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言若顧
流觴賦詩、六博、放燈、結羊腸。流觴賦詩是比較高雅的一種活動,就是在水邊喝酒吟詩。六博是一種兵種旗戲,類似於象棋。放燈和結羊腸是元宵節的活動,用於祈福。
2樓:夏末秋涼
比如「流觴賦詩」,這是古代社會比較高雅的一種文化習俗。大多數是在漢族人民當中。也就是一邊在水邊飲酒,一邊做詩,可見也是十分有趣的。
3樓:愛我是小仙女
1.「六博」習俗,「六博」又可以稱為「博戲」或「陸博」,是漢朝比較流行的兵種旗戲,2.唐代「放燈」習俗,「放燈」習俗其實源於古代元宵節,3.元宵節「結羊腸」習俗。
4樓:匿名使用者
流觴賦詩、六博、放燈、結羊腸,這些古代習俗很有趣
古代社會中流行的習俗基本上都源於,自然崇拜、祖先信仰、生活積累。
不同朝代以及社會意識影響下的習俗,也會表現出極具時代感的獨特魅力。可以說從上古時期開始習俗就與人們生活形影不離,並且還會隨著時間流逝而不斷消亡或創新。
由於古代社會中的習俗基本上都源於祭祀活動,所以在很多現代人的思想中,就會主觀的認為大多數古代習俗都特別嚴肅,甚至還會有一些令人恐懼的因素。事實上如果大家能夠多瞭解一些習俗歷史,就會發現有很多古代習俗都特別有趣味性。
筆者認為如果從習俗的形成與發展歷程上來看,習俗除了蘊含最原始的精神崇拜,以及日積月累的現實生活之外,其實還與多種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種文化既包括知識、思維與創造力,同時也蘊含了飲食、行為、戰爭等多種元素。
這些看似複雜實則簡單的習俗,其實就是大家比較熟知的古代文化習俗。當習俗、文化、文明三者相結合之後,所體現出的文化習俗就要比生活習俗更具高階性。因為文化習俗往往都蘊藏思想、智慧、文明三大方面。
筆者所說的「趣味習俗」其實就是文化習俗的一個表現。
相比較於祭祀活動演變而來的習俗來說,文化習俗不僅鮮有莊嚴肅穆的氣氛,而且也不會出現讓人望而生畏的習俗禮儀。輕鬆、活潑、趣味性強是其主要特點,當然文化習俗也會蘊含深刻的思想內涵與真摯的情感。
古代社會中極具文化神韻的 「趣味習俗」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曾在《史記》中,寫過這樣一句古代俗語:「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句俗語表達的意思就是不同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在一百里範圍之內可能都會出現氣候不同的現象,一千里之外民風民俗也都會有天壤之別。
古代社會由於戰亂不斷朝代更迭頻繁,所以很容易呈現出文化習俗多樣化的特徵。即使是在大一統王朝時期生活在不同地區的老百姓,都很容易出現習慣迥然習俗各異的現象。除了一些與祭祀或有關係的習俗之外,剩下大部分習俗基本上都特別有趣。
1.「流觴賦詩」即「曲水流觴」
(1)「流觴賦詩」習俗起源
「流觴賦詩」是古代社會一種比較高雅的文化習俗,這種習俗的主要傳承載體是漢族先民。從其字面意義上去分析可以得知,其實就是在水邊飲酒賦詩。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就算是在現代社會,這種習俗也絕對稱得上「高大上」。
關於「流觴賦詩」的起源主要有「消災去病」說,相傳周代時這種習俗就已經出現,並且在當時民間社會廣為流傳。
據《論語》記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這段記載的主要寓意就是在暮春時節,人們穿著比較隆重的「祭春」禮服,在古代沂水之地沐浴並登山神壇上求雨,然後還有歌詠吟誦詩歌才能回家。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流觴賦詩」,在最開始其實也是一種祭祀活動。
