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薛拼音:xuē
古同“辥”。
部首:辛,部外筆畫:10,總筆畫:17;
繁體部首:辛,部外筆畫:9,總筆畫:16
組詞只有作為姓氏
薛丁山薛平貴
薛寶釵明三朝之重臣陽武侯-- 薛祿
薛登的裔孫薛鑑,於漢初時被封為千戶侯。
此外,還有隋朝詩人薛道衡。
唐代書畫家薛稷、詩人薛濤、文學家薛用弱,反唐中裡的薛剛。
北宋書法家薛紹彭、史學家薛居正。
南宋文字學家薛尚功。
明代學者薛瑄、散曲家薛淪道。
清代醫學家薛雪、改良主義代表薛福成等都是歷史上的薛姓名人。
薛延陀,隋唐時期北方遊牧民族鐵勒的一支,由薛部與延陀部組成。
薛嶽——漢族,字伯陵,廣東韶關市樂昌縣九峰鎮小坪石村客家人。抗日名將,時有抗日“戰神”之稱,一級上將。原名薛仰嶽,因生於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乃父起名仰嶽以求能效法岳飛成為民族英雄。
薛仰嶽後改名薛嶽
薛仁貴——薛禮字仁貴(614-683年3月24日),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創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諸方面在軍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勳。
薛姓起源
薛國作為西周王朝的一個小諸侯國,其國人在薛侯的領導下安分守己地生活著,對當時諸侯爭霸採取不參與政策。迫於齊國的強大,當時眾小侯國紛紛向齊國進貢屈服,獨有薛侯不聽命於齊桓公的調遣。不可一世的齊桓公的霸主地位竟遭到國力弱小的薛國國君的挑戰,齊桓公惱羞成怒,假借周天子的名義,降罪於薛侯,將薛侯的爵位降黜一級,由侯貶黜為伯。
大約在戰國中期,薛國被戰國七雄中疆土最大、擁有百萬大軍的楚國所滅,國土臣民盡歸於楚。國破家亡的薛公子登不得不聽任楚王的派遣,楚懷王封其為沛公,強令登仕楚為官,為自己服務。悲憤滿懷的公子登就任未已,即趁機離去,輾轉隱藏於市井賭徒之間,為了紀念失去的國土,他便以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後人稱他為薛公。
薛姓出自虞舜的媯姓,為孟嘗君(田文)之後。
孟嘗君是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其父齊相田嬰被齊緡王封於薛(即任姓薛國舊地),田嬰死後,田文襲封,仍以薛為食邑。至秦滅六國,失封,子孫分散。西漢初,田文之孫田國、田陵到竹邑(今安徽省宿縣北)居住,以封邑命氏,遂為薛氏。
以上兩支薛氏通常認為是當今薛姓的主要組成部分,雖然出自任姓的要比出自孟嘗君的略早一些,但他們同出於一個地方,就是古時的薛地。
2樓:32藍蓮
辪xue 第一聲【採納
3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這個字讀:xuē,組詞:
薛濤箋、怯薛、薛夜來、薛越、薛燭、薛卞、滕薛爭長、褚薛、毛薛、三薛、斛薛、薛陶箋、岐薛、薛陶牋
“的”這個字有幾個讀音,怎麼組詞?
4樓:安靜的
“的”有兩個讀音分別念:[de]、[dī]。
的[de]:定於與後面的名詞是修飾關係;組詞如下:
美麗的小姑娘、漂亮的蝴蝶、聽話的孩子、可愛的洋娃娃、乖巧的小朋友、奇怪的朋友、小的、大的、寬的、窄的、中的
的[dī]:(外)“的士”(計程車)的省稱;組詞如下:
的士(計程車)、的哥(開計程車的人)、打的(叫計程車)譯義1.用在定語後,表示詞與詞或短語之間的修飾關係 。
如:紅色的氣球、小小的進步
2.用在定語後,表示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領屬關係。
如:中國的水稻、農民生活的提高
3.“的”字前後用相同的動詞、形容詞等,連用這樣的結構,表示有這樣的,有那樣的。
如:推的推、拉的拉
4.用在謂語動詞後面,強調這動作的施事者或時間、地點、方式等。
如:誰買的書?、他是昨天進的城、我是在預售處訂的票造句:他的衣服很不錯。
他上班來不及的,所以是打的來的。
在工廠上班的工人,卸完貨之後推的推、拉的拉。
小明是個可愛的孩子。
這位的哥工作真的很賣力。
5樓:後默才海瑤
拼音chà
~不多。~等。成績~。
拼音chā
~別。~距。~額。~價。~錯。偏~。~池。
拼音chāi
~遣。~事。公~。出~。
拼音cī
參(cēn)~
“得”字三個讀音分別怎麼組詞?
