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古代沒有爸爸媽媽這樣的稱謂,只有父親母親,爹孃等等這些!
2樓:祖硯齋主人
爹孃屬唐宋以來承習的口語,自元明以來,民間口語受到外族影響,出現了爸媽的稱呼。爸還是這一時期新造字,媽則是襲用了年長女僕的專用字。
3樓:有無你
爹孃是口語稱呼,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叫法,簡單方便;爸媽是書面語,出現的比較晚,是人們寫信寫作時用的比較多
4樓:海印放光
爹孃,古代多見於書面語((古代**、戲劇)。民間也有稱爸媽的。中國方言很多,對父母的稱呼也很多。在古代,爸爸媽媽在民間很常見。
5樓:豪
爸媽的稱呼也不是一開始就稱呼父親母親為爸媽的,語言的傳承是根據時代而變化的,古代的稱呼與現代的白話不一樣,我們是從古言精簡而來。
所以稱呼爹孃和爸媽無區別。時代的變化是趨勢。
6樓:萱麻麻
因為時代不一樣,很多東西都與時俱進,以前和現在穿的衣服不一樣,文化也更進一步發展了,很多東西都需要更新,現在的衣服講究潮流,時尚款,交通工具也換了,相比舊時代改掉了很多舊習俗,變得越來越方便了
7樓:含暉居士
因為那時,沒有爸媽這個詞。後來傳入我國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各個時代稱呼父母的方式不一樣,不等於說當時就沒有爸媽的這個說法。只是說寫在**上,或者文字上沒有這樣說而已。
9樓:在龍眠山吃開封菜的賈詡
地域差異,稱呼有別,古代也是如此。
10樓:
古代的時候,爸媽這個稱呼還沒有了,這是近幾十年才從英文中慢慢演繹出的這個稱呼,所以古人稱呼父母為爹孃。
11樓:米蟲不在家
也不一定嘛,那現在還有人叫爹媽的呢
12樓:
各個時代稱呼父母的方式不一樣。
13樓:魔尊天下
在我覺得古人也不是都稱呼父母為爹媽,而是與時代與民族有關係。現在隨著社會發文化融合,多數人都稱呼爸媽。
14樓:南金東箭
爹和娘是書面語言 ,爸和媽是口頭語。稱呼看個人習慣而叫
15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各地方風俗習慣叫法,書面也根據作者而定。不信你到各地實際考察考察。
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稱呼父母為「爹孃」?
16樓:筍歌
爸爸媽媽是西方外來詞。就像現在過生日,首先想到的是吃蛋糕。結婚首先想到的是婚紗,可以算是一種文化殖民吧。或者說文化影響力。
但是有人說北方人叫爹孃,南方人叫爸媽。這個明顯是不對的。我是浙江人,算南方吧?我們那方言轉化成普通話,對爸爸的稱呼,應該是爺~對媽媽的稱呼好像是姆媽?
17樓:四季青葉樹
爸媽是外來詞。沒叫多久。。。一百年左右,好象是從洋鬼子那傳來的。。。。我們被殖民話了,,,,,嘻嘻
18樓:匿名使用者
why只是中國人按意識翻譯過來的
19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怎麼喊的 大家都不知道 只是這樣喊 看起來像古人喊的
20樓:匿名使用者
.........古裝劇是為了讓你看的舒服。。
歷史為何古代人不給父母稱爸媽叫爸媽反而叫爹孃 10
21樓:西野萌聖人
中國一開始就有爸媽的叫法。
【爸】夷語稱老者為八八。或巴巴。後人因加父作爸字。蜀謂老為波。宋景文謂波當作皤。黃山谷貶涪,號涪皤。
又宋代《集韻》:爸,必駕切,音霸。吳人呼父曰爸。
可見,「爸」的稱呼是古代就有的,一開始寫作「巴」,後來有人加了在巴字上加了個「父」,所以就寫作了爸爸。
也可以看出,其實「爸」只是一個形聲詞。這個詞要麼被寫作八八,要麼被寫作巴巴,要麼被寫作波波。
當然,現在還有人寫成粑粑。
至於媽。
魏朝張揖《廣雅·釋親》曾經曰過:
媽,母也。
清代《康熙字典》:
俗讀若馬,平聲。稱母曰媽。
日常中,媽媽的稱呼,要麼是「nia」,要麼是「ma」,比方說「媽」「麻」「馬」各種讀音,各地區腔調也有所不同。要麼是「niang」,這是稍微長大後的稱呼。
總之,對媽的稱呼,並不脫離「m/n+a」的範疇。
爸爸的稱呼,要麼是「da」,要麼是「pa」,要麼是「bo」,總之不脫離「d/p+a」的範疇。
至於說令人匪夷所思的「父」,嬰兒並不會這麼喊。
黎錦熙:
古無輕脣,『魚』『模』轉『麻』,故『父』為『爸』」的說法, 「爸」實即「父」之本音。
由此可見,幾乎世界上所有的語言,爸爸、媽媽或類似有稍微變化的稱呼,都是嬰兒最先學會的詞彙。這是人類嬰兒時期能發出的音節導致的,也就是說,人類出生後咿呀學語,會將最先熟識的詞彙聯絡上了最熟識的人。
有變種麼?