但釣魚莊嚴肅穆的祭祀活動來說,這種以「祭春」求雨為主旨的祭祀行為,主要表現的就是祭祀活動之後的「詠」。實際上春秋時期魯國的這種古老習俗,其實主要是源於周代先民到水邊洗滌汙濁、消災去病之俗。
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記載:「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雲'羽觴隨流波'。」
這種流行於西周初年的古老傳統, 其實也體現出了古代先民對待生活的態度。眾人齊聚於河兩旁飲酒賦詩,這種感覺不僅特別優雅而且也意韻悠長。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流觴賦詩」,流傳至今已經有將近四千年的歷史了。後來隨著朝代更迭與文化習俗轉變,逐漸發展成為文人墨客「詩酒唱酬」的一種雅事。實際上「流觴賦詩」習俗最鼎盛時期其實是在晉朝。
(2)「流觴賦詩」習俗演變與繁榮期
晉代時「流觴賦詩」被稱為「曲水流觴」,在當時社會每年夏曆三月都會舉行祓禊儀式。
這個儀式其實也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漢族民俗,此習俗的主要寓意就是「洗濯去垢,消除不祥」,源於古代比較重要的祭祀活動「除惡之祭」。
在祓禊儀式完畢之後人們就會在水邊舉行「曲水流觴」活動,簡單說就是眾人坐在河渠兩旁。然後又習俗活動主持人在上游放流承載酒杯的托盤,然後托盤就會隨著河水順流而下,當托盤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並賦詩一首。
這種活動除了寓意驅除「災禍不吉」之外,還在當時掀起了一股文化熱潮。
相傳永和九年會稽內史王羲之,曾舉辦了一場尤為盛大的「曲水流觴」活動。參加這次活動的有謝安、孫綽等多位晉代貴族和軍政**。
據史料記載這次「曲水流觴」活動一共成詩三十七篇,但又十六人因為作不出詩而各罰酒三觥。王羲之眾人所作詩歌輯錄成冊並作序,這就是舉世聞名、盡人皆知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後人亦有詩云:「修禊文會聚溪頭,羽觴載酒麴水流。酣飲賦詩聯佳句,留得美名在士儔」。
這其實就是「流觴賦詩」習俗的淵源與發展,雖然現代社會早已經失去了這種傳統習俗。但是在文化界依然有人會對這種古老的傳統習俗感嘆不已,筆者認為「流觴賦詩」習俗遺失不僅是後人的一大損失,而且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無奈與遺憾。
「六博」、「放燈」、「結羊腸」妙趣橫生
1.「六博」習俗
「六博」又可以稱為「博戲」或「陸博」,是漢朝比較流行的兵種旗戲,實際上這種「六博」遊戲或習俗,最早發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家語.六儀》中就曾記載過,魯哀公與孔子關於「六博」的對話。
「吾聞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曰:「有之。
」公曰:「何為?」對曰:
「為其二乘。」公曰:「有二乘,則何為不博?
」子曰:「為其兼行惡道也。」
通過這段與「六博」習俗有關的對話,可以得知這個遊戲在當時公卿階層非常盛行。
但「六博」 真正大行其道卻是在漢代,隋代政治家鮑巨集曾在《博經》中說:「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擲頭,謂之瓊」。這段記載其實就寫出了「六博」的形制與玩法。
上流社會棋子多以象牙、玉石、金屬製成,而普通民眾則僅以木質棋子為主。
「六博」最開始被當做兵種棋戲玩法其實與象棋十分類似,遊戲過程中多以殺掉特定棋子為獲勝。
所以從這一點可以推測象棋類遊戲,可能從「六博」 演變而來。後來隨著社會變遷「六博」走出宮門,並在民間發展成為一種如火如荼的遊戲或習俗。
2.唐代「放燈」習俗
「放燈」習俗其實源於古代元宵節,據史料記載古代社會中的元宵節,最開始是貴族小姐與情人約會的節日。後來隨著時代變遷在漢代時期演變成為慶賀元宵的習俗。所謂「元宵」其實是指正月十五月圓之夜。
