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炎帝部落是先入主中原的 即使黃帝擊敗了炎帝部落也不及當時炎帝在中原的聲望 而且炎黃子孫這種稱呼本身就是狹義的 事實上當時的中原原住民應該是九黎部落南遷後就是現在的苗族 炎帝部落是西邊的羌族 黃帝部落則是北方部落 估計和古匈奴是一脈的 其他還有當時南方沿海一帶的越系一脈 所以中華民族的祖先至少有四脈 而中國古代人口遷徙雖然是以南遷為主 大部分都是北方融入中原像軒轅部落 匈奴部落等 但畢竟西方名族最早並有資料記載的如神農部落 突厥族 波斯族 回紇族等
2樓:中國滄海水手
炎帝,又稱神農氏,曾嘗百草,是中華農業和中華醫藥的始祖,這點是黃帝無法比擬的。黃帝即便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對於民族的貢獻卻遠遠比不上炎帝。
3樓:手機使用者
因為炎黃子孫好聽些!
傳說當年黃帝打敗了炎帝,從而統一了華夏民族,可為什麼我們叫炎黃子孫而不是黃炎子孫?
4樓:邶晚竹荀雁
在以黃帝和炎帝連稱時,春秋時連稱為「黃炎」,如《周語》下記周靈王的太子晉說:「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後也。」至戰國以後,便改為「炎黃」了,如《漢書·魏豹等傳贊》雲:
「周室既壞,至春秋末,諸侯耗盡,而炎黃唐虞之苗裔猶頗有存者。」到現在,人們常以「炎黃子孫」為榮,其實應作「黃炎子孫」,方符合古代史實。
——曙庵文史續錄,王樹民
為什麼叫炎黃子孫而不是黃炎子孫呢?
5樓:
炎帝是黃帝的前輩。
正確答案請看以下文章:
炎帝和黃帝
《周易·繫辭下傳》說:「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
」之後眾多史籍幾乎是一致採用這一觀點:炎帝和黃帝是前後相承的關係。《漢書》、《白虎通義》幾乎都是原文照抄地記載:
「伏羲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越絕書·計倪內經》則說:
「炎帝有天下,以傳黃帝。」東漢蔡邕撰《獨斷》載:「《易》曰:
帝出於震。震者,木也。言宓犧氏始以木德王天下也。
木生火,故宓犧氏沒,神農氏以火德繼之。火生土,故神農氏沒,黃帝以土德繼之。土生金,故黃帝沒,少昊氏以金德繼之。
金生水,故少昊氏沒,顓頊氏以水德繼之。水生木,故顓頊氏沒,帝嚳氏以木德繼之。木生火.故帝嚳氏沒,帝堯氏以火德繼之。
火生土,故帝舜氏以土德繼之。土生金,故夏禹氏以金德繼之。金生水,故殷湯氏以水德繼之。
水生木,故周武以木德繼之。木生火,故高祖以火德繼之。」蔡邕在這裡以五行說來解釋朝代的更替,從伏羲一直排到漢。
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東漢,炎、黃的傳承關係是沒有爭淪的,是比較一致的。
當然,史籍中也還有別的說法。
一為「兄弟說」。這主要是由於《國語》的一段記載所引起的。《國語·晉語》說:
「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乍看起來,黃帝、炎帝是少典與有蟜氏生的兩兄弟。其實不然。《帝王世紀》在關於黃帝的文字中是這樣記載的:
「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寶,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世與少典氏婚,故《國語》兼稱焉。及神農氏末,少典氏又取附寶,……生黃帝於壽丘,長於姬水,因以為姓。
」這就把因《國語》敘述不明白地方說明白了。
二為「同代說」。這主要是由於《史記》的那段記載所產生的歧義:「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軒轅……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等等。
對於《史記》表述的不精確,以後的許多史籍都給予了訂正。《漢書·律曆志》載:黃帝「與炎帝之後戰於阪泉,遂王天下」。
這就是說,炎、黃阪泉之戰並非黃帝與炎帝之戰,而是黃帝與炎帝之後之戰。《三皇紀》曰:「炎帝之後凡八代,五百餘年,軒轅氏代之。
」炎帝、黃帝並非同時代的人,應該說是說得十分清楚的了。
綜上所述,炎帝神農氏與黃帝軒轅氏的關係是同源共祖、前後相繼的關係,他們各自代表著一個時代,既非父子,亦非兄弟,更非異族。炎黃之間的戰爭,是部落聯盟內部兼併與反兼併、控制與反控制之爭,是領導權即盟主地位之爭,是內戰,而並非民族戰爭。他們的逐漸融合、統一,形成了偉大的華夏民族,今天,我們億萬萬海內外的炎黃子孫,同源同祖,血濃於水,共一箇中華,情重於山,我們要攜手共進,同謀發展。
6樓:匿名使用者