6樓:u愛浪的浪子
1,得(dé 動詞)
【得逞】[動](壞主意)實現;達到目的:~於一時‖陰謀未能~。
【得不償失】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
【dé∥chǒng 得寵】[動] 受寵愛(含貶義):君主昏庸,奸臣~。
2,得(děi 動詞)
得注意。
3,得(de 助詞)
跑得快。
7樓:超級烈焰
漢字“得”字有三個讀音分別是:dé ,děi ,de 可組詞如下:
得(dé)(得到)(得勝)(取得)(獲得)(得意)(得當)(得體)(怡然自得)
得(děi)((就得)(得虧)(必須得)(非得)(不得)(總得)得(de )(不得善終)(一得之見)(得意揚揚)(不得要領)(萬不得已)(春風得意)
漢字釋義:
得:[dé]
①得到(跟“失”相對):得到;得失。
②適合:得勁;得當。
③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可以、許可(多見於法令和公文):不得破壞公物;不得隨地吐痰。
④演算產生的結果。
⑤滿意:得意;揚揚自得。
得:[děi]
①必須;需要:真得注意。
②有滿意、高興、舒適等意思:挺得。
③表示揣測的必然:時間不早了,要不快走,就得遲到。
得:[de]
①用在動詞後表可能:要不~。拿~起來。
②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的連線補語,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快。香~很。
8樓:縱安民符莊
金科玉律
科、律:法律條文。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抱令守律
死守著律令,不知變通。
千篇一律
一千篇文章都一個樣。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辦事按一個格式,非常機械。
清規戒律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規則和戒條。現比喻束縛人的繁瑣不合理的規章制度。
五音六律
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六律:定樂器的標準。指古代音律。後也泛指**。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出出律律
象聲詞。
東風入律
謂春風和暢,律呂調協。常用以稱頌盛世。
方頭不律
見“方頭不劣”。
急急如律令
本是漢代公文用語,後來道士或巫師亦用於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踐律蹈禮
指遵循禮法。
千古一律
謂從來如此。
千年一律
猶言千古一律。
視同一律
同等看待。
同音共律
音律相同。比喻關係密切。
析律貳端
指曲解法律條文,妄生不實端緒,以加重人罪。
析律舞文
指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條文。
析言破律
指巧說詭辨,曲解律令。
嚴於律己
律:約束。嚴格地約束自己。
引律比附
古代法律用語。援引律令,類比定罪。
玉律金科
律:規章,法則;科:舊指法律條文。原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必須遵守、不能變更的信條。
嚴於律已
〖解釋〗律:約束。嚴格要求自己。
9樓:
123456789怕是噠剛發夥計看啦珍惜吃vm11
10樓:兆經業
f f f f r t
11樓:
$nekrybgakky$
似字有幾種讀音,怎麼組詞?
12樓:遇見若陽
一、有兩種讀音,[ sì ]、[ shì ]二、[ sì ]的組詞:
似乎 相似 渾似 形似 恰似
三、[ shì ]的組詞:
似的四、[ sì ]的釋義
1.像;如同:~是而非。何其相~乃爾。
2.副詞。似乎;好像:~屬可信。貌~有理。
3.勝過;超過: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一天。
五、[ shì ]的釋義:
〔似的〕助詞。用在名詞、代詞或動詞性詞語的後面,表示和某種事物、情況相像:瓢潑~大雨。飛也~跑去。像別人都不知道~。
擴充套件資料一、字源演化:
二、說文解字:
1.文言版《說文解字》:似,象也。從人聲。
2.白話版《說文解字》:似,相像。字形採用“人”作邊旁。
三、相關組詞:
1.似乎 [ sì hū ]
彷彿;好像:他~瞭解了這個字的意思,但是又講不出來。
引證:葉君健 《火花》一:“他似乎是在和寒風及與它結伴而來的冰凍挑戰。”
2.似的 [ shì de ]
助詞。用在名詞、代詞或動詞性詞語的後面。
引證:茅盾 《色盲》:“最後顯現在他幻覺上的,是燕子似的連翩飛來的九封信。”
13樓:匿名使用者
似 sì
1. 相類,像:相(xiāng )~。類~。~是而非。
2. 好像,表示不確定:~乎。~應如此。
3. 表示比較,有超過的意思:一個高~一個。
似 shì
1. 似的 shìde
14樓:嫉妒你的洋娃娃
兩種,似(si)乎,似(shi)的,翹舌音的“似”只有一個組詞:似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si 相似 shi -似的
廷這個字怎麼讀,還有組詞,「囿」這個字怎麼組詞
518姚峰峰 廷拼音 t ng 解釋 封建時代君主受朝問政的地方 組詞 朝 ch o 宮 杖。試 科舉時代皇帝的殿試 對 a 在朝廷中當眾對答 b 科舉時代皇帝的殿試 拼 音t ng 封建時代君主受朝問政的地方 朝 ch o 宮 杖。試 科舉時代皇帝的殿試 對 a 在朝廷中當眾對答 b 科舉時代皇帝...
庭這個字怎麼讀,「廷」這個字怎麼讀?怎麼組詞?
響亮鐎涙床熼 庭的讀音是 t ng 部首 廣 筆畫 9 五行 火 五筆 ytfp基本解釋 1,堂階前的院子 院。園。除 除 臺階 2.廳堂 宇。闈 父母所屬內室,借指父母 訓 父親的教誨,亦指家教 家 3.審判案件的處所或機構 法 4.古同 廷 朝廷。組詞詳解 1,分庭抗禮 f n t ng k n...
輋這個字怎麼讀,「輋」這個字粵語怎樣讀
sh 輋解釋 古同 畲 畲族 的 畲 古書上又寫作 輋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於福建省 浙江省。組詞1新畲 x n sh 基本解釋 開墾了兩年和三年的熟田。2.畲火 sh hu 基本解釋 火耕時所放的火。3.山畲 sh n sh 基本解釋 山中田地。4.鉏畲 ch sh 基本解釋 鋤地,種田。造句1...