
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 一輪圓月耀天心。"
被豐子愷稱為「文藝的園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的李叔同,由於種種原因而走上了世俗眼光中的消極人生之路,2023年,披剃於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門,做了一個名「演音」、號「弘一」的僧人。一名曾經純正而且優秀的藝術家,穿上百衲衣後,從觀念到行動皆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斷絕塵緣,超然物外,幾乎廢棄了所有的藝術專長,耳聞晨鐘暮鼓,心修律宗禪理,藝術家的李叔同變成了宗教家的弘一法師。
諸藝俱疏,唯有書法一事未能讓弘一割捨,伴他直至圓寂於泉州不二寺。在弘一60餘年的生命歷程中。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動。
由此可見,書法在他心目中佔有的地位了。弘一習書始於少年,初學篆書,從津門名士唐敬嚴學習書法篆刻,打下了紮實的功底。再寫隸書,後入楷、行、草諸體,尤對六朝碑版精心揣摩,認真臨寫,形成他勁健厚重的書風。
有人將弘一書法風格演變分為三個階段:初由碑學脫胎而來,體勢較矮,肉較多;後肉漸減,氣漸收,融入楷意;再後來字變修長,呈瘦硬清挺之態。其實,從大的審美風格來審視弘一的書法,分為出家前和出家後兩個階段,即勁健與平淡兩種格調,似乎更為恰當。
為僧以前,弘一書法有絢爛之致,遁入空門做了和尚,書風突變,棄之崢嶸圭角,行之以藏鋒稚拙,轉入禪境的雅逸恬淡,枯寂孤清。這種鉅變,**於觀念上的變化,亦即是人的變化,在俗是李叔同,離俗則是弘一法師,書寫的目的發生了質的改變。隔斷塵緣的弘一,不再自視為藝術家,作為「寫心」的書法藝術,在其觀念中自然亦異於以往;握管寫字,首先是一種「廣結善緣,普傳佛法」的宗教活動和需要,而作為藝術的書法已退居其次,書法不再是藝術的自覺產物,而是宗教中的藝術品,其藝術價值是作者的不自覺表現而又經後人的審美接受才得以實現的。
縱觀弘一遺墨,清靜似水,恬淡自如,實是禪修的結果。「刊落鋒穎,一味恬靜」,清逸的線條泯滅了個性,是禪心的跡化,是期於一種宗教式的「大我」的永恆之境,是造「平淡美」的極致。
作為高僧書法,弘一與歷史上的一些僧人藝術家存有差異,如智永和懷素,儘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們的一生並未以堅定的宗教信仰和懇切實際的宗教修行為目的,他們不過是寄身於禪院的藝術家,「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知」,這完全是藝術家的氣質與浪漫。八大山人筆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諷刺的意味是顯而易見的,他的畫作實在是一種發洩,是入世的,並未超然。比之他們,弘一逃禪來得徹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塵外,要為律宗的即修為佛而獻身,是一名純粹的宗教家。
書法是心靈的跡化。弘一書法由在俗時的絢爛到脫俗後的平淡,是修心的結果,是大師心靈境界的昇華。弘一在致許晦廬的一封信中曾說:
「朽人剃染已來二十餘年,於文藝不復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況乎出家離俗之侶;朽人昔嘗誡人云,『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即此義也。
」修身重於修藝,修藝賴於修身,弘一在其一生中,將人生、藝術、禪修,有機自然地統一起來,他的書法在心靈昇華的同時亦得到了昇華,葉聖陶在談弘一晚年書法時說:「弘一法師近幾年的書法,有人說近於晉人。但是,摹仿的哪一家實在說不出。
我不懂書法,然而極喜歡他的字。若問他的字為什麼使我喜歡,我只能直覺地回答,因為它蘊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溫良謙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顏悅色,在那裡從容論道。
……毫不矜才使氣,功夫在筆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這段話道出了弘一書法所臻至的審美境界。這樣的欣賞,已經超越了書法的一點一線,而是深入書法的本質——文化觀念的價值。
底價轉讓弘一法師《保真》書法作品
異樣不一樣 你好,弘一法師的作品的話,你在這裡根本就沒法賣,你可以去那古玩市場 鑑定一下是否弘一大師的真跡 陶心齋主 書法作品,真品是弘一大師的風格 時代特徵比較顯著 真品 要超過100000,真品收藏價值比較高的。 戴大小姐 我也有一張弘一大師的字跡,他的章好像不是你這樣的 假的,紙,字型不對,印...
錦繡未央弘兒是誰的孩子拓跋弘是李未央生的嗎
據悉,李未央在劇中並沒有孩子,而李未央的孩子極有可能是李長樂的 因為未央是按歷史馮太后為原型改編的。馮太后並沒有孩子,是拓跋弘的嫡母!歷史上北魏時期有立太子殺母的規矩,而且歷史上李夫人的兒子當了太子讓馮太后養,她才成了太后,應該李夫人改編過來大概就是長樂了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馮後對文成帝乳母常氏的...
王者榮耀最厲害的法師是誰,王者榮耀法師法師最厲害的是誰
諸葛亮厲害法師但不是最強,每個法師都有其定位,諸葛亮打團不行,除非隊友讓人頭不然進團,就是被人集火秒,當時單挑遊走支援刷野,他是很吊的,抓人也很猛,就是怕大招殺不死人,刷不出被動,就像以前的荊軻,有人頭超神,沒人頭坑人。高漸離打團很猛,高免傷,高鎖定群攻技能,就是單挑能力弱,打團一旦敵人密集,高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