唐代建立之後元宵節變成了法定節日,唐睿宗時「元夕作燈樹高二十丈,燃燈五萬盞,號為『火樹』」。
並且在元宵節當晚取消夜間戒嚴,市民可以隨意上街觀賞花燈,這個習俗後來就被人們稱為「放燈」。
實際上「放燈」也有解除宵禁逛燈之意,但是隨著元宵節的喜慶氣氛越來越濃重,唐代統治者逐漸放鬆了對老百姓的宵禁限制。「放燈」習俗其實就是這種政策的一個主要體現,後世人為了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也是在元宵節這一天「放燈」辟邪除災、迎祥納福。
3.元宵節「結羊腸」習俗
關於元宵節「結羊腸」習俗可以通過一首詩作進一步瞭解。「元宵初過猶自忙,家家女兒結羊腸。含情暗思心中語:
何時得似雙鴛鴦」。這首詩歌的大意為在元宵節剛過之時,各家各戶的未嫁女兒都會通過「結羊腸」習俗,來表達內心中對愛情的渴望與期待。
據《霏雪錄》記載:「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舊曆紙九道為繩,亂結以首尾,聯屬者為兆,謂之結羊腸。
」元宵節過後第一天生活在北方地區的女孩子,就會用「舊曆紙」編織紙繩,然後將這根紙繩的頭尾系在一起,然後送給自己朝思暮想的心上人。
筆者認為通過這個習俗可以得知,古代社會中的女子對愛情的追求,其實毫不遜色於現代社會中的女孩。她們之所以會在正月十六當天「結羊腸」,實際上就是為了表達想與意中人永結同心之意。這種大膽地是愛方式絕對超越了古代世俗觀念。
實際上關於「結羊腸」習俗元代詩人趙雍,曾在其創作的《結羊腸·孟春之月春始和》一詩中,對這種源於元朝時期的古老習俗做出了詳細解釋。通過這首詩歌大家可以更加細緻的瞭解,古代女子「結羊腸」的真正意圖。
「孟春之月春始和,陌頭柳色黃如鵝。落梅紛紛稍覺多,白日炯炯曜綺羅。曜綺羅,日漸長,春風庭院花草香。
十六初過上元節,家家女兒結羊腸。含情暗卜心自語,何時得似雙鴛鴦。結成羊腸腸反斷,惆悵春閨坐長嘆。
強持薄怒嬌且羞,折花倒插金釵頭」。
這首詩歌表達的思想內涵其實非常明確,詩歌中描繪的元代女子在正月十六「結羊腸」,但最終的結局卻是「結成羊腸腸反斷,惆悵春閨坐長嘆」。筆者認為無論「結羊腸」的結局如何,但這種習俗所表達的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卻十分值得推崇。
結 語流觴賦詩、六博、放燈、結羊腸,其實只是古代「趣味習俗」中的一小部分。
雖然有很多「趣味習俗」也源於祭祀活動,但相比較於莊嚴肅穆、悲壯悽切的習俗來說,卻充分體現出了古代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個世界上有沒有龍,還是老祖宗編造的
根本沒有龍。這是古人傳下來的一種傳說。因為龍代表皇上的威嚴。龍是吉祥的象徵。至於龍長什麼樣。都是人們想象中得來的。目前發現的有已經滅絕的多種恐龍化石,至於吉祥物上的龍,目前還沒有找到,估計是老祖宗編造的。沒有,它僅僅是我們華夏民族的一個圖騰而已。龍其實是很多個動物身上的不同部位組合而成的,被賦予神話...
家裡拜老祖宗的水果什麼的能給小孩吃嗎
能啊,我就吃過,是人家給我的,說是高堂上的供果,還能保平安呢。平時祭祀用什麼水果 分析如下 祭拜必備供品五果 各種天然水果,如鳳梨 香蕉 蘋果 甘蔗 柑橘 芒果 龍眼 香瓜 哈密瓜 柚子等。用當季水果祭祀神叫四果,任選五樣為 五果 用途 祭神 拜祖先,忌用蕃石榴 蕃茄 釋迦 李子.等水果。柑 橘 是...
老祖宗的智慧令人折服,人死之後為什麼要把臉蓋住
smile你大爺 人如果沒死的時候會有呼吸,在人臉上放白布防止他還活著。還表示一種哀悼,死後臉會黑掉,讓大家只記得他活著時候比較美好的面容。 柒無玥 通過蓋白布將臉遮住,可以檢視此人是否還有呼吸,如實判斷是否已經真正死亡。 用蓋白布來判斷人是否是假死,有的死者可能死狀慘烈,也會把臉蓋住。 王者小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