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在逍遙遊中認為人可以清楚的劃定自身與外物的區別

時間 2021-08-11 18:10:16

1樓:正是橙黃時

1、“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宋榮子何以能對現實世界的種種不至於患得患失?因為他能“定乎內外之分”,在充滿世俗功利化的社會中,宋榮子實已達到非常高的境界,他能清楚區別內在自我的需求和價值,所以不會受到外在榮辱譭譽的影響。

2、《逍遙遊》是《莊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可作為《莊子》一書的代表。《逍遙遊》的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作者認為,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遊於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遊”。

文章先是通過大鵬與蜩、學鳩等小動物的對比,闡述了“小”與“大”的區別;在此基礎上作者指出,無論是不善飛翔的蜩與學鳩,還是能借風力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甚至是可以御風而行的列子,它們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從而引出並闡述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道理。文章最後通過惠子與莊子的“有用”、“無用”之辯,說明不為世所用才能“逍遙”。全文想象豐富,構思新穎,雄奇怪誕,汪洋恣肆,字裡行間裡洋溢著浪漫主義精神。

2樓:匿名使用者

《逍遙遊》:「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宋榮子何以能對現實世界的種種不至於患得患失?因為他能「定乎內外之分」,在充滿世俗功利化的社會中,宋榮子實已達到非常高的境界,他能清楚區別內在自我的需求和價值,所以不會受到外在榮辱譭譽的影響。

3樓:宮流歌

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

《莊子.逍遙遊》中認為,人生最高境界是?

4樓:匿名使用者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這句被普遍認為《逍遙遊》一篇主旨,同時也是《莊子》一書的主旨。這是一種心與“道”合一的境界。

拓展資料:

莊子(約前369-前286),戰國中期哲學家,莊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漢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說河南商丘、山東東明)人。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

莊子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後裔,後因亂遷至宋國,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代表作《莊子》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5樓:匿名使用者

“至人”、“神人”、“聖人”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通俗點講,無所待,超越二元對立,而達到與宇宙同一的境界。

借用佛教言語說——成佛。

莊子的逍遙遊翻譯

6樓:匿名使用者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真不知道大到幾千裡;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幾千裡;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的雙翅就像天邊的雲。

這隻鵬鳥呀,隨著海上洶湧的波濤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的大池。《齊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這本書上記載說:

“鵬鳥遷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擊水面激起水花,高達三千里,然後拍擊大翼,憑藉旋風直上高空九萬里。它是乘著六月的大風而飛去的。野馬似的空中霧氣也好,飛揚的塵埃也好,凡空中帶有生氣之物,都是靠著風力的吹動而飄揚的。

天色深青,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它是高曠遼遠而沒有邊際嗎?鵬鳥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這個樣子而已。

再說水匯積不深,它浮載大船就沒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窪處,那麼小小的芥草浮在上面就成為一隻小船;而擱置杯子就粘住不動了,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了。風聚積的力量不雄厚,它託負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夠。

所以,鵬鳥高飛九萬里,狂風就在它的身下託著它,然後它才能憑藉風力飛行,揹負青天而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遏它了,然後才像準備飛到南方去。

寒蟬與小灰雀譏笑它說:“我從地面急速起飛,突過榆樹和檀樹的樹枝,有時飛不到樹上去,就落在地上,為什麼要飛九萬里的高那麼費勁地去南海呢?”到近郊野林去,帶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時間搗米準備乾糧;到千里之外去,三個月以前就要準備糧食。

寒蟬和灰雀這兩個小東西懂得什麼!

小聰明趕不上大智慧,壽命短的小年比不上壽命長的大年。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清晨的菌類不會懂得什麼是晦朔,寒蟬也不會懂得什麼是一年的時光,這就是小年。

楚國南邊有叫冥靈的大龜,它把五百年當作春,把五百年當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樹,它把八千年當作春,把八千年當作秋,這就是大年。只活了800歲的彭祖現在卻因長壽而特別聞名於世,大家都把他同冥靈、椿樹相比,豈不可悲可嘆嗎?