華民族還有兩個"別稱",一是"中華兒女",二是"炎黃子孫"(炎帝與黃帝的子孫,或者只說"黃帝子孫")。這兩種稱呼有時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華民族。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異,"中華兒女"之稱是近代才出現的,其含義偏重於文化(是共同接受中華文化的群體);"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稱古已有之,其含義偏重於血緣(有共同的祖先)。
因此,有些少數民族可以接受"中華兒女"之說,不願接受"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說。
一個民族的形成,首先是由於血緣。其次才是由於文化。在原始社會中,一群人能夠長期生活在一起,大概總是一家人、一族人。
以後這個部落發展壯大了,才會接納血緣不同的人群參加。在世界上數以千計大大小小的各民族之間,有些民族特別重視血緣,認為血濃於水,在血緣上有排他性,很不容易接受外來的人群參加;有些民族重視文化,只要外來者接受了我們的文化,我們就歡迎他們參加,不加排斥。中華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是一個由許多部落組成的複合體,以後在發展中也就表現出首重文化不太計較血緣關係的特點。
正因為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具有重文化輕血緣的傳統,所以文化色彩較濃的"中華兒女"之稱比起血緣色彩較濃的"炎黃子孫"之稱更容易為大家所接受。對"炎黃子孫"之稱反對最力的是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教授。2023年5月,我們在上海會晤**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直指"炎黃子孫"之說違背史實,因為中華民族是多源的,既是多源,即無共祖(共同的祖先)。
"炎黃子孫"之說,既不科學,又不利於國內各民族的團結。因此,他認為在學術研究工作中,在正式的場合裡,不要使用"炎黃子孫"一語。
2023年8月,筆者到滇西少數民族地區參觀考察,聽到一些彝族學者提出了"中華彝族"的說法,覺得此說值得肯定,值得讚賞。因為其中的"中華"二字是指文化傳承,"彝族"二字是指血緣關係,"中華彝族"就是接受了中華文化的彝族子孫,其含義既簡單扼要,又十分周到。
由於"炎黃子孫"之說,涉及到中華民族的起源問題。長期以來,我們聽慣了中華民族歷史一元論。那就是: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的始祖是黃帝,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西北的黃土高原,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傳播是以發源地為中心,然後向四方輻射。簡言之,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始祖,一塊發源地,一條母親河,中華文明只有一箇中心,逐漸傳佈四方。
歷史真相真是如此麼?絕對不是。這個古史框架是由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建立起來的。
當時的司馬遷也並不能暢所欲言,他明知道出身東夷的伏羲與出身南蠻的神農都比出身於西戎的黃帝歷史悠久,但是漢武帝自比黃帝,一定要以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他也只好屈從,卻在字裡行間透露出一些真實情況,希望讀者"好學深思,心知其意",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來。
到了近代,我國的考古工作剛剛起步,著名的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著名的歷史學家蒙文通先生就首先起來向中華民族歷史一元論挑戰,大膽指出在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中華大地上至少已有三個民族集團互爭雄長,各個集團對於創造中華文明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儒家的孔孟出身於東夷集團,道家的老莊出身於南蠻集團,中華民族並非只是炎黃二帝的子孫或者黃帝一人的子孫。
後來由於東南百越地區考古發現越來越多,中華民族的**,中華文明的起源又由過去的三分法修正為四分法。不論三分也好,四分也好,中華民族歷史一元論總是徹底推翻了的。
因此,用"炎黃子孫"或者"黃帝子孫"來代表"中華民族",是以偏概全,顯然不妥。
7樓:兆瑞靳冰蝶
炎帝和黃帝不是同一時期的人,炎帝比黃帝要早11世.
