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有些什麼事蹟,弘一大師李叔同是誰?他有什麼貢獻?

時間 2021-09-08 10:21:34

1樓:永遠的曼巴

書寫送別

弘一法師在俗時,「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許幻園的;有年冬天,大雪紛飛,當時舊上海是一片淒涼;許幻園站在門外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揮淚而別,連好友的家門也沒進去。

李叔同看著昔日好友遠去的背影,在雪裡站了整整一個小時,連葉子小姐多次的叫聲,彷彿也沒聽見。隨後,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內,把門一關,讓葉子小姐彈琴,他便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的傳世佳作。

憐蟲搖椅

李叔同去學生豐子愷家,每次坐木藤椅時總要搖搖才下座,豐子愷剛開始不好問,但見他多次如此,就開口問他為何這樣,李叔同答道,這個木藤椅可能會有小蟲,這樣搖搖後這些小生命就跑開了,坐下去後不至於殺生。

慈悲的力量

弘一法師出家後,徐悲鴻先生曾多次進山看望法師。一次徐悲鴻先生突然發現山上已經枯死多年的樹枝,發出新嫩的綠芽,很納悶。

便對法師說:「此樹發芽,是因為您,一位高僧來到此山中,感動了這棵枯樹,它便起死回生。」弘一法師說:「不是的,是我每天為它澆水,它才慢慢活起來的。」

還有一次,徐悲鴻先生又去看望弘一法師,他看見一隻猛獸在法師跟前走來走去,沒有傷人的意思,徐先生覺得很奇怪,便問:「此獸乃山上野生猛獸,為何在此不傷人?」法師說:

「早先它被別人擒住,而我又把它放了,因此它不會傷害我。」

「弘一法師「是誰?他的主要事蹟都有哪些?

2樓:

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於天津。既是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反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

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虛大師曾為贈偈: 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

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 一輪圓月耀天心。"

被豐子愷稱為「文藝的園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的李叔同,由於種種原因而走上了世俗眼光中的消極人生之路,2023年,披剃於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門,做了一個名「演音」、號「弘一」的僧人。一名曾經純正而且優秀的藝術家,穿上百衲衣後,從觀念到行動皆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斷絕塵緣,超然物外,幾乎廢棄了所有的藝術專長,耳聞晨鐘暮鼓,心修律宗禪理,藝術家的李叔同變成了宗教家的弘一法師。

諸藝俱疏,唯有書法一事未能讓弘一割捨,伴他直至圓寂於泉州不二寺。在弘一60餘年的生命歷程中。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動。

由此可見,書法在他心目中佔有的地位了。弘一習書始於少年,初學篆書,從津門名士唐敬嚴學習書法篆刻,打下了紮實的功底。再寫隸書,**楷、行、草諸體,尤對六朝碑版精心揣摩,認真臨寫,形成他勁健厚重的書風。

有人將弘一書法風格演變分為三個階段:初由碑學脫胎而來,體勢較矮,肉較多;後肉漸減,氣漸收,融入楷意;再後來字變修長,呈瘦硬清挺之態。其實,從大的審美風格來審視弘一的書法,分為出家前和出家後兩個階段,即勁健與平淡兩種格調,似乎更為恰當。

為僧以前,弘一書法有絢爛之致,遁入空門做了和尚,書風突變,棄之崢嶸圭角,行之以藏鋒稚拙,轉入禪境的雅逸恬淡,枯寂孤清。這種鉅變,**於觀念上的變化,亦即是人的變化,在俗是李叔同,離俗則是弘一法師,書寫的目的發生了質的改變。隔斷塵緣的弘一,不再自視為藝術家,作為「寫心」的書法藝術,在其觀念中自然亦異於以往;握管寫字,首先是一種「廣結善緣,普傳佛法」的宗教活動和需要,而作為藝術的書法已退居其次,書法不再是藝術的自覺產物,而是宗教中的藝術品,其藝術價值是作者的不自覺表現而又經後人的審美接受才得以實現的。

縱觀弘一遺墨,清靜似水,恬淡自如,實是禪修的結果。「刊落鋒穎,一味恬靜」,清逸的線條泯滅了個性,是禪心的跡化,是期於一種宗教式的「大我」的永恆之境,是造「平淡美」的極致。

作為高僧書法,弘一與歷史上的一些僧人藝術家存有差異,如智永和懷素,儘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們的一生並未以堅定的宗教信仰和懇切實際的宗教修行為目的,他們不過是寄身於禪院的藝術家,「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知」,這完全是藝術家的氣質與浪漫。八大山人筆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諷刺的意味是顯而易見的,他的畫作實在是一種發洩,是入世的,並未超然。比之他們,弘一逃禪來得徹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塵外,要為律宗的即修為佛而獻身,是一名純粹的宗教家。

書法是心靈的跡化。弘一書法由在俗時的絢爛到脫俗後的平淡,是修心的結果,是大師心靈境界的昇華。弘一在致許晦廬的一封信中曾說:

「朽人剃染已來二十餘年,於文藝不復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況乎出家離俗之侶;朽人昔嘗誡人云,『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即此義也。

」修身重於修藝,修藝賴於修身,弘一在其一生中,將人生、藝術、禪修,有機自然地統一起來,他的書法在心靈昇華的同時亦得到了昇華,葉聖陶在談弘一晚年書法時說:「弘一法師近幾年的書法,有人說近於晉人。但是,摹仿的哪一家實在說不出。

我不懂書法,然而極喜歡他的字。若問他的字為什麼使我喜歡,我只能直覺地回答,因為它蘊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溫良謙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顏悅色,在那裡從容論道。

……毫不矜才使氣,功夫在筆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這段話道出了弘一書法所臻至的審美境界。這樣的欣賞,已經超越了書法的一點一線,而是深入書法的本質——文化觀念的價值。

3樓:

弘一法師(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於天津。既是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他將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寫生的教師。

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弘一大師李叔同是誰?他有什麼貢獻?

