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買越晁曉燕
[註釋]
1.《竹石》是一首題畫詩。
2.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不鬆口一樣。
3.磨:折磨。堅勁:堅定強勁。
4.爾:那。這句意思說:隨那東南西北風猛刮,也吹不倒它。
[簡析]
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紮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
作者在讚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鬥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
2樓:匿名使用者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年輕時,鄭燮的家境貧窮,但他落拓不羈,每每“放言高談,藏否人物,無所忌諱,坐得狂名”。(鄭方坤《鄭燮小傳》)。四十三歲那年,他高中進士後,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在他為官期間,做了不少益民利眾的好事,深得人民愛戴,但他在荒年為百姓請求賑濟,卻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紳。
他剛正不阿,心繫民眾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恥於折腰,便藐視權貴,解綬掛印,毅然辭官而歸,回揚州賣畫為生。正如他的流芳百世的銘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鄭燮晚年的一首題畫《竹石》就是他這種傲岸和剛直人格的寫照。
這首詩純為寫景,但又絕不是自然景物的寫生和翻版。這個畫面有鮮明的象徵意義,亂崖惡風,壓制摧殘著竹枝的生長,聯想到封建王朝的殘酷統治,這不正是當時社會環境的象徵和寫照嗎?竹枝“咬”住青山,紮根亂崖,挺立風中,雖經千磨萬擊,不管是在炎夏還是在殘冬,仍然節節向上,傲然屹立,這不正是作者那種不屈不撓的高尚人格的對映嗎?
亂崖惡風是**的,但在惡勢力的催殘中,竹枝不僅沒有屈服,反而更加堅勁挺拔。從這強烈的對比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作者對惡勢力的強烈憎惡,更能體會到作者對竹所象徵的那種剛強人格的崇高讚美。
3樓:yang雲卷
《竹石》是清代畫家鄭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一首詠竹詩。詩人所讚頌的並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
前兩句讚美立根於破巖中的勁竹的內在精神。開頭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再以"不放鬆"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徵表露無遺。
次句中的"破巖"更襯托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後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
"千磨萬擊"、"東南西北風",極言考驗之嚴酷。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詩語言質樸,寓意深刻。
4樓:醉臥狂舞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竹石》的寫作背景和賞析
5樓:永恆的瞬間綻放
寫作背景: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作者73歲4月作《竹石圖》,就是他這種傲岸和剛直人格的寫照。
在他為官期間,做了不少益民利眾的好事,深得人民愛戴,但他在荒年為百姓請求賑濟,卻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紳。他剛正不阿,心繫民眾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恥於折腰,便藐視權貴,解綬掛印,毅然辭官而歸,回揚州賣畫為生。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題畫詩,題於作者鄭板橋自己的《竹石圖》上。這首詩在讚美巖竹的堅韌頑強中,隱寓了作者藐視俗見的剛勁風骨。
詩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鬆”,首先把一個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著青山岩縫的翠竹形象展現在了讀者面前。一個“咬”字使竹人格化。
”咬”是一個主動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動作。它不僅寫出了翠竹緊緊附著青山的情景,更表現出了竹子那種不畏艱辛,與大自然抗爭,頑強生存的精神。
緊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巖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於青山之上的基礎是它深深紮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鄭板橋詩、畫中的竹又往往與“石”是分不開的。有時侯,石構成竹的對立面,如“畫根竹枝插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雖然一尺讓它高,年來看我掀天力”;
有時候石成為竹的背景,如”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在這首詩裡,竹石則形成了一個渾然的整體,無石竹不挺,無竹山不青。這兩句詩也說明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哲理:
根基深力量才強。
有了前兩句的鋪墊,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裡竹有個特點,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靜止的竹,而是巖竹,是風竹。
作者鄭板橋的詩畫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頑強意志的象徵,而風則往往是惡勢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風昨夜渡瀟湘”這幾句,又如:“一陣狂風倒捲來,竹枝翻迴向天開。掃雲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在這首詩中同樣竹子經受著“東西南北風”一年四季的千磨萬擊。但是由於它深深紮根於岩石之中而仍巋然不動,堅韌剛勁。什麼樣的風都對它無可奈何。
詩人用”千”、“萬”兩字寫出了竹子那種堅韌無畏、從容自信的神態,可以說全詩的意境至此頓然而出。
這時挺立在我們面前的已不再是幾桿普通的竹子了,我們感受到的已是一種頑強不息的生命力,一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力,而這一切又都蘊涵在那蕭蕭風竹之中。
詩中的竹實際上也是作者鄭板橋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詩人正是這樣一種與下層百姓有著較密切的聯絡,嫉惡如仇、不畏權貴的巖竹。作者鄭板橋的題畫詩如同其畫一樣有著很強的立體感,可作畫來欣賞。
這首詩正是這樣,無論是竹還是石在詩人筆下都形象鮮明,若在眼前。那沒有實體的風也被描繪得如同拂面而過一樣。但詩人追求的並不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巖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進了自己的人格,從而使這竹石透露出一種畜外的深意和內在的神韻。
這是一首借物喻人、託物言志的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託巖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全詩語言簡易明快,執著有力。
6樓:可愛男寶
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作者73歲4月作《竹石圖》,就是他這種傲岸和剛直人格的寫照。在他為官期間,做了不少益民利眾的好事,深得人民愛戴,但他在荒年為百姓請求賑濟,卻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紳。
他剛正不阿,心繫民眾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恥於折腰,便藐視權貴,解綬掛印,毅然辭官而歸,回揚州賣畫為生。
7樓:冷月い冰凌
古詩今譯:
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鬆,
根鬚已經深紮在岩石之中。
歷經千萬次磨鍊更加堅韌,
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作者背景