少典正妃任姒,又名女登,生了炎帝。少典另一子名勗其,勗其的十一世後代即為黃帝軒轅氏。姜雷是炎帝第11世孫,因此可以說,炎帝和黃帝之間相差11世。
所以就要說炎黃子孫.正如父子父子而不能說成子父也.
8樓:匿名使用者
一樓是**下的啊,我看幾行就暈了。
原因很簡單的,以前的『帝』都是民心所向而產生的,即使戰敗威望仍在,而炎帝年齡大於黃帝,成為『帝』要早些。雖然他敗給了黃帝,但後世仍習慣於把他放前面,以保持足夠的尊敬——象勝者黃帝對他一樣。
9樓:【緣分天空
黃炎沒有炎黃更好聽,是音節的問題。
10樓:月朗風青
都可以,可能因為炎帝年齡大於黃帝,國人尊老愛幼吧
11樓:母憐友新榮
念著順口,你要是想說黃炎也可以。反正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12樓:黛妮
一、原因:
1、「炎黃」分別指中國原始社會中兩位不同部落的首領。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領。他們自西方遊牧進入中原,與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衝突。
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黃帝族援助,攻殺蚩尤。黃帝姓姬、號軒轅氏。
後來炎黃兩族在阪泉(據說,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了三次大沖突。黃帝族打敗了炎帝族,由西北進入了中原地區。
黃帝與炎帝,又與居住在東方的部落、南方的部落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的華族,漢以後稱為漢族。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民族和部落中,黃帝族的力量較強,文化也較高,因而黃帝族就成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黃二帝就成為漢族的始祖。
也被人們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因而,人們往往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炎黃的子孫就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
2、炎黃子孫,也稱黃炎子孫,黃帝子孫,語出《國語·周語下》。
傳說中,炎帝與黃帝都被視為華夏民族的始祖。傳說他們出自同一個部落,後來成為兩個敵對的部落的首領。兩個部落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
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二、定義:
炎黃子孫是華人的自稱。「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寶雞市境內)。「黃」指黃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陝西武功漆水河)成。
炎黃二帝為中華始祖。傳說他們出自同一個部落,後來成為兩個敵對的部落的首領。兩個部落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
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黃帝和炎帝的故事要快啊,炎帝和黃帝的傳說故事
蘑菇西餐 上古的時候,黃河流域分佈著許多部落 為了爭奪土地,部落間經常發生戰爭。後來,炎,黃兩大部落在中原發生了衝突,黃帝戰勝了炎帝,形成了炎黃聯盟。不久,炎黃聯盟又戰勝了以蚩尤為首領的東方部落,黃帝被推舉為部落聯盟的首領。古的時候,人們靠打獵 捕魚過著原始遊牧生活。炎帝想要大家過上安穩日子。於是不...
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主要發明有哪些
不曾明瞭 傳說中炎帝的發明 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立市廛,首闢市場。治麻為布,民著衣裳。作五絃琴,以樂百姓。削木為弓,以威天下。製作陶器,改善生活。傳說中黃帝的發明 數學 隸首作數,定度量衡之制。軍隊 風后衍握奇圖,始制陣法。伶倫取谷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衣服 元妃嫘祖始養...
傳說中的黃帝和炎帝各有什麼功績越具體越好
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主要有哪些功績 炎帝的功績有 教人農耕,發明醫藥,發明陶器,開闢集市.黃帝的功績有 開始建造宮殿,發明車船,製作衣裳,教人們打井.課文中介紹的不同地區的傳說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從傳說反映的時間看,大致都是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 從內容來看,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反映了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