4樓:光明時訊

李叔同[1]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上榮耀。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

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虛大師曾為贈偈: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

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2023年)陰曆九月二十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家,2023年九月初四圓寂於泉州。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美術、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斷食實驗諸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

作為高僧書法,弘一與歷史上的一些僧人藝術家存有差異,如智永和懷素,儘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們的一生並未以堅定的佛教信仰和懇切實際的佛教修行為目的,他們不過是寄身於禪院的藝術家,「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知」,這完全是藝術家的氣質與浪漫。八大山人筆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諷刺的意味是顯而易見的,他的畫作實在是一種發洩,是入世的,並未超然。比之他們,弘一逃禪來得徹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塵外,要為律宗的即修為佛而獻身,是一名純粹的佛教大家。

李叔同的生平什麼樣子

5樓:金果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2023年受聘為浙江兩級師範學校(後改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圖畫教師。2023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圖畫教師,並譜曲南京大學歷史上第一首校歌。

擴充套件資料:

從絢爛走向平淡,李叔同與上海的不解情緣:

2023年農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正式出家,削髮為僧,身披袈裟,法號:弘一。對於李叔同的皈依佛門不必過度解讀或詮釋,他有人生抉擇的權利和生存方式的自由。

李叔同削髮為僧後所開啟的第三段人生,依然與上海有著深厚的因緣與頻繁的往來。

他憑藉著上海的各界資源、經濟因素、人脈關係及社會條件,做了大量弘法佑民的工作,進行了愛國愛教的宣傳。2023年楓葉含丹之秋,李叔同來到上海,入住他任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時的學生豐子愷在江灣的家,豐子愷作為李叔同的入室**,深受先生的影響,心摹手追。

廣採博取,他亦工於詩文**,精於書法繪畫,擅於編輯翻譯,也曾留學日本。歸國後在上海創辦立達學園,從事文學、美術、**、翻譯等工作。在李叔同的廣告漫畫啟發下,於2023年開始發表人文漫畫,融幽默、童趣、啟智、明理為一體,社會反響熱烈,老少皆宜、寓教於樂。

2023年10月出版《子愷漫畫》,中國之有漫畫名稱自此始。此次弘一大師來上海他家,親自主持了豐子愷皈依三寶儀式,併為豐子愷取法名嬰行。李叔同在上海期間,和豐子愷醞釀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創意,準備編輯一套《護生畫集》以弘法揚善、敬天愛人、除暴戒殺、倡導環保、宣傳素食等。

誠如李叔同所言:「以藝術作方便,人道主義為宗取。」於是,師生兩人聯手合作,共同尋找題材,由豐子愷作漫畫,由弘一大師配詩寫文。

2023年,在淞滬抗戰最激烈的時候,弘一大師來到了上海,他入住的新北門旅館靠近外灘,時常遭遇日寇的飛機轟炸。

夏丐尊去看望他時,又遇日機來襲,人們紛紛逃離去防空洞,夏丐尊見大師卻面無驚色,鎮定自若地端坐誦經,對侵略者的凶熖很是藐視,顯示了一種大義凜然、不屈不撓、橫眉冷對的精神。三天後,夏丐尊、章錫琛等人請大師至覺林蔬食館共進午餐敘舊。

隨後又請大師到照相館拍了一張相,大師面貌清癯,慈眉善目,一派仙風道骨的得道氣度。後來此張**成了弘一大師的標準像。夏丐尊將此**寄給豐子愷時,曾在信中寫道:

「弘一師過滬時,曾留一影,檢寄一張,藉資供養(師最近通訊處:泉州承天處)斯影攝於大場陷落前後。

當時上海四郊空爆最亟,師面上猶留笑影,然鬚髮已較前白矣。」在民族危亡、抵禦外寇之際,弘一大師留在上海這張從容自信的經典性**,正彰顯了一種浩然正氣和光明信念。2023年10月10日,弘一法師在泉州溫陵養老院寫下絕筆:

「悲欣交集」,於10月13日安詳圓寂。

從上海開始的「二十文章驚海內」,到留學歸滬從藝行,再到菩提印心海上因,從李叔同到弘一法師,一代大師與上海親密而持久的因緣,已成為海上文化藝術的璀璨篇章。

李叔同的《送別》全文是什麼?李叔同的送別詩全文

送別 廣泛版本 詞 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望!李叔同的送別詩全文 李叔同 送別 詩全文。送...

雷鋒的事蹟?雷鋒有什麼事蹟

親親,雷鋒的事蹟有很多哦 一次義務勞動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一個建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小學蓋大樓,雷鋒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輛小車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鋒被一群工人圍住了面對大家他說 我們都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

雷鋒有什麼事蹟,雷鋒事蹟有哪些

雷鋒曾經有一段姐弟戀,但是這樣的愛情在當時是不被人接受的.所以組織上把他調到了鞍鋼.這對情人就這樣散了 之後女的成了家,多年之後當她在報紙上看見她的舊愛犧牲的訊息時,不禁淚流滿面 為生產隊搬過磚還不留名。他的好事多了,要不怎麼叫雷峰呢 多著呢,書,網上,自己找 這裡都是雷鋒的事蹟 他是好人啊?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