商湯詢問名叫棘的大夫,也有這樣的話:“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荒原之地,有一個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裡有一種魚,它的脊背有好幾千裡,沒有人能夠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做鯤,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鵬,它的脊背像座大山,雙翅就像天邊的雲。

鵬鳥奮起而飛,翅膀拍擊急速旋轉向上的氣流直衝九萬里高空,穿過雲氣,揹負青天,這才向南飛去,打算飛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譏笑它說:‘它打算飛到哪兒去?

我奮力跳起來往上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了下來,盤旋於蓬蒿叢中,這也算是飛翔的極限了。而它打算飛到什麼地方去呢?’”這就是小與大的不同了。

所以,有的人才智只能擔任一官之職有的人行事只能庇護一鄉之地,有的人德性只能迎合一國之君的心意,有的人只能取得一國人的信任,這些人自鳴得意,也就如同斥鷃小雀一樣。而宋榮子卻譏笑他們。而且宋榮子能夠做到世上的人們都讚譽他,他不會因此越發努力,世上的人們都非難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更加沮喪。

他清楚地劃定自身與物外的區別,辨別榮譽與恥辱的界限,不過如此而已呀!宋榮子他對於整個社會,從來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麼。雖然如此,他還是未能達到最高的境界。

列子能駕風行走,那樣子實在輕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後方才返回。列子對於尋求幸福,從來沒有急急忙忙的樣子。他這樣做雖然免除了行走的勞苦,可還是有所依憑呀。

如果能夠遵循宇宙萬物的規律,順應自然界的意外變化,遨遊於無窮無盡的境域,那有何必要有什麼憑藉呢?因此說,道德修養高尚的“至人”能夠達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沒有功名和事業,思想修養臻於完美的“聖人”從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

7樓:匿名使用者

北海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巨大,不知道有幾千裡。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叫做鵬。

鵬的背,不知道有幾千里長;奮起而飛時,它的翅膀象遮蓋天空的雲氣。這隻鳥,當海動風起時就飛往南海。那南海,就是個天然的大地。

《齊諧》這本書,是記載怪異之事的。這本書上說:“鵬鳥飛往南海時,激濺起來的水花達三千里,翼拍旋風而直上九萬里高空。

它飛了六個月才停歇下來。”遊氣,塵埃,小生物,都是被風吹著在空氣中游蕩的呀!天氣蒼蒼茫茫,這是它的真正本色嗎?

還是高遠無窮,不能看到它的至極深處呢?高飛九萬里的大鵬往下看地面的景象,也不過就是這樣的情形。

水的聚積不深,那麼它就沒有力量浮載大船。在屋裡的窪地裡倒一杯水,可以用小草當船,放在裡面飄浮著;放上一個大杯子就要膠著在地上,這是水淺而船大的緣故。風的強度不大,那末它就沒有力量承負巨大的翅膀。

所以,鵬高飛九萬里,那風就在它的下面,然後才乘著風力,揹負青天而無阻礙地飛往南海。

蟬和斑鳩譏笑大鵬說:“我們什麼時候願意飛就一下子飛起來,碰到榆樹、枋樹就停落在上邊;有時力氣不夠、飛不到,落到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高飛九萬里而到那遙遠的南海呢?”

去近郊旅行的,只帶三餐飯,當天回來,肚子還飽飽的;作百里之遠的旅行,就必須籌備三個月的糧食。這兩隻小蟲鳥又知道什麼呢?

“小知”不知道“大知”,“小年”不知道“大年”。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見了太陽就死的“朝菌”,不知道一天的時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蟪蛄”,不知道一年的時光,這就是“小年”。

楚國的南邊有隻靈龜,從五百年的一個春季,五百年為一個秋季;上古時代有一顆大椿樹,以八千年為一個春季,八千年為一個秋季,這就是“大年”。而只活了八百歲的彭祖,卻以長壽之名流傳人間;大家都羨慕他,這豈不是太可憐了嗎!

