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老爺的習俗由來,潮汕傳統「營老爺」的由來

時間 2021-08-16 13:59:17

1樓:匿名使用者

潮汕地區便有著許多既同於中原地區又異於中原地區的節日習俗。

一、貼門神、春聯

2樓:hi漫海

潮汕傳統節日

時年八節

潮汕地區有句話叫:

「過日子,勿忘時年八節。 」潮汕地區「歲時節日」的各種活動,世代沿襲相傳,蔚然為俗。或紀念,或寓意,或祈福,富有民俗蘊義。

潮汕人多於這些節日回家與親友團聚,增進彼此大鑼鼓 嵌瓷 工夫茶 燒瓷的情感和凝聚力。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稱元日,為新歲之首,在潮汕地區,過年一般要熱鬧

四、五天。春節當晚,大街小巷,家家產戶貼春聯,張燈結綵。吃團圓飯。

春節一早,大人攜小孩子帶上一對或二對生柑(稱「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互敬如意。春節的文娛活動有英歌舞、營大鑼鼓、擎大標、布馬舞、舞龍、獅、鯉魚等。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古稱「上元節」。俗稱「燈節」,潮汕人叫「正月半」,歷來有「小初一,大十五」之說。當天家家戶戶門楣上都要插上榕葉、竹枝,以保平安;慶元宵的節目主要有:

營老爺、賞花燈、添燈、猜燈謎、拋錢擲彌勒佛等。

清明節清明節在潮汕各地上墳掃墓的習俗十分盛行,掃墓俗「過紙」。舊時要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用紅漆油出新石碑號,並在墓碑及墓堆上掛黃白兩色紙條,舉行祭禮。

端午節潮汕人稱端午節為「五月節」,潮汕賽龍舟分「真龍」和「假龍」兩種。在包粽方面則有「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氣象諺語,潮汕人家,端午要在門楣、門環以至屋簷下,懸掛一束束用「紅頭繩」系扎著的艾草、菖蒲、榴花、蒜頭、龍船花共合為五種稱「五瑞」。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施孤」、「鬼節」,也叫「盂蘭勝會」。「施姑」當天,潮州人或以村為單位搭臺「施孤」,或在自家門口擺上祭品、錢紙,祭畢燒錢紙、撒白米於地上,焚香禱祝,並把香插在房前屋後的地上。

中秋節俗稱「八月半」,主要節目有:1.芋頭祭祖。

潮汕有句俗諺:「河溪對嘴,芋食到畏。」;2.

拜月娘,多數人家會在中秋前一個月精心製作工藝品用以拜月,拜月當晚必不可少的物品還有如八仙桌、「(八仙)寶仔」、大香、各類水果、餡餅等,拜月者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所以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3.燒塔。

這些節目的每一個元素幾乎與潮汕人的抗元歷史有關(傳遞資訊)

冬節冬節即是二十四節候中的冬至,時逢農事空隙,一年將盡,因此也稱小過年。舊俗冬節要祭祀神明和祖先,全家大小吃甜糯米圓,以表示大團圓。另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吃上「冬節丸」便長一歲)、上墳掃墓等(清明行「過春紙」,冬至行「過冬紙」)

除夕潮汕人稱之為「年夜」或「大年三十」。年夜節日活動是從祭祀祖先開始的,下午,一家老少理髮沐浴換新衣,然後開始祭祖。祭品和儀式,祭過祖先,把大門、廳門、房門的舊對聯都撕下來,貼上新春聯。

而後有「圍爐」吃團年飯、給壓歲錢(又叫「壓腰」)。和守歲諸環節。

勞熱「勞熱 」民俗起源於潮州人民對土地的無比崇拜,對土地崇拜導致「土地之神」一說的產生。土地之神,古人稱之為「社」,潮州人則將其稱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鋪、家裡、工廠,都會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莊也可以見到),「勞熱」這一民俗活動在潮州傳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吊燈習俗

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別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因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認為點燈即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們紛紛提著燈籠、備齊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點火,回來分別吊在家裡的神龕和床頭,這叫做「吊喜燈」。

吊燈習俗

出花園「出花園」 :出花園是潮汕地區一種獨有的**禮習俗,15歲(虛歲)的孩子要「出花園」。 凡是有15歲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陰曆七月初七乞巧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或另擇日為孩子備辦三牲(雄雞、鴨、豬肉)果品拜別公婆神(俗稱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從此可以走出花園,不再是終日在花園裡玩鬧的孩童了。