有。比方說一個常見的口誤——某些地區的小孩,經常誤把「爸爸」喊成「biabia」。
有些小孩覺得好玩,故意這麼喊。
統一喊爸媽,則是國語運動之後的事情了。
22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問的有問題啊,你應該問現代人為何不稱呼父母為爹孃而叫爸媽。我們這裡年齡大的仍然稱呼爹孃
23樓:匿名使用者
**電影看多了吧。。。爸媽和爹孃的稱呼。古代都有。只是地方不同稱呼上的區別而已。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統一。
古代稱呼爸媽為什麼?
24樓:116貝貝愛
古代稱呼爸為:爺,古代稱呼媽為:娘
一、爺拼音:yé
釋義:1、父親。
2、祖父:爺爺。姥爺。
3、對長輩或年長男子的敬稱:張大爺。
4、舊時對官僚、財主等的稱呼:縣太爺。少(shào )爺。
5、對佛、神的稱呼:佛爺。財神爺。
二、娘拼音:niáng
釋義:1、母親:孃親。孃家。爹孃。
2、對年輕女子的稱呼:娘子。姑娘。嬌娘。新娘。
3、稱長一輩或年長的已婚婦女:大娘。嬸孃。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王爺[wáng ye]
封建時代尊稱有王爵封號的人。
2、爺爺[yé ye]
祖父。3、少爺[shào ye]
舊時僕人稱主人的兒子。
4、爺們[yé men]
男人(可以用於單數)。
5、爺兒[yér]
長輩男子和男女晚輩的合稱。
25樓:申子於磁
(1)父母:父母是親屬中最重要的親屬,除「父母」、「雙親」、「二老」、「爹孃」等古今通用的合稱外還有「高堂」、「嚴君」、「尊親」、「嚴親」、「兩親」、「親闈」等以及文人筆下的「所生」、「椿萱」等對父母的代稱。
(2)父、父親:是對父親古今習見的稱呼,還可以稱父親為「公」、「翁」、「尊」、「大人」、「嚴君」、「爺」、「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見的敬稱用語,稱自己的父親可稱「家尊」,稱對方的父親則稱「令尊」。
(4)爺:古代對成年男子較廣義的稱呼,宋代開始用作對祖父之稱,魏晉南北朝就用作對父親之稱,或寫作「耶」。
(5)母:是對母親最常見的稱呼。而在古代對母親的稱謂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對成年婦女或老年婦女的泛稱。
其中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媽」、「慈」、「家家」和「姊姊」等。
(6)繼母:如果自己的母親去世、離異或被父輩逐出,則稱續娶之妻為繼母、繼親、後母、假母、續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親離家之後還能相見,則稱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稱自己的生身母親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則稱父親之妾為「庶母」、「少母」、「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時期對母親的兩種特殊稱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無論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對父親的妾都可以稱為「姨」、「姨姨」、「阿姨」。
( 12 )義父:指是在自己的父親之外再拜認某人為父,這個「義」字有外加、假、代、自願等意。
( 13 )義母:指是在自己的母親之外再拜認某人為母。
26樓:匿名使用者
喊自己的父母叫爹孃,或者是父親、母親,也有叫父親大人、母親大人,以示尊敬的。
對別人提起自己的父母,才叫家父、家母。
提起別人的父母,應該叫令尊、令堂
27樓:匿名使用者
我記得好像是這樣的,供參考:一般老百姓稱爹孃,對於父親的妾,稱姨娘。稱父親大人和母親大人也是可以的,比較少吧,比如子女古代給父母寫信開頭都寫「父母親大人膝下 敬稟者」。
28樓:銅芸
皇族裡叫「父皇,母后」或「阿媽,額娘」,百姓中則叫「爹,娘」。
古代對父親的稱謂有哪些?