商湯問棘也有這樣的話:

湯問:“上下四方有極限嗎?”

棘說:“無極之外,又是無極!在那個極荒遠的北極地方的北邊,有一個無邊無際的大海,那是天池。

那裡邊有一條魚,它的身子有幾千裡寬,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麼長,它的名字叫做鯤。有隻鳥,它的名字叫做鵬,鵬的背象泰山,翅膀象遮蓋天空的雲氣,乘著旋風而直上九萬里的高空,超絕雲氣,揹負青天,然後向南飛翔,而往南海。生活在小水窪裡的鴳雀譏笑它說:

‘它想飛到**去呢?我飛騰起來,不過十幾尺高就落下來,在蓬蒿之間自由自在的飛翔,這也是很愉快的啊!而它究竟是要飛到**去呢?

’”這就是小和大的分別。

那些才智可以勝任一官之職,行為可以聯合一鄉群眾,德行合於一君的要求而能取得一國信任的人,他們自鳴得意,也和蟬、斑鳩、鴳雀一個樣。而宋榮子不禁嗤笑他們。宋榮子不因整個世界的人稱譽他而奮勉;也不因整個世界的人誹謗他而沮喪。

他能認定內我和外物的分際,辨別清楚光榮和恥辱的界限。就這樣罷了!他對於世俗的名譽,是未曾汲汲追求的。

雖然這樣,但他還有未曾樹立的。

列子乘風***,飄然自得,過了五十天而後回來。他對於求福的事,是未曾濟濟追求的。像他這樣,雖然可以免徒步之勞,但畢竟有所依持。

若能順著自然的規律,而把握六氣的變化,以遨遊於無窮的宇宙,他還有什麼依持的呢!

所以說:“至人無已”,“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堯把天下讓給許由,說:“日月出來了,而燭火還沒熄滅,它和日月比起光亮來,不是太沒有意思了嗎!及時雨普遍降了,還要提灌溉,這對於潤澤禾苗,其不是徒勞嗎!

先生如果在位,定會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可是我還佔著這個位子,自己覺得很慚愧,請允許我把天下奉交給先生。”

許由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治理得很好了,我若再來代替你,我為著名嗎?名是實的影子,我要做影子嗎?

鷦鷯在森林裡築巢,不過佔一棵樹枝;偃鼠喝大河裡的水,不過喝滿一肚皮。你回去吧,算了吧,我的君啊!天下對我是沒有什麼用的。

廚師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飯菜,掌祭典的人也決不能越位來代替他的工作。”

肩吾問連叔說:“我聽了接輿的一番言論,大而無當,不著邊際。我驚訝他那言論,就像天上的銀河而看不見它的首尾;真是怪誕背謬,不近人情啊!”

連叔說:“他說了些什麼呢?”

肩吾說:“他說:‘遙遠的姑射山中,有一神人居住在裡邊。

那神人**潔白,如同冰雪;姿態柔婉,如同**;不吃五穀,只是吸清風喝露水;乘著雲氣,架著飛龍,在四海之外遨遊。他的精神凝聚,使萬物不受災害,年年五穀豐收。’我認為這些話是狂妄而不可信的。

”連叔說:“是呀!瞎子,無法讓他領會文彩的美觀;聾子,無法讓他知曉鐘鼓的樂聲。豈只是形骸有聾有瞎,在智慧上也有啊!聽你剛才說的話,你還和往日一樣,一點也沒有進步。”

“那個神人,他的德行,與萬物和為一體。世人期望他來治理天下,他**肯辛辛苦苦的管這種微不足道的事情呢!這樣的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傷害他,洪水滔天也淹不著他;大旱把金石溶化了,把土地燒焦了,他也不覺得熱。

他的‘塵垢秕糠’,也可以製造出堯、舜來。他**肯把治理天下當作自己的事業呢!”