工夫茶 燒瓷 花燈

傳說記載:「出花園」中穿紅皮屐和吃公雞頭的習俗,傳說於明嘉靖年間潮州府狀元林大欽有關。

潮汕地區的風俗習慣

3樓:匿名使用者

潮汕民俗文化

潮汕民俗資源豐富,歲時節俗、禮儀習俗、用品服飾等均有特色,自成體系;既有駟馬拖車、下山虎、四點金等民俗建築,又有水布、市藍等民俗用品;既有吃七樣羹、食冬節丸等飲食習俗,也有做四句、吃丁酒、食紅桌、出花園等婚娶、生育習俗;有賽花燈、遊標旗、「營老爺」等遊藝民俗,也有好事送禮成雙,歉事送禮奇數等交際禮儀;有「三山國王」、「天后宮」等的神文化,也有潮語歌曲、潮劇等的民間曲藝文化。以及以「和、愛、精、潔、思」為特徵的潮汕工夫茶。等等

4樓:匿名使用者

民俗習慣1 是 打群架械鬥傳統排外思想,閩南人明朝大移民(朱元璋時代 「洪武移民,朱棣時代「永樂遷民)莆田到廣東之後,發生莊寨械鬥,會鄉械鬥,廣東閩潮械鬥,新加坡的閩潮械鬥,潮汕人是閩南人有械鬥內鬥信仰,廈門郊區蔡村老爺神廟就是械鬥神

民俗習慣2閩菜系潮州菜,潮汕功夫茶不輸福建功夫茶,明朝閩南的移民把閩菜發展出潮州菜

民俗習慣3 潮州**與流行於閩南漳浦地區的「南音」異曲同聲,音韻風格十分相近,被研究古**的權威專家學者稱為中原古**的「活化石」,有「綠色**」之美譽。福建閩南地區民間剪紙以漳浦縣剪紙、泉州刻紙最有代表性。漳浦剪紙與潮汕剪紙在方言中同稱為「鉸花」,剪紙無論在藝術風格與民俗活動中的用途都極為接近。

潮汕民俗資源豐富,歲時節俗、禮儀習俗、用品服飾等均有特色,自成體系;既有駟馬拖車、下山虎、四點金等民俗建築,又有水布、市藍等民俗用品;既有吃七樣羹、食冬節丸等飲食習俗,也有做四句、吃丁酒、食紅桌、出花園等婚娶、生育習俗;有賽花燈、遊標旗、「營老爺」等遊藝民俗,也有好事送禮成雙,歉事送禮奇數等交際禮儀;有「三山國王」、「天后宮」等的神文化,也有潮語歌曲、潮劇等的民間曲藝文化。以及以「和、愛、精、潔、思」為特徵的潮汕工夫茶。等等

5樓:匿名使用者

潮汕民間尊奉的龐雜的神鬼體系中,既有道教、佛教,也有閩越族和南 越族鬼神崇拜的痕跡,還有各種土生土長的神靈,地方神靈中,蛇神雨仙備受崇敬,安濟聖王、三山國王是主要偶像。潮汕民間信奉的神靈名目眾多,時令八節祀神各有物件。祀神時,各地要舉行隆重的遊神活動,在舊社會,遊神活動既是顯示地方財力和宗族勢力的機會,又是以祭神為名的民間歡樂節。

在節俗活動中,農曆七月十五的「施孤」活動舊時較為盛行,這與潮人重視紀念客死他鄉的鄉親和超度孤魂野鬼有很大關係。

6樓:匿名使用者

那些男人很花心,跟你結婚後都會出去偷吃,但他會對這個家庭負責!而且你一定要能生,至少6個小孩以上,男人好大男人主義,也好孝順,一定是選擇他家人也不會偏幫你,所以不是潮州的女人要嫁潮州的男人一定要三思。

7樓:匿名使用者

有營老爺啊什麼的有很多

營老爺是一種迷信嗎,營老爺的習俗由來

算不上,這是民俗,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精髓,zf把這些民俗歸為迷信禁止,這種做法只是讓中華民族失去傳統信仰,就像把旗袍當國服,已經忘記中華民族的傳統服裝是漢服一樣 不是,迷信的意思應該是有負面影響的,而營老爺只是人們過年的一種表達方式,是人們對過去習俗的一種緬懷, 是的。老爺 在潮汕地區是指一個鎮或村的...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150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 午日節 艾節 端 五 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 續齊諧記 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

重陽節的由來及習俗,重陽節的由來及習俗是什麼?

重陽節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 老人節 因為 易經 中把 六 定為陰數,把 九 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