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不度玉門關」的上一句是什麼

時間 2021-08-13 01:28:08

1樓:斐魄行振海

【春風不度玉門關】的上一句是【羌笛何須怨楊柳】即【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詩作【涼州詞】

原詩如下:

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樓:李胤文冉蓓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是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春風不度玉門關上一句是什麼

3樓:對方考慮看過

春風不度玉門關上一句是羌笛何須怨楊柳。

涼州詞二首

其一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其二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白話譯文:

其一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突厥首領來到中原求和親,北望自己的領土,看到了邊界以北的拂雲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經多次在此殺馬登臺祭祀,然後興兵犯唐,頗有幾分躊躇滿志。但現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絕,不肯與突厥和親,此次中原之行只好無功而返。

創作背景:

根據王之渙墓誌銘可知,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渙辭官,過了15年的自由生活。《涼州詞二首》當作於其辭官居家的15年期間,即開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涼州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第二首詩反映的是唐朝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

詩歌以漢代唐,寫一位邊地首領到唐朝來求和親而未能如願,通過描寫其行動與心理,從側面烘托唐朝國勢的強盛。

王之渙(688—742),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薊門人,一說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

王之渙早年由幷州(山西太原)遷居至絳州(今山西新絳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因被人誣謗,乃拂衣去官,後復出擔任文安縣尉,在任內期間去世。

王之渙「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早年精於文章,並善於寫詩,多引為歌詞。他尤善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是浪漫主義詩人。靳能《王之渙墓誌銘》稱其詩"嘗或歌從軍,吟出塞,曒兮極關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聲,傳乎樂章,布在人口。

"但他的作品現存僅有六首絕句,其中三首邊塞詩。他的詩以《登鸛雀樓》、《涼州詞》為代表作。章太炎推《涼州詞》為「絕句之最」。

4樓:昂筠溪

詩詞原文 涼州詞 黃河遠白雲間 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度玉門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一句詩

本來就是有氣質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什麼意思? 中國消防救援 意思是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出自 涼州詞二首 朝代 唐 原文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此處的春風指什麼風

春風 是指氣候學中所講的夏季風,就是從海洋上吹過來的暖溼偏南氣流。玉門關的四周群山環繞,地形起伏也很大,高大的山脈和一些大小不同的盆地形成了複雜的地理環境,氣候有著明顯的大陸性。它的西部和帕米爾高原合抱,阻隔了自大西洋來的暖溼氣流 南部和青藏高原相接,阻隔了自印度洋來的暖溼氣流 而且東南面還有一些著...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申綠柳隗鵑 擬人。怨和度分別賦予羌笛春風人 情與動作,將之擬人化。 擬人修辭手法。知道沒?知道沒知道沒?知道沒?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怨 和 度 是人的有的行為,把 笛 和 風 作為 怨 和 度 的發出者,效果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續航未來 擬人,因為怨和度有人的行為 擬人。怨和度分別賦予羌笛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