29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對父親的稱謂有先府君,家君,家大人,家嚴,令尊。
1、先府君。是對自己死去的父親的稱呼。
2、家君。既可以作為對自己父親的稱呼,也可以用做對別人父親的稱呼。
3、家大人。清代著名的小學家王引之在他的著名著作《經義述聞》裡每一篇的開首都要冠上一句話:「家大人曰」。
4、家嚴。清陳夢雷《絕交書》:「先慈恐不孝激烈難堪,遣人呼入。家嚴出,以婉詞相諷。」
5、令尊。是用來稱對方父親的敬詞。見《紅樓夢》:「你今日回家就稟明令尊,我回去再稟明祖母。」
30樓:沒錯名字七個字
1、嚴親
司馬光《送王殿丞知眉山縣》:「疇昔侍嚴親,俱為彩服人。」
2、家翁
《山堂肆考》:「郭子儀子曖尚昇平公主,嘗與爭言。子儀囚曖,入待罪。上曰:『不痴不聾,不為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
3、阿公
《南史·顏延之傳》:「嘗與何偃同從上南郊,偃於路中遙呼延之曰:『顏公。
』延之以其輕脫,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見呼為公?』偃羞而退。
」4、尊魏晉六朝皆稱尊。《宋書·謝靈運傳》:「阿連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兒遇之。」
5、老兒
趙彥衛《雲麓漫鈔》:「今人呼父曰爹,語人則曰老兒。」
6、家尊
《晉書·王獻之傳》:「謝安問曰:『君書何如君家尊?』」
7、父《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
8、靈椿
馮道《贈竇禹鈞》:「靈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以靈椿喻竇燕山,後世稱父為椿。
31樓:迦南
對父親的稱謂:
(1)父母:父母是親屬中最重要的親屬,除「父母」、「雙親」、「二老」、「爹孃」等古今通用的合稱外還有「高堂」、「嚴君」、「尊親」、「嚴親」、「兩親」、「親闈」等以及文人筆下的「所生」、「椿萱」等對父母的代稱。
(2)父、父親:是對父親古今習見的稱呼,還可以稱父親為「公」、「翁」、「尊」、「大人」、「嚴君」、「爺」、「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見的敬稱用語,稱自己的父親可稱「家尊」,稱對方的父親則稱「令尊」。
(4)爺:古代對成年男子較廣義的稱呼,宋代開始用作對祖父之稱,魏晉南北朝就用作對父親之稱,或寫作「耶」。
對母親的稱謂:
(1)母:是對母親最常見的稱呼.而在古代對母親的稱謂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對成年婦女或老年婦女的泛稱.
其中較重的:「婆」、「娘」、「娘」、「姥」、「大」、「媽」、「慈」、「家家」和「姊姊」等。
(6)繼母:如果自己的母親去世、離異或被父輩逐出,則稱續娶之妻為繼母、繼親、後母、假母、續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親離家之後還能相見,則稱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稱自己的生身母親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則稱父親之妾為「庶母」、「少母」、「諸母」、「妾母」。
擴充套件資料:
其他稱謂方式
以名字稱
古人的名大都用於自稱,極少有人直呼其名。稱字的多為長輩或同輩。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張學良將軍為例,將軍常對人自稱「學良」,而他的師友多呼之為「漢卿」,有親切、親近意味。
以別號稱
著名詩人李白號青蓮居士,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歐陽修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蘇軾號東坡居士,稱別號多是表恭敬之意。
以郡望稱
郡望是指一個人的故鄉,如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祖籍河東,韓愈世居昌黎縣,因之後人分別稱他們為柳河東、韓昌黎。二人又分別有《河東先生集》、《昌黎先生集》傳世。
以官位稱
王維曾官居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杜甫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柳永因官至屯田員外郎,故又稱柳屯田。
以諡號稱
諡號是一個人死後,皇帝根據他生前功勞而封的榮譽稱號。如歐陽修諡號文忠,後人稱之為歐陽文忠公,有《歐陽文忠集》,范仲淹諡文正,後人稱之為范文正公。
以書齋稱
蒲松齡因其書房名為聊齋,世稱聊齋先生,有短篇**集《聊齋志異》聞名。
以代表作稱
宋詞人張先語言工巧,曾以三處善用「影」字,人稱張三影。
以居所稱
清才子袁枚因居隨園,稱為隨園主人。
古人稱月為什麼,月末為什麼,古人稱一至十二月分別為什麼月
我國古代把農曆每月初一叫 朔 十五叫 望 月末一天叫 晦 從一個月來說,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稱。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後一天叫做晦。所以 莊子 說 朝菌不知晦朔 十五叫做望。近在望後的日子叫做即望。所以蘇軾 前赤壁賦 說 壬戌之秋,七月即望。 水皮貓 1 月亮的別稱 銀鉤 玉鉤 瓊鉤 玉簾鉤 玉...
你為什麼而活?為愛情?為了父母?為了夢想還是為了吃?給我你活著的理由
o斗南一人 為了責任,自己的責任 為妻兒老小,為世界為人類的責任 世界進步,人類進步。 那些凋零的秋葉 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就要活著,沒什麼理由。只想這一生沒有遺憾,活的漂亮。 你唔想活嗎?就把所有的器官捐獻他人,先死。人生無話邊個為邊個生同死。只是為下一。老豆。養子,子養子。 問奇何南 為自己,自...
這個男領導是什麼意思,一個男人稱呼你為領導是什麼意思?
寶貝鼕鼕 這很明顯是對你有意思啊!都這麼表現了你還在想什麼呀!好好考慮一下,如果可以就順其自然,如果不喜歡也不要直接不理人家,不然你以後的工作怎麼去面對,肯定會有影響,自己要想清楚哦! 我覺得他是對你有意思,但是你一定要記住,你要知道他有沒有家庭,如果說沒有,嗯,如果他覺得他還行的話,你可以和他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