鄭燮(1693-2023年),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江蘇興化人。生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父親鄭立庵是縣私孰教師,教授幾百名學生。鄭燮自幼隨父親讀書,愛讀歷史書和詩文詞集,博學強記,所讀的書都能背誦。少年時在真州毛家灣讀書。
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2023年)到南京鄉試中舉人。乾隆元年丙辰2023年赴北京禮部試,中進士。乾隆七年2023年出任山東範縣令。
乾隆十一年2023年調任濰縣縣令。鄭燮為官,愛民如子,任濰縣縣令時,正逢荒年,不顧他人阻擾,開倉貸糧,令老百姓寫借條,救活一萬多人;還大興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饑民工作就食。當年入秋又歉收,鄭燮把老百姓的借條,一把火燒掉;濰縣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為他建立生祠堂。
鄭燮對於民事處理公正,十二年沒有一件冤案。乾隆十三年2023年,乾隆遊山東,封鄭燮為書畫史,鄭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東封書畫史》。
鄭燮為官清廉,後來因老病罷官客居揚州,身無長物,只有廖廖幾捲圖書,便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被世人稱為“三絕”。其詩宗陶淵明、陸放翁,畫竹似蘇東坡。
鄭燮的書法揉合行書、草書,自成一體,自號“六分半書”,後人稱為“板橋”體。
著作有《板橋詩鈔》、《板橋詞鈔》、《板橋家書》、《板橋題畫》、《板橋先生印冊》等自刻本行世。
注詞釋義
竹石:紮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立根:紮根、生根。
原:本來。
破巖:破裂的岩石縫隙。
磨:折磨,挫折。
擊:打擊。
堅勁:堅韌、剛勁。
任:任憑。
爾:你。
古詩今譯
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鬆,
根鬚已經深紮在岩石之中。
歷經千萬次磨鍊更加堅韌,
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名句賞析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 。既是讚美了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風神;後兩句進一步寫巖竹的品格,她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別挺拔的丰姿,決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
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巖竹一樣剛強勇敢。
8樓:攀峰使者
竹石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9樓:匿名使用者
【賞析】 這是一首是在竹石圖上的題畫詩,作者詠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對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寫,而是蘊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實寫竹子,讚頌的卻是人。詩人屹立的青山,堅硬的岩石為背景而基礎,說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巖”,“千磨萬擊”。
“堅勁”則正是這個歷經風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徵的人的真實寫照。因此,可以說,詩歌通過歌詠竹石,塑造了一個百折不撓,頂天立地的強者的光輝形象。全詩清新流暢,感情真摯,語言雖然通俗但意義深刻而意味深長。
10樓:匿名使用者
竹石作者是清代的鄭燮,或鄭板橋。
竹石。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石寫作背景和賞析
11樓:冷月い冰凌
古詩今譯:
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鬆,
根鬚已經深紮在岩石之中。
歷經千萬次磨鍊更加堅韌,
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作者背景
鄭燮(1693-2023年),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江蘇興化人。生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父親鄭立庵是縣私孰教師,教授幾百名學生。鄭燮自幼隨父親讀書,愛讀歷史書和詩文詞集,博學強記,所讀的書都能背誦。少年時在真州毛家灣讀書。
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2023年)到南京鄉試中舉人。乾隆元年丙辰2023年赴北京禮部試,中進士。乾隆七年2023年出任山東範縣令。
乾隆十一年2023年調任濰縣縣令。鄭燮為官,愛民如子,任濰縣縣令時,正逢荒年,不顧他人阻擾,開倉貸糧,令老百姓寫借條,救活一萬多人;還大興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饑民工作就食。當年入秋又歉收,鄭燮把老百姓的借條,一把火燒掉;濰縣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為他建立生祠堂。
鄭燮對於民事處理公正,十二年沒有一件冤案。乾隆十三年2023年,乾隆遊山東,封鄭燮為書畫史,鄭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東封書畫史》。
鄭燮為官清廉,後來因老病罷官客居揚州,身無長物,只有廖廖幾捲圖書,便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被世人稱為“三絕”。其詩宗陶淵明、陸放翁,畫竹似蘇東坡。
鄭燮的書法揉合行書、草書,自成一體,自號“六分半書”,後人稱為“板橋”體。
著作有《板橋詩鈔》、《板橋詞鈔》、《板橋家書》、《板橋題畫》、《板橋先生印冊》等自刻本行世。
注詞釋義
竹石:紮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立根:紮根、生根。
原:本來。
破巖:破裂的岩石縫隙。
磨:折磨,挫折。
擊:打擊。
堅勁:堅韌、剛勁。
任:任憑。
爾:你。
古詩今譯
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鬆,
根鬚已經深紮在岩石之中。
歷經千萬次磨鍊更加堅韌,
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名句賞析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 。既是讚美了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風神;後兩句進一步寫巖竹的品格,她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別挺拔的丰姿,決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
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巖竹一樣剛強勇敢。
誰有《竹石》的寫作背景和作者,誰有《竹石》的寫作背景和作者資料?
甘映寒 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紮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作者在讚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鬥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唐代宗...
清代古詩《竹石》賞析,《竹石》的寫作背景和賞析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釋義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岩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麼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 是一首讚美巖竹...
小石潭記寫作背景,小石潭記的寫作背景
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感情悽苦,為了擺脫這種抑鬱的心情而寄情山水,寫了這篇 小石潭記 柳宗元被貶後的憂傷之情,被貶到柳州,便在平時遊山玩水,見到此景,就寫了 小石潭記的寫作背景 裝甲擲彈兵水瓶 創作背景 柳宗元於唐順宗永貞元年 805年 因擁護王叔文的改革,被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