宋國有人販運“章甫”到越國去賣;越國人,頭髮剃得精光,身上刺著花紋,這種帽子對於他們是無用的。

堯治理天下的人民,使海內政治清平;他到遙遠的姑射山中,汾水的南邊,拜見了四位得道的真人,他不禁恍然大悟,把天下都忘掉了。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我一種大葫蘆的種子,我把它種在地裡,成長而結出的葫蘆有五石的容量;用來盛水,它的堅硬程度卻不能勝任;把它鋸開來做瓢,卻又沒有那麼大的水缸可以容納。它不是不大,我認為他它沒有什麼用處,就把它砸碎了。

”莊子說:“這是你不會使用大的東西啊!宋國有一個人,善於製造不龜裂手的藥物,他家世世代代以漂絲絮為業。

有個客人聽說了,願意出百金收買他的藥方。於是集合全家人來商量說:‘我家世世代代以漂絲絮為業,所得不過數金;現今賣出這個藥方,立刻可得百金,我看還是賣了吧。

’這位客人得了這個藥方,去遊說吳王。這時越國正有困難,吳王就派他為將,率兵在冬天跟越國水戰,因為有不龜裂手的藥,大敗越國;吳王就劃分了土地封賞給他。同是一個不龜裂手的藥方,有人因此得到封賞,有人卻只是用來漂洗絲絮,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

現在你有五百石容量的葫蘆,為什麼就不想到把它作為腰舟而浮游於江湖之上?只是愁它大得無處容納,可見你的心如茅塞一般沒有開通啊!”

惠子對莊子說:“我有一棵大樹,人們把它叫做‘樗’。龐大樹身那麼臃腫,不能合乎繩墨;它的小枝那麼捲曲,不能合乎規矩。

生長在大路旁邊;經過的匠人都不肯理睬它。現在你的言論,大而無用,是大家都不相信的。”

莊子說:“你不曾看見那野貓和黃鼠狼嗎?卑伏著身子,等待出遊的小動物;東西跳躍掠奪,不避高低,往往踏中捕獸的機關,死於網罟之中。

再看那嫠牛,龐大的身子象遮蓋天空的雲氣,有大的本領,但不能捕鼠。現在你有這麼一棵大樹,愁它無用,為什麼不把它種在虛無的鄉土裡,廣大無邊的曠野裡;無所為地在它旁邊徘徊,逍遙自在地在它下邊躺著,不遭受斧頭砍伐,也沒有東西會來侵害它。雖然沒有什麼用處,但又有什麼禍患呢!”

《莊子 逍遙遊》中的名句,《莊子 逍遙遊》中的 名句

威廉大帝 原文 北冥有魚 其名曰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 怒而飛 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 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11 去以六月息者也 12 野馬也 13 塵埃也 14...

逍遙遊的詞類活用,逍遙遊 《莊子》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有哪些?

趴著百科全書 1 彼於致福者 致,使動用法,使 到來 翻譯 他對於招福的事。致,常用漢字,單音節字,有動詞 名詞 形容詞 副詞四種詞性。與之相關的詞語很多,應用廣泛,比如致富,致殘,致命一擊,以致等詞。組詞還有致敬最常用詞 2 而後乃今將圖南 南,名詞用作動詞,往南飛 翻譯 這樣就能飛到南方了。南,...

莊子在《逍遙遊》中說列子御風而行,有點不懂

莊子 中,多為議 章,每一篇都是為了說明自己一方面的一個思想。所舉的例子,未必真有其事。列子御風而行,有誰能證明列子真的曾經御風而行?難道列子為一鳥人耶?像 莊子 雜篇 盜跖第二十九 中 說盜跖把孔聖人罵得狗血淋頭而且還還不了口。許多史學家說盜跖根本是虛構人物,歷史上根本沒有,盜跖可說是盜賊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