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春風十里不如你耶
《望洞庭》是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秋劉禹錫赴和州刺史任、經洞庭湖時所作。
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
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
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劉禹錫轉任和州經過洞庭湖,觀望洞庭湖的景色而寫下了此詩。
1、原文: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2、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盤裡託著一枚青螺。
擴充套件資料:
1、全詩賞析: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
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
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裡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於古代漢語中「偏義複詞」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盤子裡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緻,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2、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
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
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
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2樓:大的大的實施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
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裡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於古代漢語中「偏義複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盤子裡的青螺。
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緻,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3樓:
洞庭湖,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盤裡一青螺。湖南省北部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和諧融合,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沒有打磨過的銅鏡。遠望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綠就像**盤裡託著輕輕的田螺。我叫黃聯鑫在四年2班讀書,現在12歲了在蕉城區第一中心小學讀書。
4樓:亦夢之城
1、創作背景
《望洞庭》作於長慶四年(公元824年)秋,劉禹錫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一次,劉禹錫轉任和州經過洞庭湖,觀望洞庭湖的景色而寫下了此詩。
2、全詩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3、註釋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拭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盤裡託著青青的螺。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兩: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諧。指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
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磨成。這裡一說是湖面無風,水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一作「白雲」。青螺:這裡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這首詩運用了比喻的寫作手法,作者把什麼比作
5樓:9點說史
《望洞庭》這首詩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作者把(無風的湖面)比作(未磨的銅鏡),把(洞庭湖)比作(**盤),把(洞庭的君山)比作(青螺)。
《望洞庭》
宋代: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譯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盤裡託著一枚青螺。
詞句註釋
1、交相輝映。
2、潭面:指湖面。鏡未磨:
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磨成。此句意思一說是湖面無風,水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模糊。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3、**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一作「白雲」。青螺:這裡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秋劉禹錫赴和州刺史任、經洞庭湖時所作。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
」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記錄。
望洞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望洞庭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金牛咲 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望洞庭 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所作,原文為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遠遠眺望洞庭...
望洞庭的意思,望洞庭古詩的意思!
望洞庭唐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註釋1 洞庭 湖名,在湖南省。2 和 和諧,這裡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3 潭面 指湖面。鏡未磨 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 磨成。這裡一說是水面無風 波平如鏡 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
望洞庭是秋天的詩句嗎,望洞庭,總寫洞庭湖秋色的詩句是
望洞庭 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寫湖水與素月交相輝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繪無風時湖面平靜的情狀,第 三 四句集中描寫湖中的君山。全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